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写作指导 > 2022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

2022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保护好生态就是推动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更高质量的发展。那2021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一

“新手”上路 带你南芬“一日游”

人的一生要走很多路,要路过很多风景,但总有那么一处风景是让你一见钟情、魂牵梦绕,愿意为之驻足停留的。一个多月前,我有幸来到这里,成为服务辽宁“山城”(本溪)南芬区的一名公职人员。映入眼帘的南芬没有想象中“辽E”的奢华与闪耀,有的是安静的泰然与“刚”性美。这里山路蜿蜒,峰峦叠翠,碧波荡漾,怪石嶙峋,古道花香。清晨,携一缕阳光走过这片土地,顿有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隽秀文化的悠然之感。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色彩”。一路走一路清风拂面,一路走一路浓墨重彩。南芬区地处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东延,山势起伏,林茂水丰,森林覆盖率达72.4%。金秋的南芬五颜六色,异彩纷呈。山峦之内,宝藏层出。翠绿色的是软枣,黑褐色的是木耳,嫩白色的是林下参;灰黑色的是铁矿,墨绿色的是榛子林,金黄色的是稻田;倒映着山色、天色的那抹澄澈是细水河;淡黄、橘黄、火红交相辉映的是枫林;道路两旁身影摇曳、妩媚多姿的粉红与白色是象征幸福的“格桑花”。这里天高地阔,满眼山色;这里绿树成荫,绵延不绝;这里桃花粉黛,别样“春色”。

这里有“招财进宝”的“神庙”。一路走一路熏陶,一路走一路领悟。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中国的本溪,世界的财神寺”。财神寺其老庙始建于明末清初,作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发展至今成为了集旅游区、商业区、水库生态涵养区、民俗文化体验区于一身的民俗旅游度假区。这里有辽砚文化节、中国本溪财神文化节、财神文化论坛等彰显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更是为“财神庙村”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提供了助力。财神庙以她特有的文化魅力无声吸引着你驻足,让你在文化气息中沐浴洗礼。由岳麓书院出版的《财神》一书畅销,让更多人有了了解本溪、了解南芬的途径,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招商引资。

这里有“与时俱进”的“奇观”。一路走一路惊叹,一路走一路震撼。南芬有着大自然的恩赐与亲吻,勤劳的一代代山城人民不负天恩,用智慧“精雕细琢”,于是有了如今让人流连忘返的亚洲最大露天矿、大峡谷、大冰沟等特色景观。在倡导绿色矿山建设的今天,本钢工业露天矿度假区已形成以现代工程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的旅游基地,带你领略现代采掘生产盛大场面;大峡谷独特的“钓鱼台组”地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线天”、玻璃吊桥、丛林栈道、瀑布悬崖,一片伟岸;这个季节的大冰沟更是一片绯红,枫叶层叠、群山尽染,“小黄果树瀑布”让你在小气候中惬意遨游,寓意一生一世的1314米“水漾”滑梯带你“飞”、带你笑,送你幸福到“海角”。

看到这里,恭喜你,山色美景中你已完成今日的信步徜徉,作为“新手”的我“地导”工作也到此结束。爱我锦绣山河,赞我第二故乡。南芬之美非一日所能穷尽也,爱这片土地就会为之不懈努力。仰头云雾缭绕,山峰若有似无;低头路途平坦,脚步如此坚定。漫漫长路,且待我砥砺前行。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二

绿道建设串联青山绿水 春意盎然打造万里长廊

从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上海黄浦江滨江绿道到武汉东湖绿道、广东南粤古驿道,在万物复苏的神州大地,一条条新建的绿道将中华大地装点得格外秀丽,绿道建设,将众多发展中城市串联于自然山水之间,让人民群众真切的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

一组组有力的数字证明着几年时间里中国绿道建设的成绩斐然:201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其中2018年新增绿道1.4万公里。随着绿色旅游深入人心,人们更愿意选择在节假日、双休日选择去风景秀丽的度假区休养。初春阳光明媚,风景正好,绿道建设已成为践行国家绿水青山国策的重要支柱。近日,《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到2020年全国要新增绿道2万公里。

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曾语重心长地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总书记对整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关心和重视。绿道建设横亘于中华大地,旨在用绿色植被装饰中国的每一条道路,让每一位行驶在公路上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壮丽山河的美好景色。前段时间,一则中国创造奇迹、消灭毛乌素沙漠的新闻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与退沙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不同,绿道建设主要针对的就是汽车尾气污染,为有效防治污染尾气排放立下了汗马功劳。久而久之,绿道变成了“健康之路”,人们在路上感受着生机盎然,将人文景观、全民体育、文化旅游、人文历史联系到一起,形成一张包罗历史文化与人文地理的大网,让人们能够感受生活大美好,在这样一个初春的季节,感受万物生机勃发的壮观景象。

绿道建设,更要注重其背后的附加值。通过建设绿道将每一座城市内的人文景点串联起来,使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都能沿途欣赏美景,感受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近年来普遍觉醒,自驾游、自由行层出不穷,中国人口庞大,非常考验中国道路的运载能力,这些绿道的建设将人们更好地引导到旅行的过程中,让人们身临其境在旅行中感受一路芬芳的美好,这可能也会揭示生命的意义。

绿道建设,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着城市土壤水分涵养量不佳的状况。绿色,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绿道堪比人体周身精密的血管,他们贯穿全身,为身体各部位带去养料,帮助身体运出废料,沟通内外,联结上下。绿道也是一样,他们盘踞在城市周边,为每一座城市带来鲜活的氧气,又送走多余的二氧化碳,绿色植被是人民的卫士,是整治大气环境、打赢绿水蓝天保护战的关键一环,我们应该为中央的规划鼓掌叫好,也应为中国未来的生态环境送去一份期待,相信不久之后一座座森林城市将来到我们眼前!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三

坚守“绿水青山”的浓厚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在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 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作为党员干部,应该自觉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主力军的作用,要坚守“三种情怀”,在共谋绿色生活和共建美丽家园中发挥好关键作用。

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情怀。“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党员干部更要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时刻生态环境保护信念,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装着人民”的工作理念,牢记发轫之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行稳致远。

坚守“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情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正走出一条生态建设的“高颜值”新路,这条道路所蕴含的意义任重而道远。党员干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宗旨意识,心系群众、为民造福,谋划好、利用好地方生态发展,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在实际工作中真心为群众的“金山银山”夙夜操劳,传递社会正能量,积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坚守“接力棒一棒一棒往下传”的情怀。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唯有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党员干部要强化“接力棒”意识,让从自己、从现在做起,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在生态环境保护这支铁军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道德品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四

让热爱自然情怀蔚然而长青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8日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神州大地,千里长河,百里山林,旖旎风光,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我们热爱这片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制着美丽的诗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与对山河的热爱之情,无论是天人合一的追求还是“山林者,鸟兽之居也”的敬畏,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保护思维到“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的山水之乐,再到如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我们不断传承着尊重爱护自然共同情愫。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永恒的财富,习近平主席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要让子孙后代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我们要在热爱自然的情怀中,在每个人的点滴努力下,永葆山河秀美,永葆大地青春。

让美好生活洒满自然之美。人们对于自然之爱,古往今来未曾改变,深深熔铸与民族文化之中,我们有“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的壮美夜空,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湖泊,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秀丽大地,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恢弘山川。北京世园会提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口号,如今,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绿色宜居的环境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味索取、竭泽而渔不会长久,每个人都应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回馈自然、呵护自然,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之路。

让主流文化饱含环保深情。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不分地区、不分文明,每个人都能参与,每个人都需参与。在共同的家园里,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更需将环保要思想深入内心,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共同绿色价值观念。就在世园会开幕的前一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带着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期盼,“一带一路”与本届世园会一道,引领起绿色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符合自然规律,要以生态文明凝聚起多元文明的力量共同保护家园,进而在保护生态的携手行动中巩固友谊、加深互信、探索机遇。

让发展之路注入生态之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已经深入人心,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环境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将保护环境做实做深,才能将生态机遇真正转化为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方面成绩斐然: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在推动国土绿化行动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在改造燃煤发电厂中降低排放,这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必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发展积累生态基础,造福子孙后代。

习近平强调:“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家园美丽与否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态度,就让热爱自然不断成为人们内心深刻的人文情怀,在人人出力、日积月累中永葆自然永续之美、把握良好生态的无限机遇。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五

以奋斗之名 为“魅力”中国添彩

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这场收官战,需凝心聚力谋发展,精准发力抓落实。告别成绩斐然的2019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0年,这一年,要强基固本,在形势变化中让前行道路更有方向;这一年,要情系百姓,在蹄疾步稳中让民生事业更有温度;这一年,要携手共进,在真抓实干中让奋斗之路更有干劲!

提升城市品质,着眼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城市”

“美丽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于12月23日在京召开,提出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对重点工作任务作出部署,会议首提“美丽城市”,强调建设“美丽城市”要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城市的发展与人居环境的提升并不“冲突”,过去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雾霾”就是给城市敲响的最大警钟。创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城市,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有压力,我们更加有信心。在打造“美丽城市”这个环保攻坚战场上,提升城市品质仍需各方发力,以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擦亮生态文明建设底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关期,绿色发展是现实之需,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阶段,提升百姓幸福感,要靠创新驱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主攻薄弱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美丽乡村”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美丽中国”从“美丽乡村”建设开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创建“美丽乡村”就是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农民造福,农民心里美,中国才能更美。不久前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明确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方向,头等大事就是要“保供给”,切实解决好“温饱”问题,要毫不放松粮食生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主攻现阶段“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的薄弱环节,稳定脱贫攻坚成果,增加贫困区脱贫内生动力,集中“火力”啃下深度贫困这个硬骨头,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补齐农村生活类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形成长效运维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现代化。此外,乡村“美”还需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美美与共才能共筑“美丽中国”。

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添彩“魅力中国”

即将迈入2021年,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斗志昂扬、信心满怀,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始终着力发挥独特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我们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力保障。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成就和显著优势,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密码所在,中国之所以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靠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制度优势,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理论优势,我们与时俱进取得巨大进步,依靠文化优势,我们生生不息创造蓬勃伟业!

奋斗路上,我们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定不移地沿着选择的道路和方向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自信,更有底气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奋斗添彩“魅力中国”!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六

答好“自然篇”留住绿色生态之美

2020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战疫情,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奔小康,14亿中华儿女数条战线“多手抓”,全面发力、脱贫致富。值此第49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社会共识,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统一价值追求,答好“自然篇”携手共绘美丽中国图卷,我们时刻行动着。

尊重自然,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串联、生命相依。山水林田湖草是自然界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人类作为是自然生态链中的一环,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让生态串联、生命相依的共同体得以在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美丽家园中释放“绿色福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秉持休戚与共、平等相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之路。

顺应自然,让“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多向发力、同向偕行。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构筑一体化绿色产业体,深入推进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目标任务的精准治理、综合整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工业革命到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以来,见证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路是行不通、走不动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要贯彻生态与绿色发展理念,打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组合拳”,做好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大文章。要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绝不可做为了经济发展而违逆自然的事,绝不能亲手毁坏大自然给予的“生态屏障”。

保护自然,让“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落地生根、掷地有声。我们从西溪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旅游“金名片”可以看出,湿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生态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后劲、积蓄潜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保护自然如同保护眼睛般,就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不落实“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理念,带来的就是“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巨大代价。大自然毫不保留展现给人类积淀的瑰宝,是要我们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确保荣辱与共、互利共赢落地生根。要做好大自然的“代言人”,讲好保护自然中国故事,厚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怀,确保环保宣传教育培训及时跟进,从身边人、身旁物、小事点滴中留住自然生态和谐共生之美。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答好“自然篇”是对每个人的严峻考验,留住绿色生态之美,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让“美丽中国”成为人与自然永恒不变的发展底色和执着追求。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七

一位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因职业和所处生存环境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什么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认识各一、期待万千。行业所致,家人从事景观设计多年,在他们日常的工作之中,对于环境的理解和要求近乎偏执。耳濡目染,有幸在与家人的交流沟通之中得以瞥见他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孜孜追求和持续探索。

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应是“环境+全民”,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一个合格的规划设计,应是普适的,不单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需求,还应注意其他少数群体的诉求。例如,一个公园娱乐场所的设置,既要满足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还要兼顾到老人和孩童的特点。滑梯沙坑、跷跷板、多功能秋千架的运用,让孩子们无拘无束、放飞自我。中老年们需要开敞空间,可随音乐载歌载舞、练剑挥拳,也可品茶闲话、下棋打牌,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时间的缓缓流淌。全民参与、全民共享,体现的是“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的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需要的是人人可为、人人能为、人人乐为的生动局面。“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环境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最终实现社会环境“人人满意”。

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应是“环境+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珠峰的征服,如果失去了人的坚毅,剩下的唯有皑皑的白雪;黄河的伟大,不仅是它对大地的滋养,更是它所孕育出来的璀璨文明。所谓的景观设计,不止是体现环境的美好,更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对自然取之以度、取之以时的环保意识──“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习近平同志曾在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说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种“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理念,要求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挥之不去的雾霾,地下水的污染和植被破坏造成的土地沙化,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民生和社会问题。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应是“环境+文化”,文化点缀,相得益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土民情。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就是对本土文化内涵的保护,景观设计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还需赋予环境丰厚的文化内涵,更加呈现多元文化绽放的生态理念。将极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民俗风情、传统礼仪巧妙融合于景观设计之中,以此唤醒历史的记忆、激发民族的情感。例如,绿道的设计本是用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久而久之,绿道变成了“健康之路”。绿道的开发,将一座城市的人文景点、地理景观串联起来,让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都能沿途欣赏美景,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魅力。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文明的衰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美丽中国应是环境与人民、环境与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圆融无间、共生共荣。“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满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八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环境+”的三个维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创造性提出“两山”理念,1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共建“环境+全民”,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实地调研、深入探索的成果,是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正面回应。我们唯有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凝聚“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人民智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方能更好地为人民创造“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最终实现社会环境“人人满意”。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共建“环境+自然”,敬畏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说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绿水青山,不仅要体现环境的美好,更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排斥。“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对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环保意识。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雾霾问题,多处河道的严重污染以及因植被破坏而造成的土地沙化,不断频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背后更是民生和社会问题,发人深醒、引人深思。我们所追求的不是GDP冷冰冰的增长数字,更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而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党员干部要时刻践行“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真正把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牢牢“挂钩”,产业发展让钱袋子“鼓起来”,美丽宜居让幸福感“嗨起来”。

共建“环境+文化”,文化点缀,相得益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土民情。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就是对本土文化内涵的保护,环境设计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还需赋予丰厚的文化内涵,更加呈现多元文化绽放的生态理念。将极具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民俗风情、传统礼仪巧妙融合于环境之中,以此唤醒历史的记忆、激发民族的情感。例如,绿道的设计本是用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但久而久之,绿道变成了“健康之路”。绿道的开发,将一座城市的人文景点、地理景观串联起来,让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都能沿途欣赏美景,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魅力。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文明的衰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九

“红色引擎”为绿色发展赋能增效

挖掘和保护45处红色资源旧址和遗迹,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党员责任区、功能型党小组、“最美守井人”选树工作,203个党员护水队、970个功能型党小组、506个党员创业示范先锋、304名农村实用人才在转型发展中大显身手;植树造林5.8万亩,建设库周生态隔离带10万余亩,生态修复裸露山体4000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4.2%提高到58.53%;关停传统耗能企业100余家。建成和运行48个水污染防治项目;累计拆除网箱12.1万只、库汊10.8万亩;污水、垃圾处理实现乡镇全覆盖。湖北省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Ⅱ类标准,2019年空气优良天数达81.6%。

作为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市,近年来丹江口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自觉担起“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致力打造绿色发展的“红色引擎”,走出了一条“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转型发展之路。短短数年,不仅先后荣膺全国百佳幸福县市、国家园林城市及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2019年还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红色传承 强化绿色发展定力

丹江口市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曾是鄂西北均房苏区的核心区域,同时还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军工企业和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所在地,克难攻坚、担当奉献、创业进取的红色文化积淀丰厚。

为把红色文化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近年来,丹江口市对辖区45个红色资源旧址和遗迹进行深度挖掘,先后培育打造了红三军司令部、金岗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原总后军工企业为载体的“三线精神”教育基地;以丹江口大坝、工程展览馆等为载体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教育基地。该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把“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融合,把保生态保水质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发展第一要务,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培训参观等形式,深入宣传红色革命故事,追忆红色历史,让红色基因浸润人心;深入学习“两山”精神,牢记使命担当,让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为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该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职责,通过公开承诺、实地考评、述职评议等方式,层层压实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政治责任,实行“铁规管水”“铁腕治污”。近年来,先后投资6.44亿元,建成和运行48个水污染防治项目;累计拆除网箱12.1万只、库汊10.8万亩;建成14座城乡污水处理厂和7座垃圾处理场,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关停传统耗能企业100余家。该市先后成功创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1个、生态村56个,“中国传统村落”4个,先后获得中国“美丽山水城市”、中国“美丽城市”、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

组织引领 激活绿色发展动力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组织保障是基础。该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党员“能人”牵头、村支部引领、基地园区带动、龙头企业拉动等方式优化党组织设置,重点推行“合作社+党支部”“产业链+党支部”“园区+党支部”等模式,实现党组织在生态经济领域的全覆盖。蒿坪镇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党支部,全力推动有机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习家店镇积极探索易迁扶贫安置点党组织设置模式,成立大型安置点党支部2个,设置安置点党小组17个,引导党员群众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丽绿色家园。

“神经末梢”激活了,肌体内的“毛细血管”才能运畅无阻。该市聚焦基层党组织这个“神经末梢”,建立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机制,围绕“四弱三高”集中开展村级党组织治理能力强化提升行动,细化7项20条强化提升标准,列出解决突出问题223个,“一支一策”整顿转化16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和110个强化提升对象,同步强化提升其他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引领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基层党组织在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扎实开展“绿满丹江口”、“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网箱清理、退捕禁捕、守水护井等工作,完成营造林16.98万亩,精准灭荒9.27万亩,综合治理石漠化2.2万亩,各类厕所改建12896座。同时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稳定增收的脱贫主导产业,培育出习家店农博园、浪河黄龙村、江口桔乡、蔡湾农耕民俗文化馆等一批农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增收致富。

先锋示范 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推进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党员干部是关键因素。丹江口市始终把党员干部队伍作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尖兵连”来抓,着力壮大绿色发展的骨干力量。

头雁高飞群雁随。该市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围绕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治理能力等方面对194名村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实行全覆盖培训。开展村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月述月评工作,推动工作月清月结、奖先惩后,确保工作压力逐级传导。广泛动员村级产业带头人、能人大户、复转军人和回乡青年投身村级事业,为每个村配备了1—2名后备干部,确保了绿色发展后继有人。

践行绿色发展,党员是标杆也是旗帜。该市扎实开展党员责任区、功能型党小组、最美守井人和“双十星”争创工作,成立党员护水队203个,创设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功能型党小组970个,培植党员种养大户和创业先锋506个。组织4700余名农村党员认领村庄保洁、护水护绿等责任岗位,主动亮身份开展垃圾清扫、绿化种植、河道清淤等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带头建设清洁美丽乡村环境。严格落实脱贫后“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充分发挥194支市直驻村工作队、56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作用,推动资金、项目等资源下沉,通过发展生态绿色产业扎下富根。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该市充分发挥人才在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健全完善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集聚机制,认定农村实用人才304名,针对柑桔、茶叶、核桃、水产等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60余场次,培训农户15400余人次。以“院士专家水都行”活动为契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1个。

产业转型 增强绿色发展活力

坚持推行“党建+产业”融合模式,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党建+工业经济”,绿色产业“强筋”。突出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以生态绿色经济为支撑,深化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服务产业促发展”活动,市四大家领导带头走进企业调研,各级领导干部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10余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效,帮助农夫山泉丹江口(均州)工厂、志成铸造、瑞虎科技、欧迪玛等重点绿色产业快速建成投产。

“党建+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壮骨”。突出“三农”工作的固本地位,用好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民”等发展模式,新建和改造柑桔、茶叶、石榴、猕猴桃、蓝莓、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基地7.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8家、家庭农场34家、专业大户208家。玉皇顶生态农业观光园、蔡家渡柑桔生态旅游观光园、北斗星生态农林休闲园成功创建2019年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

“党建+第三产业”,全域经济“活血”。突出旅游产业的优势地位,立足大山大水大人文,通过支部引领和党员示范,推进全域景观化建设,重点抓特色景区建设、服务功能提升,武当大明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等一批文旅项目完工或快速推进。通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推动渔民上岸转型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农家乐、观光采摘基地、休闲体验基地等绿色产业项目,让一大批贫困农民开始吃上“生态饭”和“旅游饭”。茯苓村、黄龙村分别获评“湖北旅游名村”“湖北特色文化村”,仅习家店农博园的“三花节”每年就吸引游客逾3万名。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新时代的丹江口将持续强化提升党员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发扬担当作为、克难攻坚、不胜不休的实干进取精神,当好“守井人”,续写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篇十

让“绿色奥运”铺就和谐共生光明大道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也是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战绩,成为享誉世界的“梦之队”。转瞬12年,各办赛机构、“国字头”代表队、广大志愿服务者赓续传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覆盖绿色电网,全力推行绿色行动,实现绿色文化整体繁荣,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光明大道。

让绿色理念全贯穿,始终牢记“第一身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过程、各方位。要牢记14亿分之一的“第一身份”,始终践行“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第一职责”,高擎历史使命,时刻将“发展是第一要务”付诸实践,真正让“以人为本”的“主人翁”管理服务落地生根、掷地有声。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要紧紧依靠“追求绿色是为了发展,引领发展也要依靠绿色”的新理念新思路,实现生态保护和个人价值追求相适应、相统一。要将“绿色就是生产力,绿色就是战斗力”科学理论指导运用于实现全域绿色、城市智能、环境和谐、技术前沿目标任务的各个领域,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带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效。

让绿色电网全覆盖,始终坚守“第一标准”。北京冬奥会将在世界舞台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让设施100%用上“绿色电”,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打造“绿色奥运”实现更高、更快、更强。依托国家电网“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倾力建设“物联、数联、智联”服务系统,全面支撑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多能互补、高效互联的全景展示。张北柔直工程创造的12项“世界第一”,为冬奥会用电建设实现超低能耗、100%零排放。抽水蓄能、风电、光伏发电……绿色电网赋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建设,积极探索“柔性、多元、智能”消纳模式,拉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距离,力求实现技术更新、配置优化、环境友好。

让绿色行动全落实,始终站稳“第一方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全域增绿、全民护绿、全控管绿的常态化运行下,人人都必须站稳“参与、协作、奉献”绿色行动的“第一方阵”。项目建设、应急保障、设备抢修……多方合作凝聚办赛合力,全程护航彰显竞赛风采,要持续健全绿色行动运维体系,在全民运动、美化环境、追求平衡中起好第一步、走好每一步。绿色中国行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攻坚行动、合作行动,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力量日益规范、更趋协调。要当好发展“排头兵”、建成执行“冲锋队”,鼓励绿色出行和消费,积于跬步、立说立行,为擘画“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秀美、环境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场景积蓄能量、注入活力,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让绿色文化全提升,始终擦亮“第一招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弘扬绿色文化,对筑牢政治文明之根、追溯精神文明之源、涵养社会文明之魂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作为国家兴旺发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金字招牌”,在赓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全民价值观上更具影响力和创造力。聚焦绿色文化物产丰富、底蕴深厚的示范区域,与生态旅游、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起来,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生态资源,倍加珍惜、充分发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域优势,决不能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必修课”,为开放文化旅游、民俗游览、历史教育等场景宣传造势,大力普及保护自然、珍惜自然的科学知识,为实现绿色梦想奋发进取、勇攀高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绿色奥运”将人与自然有机结合、传承与发展融会贯通,为实现北京2022年冬奥运高质量发展育新机、开新局。让理念的绿、建筑的绿、环境的绿、人文的绿成为竞技体育最亮丽的底色,奋力开启光明之行。



2022第八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征文优秀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6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