《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课件
推荐文章
《邻家的星期四》教通过描写邻家每星期三晚上都热心地提醒“我”不要忘记把一周的生活垃圾放到门外的事情,反映出悉尼人很强的环保意识及对人的热情友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死寂、动员”等词语。
2、联系上文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3、感受邻家的热情,体会悉尼人对环保的重视,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教学难点:
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第一节。
1、板书:星期四。我们小朋友来说,星期四没有什么特别的吧,但是在悉尼市区,这一天却是个特别的日子,它是——(齐答)。板书:收垃圾。
2、师:为了这一天,悉尼人是怎样准备的?同学们读读下面这段话,出示第1节。
3、指名交流。
预设一:学生从“家家户户”看出悉尼人是怎样准备的。
师:是啊,每家每户人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例外。
预设二:学生从“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等类别分开摆放”看出悉尼人是怎样准备的。
师:老师这里正好有一段材料,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出示材料:自由读。
4、师:正是因为大家都很自觉,所以在宁静得——,这一天,仿佛——,谁能给“死寂”找一个近义词。
5、可是,对于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作者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1)出示句子:“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齐读。
(2)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3)指名交流,板书,补全课题,齐读。
二、析读文本,理解词句。
1、是啊,星期四,家家户户都要收垃圾,明明是每个人的星期四,作者为什么说是邻家的星期四?老师请3位同学读2-4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
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3、快速找到有关的内容用直线划下来。
4、指名交流,随机学习2-4节。
第2节
(1)指名交流,出示第2小节。师板书:迁新居后第一个周三晚热心告诉
(2)师:是啊,多么热心的邻家啊。当她知道我们是初来乍到的情况后,就在我们迁入新居后的——,热心地告诉我们——。
(3)师:从这以后,一到星期三傍晚,我家的垃圾桶都按时就位,没错过日子。
第3节
(1)指名交流,出示句子,师板书:回家晚的周三晚再次提醒
(2)师:这一次,邻家连——,理解“动员”,从哪里看出小狗也被动员起来了。
(3)交流,出示句子:“邻家小狗汪比冲着我一个劲地叫唤”。想想小狗在说什么?
(4)指名说。师:看,女主人多么关注我们啊,带着小狗一直等到我们回来,责任心多么强啊,她的热情也感染了汪比,任务完成了,汪比又是一阵——
(5)齐读句子。
第4节
(1)你还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出示第4节,板书:出远门的每个周三晚贴纸条
(2)师:这些纸条是谁写的?邻家为什么贴这些纸条?出示填空,想象:
在我们出远门的每个周三晚上,邻家的女主人发现,她想,于是她。
(3)四人小组交流,师巡回指导。
(4)指名交流。
4、师:当我们迁入新居后,邻家就开始关注我们了,我们回家完了,她就等我们回来,我们出远门了,她就写纸条,邻家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1)出示ZUI后一节,齐读。
(2)学到这里,你觉得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
(3)交流,师随机板书:责任心、环保意识、热心。师:如果你是作者,面对这样的邻居,会联想到些什么?
(4)交流。
三、课堂小结,作业拓展。
1、师:“邻家的星期四”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悉尼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悉尼,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邻家女主人这样的人,所以悉尼变得整洁漂亮,它连续两年获得“世界十大宜居城市”称号。媒体简介悉尼。
2、为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都来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课后设计几条环保宣传口号。
附:板书设计
30邻家的星期四(收垃圾)
迁入新居第一个周三晚热心告诉
晚回家的周三晚再次提醒
出远门的周三晚贴了纸条
热心、环保意识、责任心
《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6个,积累词语9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悉尼人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环保意识和热情友好的态度的赞赏,领悟保护环境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出示图)这就是——(悉尼歌剧院),今天,我们再次来到美丽城市悉尼,是因为它的(板书:星期四)与众不同。
2、(出示句子:第一节)请大家轻声读读这段话,看看悉尼的星期四有什么与众不同?
3、交流
(1)收垃圾的时间(追问:从哪儿看出来的?)
那么5点左右除了可以叫凌晨,又能叫什么?(清晨)这时家家户户都沉浸在睡梦中,所以他们只有在每周三的晚上把垃圾桶推到门前路边放好。一般早晨5点前都叫凌晨。
(出示信息)师生合作读垃圾分类也是他们注重环保的表现之一呀!(2)看看他们是怎么摆放的?(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分类摆放。)
(3)那么星期三的晚上有什么特点呢?(热闹)哪里看出?轻读这句,你有问题吗?(社区怎么会死寂呢?)
理解:死寂——死一般的寂静、安静。形容特别安静。
(师补充介绍:)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小区。我们国家人多,在社区里经常可以看到老人在锻炼、孩子们在玩耍,有人在散步、有人在遛狗„„而悉尼土地面积大而人口又稀少,即使在一个社区,一幢幢的房子都相隔很远,所以在社区中很难遇见人。因此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尤其是晚上,更是让人感到宁静得——(近乎死寂),只有放垃圾的这一天才有些——(热闹的人气)。
周三晚上这么热闹,都是因为明天是——(星期四),是——(收垃圾的时间。)
打开书本,齐读第一节。
4、每周四,家家户户都按时放好垃圾,那明明是每个人的星期四,可作者在课文的结尾有这样的感叹。(出示)“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1)指名读
(2)为什么“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板书:邻家的)星期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30课,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我们读好了这些词语,就能读好课文。(出示词语)
(1)(出示拼音):栅(出示图)这就是“栅栏”。它有分割区域,也有装饰的作用。栅栏这两个字都有个共同的部首就是——“木字旁”。
(2)看看第三行的字有什么特点?(多音字)谁来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句句子写了邻家的出现?用横线划下来。
(1)交流句子:第3句:这句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邻家,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个地方在第四节,能找到吗?为什么找这句?)
(2)轻读2、3、4节,联系上文,说说(出示)“(在什么情况下),邻家(怎么做)”(板书:)迁入新居告诉回家晚了提醒出远门贴纸条
3、你们能联系课文理解内容真好。可见星期四这一天一直牵动着邻家的心。(引读:)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三、重点感悟
1、我们搬入了新居。课文里用哪个词语表示“搬入”?(迁入)
2、在第一个星期三夜晚,邻家女主人就来告诉我们明天是收垃圾的时间。你觉得这个悉尼邻居怎么样?
(1)我刚迁入新居,互相还不认识,但邻家女主人怕我不知道悉尼星期四收垃圾这个习惯。她不怕陌生,就来热心地提醒我。可见她是个热心友好的人。(板书:热心友好)
(2)邻家女主人的热心友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齐读第2节
3、有一次我晚归了,邻家就来提醒我们,她是怎么提醒的呢?轻声读读第三节就知道了。(自由读第3节)
(1)(出示句子)师拍手说:“孩子们,请看大屏幕。”
刚才,你们一听到老师的拍手声和说话声,目光就一起集中到了大屏幕上,这个过程文中有个词语来表示,就叫——(循声望去)
这两句话谁来读?“循声望去”——顺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他循着什么的声音——,看见什么——选条:(出示)循.声:A、遵守、依照B、循环
我真不明白,这让我很疑惑。这就是文中的——“纳闷”。(2)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
指导朗读:邻家一直在等待我回家,只是为了提醒我——(明天是收垃圾的日子),这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重视环保)填空:(出示):我感到纳闷,因为______________,后来才明白是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所以我_______,后来才明白是______________。后来,我才明白是——
请女同学来读读这句,相信你们能读出这一点。(指名读第三句。)
(3)再来看看“汪比”:(引读)为了提醒我,它——,好像在说:„„(似乎在说:„„当我明白了小狗的意思后,“汪比”又是——,好像在说:„„(似乎在说:„„)刚才我们练习的是(板书:想想说话)
(4)你瞧!多么热情的小狗!多么重视环保的女邻居呀!(出示:为了这个星期四,连“汪比”都给动员起来了。)
为了提醒我明天是星期四,邻家女主人让汪比也加入了提醒我的行列,这更让我感到了星期四不仅是我家的星期四,也是邻家关注的日子,更是所有悉尼人都极为关注的日子。让我们齐读第三节这样的句式你还能说几句吗?(出示:为了观看世博会,连。)这后半句是前半句的补充,为的是体现悉尼人对环保的重视。
4、就是这样一个女主人,在我们出远门的三个星期里,她贴了三张纸条。
(1)默读第4节。想象一下:热心的邻居分别会在这三张纸条上写些什么呢?(写一句)
(2)第一张纸条上写着:______________(请一生讲),第二张纸条仍然写着:______________,第三张纸条上还是写着______________。三张纸条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出示:明天是星期四)(齐说)。
(3)整整三个周三都在提醒——(明天是星期四)。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邻居呀?
(板书:责任心强)她不但自己环保意识强,还把提醒监督邻居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她的责任心多强呀!
5、从中可见星期四这一天一直牵动邻家的心。难怪作者ZUI后感叹说:——(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引读:唉,本该是我们的事情,——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事情。唉,本该是我们的责任,——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责任。有这样的邻居真好。让我们一起读读第四节。
四、梳理拓展
1、这位热心友好、重视环保、责任心强的女主人是许许多多悉尼人中的一个,悉尼人关注环保,自然让悉尼更美丽。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景优美的悉尼吧。(出示:风景秀丽的悉尼)
2、面对风景如画的悉尼,再想到刚才的人和事。相信此刻的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心潮澎湃,难以平静。文中就有一个词表示这个意思——(“不易平息”)
3、说话:我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想和想象不同,就是由这件事想到那件事,由这个人想到了那个人,由这个环境想到了那个环境。
(1)你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板书:联想说话)(同桌交流)
(2)交流
a、由邻家想到悉尼人
b、由我们住的社区想到整个悉尼的环境
c、想到邻里之间的关系
d、向她学习
e、也要保护环境f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4、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让我们都来学做这个可爱的邻家吧!
板书设计:
迁入新居、告诉、想想说话、联想说话
邻家的星期四、回家晚了、提醒、热心友好
重视环保、出远门、贴纸条、责任心强
《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课件3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7个,联系上下文理解“死寂、循声、纳闷”。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悉尼人们热情友好及高度的环保意识的赞赏。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今天是星期四。(板书:星期四)这个星期四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_有澳洲的校长来我校参观。)
2、他们到我校参观,老师也带你们到澳洲的悉尼去看看,好吗?(媒体播放悉尼的风景照)边看边想哪些词可以形容这座城市?
3、多美的一座城市,我们要学的故事就发生在那儿,而且也和星期四有关系。(板书:35邻家的)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打开书,自己轻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说说文中的星期四是什么特别的日子?
_每个星期四是悉尼市区收垃圾的时间(板书:收垃圾的时间)
三、再读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为了这个星期四,悉尼人做些什么呢?谁来读读第一小节。
(_星期三晚上,家家户户都把垃圾推到门前路边,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等类别,分开摆放。)
(2)、这一小节中有读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不懂之处:死寂的意思
在这节中找找“死寂”的一个近义词和反义词。(_宁静、热闹)能联系课文理解了吗?
补充介绍:悉尼人和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空闲不会在社区中晒太阳、聊天,社区中很难遇见人,因此作者会感觉(宁静得近乎死寂),只有放垃圾的日子才有些人气。
2、学习课文2、3、4小节
(1)家家户户都按时放好垃圾,那明明是每个人的星期四,为什么作者偏偏说是邻家的星期四呢?请你们小组合作读读课文2、3、4小节,看看邻家的每次出现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每次说了些什么?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邻家出现在什么时间和情况下每次说些什么
迁入新居的第一个星期三夜晚明天是收垃圾的时间,一周一次,别忘了。
一个星期三“我”回家晚了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
出远门三星期,每个星期三明天是星期四。
(2)交流
(3)谁来读读邻家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呢?
(邻家的话强调的都是明天是星期四,是倒垃圾的时间。)(板书:多次提醒)
(4)看表格引读:我们迁入新居的第一个星期三夜晚,邻家女主人就提醒我们:(明天是收垃圾的时间,一周一次,别忘了。)一个星期三“我”回家晚了,又来提醒(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我们出远门三星期,邻家(每个星期三都留条告诉明天是星期四。)
(5)对于这样的悉尼人,你有什么看法吗?(板书:热情、环保意识强)
(6)对啊,邻家多次提醒作者放好垃圾桶,他的环保意识、责任心是多么得强啊,作者对邻家的三次描写中,给你留下印象ZUI深的是哪一次,来读一读,简单说说理由。
_读到第三节,
出示第三节:一起读读这句话。啊!为了这个星期四,连“汪比”都给动员起来了。
自己能用“为了……连”说一句话吗?
这节中有两个词“循声”、“纳闷”,一起来读读这一节,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意思?
3、学习第5节
(1)邻居的多次提醒使我不由得发出感叹。(出示读: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2)现在你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了吗?
(3)作者不仅感叹,还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他会联想到些什么呢?
(3)作者心情是复杂的,他的感触很多很多,再来读一读这一节。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课文,你们一定明白为什么悉尼那么美丽、整洁了吧。(有时间结合你收集到的课外资料说一说)
2、《邻家的星期四》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悉尼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这些环保意识也能扎根在我们心里,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能越来越美丽。
《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课件4
教学目标 ⒈在阅读中学会本课生字“悉、凌、社、迁、循、栅、栏”,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死寂、循声、纳闷、平息”等词语的意思。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这句话的意思。
⒊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悉尼人们热情友好及高度的环保意识的赞赏,使学生领悟保护环境的重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悉尼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及对人的热情友好。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
教学媒体 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课题引入
⒈谈话导入:大家还记得去年我们学过的课文《悉尼歌剧院》吗?你对悉尼有什么了解?(学生交流)
⒉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悉尼,一起学习发生在悉尼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30 邻家的星期四
齐读。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⒈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读了课文后你对悉尼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⒉学生交流。
⒊教师小结。
三、深入学习课文
㈠学习第一节
⒈读第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媒体出示:星期三晚上,家家户户都把垃圾桶推到门前路边,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等类别,分开摆放。
(引导学生从“家家户户”、“ 分开摆放”等词语感受到悉尼人有很强的自觉保护环保意识
⒉再读第一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学生质疑
(预设:为什么在宁静得近乎死寂的社区,这一天,仿佛才有点热闹的人气?)
②通过“死寂”与“热闹”两种情境的对比,感受悉尼人对星期四的关注。
说明:
教师对学生可能的疑问进行充分的预设。引导学生质疑,教学中紧紧抓住“死寂”、“热闹”这一对反议词,充分展开想象,在不同情景的对比中,感受悉尼人对星期四的关注。
㈡学习课文2、3、4小节
⒈轻声读读课文2、3、4小节,你又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悉尼人对星期四的关注?
⒉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并板书:
第一个周三夜晚
晚归的周三夜晚 多次提醒
出远门三个星期
⒊你觉得哪一次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最深?
媒体出示第三节:有一次,我回家晚了,听到邻家的小狗汪汪地叫个不停。循声望去,在后庭院的木栅栏旁,看见邻家的小狗“汪比”冲着我一个劲地叫唤。我正纳闷,树后出现了女主人的笑脸: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汪比”又是一阵欢快的叫唤。
①指名读句子。提醒读准多音字“冲、闷”;读准“栅”字读音,出示图片,认识“栅栏”;创设情景,动作演示,理解“循声”的意思。
②说话练习:作者感到纳闷是因为 ,后来才明白是_______ 。(在交流的基础上理解“纳闷”的意思。)
③读句:我正纳闷,树后出现了女主人的笑脸: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
(体会女主人的热情。)
④展开想象:在庭院的木栅栏旁,小狗一个劲地叫唤,好像说:“ ”,后来,主人说: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汪比”又是一阵欢快的叫唤,似乎在说“ ”。
(引导学生从“一个劲”、“ 欢快”展开想象,从侧面感受女主人对星期四的重视及其热情。)
⑤出示句子:啊!为了这个星期四,连“汪比”都给动员起来了。
(指导读好句子,体会作者心情)
⒌引读2、4两节。
我们迁入新居的第一个星期三夜晚,邻家女主人就热心地提醒我们:(明天是收垃圾的时间,一周一次,别忘了。)我们出远门三星期,邻家(每个星期三都留条告诉明天是星期四。)
四、总结全文
⒈媒体出示: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了吗?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⒉在理解这句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作者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如果你是作者你可能联想到了什么?”进而理解作者不易平息的心情。
⒊师生总结。
板书设计 30 邻家的星期四
第一个周三夜晚 热情友好
晚归的周三夜晚 多次提醒
出远门三个星期 环保意识强
强烈的责任心
高度的环保意识
热情友好的态度
本课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邻家每个星期三晚上都热心地提醒“我家”不要忘记把一周的生活垃圾放到门外的事情,反映出悉尼人很强的环保意识及对人的热情友好。
1、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但仍是本学期的一个重点。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有益的。所以,我在课前安排了学生预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课上,我就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逐步由扶到放。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交流的答案,梳理方法,帮助学生懂得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采用不同的方法。
2、在教学时,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加强朗读教学。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首先,以自由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了解课文内容。接着是齐读第一小节,重在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是重点段落的朗读指导,这里有女主人的话,通过小小组读,个别读,师生配合读,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读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女主人的热情、友好、以及很强的环保意识。借此体会主人公为什么最后要叹息,为什么会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啊!为了这个星期四,连“汪比”都给动员起来了。
《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课件5
一、教材分析
《邻家的星期四》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迁入新居的“第一个周三夜晚”、“晚归的周三夜晚”、“出远门三个星期三”,这三个特定的时间,邻家都热心地提醒“我家” 不要忘记把一周的生活垃圾放到门外的事情,作品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小区环境“死寂”与“热闹”的对比描写:小狗“汪比”前后两次不同的叫唤。从细节处反映出悉尼人很强的环保意识及对人的热情友好;从细节处感受到悉尼人的高度文明、悉尼人的精神风貌,因而使作者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
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篇极为浅显的文章。但三年级学生解读文本就会产生许多疑问,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以儿童的眼光来潜心阅读,顺着学生的疑问去思考,才会发现最适合儿童阅读、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途径,从而引导学生从文字的表面谈到文字的背后,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从文本中读出一个“我”,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分析教材不光要分析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以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才能找到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
二、学情分析
《邻家的星期四》这篇课文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此时第二学期已过半,通过二年半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如查找工具书、词义辨析、词语搭配、选词填空、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动作演示等等,但不能因此而对字词教学放松,教师应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对一些重点的字词(或音、或形、或义)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以巩固学习方法,进一步训练词句的理解能力。
三年级学生大多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但能正确朗读并不等于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必须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质疑、或联系上下、或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理解课文的主旨,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流利,读出感情来。
本文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现状有距离,学生没有与悉尼这样高度文明的城市相类似的生活经历。况且,悉尼对学生来说是那样的遥远与陌生。对于垃圾的分类,对于定期收垃圾,这样文明、环保、节约能源的举措目前我国还没有达到。虽然马路边也时不时的看到分类摆放“黄、绿”两色的垃圾筒。但我们在扔垃圾时真的按要求丢了吗?更多的恐怕是随手扔进垃圾筒,没有关注“黄、绿”两色的区别。作者陈先生作为一个旅居外国的中国人,他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除了被悉尼人热情友爱和环保意识所感动外,恐怕更多的是联想到自己的祖国,希望祖国也能像悉尼一样美丽、整洁,充满温馨。如何跨越文本与现实的距离,教师在文中与现实加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作者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如果你是作者你可能联想到了什么?”
从而使文本的主题思想升华,从文本中读出现实意义,同时还有一种隐隐的忧患意识。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在阅读中学会本课生字“悉、凌、社、迁、循、栅、栏”,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死寂、循声、纳闷、平息”等词语的意思。
本单元的目标就是继续学习理解词句,所以目标一突出了单元目标的重要性。七个生字的读音基本是学生预习时解决了。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时,对生字的音、形、义各有侧重,如“悉”字重形,上半部不是“采”而是“撇加米”。“栅”字重音,读“zhà”不能读 “ shān”。而词义的理解则采用不同的方法,“死寂”通过质疑,找反义词,在“死寂”与“热闹”情景的对比中理解;“循声”则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景,采用动作演示的方法,在师生互动中理解; “纳闷”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意。“平息”通过找近义词“平静”,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我会联想些什么?”理解。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这句话的意思。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达到此教学目标,并非让学生一遍又遍重复机械地读,而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重点词,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品悟。
如:第一节中重点学习第二句、第三句,通过抓“家家户户”、 “分开摆放”等词语,在读中感受悉尼人自觉的环境意识。通过“死寂”、“热闹”情景的对比,在读中感受悉尼人对星期四的特别关注。而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三节则通过抓“纳闷”的词来完成填空题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指导朗读好句子:“我正纳闷,树后出现了女主人的笑脸,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同时抓住了文章的细节描写,在小狗“汪比”的两次不同的叫唤声处,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指导朗读。在想象说话中悟出悉尼人的热情,悉尼人强烈的环抱意识。对于非重点段落则采用教师引读的方法来处理,做到重点突出,在重点处重锤敲打。而非重点处淡化处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同形式的读中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或个邻家的星期四”这句话的含义。
目标三: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悉尼人们热情友好及高度的环保意识的赞赏,使学生领悟保护环境的重要。
对于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并非在教学行将结束时,象征性点一下,象一个标签似的贴上去。而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从新课的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到深入学习课文到总结全文,可以说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甚至是重彩浓墨地加以渲染。如:通过抓小狗“汪比”前后两次不同地叫唤,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小狗仿佛在说什么,来体现悉尼人的热情及高度的环保意识;通过抓感叹句“啊!”、关联词“为了……连……”,从动物来猜测人的行为,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联想,从而使目标达成。
当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我们无法像庖丁解牛一样一一分解,那不现实也不科学,唯有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才是教学的艺术,这真是我们所追求的。
《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课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