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政治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提供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
教师:我们最近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烽火狼烟
教师:从烽火狼烟到现在的手机网络,我们的通讯方式在不断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人类实惠在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我们看看这三代人的赶集方式(展示课件)。纵观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形态?
学生: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教师: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吗?
当然会。只要2012世界末日不来临,人类不灭亡,人类社会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三国时期我国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现在人类用宇宙探测器近距离拍摄火星地表图片,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到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人类踏入宇宙,再到空间实验室,我们队太空的认识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一目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刚才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我们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刚才的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归结出发展的一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哲学原理。
除此之外,发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暂时性的呢?一个事物是不是今天发展了,明天就不发展了呢?不是的,发展是不断的,是永久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难点)
我们知道了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发展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问: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都是发展吗?——袁世凯称帝是变化,新中国成立才是发展。那么运动变化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①共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②区别(性质不同):
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改变;是没有方向性的。
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它揭示了运动变化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道: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发展的是:ABEF 运动变化的是:ABCDEF)
所有发展都是运动变化,但是反过来就不是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结果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2)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但是对于新旧事物,也有一些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认为:
①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②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③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那么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能否举出一些反例来反驳这些观点呢?
思维拓展: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禽流感、非典、甲流)
(2)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例如: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没有马车快。)
(3)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科学算命,披着科学的外衣,实质上还是算命,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的体现。)
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较多,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活动】探究活动 .
思维拓展:运动、变化一定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总结:
1、区别:(1)、含义不同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具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
(2)、性质不同
运动、变化: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发展: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2、联系:
(1)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2)、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运动引起变化,发展是运动、是变化,只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由此可见,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展示课件)
【练习】典题训练 .
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①入选;②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③入选;④说法绝对化。
方法指导 识别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的关键词
“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等。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2012·江苏高考)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方法指导 这一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有时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因为所给的选项并非全部错误,因而选择时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处理每个选项。解答这类选择题宜采用淘汰法,淘汰错误选项以减小难度,对剩下的选项一定要根据题目材料的意图进行直接选择,寻求更直接、更具体或事物根本性的联系,从几个具有类似意图的选项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是什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发展的实质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运用: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列举事例、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学生特征分析 ◆高二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哲学是一种思维科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和当今时政,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经验的例子,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 教学重点 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 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宜昌的百年沧桑(1910年、1980年、2006年宜昌城市图片)
提问:从宜昌的百年历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宜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新课讲授】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 观看视频《生命演化》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P61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此时中华民族蒙受着巨大的耻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
思考:中国的历史变迁,说明了什么?
教师:中国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我们把它扩大到全世界、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又是怎样的呢?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
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吗?
当然会啦。只要2012世界末日不来临,人类不灭亡,人类社会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那么还有什么是发展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以下的数学知识应该刻画在你人生线段上的什么位置?
①从1数到10;
②25×25=625;
③X+20=18,求X;
④判断X2+Y2=1是什么样的图形 ;
⑤学会判断x>3不是命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这个关于数学知识的坐标轴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教师提问:你还能举出那些人类认识发展的例子呢?
1、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天命不可测——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3、对雷电的认识:“雷公”扣击“连鼓”,产生雷声; “电母”“持镜”,形成电光——“雷为天怒”——雷电属自然现象——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
人类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一目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刚才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我们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刚才的探究中得到了那几个结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归结出发展的一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哲学原理。
除此之外,发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暂时性的呢?一个事物是不是今天发展了,明天就不发展了呢?不是的,发展是不断的,是永久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
我们知道了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发展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问: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都是发展吗?——袁世凯称帝是变化,新中国成立才是发展。那么运动变化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①共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②区别(性质不同):
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改变;是没有方向性的。
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它揭示了运动变化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三
教活动设计
? 教学活动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教师活动:观看视频:地球进化史,思考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教师活动:发展的普遍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0—62
教师活动:归纳: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指出其方法论意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活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讲解(见课件)
巩固练习
人教版初三政治教案范文合集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