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脱贫故事写作素材五篇

若水1164 分享 时间:

在脱贫攻坚路上确保一个都不掉队,这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我身边的脱贫故事写作素材,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山西省平陆县“主题党日+”活动里的脱贫故事】

“感激党的好政策,感谢您们的帮扶。”这是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镇下郭村贫困户郝建杰手机里的一条短信。记者6月5日了解到,郝建杰几乎每天都会发给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一条感谢短信。这件事成为5月份圣人涧镇乃至整个平陆县主题党日活动的一段佳话。

5月,平陆县组织召开了全县范围的“对标检点,争当脱贫攻坚帮扶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县乡村各级党组织传颂着不少感人的脱贫攻坚帮扶故事,让主题党日活动充满温情,也更坚定了党员们和贫困户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决心。

郝建杰今年44岁,2008年在外地务工时从高处摔下导致下半身瘫痪,同年其儿子因血液病去世,妻子出走。圣人涧镇的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下郭村历届帮扶工作队都非常关注、关心郝建杰,精准帮扶,给他购买轮椅、打扫卫生、送衣送被、送报刊赠杂志,还落实“五保”政策、协调他到村里的老年灶吃饭、让他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以前总觉得命运不公、自暴自弃的郝建杰,如今变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他把历届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都当做自己的知心人、贴心人,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们唠唠嗑。

“这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全镇54个党支部已全部组织开展,‘唠嗑’的主要内容——就是让贫困群众与党员干部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手拉手、唠唠嗑,查短板补不足,议举措画蓝图,党心民心一条心,全力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圣人涧镇党委书记王丽萍告诉记者。该镇之前已组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对全镇15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精准摸底识别,确保了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并组织1265名帮扶责任人梳理分析了每户稳定脱贫的支撑点、返贫风险、享受的政策和帮扶措施的满意度等,形成问题清单116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今年以来,运城市委把主题党日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出台实施意见,实行诵读党章、交纳党费等“6+”模式并提出具体要求。平陆县委严格落实市委“6+”模式,抓规定动作落实,抓创新动作谋划,全县所有党组织同一时间、同一主题、同频共振,“主题党日+”活动特色鲜明,有“生气”、接“地气”。特别是5月份“对标检点,争当脱贫攻坚帮扶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受到了广大贫困群众的拍手称赞。“主题党日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5月份我们立足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难度大的实际,汇聚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的力量,采取‘主题党日+’模式,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实现党建与脱贫比翼飞。”平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裴向红说。

半个多月来,在同一主题党日活动中,平陆县各级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担当,为全县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圆满收官出谋划策、努力作为。县总工会党支部给全坡村送去价值4万元的拖拉机1台,解决了村里现代化农机具短缺、群众复耕复产周期延长的燃眉之急;县教科局机关党支部帮助刘岭村村民销售樱桃500余斤,价值6000余元;县委组织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向东村扶贫车间施工现场参加义务劳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县委年度重点工作,做好‘+’文章,让主题党日成为锤炼党性的‘熔炉’,增强初心的课堂。”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陆县委书记郭宏坚定地说。

【技能培训赋“渔”,扶贫产业赠“鱼”——索朗夫妇的脱贫故事】

工作场所从最初的农田、牧场到建筑工地,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工厂,短短3年,索朗的“技能包”越来越丰富。

今年45岁的索朗是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全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搬到新家后,农田和牧场交给妻子吉巴打理。索朗通过了谢通门县组织的泥瓦匠培训,成为一名建筑工人,跟随建筑队到那曲、阿里等地务工。

“当时每年打工时间也就两三个月,收入两万多元,农忙时我还要从工地赶回来。”索朗说。

为巩固脱贫成果,谢通门县整合援藏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加大产业扶贫力度。2019年,总投资1.5亿元的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开始运营。这是西藏全区唯一一家集食用菌菌棒制作、生产培育、生物质燃料制作和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索朗目前就在这个距家只有2公里的工厂工作。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这家工厂的贫困户,索朗通过3个多月的培训,从泡料、配料、拌料、装袋等步骤开始学习,一步步到技术门槛较高的接种、培育等环节,月工资也涨到目前的4000多元。

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副总经理黄民凤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菌类主要是杏鲍菇、平菇、香菇,带动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此外,公司还建立了技能培训中心,对当地老百姓进行培训,并发放菌包,让他们在家进行培育,今年上半年的菌包发放数量近20万个。

截至目前,这家工厂已开展5批培训,覆盖学员500多名,培训课程涵盖种植业、电商、科技、气象等内容。索朗的妻子吉巴也多次参加培训。全县参与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达8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61户。

黄民凤介绍,公司今年上半年生产各类食用菌700多吨,未来还准备培育金耳、银耳等新品种。随着菌类产量的提升,公司还准备引进生产线,加工制作蘑菇酱,同时将菌渣制作成生物质燃料,让新型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产业链的延伸,也将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根据规划,公司明年产值将达3600多万元,直接解决就业170人,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技能培训+产业扶贫的组合,正在雪域高原各地持续推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领域,使产业扶贫持续强力推进,截至今年7月底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71个,落实产业扶贫资金428亿元,直接带动23.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定西脱贫三章】

乘火车,迎秋雨,从兰州出发一路东行。车窗外,层层叠叠的山峦在雨雾中时隐时现,一会儿工夫,一座高楼林立、街衢通达的新城扑面而来。定西到了!

1983年,定西就是全国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三十多年来,定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艰辛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里的百姓是怎样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如今的定西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我带着好奇,踏上定西之旅。

出城北行,汽车在蜿蜒的柏油路上行驶。道路两侧黄土壁立,沟渠被绿草杂树覆盖。虽不见流水,但也显出几分生机。抬头望去,层层梯田如无数条橙黄、墨绿的彩带,从条条山谷排列而上,直达天际。越往上走,雨雾越浓。道路两侧,碗口粗的侧柏形成绵延几公里的绿色长廊。

汽车最后停在一个宽敞的平台,这是我们采访的第一站——大坪村。

大坪村有七沟八梁九面坡,之前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曾经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

五十多年前的一个深秋,村党支部书记冉桂英把村里的年轻人召集到一起,传达县里的会议精神。“咱们要行动起来,向大山要粮!”几十个年轻人,背扛肩挑,试修了五亩梯田。第二年,种植的洋芋喜获丰收。喜出望外的大坪村人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与其向老天求雨,还不如修梯田保水土,向荒山要效益。

如今七十多岁的刘玉秀老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远近闻名的“铁姑娘队”队长,是大坪村的一位创业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当年,每到秋天收割完毕,大坪山、堡子梁等几座土山就呈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肚子饿了,人们把腰带勒紧继续干;手脚伤口流血,用布包好照样抡镐头;买不起劳动工具,刘玉秀就请来木匠做了三辆手推车,劳动进度因此提高很多。

为修建起点较高的水平梯田,市里的技术人员来了,农机站提供的十辆胶轮架子车进村了,政府下拨的救济粮让人吃喝不愁了……大坪村村民们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七十岁的董树元和我讲起“马灯照亮修梯田”的故事。

冬天是大坪村人抢修梯田的季节,大家在各自的作业区域,挖出两米高的梯田护堰后,立刻要把坡上的土翻下来铺平。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常常是一镐下去只刨出一道白痕,刚刚松动并艰难推进的土堰茬口,经过一个夜晚的寒冻,第二天就如铁板坚硬,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冉桂英和刘玉秀、董树元等几位党员商量,“我们三班倒,人停工不停,这样土堰茬口就没有机会再封冻。”

大家提来家里的煤油马灯,分好三个班组,轮流上山。那些日子,大山上从来没断过修梯田的人。尤其到了夜晚,无论是漫天雪飘,还是朔风刺骨,一盏盏马灯如点点火焰,高低错落,闪烁在黑黢黢的大山之中,与繁星呼应,梯田在寒风中一点点延伸……

1978年底,全村修成高标准梯田两千七百多亩,可耕地增加了五百多亩,把实现梯田化的计划目标提前了二十年!

奇迹也随之出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结束了“吃粮靠供应、喝水靠拉运、花钱靠救济”后,冉桂英、刘玉秀和党支部成员又组织学习农业种植技术,请来农技人员推广优良品种,让净粪上山,精耕细作,科学种田。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植树造林,治山治沟,在村路两旁栽上了杨树、侧柏、云杉,近三千亩荒山种上了柠条, 一千六百亩寒土坡种上了牧草,整理沟道一百多处,修沟底塘坝五座,建配套渠系三千米,挖水窖三百多眼,实现了“小水不出地、大水不出沟”,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

近几年,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省、市、区的帮扶力度不减,家家都住进小康住宅,配套建起沼气池、太阳灶、标准化养殖圈舍……柏油路通到每个自然村户,村民可以把汽车、农用车开到家门口,过上了小康生活。

如今在大坪山顶远眺,八梁九坡丰收在望。

改天换地,靠的是英雄气概;向山川要粮,需要勤劳的双手。“忠心、公心、爱心,能聚起民心,为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努力奋斗,就是我们的初心。”刘玉秀老人的话语,在我耳畔久久回响……

初升的太阳收起一夜秋雨。我们奔赴在去往安定区凤翔镇丰禾村的路上。

汽车在透着草香的黄土褶皱中穿行。爬过几座高岗,眼前顿时开阔。几块宽阔的台地上是长势喜人的玉米。成群的山鸡散落在路边的草地上。不远处排列着十多个巨大的白色纱网,隐约可见劳作者的身影。这就是丰禾村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大棚。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丰禾村。村口两侧的墙壁上印着鲜红的党旗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几个大字。水泥路两侧是三四百米长的“丰禾记忆”文化墙,花砖镂空的墙壁上镶满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马灯、泥炉、木犁耙、牲口套……每一个老物件都记录着一段乡愁故事。村民告诉我,这里曾经是靠天吃饭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却成了发展示范村。

在丰禾村,可谓目之所及皆新鲜:偌大的车库里,两台大马力红色拖拉机和十多挂农用车整装待发;八个一百吨存量的马铃薯良种储蓄窖显示着吞吐实力;乡村服务部摆放着销往各地的十多种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十一架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将带着不同的任务飞上蓝天……

2018年底,丰禾村还有六十四户“少劳力、有病人,缺技术、有债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两委成员都坐不住了——

“不壮大集体经济,啥时候能全部脱贫?”

“合作才能形成合力,有了合力才能共同富裕。”

“公司化经营,富民政策到位,让百姓得实惠,不信引不来金凤凰。”

那些天,村两委从早到晚开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找出路。

后来,安定区决定在丰禾村搞“双进双促”试点,让村两委成员进入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又促进群众实现精准脱贫。这样,村两委有了服务民众的平台,经营主体也有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土地流转+让利”“劳动用工+多予”“现金入股+分红”“订单收购+溢价”的政策基调定了下来。

说干就干。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动员五个农户筹集了十万元,成立“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土地流转是关键。村干部们走家串户宣传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好处;与村民们一道计算在村里的季节性务工,比外出找活儿干能增加多少收入;村内就业能解决老人孩子无人照顾的问题等等。

政策交了底,道理讲明白,百姓通情达理。很快,一千余亩土地流转手续办了下来。村两委成员又争取来首笔二十万元的帮扶资金和五十万元的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农户参与入股分红政策完善了,科技发展产业园建起来了,甘肃农业大学和定西农科院的专家、技术人员也来了……丰禾村充满生机活力,要求土地流转的农户不断增加。

去年春节刚过,赵永平回来了。十多年前,他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当过铸工,开过吊车,学习过农用无人机操作,还用四年时间学习了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在科技园,我看到正在做无人机调试的赵永平。他放下手里的活儿,搓着手向我走来。过去为了脱贫,他一心想到外边挣钱、学本事。这几年扶持力度加大,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说:“我是在工厂时无意间看到马铃薯原原种栽培技术的,这是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也是繁育良种的基础种子。”他指着一个巨大的防虫纱网大棚说:“这就是用脱毒的试管苗移栽成功的原原种.种植地,成熟的薯种虽然只有鹌鹑蛋大小,但是一粒可以卖到五角钱左右,我们村这样的网棚就有二十多座。”

“我们村还建了两座恒温库,一个五百七十平方米的组培室,五个日光温室,今年还要增加五十座原原种.种植网棚呢。”赵永平边说边掀起一个网棚帘,顶着小白花的马铃薯苗撞入眼帘,一位穿着专业服装的妇女正在洒水。

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急需务工人员,赵永平动员亲戚赵勇和王耀山参加,却被顶了回来。驻村干部就和他一起几次登门拜访,并为他们算了一笔账:每人承租一个种植网棚,爱人参加管理。这样下来,每户一年土地流转费一千五百元,夫妻俩工资四万六千元,种植网棚收入两万五千元,工资性补贴七千元。两个人一听,心悦诚服,欣然同意。

如今丰禾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流转土地三千多亩,原种繁育基地一千二百亩,整理出撂荒地六百亩,其中油菜、荞麦、胡麻、冬小麦实验基地一百余亩。以马铃薯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商品薯种植为主的深加工综合体产业链形成后,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十几户村民联合购买了十多台农用车和农机具,参与入股分红。

在丰禾村最后一个脱贫户南虎生家,五间大瓦房三面围合,对面的大库房里放着百十个鼓鼓的粮袋。老南拍打着粮袋高兴地说:“我家九口人两年都吃不完。我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进城打工,还住进了城里的新楼房。今年初,我家还完了贷款,老伴在薯种大棚打工,每个月挣两千二百元。我还养了七头牛、十二只羊、五十多只鸡,忙着呐!”

花坪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扶贫车间。

过去花坪村也是个深度贫困村。两百多户近千人生活在大山上,老人们守着自己一锨一镐开垦的梯田,不愿意易地搬迁。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近些年,对土地进行了退耕还林,水土和自然环境得到了有力保护,村里空闲下来的人逐渐增加,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九十一户。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把全村党员召集到一起讨论。“不能全部靠输血,我们自己要想办法造血!”这句话,成为大家的共识。

帮扶工作队与一家公司联系,很快成立一个花坪村的扶贫车间。妇女们纷纷报名。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招录优先原则,十八名妇女成为第一批工人。随即二十台全自动缝纫机安装到位,生产原材料也进来了。2018年5月19日挂牌那天,花坪村像过节。

四十六岁的王淑兰回忆说,以前生活还过得去,可是去年丈夫病逝,家里还有一位长年卧病的老人和两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承包的耕地年收入不足一万元,是扶贫车间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弹性工作和计件工资制度方便了家务较重的贫困群众。“我经常抽空到车间干活儿。这种扶贫方式,妇女同志特别欢迎。” 就这样,王淑兰既照顾了家庭,一年还增加一万多元收入。

五十七岁的漆秀花有一个四世同堂九口人的大家庭,承包的耕地年收入不足四万元,丈夫和儿子农闲时只好外出打零工,儿媳妇还要照顾三个上小学的孙子,再加上经常要给两位老人看病,生活困难,村里想办法给予扶助,解决了一些困难,但钱还是不够用。漆秀花到扶贫车间工作后,很快就成了生产能手,还被选为车间组长,不仅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年还为家里增加近三万元收入。

目前,全村已经脱贫八十九户三百三十九人,对因为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两户两人,村里已经按照国家兜底保障政策,使他们和全村人一样过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定西人民正昂首挺胸,阔步前进在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热血逆行 脱贫不忘党恩——安徽安庆特殊防汛抗洪群体故事】

水情巡查员、抢险施工人员、清洁员、安置点厨师、道路养护工……暴雨洪峰中,这些防汛抗洪成员来自一个特殊群体。

在安徽安庆,一批当年建档立卡脱贫户,怀揣着巩固脱贫成果、保卫家园的一腔热血,怀揣着对党和政府、社会的感恩之心,投入这场抗洪战斗。

暴雨中的“吹哨人”

“这是今天早上7点的水位情况,请查收……”

暴雨泥泞中,桐城市吕亭镇金塘洼水库边,一个小个子身影艰难地撑着伞,对着水库水位标尺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向村干部报告了最新水情。

他叫饶爱兵,是石桥村村民,今年44岁,身患残疾,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通过五保补助收入、农业支持性补贴、土地流转收入、生态护林员工资等国家扶持政策,实现脱贫。

连日来,雨情水情形势严峻,金塘洼水库水位不断上涨,防汛部门决定有计划地组织放水,以腾出库容。

“因此,对水库水位的观测很重要。”村干部江勇说。

随着防汛工作量不断加大,从转移、护堤到抢险,村里人手捉襟见肘。住处距离水库较近的饶爱兵主动向村委会请缨,成为水库义务巡查员。

“饶爱兵每天定时查看、上报水位情况,有时一天从早到晚要跑五六趟,从不间断。”吕亭镇镇长殷锐说。

事实上,饶爱兵义务帮村里做事已是家常便饭,每到秋天焚烧秸秆时,他都在田间来回巡查,看到有火情就及时报告。

“党和政府帮助我脱了贫,今天轮到回报的时候了,我是自愿的。”饶爱兵说,“这都是我能做的事,我要一直盯到雨不下为止!”

昔日被帮扶者走上一线保卫家园

持续强降雨让长江北岸支流水体菜子湖水位不断上涨,严重威胁周边乡镇安全,安庆市宜秀区沿湖干部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奔向抗洪抢险一线。

“小五子,你没防过汛,跟着大伯、大叔们多学着点,不懂要多问。”人群中,罗岭镇脱贫户杨积富对儿子杨小五大喊。随后,两个人分别奔向自己的防汛“岗位”:杨积富上山参与运送物资到圩堤,用于挡浪防护;杨小五到东方红圩大堤查漏排险,加固圩堤。

“党和政府帮我脱了贫,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应该为村里做点事,这里才能安心。”杨积富用手戳戳自己的胸口说。

在桐城市孔城镇红庙村,圩堤出现险情,急需棉被堵住涵漏,戴泽敏等16名脱贫户捐出自家旧棉被。

在望江县赛口镇金堤村,脱贫户石时结将自家房屋腾出几间,让堤坝巡查人员歇脚住宿。

在潜山市水吼镇风光村,脱贫户宋曰胜成了道路养护工,每天冒雨对村内道路进行不间断巡查,及时清理路面垮塌泥土与落石,保障交通安全。

即使在安置点,也有脱贫户挺身而出的身影。在桐城市双港镇南河村安置点枫树小学,被安置在这里的脱贫户姚如意,看到村干部忙得分身乏术,便拿起扫帚、拖把,主动承担起安置点的卫生清洁工作。

在怀宁县江镇镇模范小学安置点,案板上的鱼肉、蔬菜码得整整齐齐,一些转移过来的村民帮着洗菜、配菜,忙碌中不时传来笑声。而掌勺的大厨陈文兵是模范村的脱贫户,也是这所小学的代课老师。

从7月6日安置点设立第一天,陈文兵每天早上把家里安排好,就上街买菜,到安置点做早饭、中饭、晚饭,深夜才回家。“这点事,同党和政府帮我们脱贫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她说。

巩固脱贫成果 回报社会

安庆是安徽省扶贫重点地区,国家层面的重点贫困县和片区县占全省的25%,贫困村占全省的12%,贫困人口占全省的14%。

据安庆市扶贫办统计,历经几年攻坚克难,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67.63万人降至2019年年底的1.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28%降至2019年年底的0.3%。

“现在我们375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5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4394元增加到2019年的12679元。”安庆市扶贫办副调研员阳操说。

巩固脱贫成果,是广大脱贫户的心声。

望江县华阳闸附近,几十名村民正在全力准备抗洪物资、抢险护堤,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8点多,吃饭都在江堤上。2017年脱贫的大号村村民颜德友说:“大伙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脱贫产业,不能让大水吞了。”

为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安庆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部17日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针对贫困户、贫困村切实开展聚力帮扶行动。

“昔日的被帮扶者,今天走上一线保卫家园、帮扶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反哺社会,这是扶贫先扶志成果的真实写照。”安庆市委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童宏葵说。

【万安,三个奋斗脱贫的暖心故事】

“笑一笑!”每次拍照前,摄影师都会对镜头里的人说这句话。甜甜的笑容挂在脸上,幸福感洋溢在镜头里。

在江西万安县,这个井冈山脚下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我看到很多令我难忘的笑容。那些苦尽甘来的微笑,发自心底的微笑,定格在我的镜头中,也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郭斌说,2006年3月,是他人生重要的分水岭。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郭斌,是万安县高陂镇高陂村的农民。原本妻儿在侧,父母健康,自己能干,家庭和睦,小日子过得不错。

然而,这一切在2006年3月发生了变化。

那一天,在北京务工的郭斌,不慎从脚手架高处摔下来,造成脊椎断裂。辗转各大医院医治,花了许多钱,虽保住性命,但从此半身不遂。

债台高筑,家境骤寒。父母年事高,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郭斌一家,一筹莫展。

此后,郭斌的心情始终暗淡。他不愿说话,不愿见人,不愿出门,甚至连门外的青山绿水,也不愿意看一眼。春天来,屋檐下,燕子叽叽喳喳叫。以前他觉得喜气,现在只觉得喧闹。

因为这次变故,郭斌一家成了高陂镇的贫困户。

想脱贫,就要找到因地制宜的脱贫之路。而在万安,确实有一个“传家宝”,历史悠久,口碑甚好,好好发展,说不定就是带动脱贫的好路子。这是啥?万安农民画。

万安农民画,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兴起,延续一千多年。其画色彩艳丽,构图奇美。而万安县田北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若借势打造成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村,实现绘画和旅游的充分结合,说不定就能闯出一条路来。

说干就干。短短两年时间,田北村这个深山里的村子,通过精心设计,认真打造,容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如画一般。越来越多的农民画画家来到这里,寻找艺术滋养。江西乃至全国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往来于田北村。他们都想成为看画的人,更想成为画中的人。

艺术村的建设,美了乡村,也富了百姓。

郭斌所在的高陂村,临近田北村。当地人知道他家的困难情况,也同情他的处境。于是镇政府把田北村景区门口的一家店面盘下来,主动找到郭斌,邀请他做这家杂货土产店的老板。

郭斌十分惊讶,也心生犹疑,是不是真的能做好这件事,心里没有底。但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让他感动不已。郭斌心想,还是要勇敢地去试一试,万一成了呢。就这样,郭斌坐着轮椅出了家门。

一进田北村,郭斌惊叹不已。从小熟悉的田北村,如今像画一般: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旧房变成了展览馆、画家工作室、民宿。村庄的墙上,到处是鸟飞鱼跃、稻浪翻滚,到处是浓墨重彩、姹紫嫣红。村民们脸上满是幸福与喜悦,就跟从墙上的画里走下来一样。

郭斌被眼前的“画面”感染,内心倍感振奋。虽然因脊椎断裂手指不灵敏,可是双手还能动,脑子还能转。他来到田北村景区门口的店门,往空空的柜台上摆上了土蜂蜜、豆腐乳、辣酱、养生酒……

每天清晨8点,郭斌雷打不动地从家中摇着轮椅出发,怀着满腔热情经营着这家小店。随着田北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小店的生意也愈发红火。这让郭斌一天天充实起来。最关键的,是他感到了一种新的希望。一年下来,他的小店获利一万多元。那一刻,村民们看到了久违的一幕——舒朗的笑容,挂在了郭斌的脸上。

好消息还不止这个: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的妻子冯凤香也在景区当了一名保洁员,每月有固定收入一千八百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们家还发展了柑橘种植、鸡鸭养殖等产业……

经过几年奋斗,郭斌家脱贫了。一位摄影师给他拍了一张照片。郭斌的脸上,曾经的阴郁一扫而光,笑起来就像田北村墙上画里的人一样。

张公斌、张治敏兄弟俩的故事,在万安县窑头镇广为流传。兄弟二人是万安县窑头镇横塘村村民。哥哥张公斌,今年五十四;弟弟张治敏,比哥哥小十岁。

多年前,张公斌因股骨头坏死,双腿瘫痪,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母亲年迈多病,父亲去世多年,如何安置自己的兄长,成了摆在张治敏面前的难题。

有人劝他说,稍稍接济一下哥哥的生活,尽了做弟弟的义务就行。毕竟你的日子也不宽裕,照顾哥哥,日子会更难。

可张治敏心里清楚,大哥有难,弟弟不能不管。他告诉哥哥,自己有一碗吃的,就会给哥哥半碗。自己能穿暖和,就不会让哥哥冻着。

张治敏挑起了扶养哥哥的重担。他到处打工挣钱,维持家庭开销。然而打工收入有限。虽然张治敏付出很多努力,但家里状况依然不好。

他们成了横塘村有名的贫困户。

辗转到了2014年。万安县大规模地实施产业扶贫举措,推出按种养殖规模给予相应资金奖励、技术扶持等一揽子政策。张治敏感到时机来了,毅然回到家乡,与哥哥一起,在自家门前创业。哥哥腿有残疾,但兄弟俩有两双比谁都不差的手。如今政策好,为什么不抓住时机,拼上一回?

经过一番商议,兄弟俩决定一起发展脐橙产业——气候条件、土壤环境适宜,市场销路不错,也是当地特色产业。

在村民的帮助下,兄弟俩开垦了三亩荒山种脐橙。弟弟挖树窝,哥哥给他送茶水;弟弟往树窝里填肥填土,哥哥就拄着拐扶住树苗。回家路上,弟弟背起哥哥,一路说着对未来的憧憬……

种脐橙需要资金,钱是大问题。专门负责对接他们的帮扶干部,得知他们的困难,立刻为他们争取到由县财政贴息的五万元小额信贷。

种脐橙也需要技术。帮扶干部专门联系县、乡农技专家上门指导。村里还有科技带头人,碰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去请教。

从三亩脐橙到后来的二十亩,再到养殖肉牛和鸡鸭……兄弟俩迸发出了巨大的创业热情。他们每年的收入接近十万元。他们用挣下的钱,盖起了一栋崭新的房子。

我将镜头对准张公斌、张治敏的时候,兄弟俩正在分别给脐橙树剪枝,神情十分专注。果园不远处,是他们的新家。那栋三层楼的新房,就是他们勤劳致富的有力证明。

“笑一笑!”我说。

兄弟俩转过头,面对镜头笑得十分灿烂。身后一个个黄澄澄的脐橙,映衬着他们的笑容。那笑容幸福而温暖。

张继福的家原来在深山里的涧田乡麻源村,后来搬到五丰镇东源村。

山区贫困,耕地资源少,全家勉强能吃饱。母亲残疾,父亲体弱,孩子尚小,家有外债,一家人过得很辛苦。

可张继福生性乐观,整天笑呵呵。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勤劳,生活总有改观的一天。

农忙时,起早摸黑侍弄庄稼;农闲时,出门闯荡找活干。张继福起初没有手艺,只能在工地上做些苦力活,但他舍得花力气,很多工地都抢着要他。后来,他学了泥瓦匠技术,多了一门手艺,但日子依旧不宽裕。

2013年,张继福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开始了鸡鸭牛的养殖。一步步积少成多,加上省吃俭用,2016年,张继福全家实现了脱贫。

可张继福并不满足。他觉得,只是脱贫还远远不够,还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他和妻子傅小兰商量,决定兵分两路,一起拼搏。

2018年,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他不仅养了牛、鸭,还利用产业贷款资金开发了村里的十亩水塘用于养鱼。

傅小兰去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学习电商技术,回家创办了电商扶贫工作站,开始在网上销售当地的脐橙、土鸡蛋、自制辣椒酱等特产。

全新的领域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怎样才能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和营养?不同的鱼,需要喂什么样的饵料?这些都需要张继福不断学习。怎样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卖的东西好?怎样留住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对客户的投诉,怎么处理?对傅小兰,这些也是很大的考验。

问题,收获,憧憬……每到晚上,忙碌一天的夫妻俩一起讨论着各种新鲜事儿,常常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

2019年底,张继福对全家一年的收入进行了盘点:做泥瓦匠收入三万元,鸡鸭牛养殖进账两万元,电商及去村办扶贫车间做事收入两万元,一家净收入七万多元。

养鱼开始于2018年,2019年底,养鱼还没有进入收获期。可以想象,到了今年年底,加上养鱼的利润,收入或许更可观。

我将相机镜头对准张继福,发现张继福完全不需要提示“笑一笑”,因为他始终是笑眯眯的。他的眼里,闪着自信的、从容的光。

这样的笑容,如今在万安随处可见。生活的美好,已甜蜜地写在他们的脸上……


我身边的脱贫故事写作素材五篇相关文章: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写作素材5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素材【5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作文素材【五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素材五篇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2020

2020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

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范文五篇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5篇范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

2020最新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作文5篇

我身边的脱贫故事写作素材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