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文言文阅读答案
做阅读题首先必须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文言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文言文阅读答案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雨雪三日而不霁(雨雪停止) 奋袖出臂(举起)
B.公被狐白之裘(同“披”,穿) 则又请焉(请求)
C.婴闻古之贤君(听说) 宴酣之乐(畅饮)
D.逸而知人之劳(安逸,轻松) 水尤清冽(寒冷)
2、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同类的一项是:(2分)
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窥镜而自视
B.乃令出裘发粟 乃重修岳阳楼
C.饱而知人之饥 何陋之有
D.晏子能明其所欲 其真不知马也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⑵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4、文意理解。(4分)
(1)景公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奇怪感觉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读了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答案
1、B
2、B
3、(1)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2)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1)公被狐白之裘
(2)晏子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能换位思考,知道民间疾苦,劝说君王行善。
文言文阅读方法
方法1.文言实词题—词性法
解答此题,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除某一干扰项。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帮助解题。
方法2.文言虚词题—代入法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方法3.信息筛选题—排除法
⑴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选文中出现的人名不止一个,而我们在答题时需要熟悉的仅是题干中的这个人(也可能是两个人,2002年考题中的父子)的行为举止,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主人公来做初步的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这个人”
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方法4.分析概括题—对照法
此类题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照,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注意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是否准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做阅读题技巧顺口溜
浏览问题和背景,整体把握很从容;
确定区域定目标,圈点勾画细推敲;
回答问题要精练,摘取原文是关键;
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
字词句意重语境,四不分离会贯通。
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 阅读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