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教案
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一起看看六年级语文上教案!欢迎查阅!
六年级语文上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学情分析】
写人记事文章是初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3.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比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准备。
一、导入
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设计意图: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为下文《写出人物精神》的教学做准备。
二、读写结合。
(一)在第一单元的语文课上,我们一起领略了几篇经典的写人美文,还体会到了要各种手法把握人物特征,表达人物感情。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可不可以加以借鉴呢?
《邓稼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回忆鲁迅先生》——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孙权劝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写人手法的回顾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写作方法。
三、尝试表达。
对校园里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描写,既要写出外在特征,又要突出内在精神。
1取材:还原情境。你选择的人物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同时要思考他的这个个性在哪个环境或事件中表现得最突出。
2构思、起草:提炼出写作对象最突出的性格、气质。他有哪些外在表现最能体现其内在气质?
3填写下表:
环境或事件 | 外在表现(语言、外貌、行为等) | 性格或气质 |
4根据表格进行写作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写作的思路和角度,指导作文的选材、构思和起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六年级语文上教案2
教学目标:
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法学法: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出示教学目标;
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二、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
教材举例
1、《邓稼先》 ppt
典型事例 人物精神
①学城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② 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功勋卓著
③重病期间写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初期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
⑤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 奉献
⑥“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2、《说和做 》 ppt
典型事例 人物精神
学者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言行一致
革命家 “说了就做”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加群众大会。
3、《回忆鲁迅先生》 学生讨论
4、《孙权劝学》 学生讨论
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事情生动,主题更明确
(一)、结合课文讨论写法
1、外貌描写
《说和做》中的闻一多;
外貌描写的要求:
①抓住特点,描写重点,体现个性
②要使描写生动,可恰当运用修辞
③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
2、语言描写
《孙权劝学》中的孙权、鲁肃
语言描写:
①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
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③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
3、动作描写 小练笔:
你在吃一枚还没熟透的青杏… 请以行动描写为主,写出具体情景。
我大着胆子把一颗还没熟透的青杏儿小心翼翼地放进嘴边,用前面的牙齿慢慢地咬了一下,顿时我像被针扎疼了似的扭歪了脸,眼睛紧紧闭上,老半天也不敢再嚼下去。
这段描写给你什么样的写作启示?
①动作描写中动词的运用要准确。
②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二)、课外积累
1、心理描写
《晚上怕看家》
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看家,实在可怕,非常 非常的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
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影(看), 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便以为小偷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感)。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家的电视机(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里,锁起了房门 ,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爸、妈,赶快回来吧(想)!
每一个抽象材料的描写,看、听、感、想、做这五种方法,全得应用上吗﹖
那要从文章的需要和应用上看是否妥当来决定。假如我们对某个抽象材料要详细的写,则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都用上应了,内容便较充实;如果打算简略地写,则应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去描写即可,其它的方法可以不必用上,因为用上了,会令人感到冗长、不妥。”
这段描写给你什么样的写作启示?
人物心理应符合人物年龄。
人物心理应符合具体情况。
2、正面描写
3、侧面描写
四、作文
小试牛刀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也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充题目,在横线上填上体现情感态度的词语。
2、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任务的精神。
3、适当展开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3、不少于550字。
板书设计
写出人物精神
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
人物描写
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六年级语文上教案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爱、自强的健康心理和珍爱生命、正确对待平凡职业的积极人生态度。
2、在概括段意和层意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3、学习多方设喻,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1、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2、文章总体思路的把握。
3、学习多方设喻,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和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方法:
1、小组研讨法
2、质疑点拨法
3、辩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思考:在学习新课以前,请同学们思考:“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2、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当代作家毕淑敏女士就这一长期无人敢公开谈论的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她从人的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深刻剖析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得出了“我很重要”的结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撼人心灵的女作家毕淑敏。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测
战栗(lì) 菽粟(sù) 单薄(bó) 回溯(sù)
雾霭(ǎi) 混淆(xiáo) 微蹙(cù) 一沓(dá)
生死攸(yōu)关 一模(mú)一样
这一题目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重视字词的积累。可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
2、文章体裁
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说教的议论文,而是将“理”与“情”融会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明确本文的体裁,对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有重要作用。
三、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本文以“我很重要”为线索,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发,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观点,最后又勇敢地宣布了这一主张。
2、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提出“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至第29自然段):分析为什么“我很重要”?
第一层(第8自然段至第15自然段):从人的自然属性进行论证。
第二层(第16自然段至第26自然段):从人的社会属性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结束),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呐喊,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价值。
学生讨论回答。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四、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1、文章开篇为什么写“我不重要”?
明确: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笔法。“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说出这四个字就会有大祸临头的感觉?这一悬念很快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
2、人们为什么不敢说“我很重要”?
明确:首先从文化心理上加以追溯。“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谦虚是做人的美德”,因此,比之于国家、集体、他人,因此个人显得“不重要”。作者列举多年来“我不重要”的例证:士兵与胜利相比、个体与集体相比、女性与家庭相比、众生与物质相比,都是“我”处于次要位置,阐发了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找出内容,理解主旨。
这一环节的处理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题、第三题。 作业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2、班级分成两个小组,请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为下节课的辩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辩论“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教师指导:“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这需要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和体验。无论持怎样的观点,都要懂得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展现生命的光辉。
二、主旨探讨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揭示出“我很重要”?
1、从人的自然属性进行论证。首先从人体的物质构成进行论证,每个人都是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其次从人类的宏观发展历史进行论证,我们是人类进化最精致的一环,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最后从每个自我的个体诞生进行论证,每一个“自我”的诞生都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概率如同“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一样微乎其微,每一个“自我”都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我们的降临是如此的偶然和神圣,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自己不重要。
2、从人的社会属性进行论证。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文章着重从社会关系的五个方面论证了主旨。其一、父母。仰对父母,我们是“孤本”,承载着父母的关爱。此处,连续三段用假设关系的复句,以其强烈的语气,充沛的情感,写出了父母对我们情的倾注和爱的奉献。其二、伴侣。以色彩的调和为喻,说明终身的伴侣是双方感情的高度吻合。连用两个比喻句,写出了失去爱人的凄楚。失去了另一半,爱人的精神就会变得孤苦无依。其三、后代。我们有抚养后代的责任,失去了父母,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父爱、母爱,而且永远无法弥补。这里作者运用夸张和想象,“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万劫不复。”、“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道出了孩子失去双亲的痛苦,也从另一个角度阐明每个“自我”应负的责任。其四、朋友。“千金难买是朋友”,作者用计算机中“不曾复制的文件”、“沙漠中的古陶”作喻,抒写了知音的珍贵。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将永失可以畅谈的知己,逢年过节,只好在风口默默地将我们祭奠。其五、事业。每个“自我”在各自的事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人能够替代。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每个“自我”在自己的事业中都是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恰当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揣摩文章关键文句的能力。
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宣言?
参考:从“身份和地位”,“从成就事业的角度”,对 “我很重要”的命题作了进一步补充。“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伟大。如一片叶子对于一株新生的树苗、一段染色体碎片对于一个孕育中的胚胎、一个油封橡皮圈对于驰骋寰宇的航天飞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就是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
三、写作特点
1、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说教的议论文,而是将“理”与“情”融会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某些语句、语段富有哲理,催人思考,令人深受启迪。如“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是说人类的文明是代代相传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前人无可比拟的程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推动人类的进步。再如“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说明只要我们时刻努力了,即使不能做出巨大的成就,也会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生。
2、文辞优美,比喻、排比、反问、夸张、反复、设问等多种修辞格运用得恰切得体,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用绿叶来作比喻,突出新生生命的旺盛。“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用金字塔的顶端体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中“孤本”一词比喻我们是父母中无可替代的最独特的一个。“假如我生了病,父母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一句中“皱缩成石块”生动而具体地把沉重的程度体现出来。“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古陶亦碎而珍贵,比喻朋友失去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了。
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势和情感力度。如开头列举四个“我不重要”的排比段,使人感到压抑、沉闷的同时,又有一种想要大声呐喊以证明自己价值的冲动。“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形象地说明了我在事业中“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的独特作用。
反问句语气强烈,起了突出强调的作用。如“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等等,突出强调了“我”的个体价值。
夸张的运用增强了感染力。如“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烘托了父母失去子女后的悲伤心情。
运用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连贯,意义鲜明。如文章中阐述生命的诞生时,运用了三个连续的假设关系的复句,抒写了个体生命诞生的不可确定性。
四、作业
1、课后第二题、第四题。
2、预习《我的四季》。
六年级语文上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