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三 > 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药

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药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即使那是在远古时代,还是古老的传说,但他的确为人们找到了具有价值的植物——中药。一起来看看关于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药,欢迎大家查阅!

我眼中的中药的范文1

从远古部落成立开端,中药便已产生,它似乎已成为我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了。

说到中药,不少人会联想到巨著《本草纲目》上面记载了许多功效的多种草药,是中药界的传奇,神话。

我对中药感兴趣是由于它们的名字。每每看到泽漆,苏叶,艾草,一品红,白苏,马蹄莲,便有一种莫名的欣喜,究是怎样的东西,才会有如此美妙的名字。可等到真正接触到的那天才知道它只能是药,没有多大的观赏价值。

那时还很小,常常因“爱美之心”而去改变对一种东西的喜爱,于是没有多久便败下阵来。

而又在懂事之后,拿着《中药大全解读》翻上一翻,便又觉得兴趣来了。我想摸摸图上画着的,看似微小却又有很大作用的小东西,于是我拿起背篓,打算进山里实地考察一番。凭着多次查阅后的记忆,开始与地上的小可爱们打起了交流。它们有特殊的味道,却也没有煎熟后的清苦。我有了大胆的尝试,能尝一尝吗?当牙齿开始轻微咀嚼,我的味蕾便开始感受到了苦涩,我不打算放弃,直至舌头变为浓厚的绿色时,还傻笑着说好苦。

无疑的,我爱上了中药,因为它让我变得单纯起来,因为它的清苦 为中国的历史,也为我的生命划过一道亮丽的笑颜。

长期喝中药的人,被我们称为药罐子,那也就是熬制中药离不开药罐。那不是现在的金属具器,而是中药有着一样的故土。从前是中药生长在泥土里,如今要用做药剂,依旧是被药罐融化翻滚,最终还是归了根。因为中药是中华的文化,最终也会归根中华的。

“年纪尚轻却做着老年人的事”事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我从来都是笑笑了之,因为我也没必要与一群啥也不懂的人说理由。是时过境迁,社会已然成为这样了?年轻人热爱中医,喜欢中药就是老成。我从来不这样认为,我喜欢中药生长的生机盎然,我留念中药带给我的乡土气息,我幻想着中药凭借大自然的力量将人治愈。它并不令我更加老成,反而激荡起内心的热血。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入中,已经有许多人不相信中药,甚至认为那是过家家,漫长的疗程,微薄的效果耗财又耗力,这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当外国人不断在中药这版块下功夫努力专研时,中国人却在那羡慕别人的高超技术,早已忘了本,是你们的“激情”冲走了中药,折断了它原本的根。

我曾在家里看到过十分古老的草药医术,家里人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只是年代久远一些,字迹,图样已不清楚,想着去网上一翻,竟也是未知。我很震惊,但也不知该说什么,是怪我太过深究,还是怪人们没有保护好这些书。也许不止这些,于我而言,都是未知。

我之前总想透过书,想要拿出书里那株清热解毒,微甜的板蓝根。它是那么的常见,却又给了我距离感,我想把它捧在手心里,细细端详着,感受着它的力量,来自整个中华。

你来自历史深处,归根于哪儿?我替你寻找。

数千年后,你一跃,跃进文化的怀抱,你身后眼里有着中药倒影的少女真诚的笑着。

我眼中的中药的范文2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徐行百里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现从中药之文化,系中华之风光。

上古有炎帝神龙氏,尝遍百草,只为子孙后代猖良药治恶病;有黄帝轩辕氏,始创针灸之术,为后世留下珍贵行医之术。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名为《神龙百草经》;还有中国传统四大医学经典之首《黄帝内经》。

然而,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或“炎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籍以说明中国医药之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这不正说明了中医之文化之久远,之源起。

《神农本草经·序幕》中即言:“上要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意思是要斟酌再三,判别药性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应以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等。

以药物配佐为例,《本草经》中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这或许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体现。除以之外,还有扁鹊《难经》,华佗“麻沸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著名医学家及其成果。

中国也有万事万物皆有阴阳和万事万物必可入药之说,其中最典型的的便是“药膳”。

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和药物区分。这种把药物和食物合二为一的现象,就形成了药膳的源头和雏形。也许也是基于这一种情况,中国的传统医说才说“药食同源”。

药膳是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使用学科。它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亦是中华中医文化的珍粹,更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药与中国诗词文化的发展也联系紧密。辛弃疾在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斜阳草树,寻常卷陌,人道寄奴曾住。”其中“寄奴”二字既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开国皇帝刘裕的乳名,也是一种菊科植物的名称。有破血通经疗伤止痛,止血祛瘀,消化积食等功效。

以中药之源起,发展其作用,证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见兴之。浪涛何物?功归谁家?文化乃常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祉,推动历史车轮。

以中药之史,鉴文化之源。如今的我们,当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之气概,去中华文化之糟粕,存华夏文化之精华,使其生生不息,粲然自如。

我眼中的中药的范文3

支上一口小锅,点燃一捆木柴,待朦胧的雾气缓慢升腾起之后,再向其中加入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等药物,静待片刻后,熬出的是一碗棕褐色液体,蕴含的,却是无限的希望。

中药,是一类奇特的植物。它们的外表或许如同路边杂草一般,平淡无奇, 可它们却在逆境中艰难生长,即使生长环境再恶劣,却也绝不放弃,努力的在地上扎根,努力的向上发展,因为它们知道,自己所代表的,正是人们治病的需要。一碗药,正如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挽救了人们的生命,更是缓解了人们精神上的腐朽。即使它们只是刚刚萌芽,却也带着一股不服输的气势,誓要传遍四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表现以及中国人们不服输的象征。

而如今,中药早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但我国医药技术却不仅仅止步于此。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先进的医药技术就不断传入其他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在传入的同时,我国的医药技术也迅速地发展着,成为在治疗方面可以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迅速地发展,带着它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着。张骞出使,郑和下西洋,玄奘西天取经......不少先辈们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沉淀后,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唯一延续至今未中断的奇葩,是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药在这世上有着千千万万种,却不是每一种都是相辅相成的。知母配上贝母一起使用,可以增强止咳化痰的作用,可是乌头配上贝母,却是一副穿肠毒药。薄荷与牛蒡可以一起用来治风热犯表, 莱菔子却会削弱人参补气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用,我们还要学会对症下药。在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冲突中,我们既没有全然舍弃原本的文化,也没有完全排斥外国文化,而是将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例如曾国潘,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虽没有实现他们的目的,却为人们的思想做好了启蒙。再说孙中山,他将外国先进的思想在中国传播,使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获得一丝丝喘息,虽最后仍被袁世凯掠夺革命成果,可他终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中国传统文化是思维的碰撞,是千千万万人努力下的成果。

一副治病的中药方子,往往是由数十位药材组成,绝没有只有一味药材可以治好一种病的,就拿人参来说,它本身已经是一位补气的绝好药材,可即使这样,它也得搭配着黄芪等使用,这样才能将它的效用最大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依靠与外界文化的结合提纯,它是决计走不到现在这样长久的,而邓小平先生也是如此,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基本国情结合,走出了独属于我们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精髓,更是民族的魂。

将一碗中药盛好,微漾出几丝涟漪,在其中流淌着文化,而中药,也是文化其中的继承者之一 。

我眼中的中药的范文4

去年夏天,我过敏了,脸上长了一些大包,那些包外围一圈都是红的,里面都是白的,而且还肿得高高的。不认识我的人看到我肯定得吓一跳呢。

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病,医生说是荨麻疹,并开了一些过敏药,但是药还没有用。妈妈就听她的朋友说屯溪一家诊所里看这个看得好。于是妈妈就带我去了。果然,到了那,我发现里边大多数人都是过敏,并且大部分的人都是荨麻疹。等了一会儿,终于到我了,医生看了一会儿就按照我的症状开了一些药。看了他开的药,我愁眉苦脸的,因为这里面居然还有中药!我最讨厌喝中药了。

一回家,妈妈就开始弄药了,药煮了一会儿后整个家里就充满了“药香”,在那味道里我简直是无处可逃。妈妈弄好后叫我,我就跟没听到似的把读英语的声音提高了。妈妈就过来把我从房间里拉出来。出来后看到那碗颜色深,气味怪的中药,我顿时恶心的直反胃。妈妈拍着我的后背对我说:“生病嘛,总是要吃药的,不吃药它好不了嘛,这点苦忍忍就过去了,想当年,我喝中药,鼻子一捏,咕噜一下就下去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渐渐有信心了,决定尝试一次。妈妈拿了一块冰糖,捏着我的鼻子,把中药直往我的嘴里倒。刚喝完,我就赶紧把冰糖扔进嘴里了。“看吧,这不就……”妈妈还没说完,我就又反胃了,刚喝下肚的一碗药又被我吐出来一小碗。

妈妈又拍着我的背:“成长嘛,总会害怕的,但只要你勇敢的战胜它,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今天喝药就是一个例子。”

我终于战胜了中药,后来的每次喝药。我都没有像第一次那么害怕了,因为我已经战胜了中药,战胜了自己内心的害怕。

我眼中的中药的范文5

我不喜欢喝中药,但是家庭势力非要我喝中药,谁叫我得了这个“盗汗病”。

记得妈妈给我配中药时,硬是把我拉进了那个医院,走到中途,我大喊着:“妈妈!你如果再去配中药,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妈妈回头看了看,又愣了愣,笑了,管自己走自己的路。这样,我哪怕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好跟在妈妈后面,谁叫我怕走迷了路。我突然灵机一动,走到妈妈跟前,讨好地笑了笑,说:“妈妈,我们去买你最喜欢的豆腐干吧!”妈妈说:“不用了,先把你的病治好了再说。” ……真是软硬并施,能使的技俩全使上了,就是不能动摇妈妈给我买中药的“神圣”决心。没办法,我像只泻了气的皮球,沮丧地跟在妈妈身后。

药配好了,妈妈把药一热,笑眯眯地把药放到我跟前说:“药好了,趁热喝了吧!”我灵机一动,把一瓶牛奶放到妈妈跟前,假笑着说:“妈妈!祝你三八妇女节快乐!”妈妈就开始喝了,我的心中狂喜,哈哈A计划:引蛇出动,成功!现在施行B计划:乾坤挪移!!我大大地喝了一口中药,朝旁边的垃圾桶一喷。嘻嘻,本来是给我喝的,现在就让垃圾桶给喝了!刚想:把B计划来个“周而复始”,妈妈已经把牛奶给喝完了,而我的中药还有一大半,我想:只有把它喝掉了!我眼一闭,头一仰,心一横,咕嘟咕嘟把中药喝了个精光,然后操起旁边早已准备好的香蕉,咬了一大口。

呼,终于过了第一次“扫荡”,我得养精蓄锐,准备防御下一次的进攻。


高三作文我眼中的中药相关文章:

中医的五味说明文中学优秀作文5篇

62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