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阅读训练 > 阅读答案 > 乐山大佛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乐山大佛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若水3633 分享 时间:

我们大家知道在我们中考以及高考中,阅读理解都是很重要的考察对象,所以我们大家在平常就要多加练习一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乐山大佛现代文阅读题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乐山大佛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乐山大佛

①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受香火的清廉大佛。

②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位成天笑眯眯的“老好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事”的弥勒佛。

③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面色温和,神情严肃。他不是什么都笑——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可笑的事,也不是什么都容——天下一切丑恶都容。

④他的严肃的思考,首先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一千一百多年前,凌云寺和尚海空为了减缓三江合口后的凶猛水势,避免沉舟淹死众生,倡导在峭崖临江边造就一座佛。他光头顶烈日,下雪披袈裟,四处化缘,钱化得不少了,但当地官吏要冻结:“如果你真心造佛,就把眼珠挖出来见我。”

⑤大佛兴建了,海空的眼珠也没有了。海空的眼珠是为建大佛而失去的。世上除了生命,还有比眼珠更珍贵的东西吗?

⑥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因此,乐山乐水佛不乐。他坚守岗位,从不擅离职守,从不懈怠松驰,从不向惊涛恶浪屈服。他成了实现海空和尚遗愿,拯救三江芸芸众生的中流砥柱。

⑦他常常想起塑造他的工匠们。是的,他是伟大的:头与山齐,脚踩江水,身高71米,比阿富汗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8米,可称世界第一伟佛了。如果不是设计、雕塑他的工匠们经过九十年的千刀万凿,他仍然是半片石头山,普普通通通到处可见谁也不会瞄一眼的石头山。为了他的降生,有多少人摔下峭壁,跌进的江心,付出了生命!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⑧他永远不忘这最根本的一点,因此他从不居功,从不索取,从不接受人民的香火和祭祀。在这里,看不到一柱香火,一支红烛,一从跪拜,看到的只是他伟岸的身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了根绝香火,他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立脚点在临江的悬崖上,没有地方让人设立祭祀他的殿堂,周围全是香火插不进的岩体,连他的脚趾甲也是向下倾斜的,人站上去就会跌倒,所以连下跪朝拜也没有地方。

⑨人们只能簇拥在轮渡上才能看到他那顶天立地的尊容并默默遥致祈祷。

⑩有人感叹,有人惊奇,有人礼赞:“呀,连小小的土地庙都有几柱香火哩,而他——世界第一大佛,连一柱香火也没有。

1.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意思比较复杂,如只保留其中最主要的意思,其文字应是  。

2.第⑧自然段中的加点字“这最根本的一点”指的是   。

3.第⑥自然段中的三个“从不……”主要是从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赞扬乐山大佛的',而第⑧自然段的三个“从不……”则是从的角度来歌颂乐山大佛的。

4.第⑧段是的“釜底抽薪”一词的本意是抽掉锅底下燃烧的柴,该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土壤”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乐山大佛之所以不同于“笑弥勒”,是因为他是一个身负重任的思考者。

B.为了修建大佛,海空和尚和几代的工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极其沉重的代价。

C.人们感叹的是大佛的奇特的身世,惊奇的是大佛的治水能力,礼赞的是大佛的崇高品格。

D.乐山大佛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礼赞和敬仰,主要原因是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6.这篇文章表现主题的手法和《石榴》一文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   。

7.本文向我们叙述了乐山大佛的建造经过、作用及其独特之处。请根据以下这些已知的信息简要回答:

①从修建大佛的艰辛和建成的不易,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②大佛为了根绝香火,“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他的这一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海空倡导造佛。

2.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3.思想品德

4.从根本上解决(根绝);环境和条件

5.C

6.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7、①任何成果(功)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事例或道理。②做事必须抓住根本(关键),不仅治标,更重要的是治本。(根除错误的东西,我们必须态度坚决,不能犹豫不决)

阅读古诗文的方法

一、透视好文字语言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阅读古诗词你就会有所发现,每一首诗词都有“诗眼”。这个诗眼就是统领全诗词的线索,同时也引领着诗词的中心思想。对于诗歌语句来说,“诗眼”不过就是最为凝练、最为生动、最富韵味的字,而且这个字有着画龙点睛的功用。如,宋祁《木兰花》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意本来只可感知,不可听闻,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的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二、想象好整体画面

许许多多的叙述诗,都包含着一个画面,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展示出来。如,唐朝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首诗的整体画面是:在长有细草江边,微风吹拂着,泊着一只小船。星光灿烂,月影映入江水中。见景想象到:我的名声怎能是文章呢?当官到老了病了就应该休息。我一生漂泊,就像这天地之中的一只沙鸥呀。

三、领悟好内含感情

任何一首诗词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可见:诗词从遣词造句到营造画面,从选择物象到融情于景,无不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品读诗歌时要结合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当然,不同的诗歌类别有着不同的情感:边塞征战诗——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咏物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

阅读理解表现手法作用题型答题方法

(1)对比:__ 和 _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 __ 的特点。

(2)象征: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对将要出现的 __ 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2021泥叫叫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太阳语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共老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

2021稻草人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蜜蜂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送阳光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草医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最后的花期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让信念升值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1忘不了现代文阅读答案

97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