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医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在每个人心里大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如种子,当它在你心里生根发芽时,你已经会想朝这个梦想前进并尽可能的让它开花结果。在我一个心里也有一个快发芽的梦想,就是我想做一名中医!一起来看看关于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医,欢迎大家查阅!

我眼中的中医范文1

第一次针灸,从惊奇到害怕,到处之泰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暑假里的一天,由于在家空调吹多了,使我的扁桃体炎又发作了,喉咙连喝口水都疼,真是难受极了!可恨的扁桃体,一旦受凉就跟我“捣蛋”。妈妈说:“冬病夏治,干脆大伏天带你去针灸吧,把你这毛病彻底根治。”“针灸?我有点不敢相信,以前我就看到奶奶腿疼、腰疼针灸过,扁桃体炎也能针灸吗?”

我半信半疑的和妈妈来到了苏北医院,只见病房里躺满了人,个个身上扎满了几十根银针,看得我寒毛直竖、胆战心惊,我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不敢尝试。一个穿着白大褂并且面带笑容的医生大步向我走来,他帮我检查了一下,对我说:“你的扁桃体有点肿大,只要你肯坚持来个五六次,就能见到效果了,你敢挑战一下自己吗?”我硬着头皮说:“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故作轻松地躺在床上。

医生先洗了洗手,然后拿出几根细细长长的银针来到了我面前。他找出了我喉咙以及手上的几个穴位,拿出棉花球,沾了点酒精水,在我的几个穴位擦了擦,在我一不留神时,他对我下了“毒手”,我感到又酸又胀,疼得龇牙咧嘴,条件反射的我两条腿直发抖,我恳求叔叔要“针下留情”。我连眼睛都没来得及闭起来,第二根针又扎进去了,这次感觉好像不那么疼了......八根针终于扎完了,我保持姿势躺在床上整整三十分钟一动不动。

在我睡到床上的那一刻,妈妈和针灸的人攀谈起来,哪知道一根小小的银针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如:近视眼、中风、糖尿病后遗症、脑梗阻、风湿、慢性鼻炎、过敏......原来这根针有那么神奇,我真小看了它。不知不觉,起针的时间到了,我的身体又重新获得了“自由”。我想:其实针灸也没什么可怕的嘛!

我抬头看见许多面感谢的锦旗挂在墙上,一个横匾映入我的眼帘“一针治百病”,果真如此,我终于见证了我国中医针灸的博大精深和神奇之处。

我眼中的中医范文2

爸爸说:“医生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无论西医或中医。”妈妈更直白:“医生是看病的。”我觉得医生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

有一次,妈妈老毛病胃病又犯了,我自告奋勇帮她拿药,妈妈张嘴刚想说什么,但这是我已经跑到房间里找药了。可我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到,这是妈妈走进了说:“别找了!”我抬头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好像知道我要说什么,她说:“药已经吃完了,我先拿了些东西垫垫肚。哦,对了!你要跟我一起去‘抓药’吗?”“当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到。

经过一路“颠簸”和跟着妈妈穿热闹的街道走到一处离街道较远的地方,那里很安静,到处透露出安静祥和的气息,使人心精神宁。那是一个种满花花草草的院子,还有几间仓库。妈妈踏进这个院子,就熟门熟路的走进去,而我尾随在她后面。走进里屋,我看见大约十几层左右的小檀木盒子,散发出古色古香的味道,我第一感觉是:中医店。这是一个穿着浅红色旗袍,梳着盘发,穿着高跟鞋的阿姨走了出来,看到妈妈,开心极了,快步走了过来。拉起妈妈的手拍了拍说:“小兰,你又来拿药拉!快快快,这边请!”那位跟妈妈要好而热情的阿姨跟妈妈聊完,看到我,眼里闪过一抹歉意:“小雯,你看,阿姨都快把你忘了,对不起啊!对了,你可能不记得我,但你以前你妈妈带你来过这哦!”我听着这一句句话语,感受这位阿姨的热情,开心极了。我跟着那位阿姨走进一个房间,那里坐着一位约五六十岁的老人,妈妈一进来,那老人立马起来,对妈妈说;“你先坐下来,把你的情况讲一讲。”这时旁边的阿姨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唐老,您‘贵人多忘事了’,怎么连小兰都不认识了?海油这位是小兰的女儿,您叫她‘小雯’吧!”那位叫唐老的,楞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和我们热聊了一番,聊完,我们就等漂亮阿姨抓药,期间,来了很多人看病,唐老都耐心的听他们的讲述,并给他们讲一些注意事项。语句中透露的关心,让人感到亲切。这时,漂亮阿姨已经抓好药了,跟妈妈在讲注意事项,我听的云里雾里的,只听得懂几句,就是要妈妈一直吃药,直到把胃调理好,有些东西也不能吃。我听得心里酸酸的,我心里想:我也要做一名中医医生,像唐老和漂亮阿姨那样,加速治疗的速度,治好像妈妈这样的病人。

我之所以要做中医是为了发扬中华文化,同时,又可以治病救人!

我眼中的中医范文3

(一)

冬天并非总是一模一样的,今年入冬后比往年都剧烈的寒冷席卷了整个城市,山间的绿色也过早地被冻成了浅棕色或者只剩空枝,陷入了长眠。连鸟雀都四散安居,不见了踪影。

那条沿着公路一起蜿蜒的溪流也被冻住了歌喉,因河水流量小而裸露出的石头的白色接替水流向周围四溢着。路上的车也因天气原因变得稀少,在这片惨淡之中,看不到几丝生机。

当感受到回老家的路上四野如此萧条和落寞的时候,我开始无比想念老房子前哗哗作响的溪水和那片涛声震耳的竹林,想念柴火跳跃的爆裂声和老乡们温暖的乡音。

已有很久没回老家了。

(二)

两个多小时的行驶,车到了路的尽头,再往上全是需步行的山间小路了。此处离老房子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的奔波,我当晚很快入眠。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就在一阵清脆的牛铃声和鸡鸣中醒来,听着外面传来的对话才知道,原来住在山顶的家里的亲戚,因为年关将近,需要借个人手帮忙才大清早的来访。正好已经起来了,我便自告奋勇地前往。

冬天的早晨也是带着阴沉而忧郁的脸色的。风像野蜂一样蜇得脸又肿又痛,牛脖子上的铜铃断断续续地摇着,和走在前面的人手上灯光一样,在森林的黑影中时隐时现。

到了一处十字路口,我被叫到了前面,领头的老人带着我走向了路口左边的一处老房子前。在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后,木门发出的长长的“吱——”和中草药气味的“苦”一齐向我扑来。浓烈的草药味儿瞬间充斥我的鼻腔。

原来这就是父亲常说的爷爷的表弟开的诊所啊。心里这么想着,我走进了屋内。

老人一边招呼着让我坐下,一边用葫芦制成的瓢从缸里舀水,灌进水壶里,到屋角挑了几块木柴生起了火,挂水壶的长钩从屋梁上垂下,他熟练地扭好钩子的方向,挂上水壶。爷爷以前说过,老人生下来就有跛脚的毛病,但在他穿梭自如间被隐没了。不一会儿,老人又将烧开的水从柴火上取下,一边把滚烫的开水倒进一个个盛器皿的盘子里,一边用一块麻布仔细地擦拭药柜。

这么冷的天,也许没有多少人来吧。我这样想着,和他一起擦起了诊所的门槛。

(三)

“累吧?这些我每天来了都要仔仔细细做一遍的。”老人擦完了装中药的柜子密密麻麻抽屉后,在屋外一边扫地一边与屋内已坐下休息的我对话。

此时的天色已由墨色渐变成了深蓝色,门上橘红色的灯光慵懒地趴在老人的身上,将老人的影子慢慢地拉长,还在睡梦中的山岭将诊所围在中间,偶有的犬吠在连续不断的鸡鸣中略显微弱。即使老人已将每日必做的准备工作如此细致地做了一遍,一切却好像还没从梦境中走出。有些困倦的我趴在带有药熏味儿和陈木味交织的桌上小憩。

东方既白,我在水壶的汽笛声和老人的切药声中醒来,门外已有背着木柴或提着竹篮的的乡亲们在向镇上赶路。住在这条山沟里的人大多搬了出去,为数不多的乡邻里剩下的只有步入晚年的老人们。

老人在靠着门的桌上用一把同样上了年纪的钝刀切着药,看到路过的乡亲他会主动喊出对方的名字,用鼻音浓重的方言招呼他们进屋坐坐,或提醒他们记得把前一天要的药拿走。

老人偶尔在乡亲的提醒下才恍然大悟似的跑到里屋去看看帐本,然后用一种仿佛来自极遥远地方的声音告诉老乡“不用付钱了”或者“就一点钱嘛,算了”的话,然后将药包赶忙塞在要进来亲自看看的来人手里将他推搡着出门。

就这样,前后进来的几个乡亲走后,老人装备好的药包越来越少,我从始至终都没看到老人收钱。

“没事儿的,赶紧赶路吧。那药要煎够火候啊!”

说着,老人推走了第五个来访的人。

(四)

时近中午,诊所里的人才多了起来。大多是从其他更远的山沟里隔几天才赶过来看病的乡民,大家挤满了小小的诊所,没有板凳的人索性坐在了门槛上。

也就在此时,我才明白了老人的细心,因为人多没地方坐,老人才会提前将这些代替座位的东西擦得非常干净。

“你儿子又出去了吧?”老人问正在拔火罐的病人。

“恩,才回来待了几天,又丢下他儿子走了。”

回答的老者目测已有七十,沟壑纵横的黝黑的脸在烟斗不断散出的白色绸缎中看不清楚表情,这样的老人在这里有很多,记忆里父亲曾对我如此说过。

老人一边与这些久无人问候的和他一样的老人们对话,一边熟练地打开各个抽屉抓出一把把药材放在一张发黄的纸上,只是随便一抓便是正好的分量,而那逐渐堆起的颜色缤纷的“小山”却没有溢出一点纸的边缘。老人在狭窄的柜子间过道里穿梭着,像一只蝴蝶一样在每个抽屉上轻轻一点然后又忽地飞到了另一个抽屉,四角一折再用绳一扎,药便包好了。

听乡亲们说,为了方便就医,诊所才建在了离老人家较远的路口,老人因此每日需起很早赶路和准备,交通得到改善后,山沟里的人家大多都搬出去了,老人的诊所渐渐有些萧条,来看病的人从附近变为了赶很远路而来、大多无法搬出的空巢老人们,贫穷与寂寞成了这些老人们的伴侣,大多是没钱支付医疗费的,可这个老中医却还守在这里,每日如此早起,精心准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在路口,守着他的老病号们。

门前的溪水因为上游镇上用水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安静,仿佛已是耗尽全身力气在慢慢向前挪动着脚步。

(五)

第三天我便踏上了归途,薄雪堆积,像空枝上新长出的嫩芽。雪使山间更加寂静,不多的人家都将大门紧闭。

路过诊所时,老人也正在锁门,放在老人身边篮子里的是一些裁好的红纸。

“我去给上边的张家写对子。”

老人咧着嘴笑着告诉我们,然后骑上那辆和他一起在乡间行走多年的自行车消失在了山的一头。

我想,老人的诊所会一直这样在这里守候着的。

我眼中的中医范文4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宋朝的黄庭坚在《木之彬彬》 中称赞道:“草之茸茸,非求显於世。中刍牧则刈则鉏,中医和则剥则枯。”时至今日,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也是因此, 让更多人心之向往,而我也是其中一位。

初识

“叽啦――叽啦――”夏日的蝉鸣声嗡嗡作响在我耳畔萦绕,我猛地一跨步,站在窗前,一手“哄”地一声,拉开帘子,快速打开窗户。怒吼道:“大中午的,叫什么叫,给我闭嘴。”手里的扇子也被我一气之下掷出了窗外。当然这阵仗也是吓走了无辜的知了,倒也稍稍缓解了我的烦躁。“吧嗒――吧嗒――” 一串急促而又有节奏感的拖鞋声又朝我袭来。只见妈妈气喘吁吁的说“我――我找到了,找到了治你痘痘的地方了,快收拾一下跟我走。”说着,妈妈便下楼去收拾收拾准备出门。

想来,我抗痘已有二三年了,西药、擦药几乎都用得差不多了,但都是“治标不治本"。而我的痘痘也总跟我玩捉迷藏似的,眼见它变小变蔫,正要喜上眉梢,它冷不丁地又会凭空冒出来,并且是愈发的严重,每到夏日便惨不忍睹。

“什么药没用过,哪有什么灵丹妙药医我的沉疴痼疾?”我一边嘀咕着,一边不情愿地跟随妈妈来到了一家中药店,屋内弥漫着一股药香,不自觉地使人心神些许安宁。走进问诊室,屋内坐着一位三十岁左右年轻的中医。这让我大吃一惊,印象里中医师都是满头花发,留着长胡子的怪老头。他抬头看了我一眼,面无表情地示意我坐下并让我伸出手,我木讷地伸出左手,他很熟练地将他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弯曲呈弓形,指头平齐,手指腹轻轻按触在我的大拇指一侧的手腕有个骨头凸起的地方,静静地为我诊脉。约摸过了一分钟的样子,他没等我说出自己的问题,就一一为我详细地分析了我的病因:内分泌失调所致,凡事可能好胜心过强,导致压力过大……对于这些,我颇为怀疑,我从来都认为西药比中药好,而且药效也快。但这次证明这不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中医自己。通过中医的慢慢调理,我的痘痘得到了控制并逐渐好转,这使我对中医开始有了好感。

深入

原本以为不会与它再有什么交集,却没想到后来的一些事情让我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隆冬寒严时节,爸爸开着银白色的小轿车驶向了老家,看着车窗外雪花飞舞,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了我家那老头曾给我说的一味药材“虫白蜡”,似乎能治打伤。 快到家时,我也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我快速地摇下车窗,将头探出车窗外。我见他站在远处枯黄的田野里,身穿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藏蓝色短棉袄,下身是灰色长裤,一只裤管不知为啥挽到了小腿肚处,那双手瘦得似乎只剩下一张布满褶皱的皮包着骨头,正激动地挥舞着,并兴高采烈地说:“回来了,回来了好,快―—快回家,走。”对,他就是我的爷爷,五六十岁的小老头,身体平时硬朗得很,跟大多数农民一样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话。可也是这样的生活,爷爷却被查出患上了肾结石,需要做手术。但爷爷却固执的说:“我才不去做手术,邻村有个跟我同样是患肾结石的人,没做手术,就吃了几副中药,也痊愈了。再说,孙女曾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听后,我不禁愕然,我所说的话竟然成了他不做手术的借口?这迫使我不得不站在爷爷这边帮腔。最后,在爷爷坚决的态度以及我的助力下,爸妈终究是妥协了。

没过几天,我们去到了当地有名的老中医那里。这位中医符合传统中医形象:他留着一把山羊胡,脸上镶嵌着一双突鼓鼓的金鱼眼,怎么看都感到好笑,他摸一下那把山羊胡,对爷爷说:“把手和舌头都伸出来。”就这样他问了一些问题。便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紧,不需动手术。注意少吃冷饮幸辣之物……。” 随后我们提着老中医为爷爷所配置的大包小包的中药回了家。没想到爷爷经过一年来的调理最后竟然痊愈了,我也因此与李爷爷熟识起来了。他给我讲了许多关于中医的故事,这也使我对中医更加喜爱,逐渐的,我开始主动去翻阅一些古代的医学理论书藉,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虽然是懂非懂,但这些书籍使我对中医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知道中医不仅仅是简单的“望、闻、问、切。”

拜师

随着对中医多次的接触及了解,我发现自己对中医的喜爱已经不自觉地融入到生活中。看到夏天里的金银花,我会告诉小伙伴它清热解毒的功效,看到金钱草,它清热利尿、祛风止痛、消炎解毒等作用又跳到我的脑海……我不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翻看医学理论书籍,我更想透过那些植物的花、叶、根、茎,去具体了解它对病痛的神奇疗效。当这些想法像山洪猛兽似的冲击着我时,因此,我也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拜师。于是我学着“程门立雪” 的故事,站在李爷爷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出:“请您收我为徒。”他瞟了我一眼,继续配着药说:“小丫头,回去吧!好好学习。”我嘟着嘴态度坚决地说:“我不,您如果不收我为徒,我就赖着不走。”“随你”李爷爷答道。就这样,我赖在他的店里,忙时,我就帮他们打打下手,捣捣药,他们抓好药后,我又帮着他们熬制中药,倒倒药渣之类的简单活儿,闲暇之余,我就开始翻看李爷爷的中药橱,一一识别各味中药。这样连续过了半月光景,李爷爷见我是铁了心要学这中草药,最终答应了我的请求。从拜师学艺到现在,一晃两年过去了,但我始终记得师父的一句话:“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学。中医,已传承上下五千年。时代再进步,中医也要融入进去,我不希望中医被淘汰了,希望你们这一代能继续传承下去。”

中医,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它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它至今仍散发着不朽的光芒。我们不应该磨灭它的光芒,应让它与时俱进,福泽千秋万代!

一碗药汤,一缕药香,将永世传承!

我眼中的中医范文5

上周六,我早早地去到了清玉源儿童健康管理中心,跟随着玉溪日报小记者团学习推拿和艾灸。记得小时候,我一生病,妈妈就会带我来到这里,让医师给我做小儿推拿和艾灸。

活动开始了,我们拿出了小本子和笔,准备好记笔记。医师给我们讲了推拿的历史,古时候推拿是叫按摩,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而在马王堆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详细记载了按摩,介绍了11种按摩手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也记载按摩治疗,晋唐时期按摩传入日本。但在明朝按摩是被禁止的,因为皇帝发现由于按错穴位,按摩不但不能治好病,而且还会得更多的病,甚至死亡。后来有人把按摩中会伤害人的手法改变了,并把按摩改成了推拿,而推拿一词也就因此而诞生了。现在,推拿传入了100多个国家,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好评,推拿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还能调理身体,让人们变得愈发健康。

医师还让我们体验了奇妙的艾灸,工作人员帮我把艾灸盒绑在肚子上,我的肚子顿时变得热乎乎的,舒服极了。我还见到了细细的艾绒,闻起来香香的。除了艾灸和推拿,医师还给我们讲了常见的保健穴位,有风池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内关穴、三阴交、涌泉穴、合谷穴等,并带领我们一一找到这些穴位。

活动结束后,医师还给我们每个小记者发了小礼品——艾条和艾饼,以及一张详细的穴位图,让我们回家好好泡脚和做艾灸,做个会“养生”的小记者。

中医不但博大精深,而且还充满了许多奥秘,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医生,救治病人,积极去探索更多中医的奥秘。


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医相关文章:

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药5篇

高中关于医生的作文800字五篇精选

高中关于医生的优秀作文五篇精选

我眼中的高三作文5篇

舒适圈高三作文精选5篇汇总

高三作文我眼里的大中国5篇

现在的我高三作文5篇

我心中的抗击疫情英雄高三作文5篇

我眼中的中国高三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太阳高三作文5篇参考

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医

在每个人心里大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如种子,当它在你心里生根发芽时,你已经会想朝这个梦想前进并尽可能的让它开花结果。在我一个心里也有一个快发芽的梦想,就是我想做一名中医!一起来看看关于高三作文我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