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阅读心得3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中庸》是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嫡孙子思所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关于中庸思想的言论。今天小编整理了《中庸》阅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中庸》阅读心得篇一

余潜心研究《易经》和《道德经》之后,再读《中庸》,忽然感到有种居高临下之感,感叹老祖宗的伟大,深深为儒家这一核心思想所折服。

中庸决不是平庸,这也是缺乏国学教育的世人对中庸的误解。中庸作为四书之一,历代大儒对中庸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个人感到还是从孔子的言语来解读,较为中肯,也符合中庸之道。

中,就是整体全局观念,避免走极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无过无不及,可谓之中。内外平衡、进退自如、刚柔并济、张弛有道,可谓之中。中,就是追求合理化,追求恰到何处。

庸,乃是持之以恒之意。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一辈子做好事。苏轼苏轼《晁错论》中说,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笔者曾立志并养成好的习惯,但并没有坚持下去。这也是余之所以是平常人的缘故吧。

余作为一个平常人,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恰恰是符合中庸思想的,只是修心的火候欠缺,没有达到“中和”的境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和,做到中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这也是易经思想的集中体现。

读中庸,体会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读出了人际关系之中的微妙之处,读出了历史兴衰变迁之道,读出了宇宙万事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庸之道,无处无时不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余在慎独反思之时,常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不能发扬光大而扼腕叹息。封建统治者标榜宣传的孔孟之道,乃是孔孟之道的修正主义,而非原汁原味的。真正的孔孟之道是与易经一脉相承的,是顺应客观规律的,是与道、释相辅相成,教人安身立命的君子之道。

中庸者,余矢志所追求也。

《中庸》阅读心得篇二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庸》是我国儒家的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原属《礼记》的一篇,宋代把它和《礼记》中的《大学》独立出来,同《论语》、《孟子》配合称《四书》。《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两兄弟俩在争一个苹果。母亲犯难了,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儿子,给谁?不给谁?——一人一半吧!

这是大众所普遍接受和赞成的最妥帖最自然的解决办法。可大多数只知道这样做公平,使两人不至于打起来。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吃完自己的半个苹果就拍拍屁股走人,很少有人想到,有人愿意去从两个半拉的苹果核中悟道——中庸之道。

“中庸”的“庸”说的是“适中”的道理虽然平凡无奇,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的确,“中立而不倚”,“过犹不及”这样的生活态度曾是千百年前的大学鸿儒所追求和坚守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信条。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求索中庸之道之中蕴藏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崇尚的均衡美与对称美。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说,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因此很少能够有人实现它。如果能得到,一定要牢牢的抓住,做到孔子说的: “吾道一贯之”的境界。

《中庸》卷尾引用《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的,而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那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如此说来,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地存在着,其实不然。人们常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里的“隐”是一种纯粹的品格与心境的修为,一种最完美的、最优雅的自我控制力。当然,这非常地难,甚至可说无法抵达,即使是《中庸》作者子思也望尘莫及。让我们看一看《中庸》的创作背景:子思以说道传教为宗旨,周游列国。曾为鲁缪公之师。后困于宋,不得志,遂愤而作《中庸》。因此可以看出《中庸》本身就是一部在不中和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故而说明“中庸之道”更多时候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是人类难以突破的极限。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天”或者世界、人类是有法则、有定律的,所以只要严谨、率真地做自己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违背规律行事,否则就是背叛和谐、自取灾难。恰巧,这正是巅峰对峙了数千年的孔孟、庄老两大国学屋脊最奇妙、最中和的一次共识。

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摆在我们面前,他们有的活泼,有的调皮,有的诚实、率真,有的不爱写作业,有的上课调皮捣蛋,他们的性格特点多种多样,所以有时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当我们面对这些错误时,有时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如果我们换一种教育方法,采取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我们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读完《中庸》,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是人与人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我们有句座右铭:一切为了孩子!现在听起来忽然感觉有些激烈,缺乏中和。斗胆胡言一句,可不可从心开始,说成:一切为了孩子的感受!

中庸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对于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积极重要的价值。借鉴中庸思想的精华,能够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值得我们深研。

《中庸》阅读心得篇二

《中庸》是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嫡孙子思所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关于中庸思想的言论。西汉时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先后选编《礼记》,两人选文各有侧重、互有优长,但都将《中庸》收入自己所编的《礼记》书中。戴德所编《礼记》选有85篇,史称《大戴礼记》,已多散失,流传未远;戴圣所编《礼记》有49篇,人称《小戴礼记》,为后人所好,今传《中庸》正是小戴的版本。《中庸》开始并不被人看重,直到北宋时开始受人推崇,南宋时大儒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将《中庸》与《大学》从《礼记》中抽出,同《孟子》、《论语》一起,并称为“四书”,从此成为儒家修身入世的必读经典。

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起到了至为深远的影响。而文化的发展,从其产生起,很多情况下似乎总是注定了要在截然相反的两种命运中摆动:要么在日趋封闭排斥、保守僵化中走向衰落败亡的结局,要么始终保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辉煌。中庸思想与儒家文化伴随着中国封建主义的盛衰起落,经历了数千年风雨沧桑。正如人之行远,必定蒙落尘垢,中庸思想在数千年的历史长行中,同其最初时相比,早已不甚清新,甚至被附加了许多与中庸的本质相背离的东西。在中国,不知何时起,现实中的“中庸”常常使人读出一些诸如“不思进取、消极守旧、封闭落后、中立骑墙、好好先生”等等此类的意味,如果说这就是所谓“中庸”的实践,则其与孔子创立中庸的追求其实已大相径庭,孔子若泉下有知,怕也要捶胸顿足,长长叹息了。鲁迅在批评国民“中庸”的性格时,就曾举例说:“老先生们保持现状,连黑屋子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来连屋顶也掀掉它,他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有一个窗,但总在伺机想把它塞起来。”(《两地书》1935年4月)这样的“中庸”既不能让人看到深邃的思想,也不能体现超凡的智慧,反而真让人觉得人性的某种“丑”来。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溯本清源,掸拂去蒙蔽在它上面的历史灰尘,焕发出它本有的灿烂光明,为启发民众智慧、滋养民族心灵、推动国家富强,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心读《中庸》,我觉得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非凡品格,仍然足以让后人深思和启迪。

一、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人们认识和实践所遵循的思路和途径。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庸其实就是儒家的思想路线。这种思想路线,孔子在《中庸》中借对远古时舜帝的颂扬,作了这样的表述:“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尔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解释了“中庸”的大意,即“执两用中”。这段话后人往往有不同的解读,而不同的解读,又会导致对“中庸”的认知和判断作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理解这段话的大意应当是:“舜帝是如此的睿智贤明啊!他深入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方面情况,作出决策时,总要仔细斟酌,摒弃不好的因素,发挥善良的功用,权衡之后,实施对人民最有利的方案。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啊!”应当明确,这里的“执两”并非仅仅探究事物的两端,而是力图深察事物的多方全面;“用中”,并不是简单地妥协折中,而是要筛选择优,确定最适合有益的方案。查看不少有关《中庸》的资料,很多人把孔子中庸思想里的“执两用中”解释为“站在相互对立的事物的两端,调和折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和方案”,又把“隐恶扬善”简单地理解为“隐去别人的恶行和污点,表扬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似乎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在教人如何和稀泥、学做好好先生了,这其实是对孔子本人及其中庸思想的极大误会!倘若这样就是孔子中庸的真意,那么孔子不仅与“圣贤”的褒誉不能相称,甚至有对民族思想“遗祸”的嫌疑了。如果读一读《史记?孔子世家》、《礼记·儒行》、《论语》等,了解孔子的生平经历和理想抱负,就会知道,以孔子入世进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仁义担当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以其“上弗援,下弗推”、“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的独立人格,是不可能发出这样违背儒家大道和信仰的言语的!

由此看来,中庸的“执两”,其实就是“求真”;其“用中”,则语近“务实”。最初儒家这样的中庸,与当今的“实事求是”颇为相通,然而却都不容易实行。中庸之道,虽知其好,真做则难!孔子就此感慨:“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在孔子的眼中,寻常人或许自以为很聪明,然而若要他按中庸之道修炼行事,却连一个月也难以坚持;即使圣人,也常常不能做到,何况凡人!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说:“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也。”可见中庸之道,虽然人人皆可亲近,但要达到精深的境界,并能始终坚守不离,则又非常人轻易可致。孔子在《中庸》中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样的感叹,对于我们从孔子的智慧和思想里寻找到启发和借鉴,始终坚持不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快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步伐,具有积极借鉴的意义。

二、中庸为“至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把德的有无及高下与国运的治乱盛衰联系起来。在《大学》里,儒家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纲目之说,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基础,“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所要追求的社会抱负和理想,它们以“修身”为联结,前后呼应,层层递进。在儒家看来,“修身”是社会的根本;身不修则不可以齐家,不齐家则不可以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应重视以修身为本,否则无疑缘木求鱼,鱼终不可得。这里儒家的修身,其实就是养德。中庸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被孔子奉为“至德”。这种“至德”常人很难达到,但却人人可以向往和修炼,在无限接近“中庸”的路途上相偕同行。虽然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但也承认:“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虽然修为的境界会有高低,但行走的方向同一,则无论贵为“天子”还是贱为庶民,都能达到内心和外物的平衡与协调,以“致中和”,则圣人“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也就不远可望了。

修中庸之“德”,其要为“诚”。在中庸的观念里,“诚”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原则,也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和睦共存的主观标准。与自然相处的“诚”,就是要“格物、致知”,了解和把握客观世界的真相,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和谐。孔子在《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其生物不测。”这些都说明天道坦荡无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化育万物,周而复始,以致无尽无穷。人以“诚”的态度去认识和探究自然,不以人为的喜好而掩饰或附加,这样就能更加真切地看清天地自然,顺应其势而作为。而修炼人性之“诚”,则要慎独慎微,使自己始终做到心意真诚。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君子诚之为贵”、“诚其意者,勿自欺也”,要“君子择善而固执之也”。人不自欺,也不欺人,胸怀坦荡,具备了这样“至诚”的品质,就能生化万物、感化民众,激发出人与自然天赋的善良本性。《中庸》有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中庸广大而精微、开阔而包容,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中庸》又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惟天下至诚为能化。”如果人把天赋的真诚的本性推致到细微的事物,这种天性就会在不同的事物上得到显现并光大发扬,从而使事物受到感动进而推动其变化。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秉性真诚的人才具有这种感化民众、推动万物变革竟发的强大力量。《中庸》对于道德的这般推崇,是中国“德治”传统的最早渊源之一,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仍然离不开道德的力量。道德不仅是法治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判断法治的直接的价值标准和依据。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的每个环节,如果缺乏道德“血液”的滋养,没有“真诚”“至德”的范引和导向,法治就容易沦为暴掠的工具,成为戴在脸上的伪善的面罩!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样应当成为我们毫不松懈的努力方向。

是啊,如果一个社会道德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如果真诚成了社会侥幸才能得见的稀缺品,那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悲哀和可怕的景象啊!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们在物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不得不承认,在这过程中有不少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已经陷入了迷途。统计掺水、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抛光米、毒胶囊、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写作抄袭、论文剽窃……哪一件不是令人痛心又伤心!孔子以中庸为“至德”,以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其言虽发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如今重新唱响,这样的声音又何尝已经过时!

三、中庸的开放与包容

只有睿智的头脑,才会有开放的胸怀;只有博大的胸襟,才能有包容的海量。思想的发展如果没有开放和包容的品质,就不能保持长久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这正如开始的泉源,一路流淌,若不能宽广河床,不吸纳涓滴细流,其流就只能越来越小,最后干涸不见。孔子的中庸,无疑具有这样的可贵的品质,尽管它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常常被人扭曲歪解,但它智慧的光明仍然经久不灭,它高远宽广的境界依旧使人迷醉神往!

在孔子的眼里,中庸之道即圣人之道,“其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是孔子的感叹,中庸之道是如此的伟大,它浩浩荡荡充溢于天地之间,生化万物,美德像天地一样博厚和辽阔。“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君子要尊崇天地一般美好的德行,为人朴实厚道而崇尚礼仪,通过后天的勤学善问,温习已有的旧的知识,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己的见解,不仅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而且也使其深入到极其精微细致的微观层面,不断把自己修养道德的境界提升到一片新的更加高尚光明的天地。“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像天地对于万物,其宽广博大,吐故纳新,无不承载,无不包容;犹如四季错综运行,日月交替光明,永恒不息;万物共生,不相妨害,各自遵循其天赋的本性运行,却又彼此宽容而不悖离。在中庸的世界里,“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小的德行如川溪长流漫浸,大的德行则使万物敦厚淳朴,化育无穷。这样的中庸,我看不出它怎样狭隘排斥,反而让人看到在这样的一片天地里,万物和谐共生,相互包容成长,呈现在人眼前的,只有一片纷繁多样、生机勃发的多彩景象,哪有一些人眼中“僵化落后、消极守旧、暮气沉沉”的丝毫模样!

而且从孔子个人经历看,他一生好学,对于各种新的知识和思想,总是孜孜以求。他的学问修养,正是追求实践中庸“开放包容”品质的结果。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在修养学识面前,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谦虚慎敬的态度,“好学近乎智”,认为人智慧的增长,来自于不断地学习。他的思想和学说,很多就是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西周末年,老子担任周武王守藏室史官时,孔子听说老子的学问和名气,心里很是崇钦仰慕,专门从鲁国带了礼物,来到洛阳登门向老子求教。他对于老子的学问大加赞赏,离开洛阳后,他向人赞叹老子的思想和学问:“龙在天上,在云端,无法琢磨,深不可测。老子就像天上的龙一样啊!”孔子的学说里,包含了很多道家的成分,事实上,儒道之间的密切联系,儒家对于道家的学习和借鉴,早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孔子对于思想守旧而不求进化,是极力反对的,对于思想僵化而不时变的危害,他也有非常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在《中庸》中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而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至于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倡导周礼,近人常常把它作为孔子思想倒退落后的事据,其实这种说法经不住推敲。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理性地考察当时的背景,孔子的“克己复礼”不仅不是守旧倒退,反而是思维开明、包容善取,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这正如我们所要弘扬传统文化,难道不正是因为其中有于今可用、适于当今的思想精华吗?如果仅因为它传统,来自于过往,就不加分析地以今世而反求古人,对之一概排斥抛弃,这样不是科学进步,反而是愚昧的表现!这样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是有过教训的。何况孔子关于“礼”的文化和制度,为此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曾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有着巨大贡献的。

四、中庸的进取和担当

中庸的境界,是孔子一生的精神追求。在孔子的精神世界里,中庸的思想始终充满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和为世担当的精气神;任何消极避隐、自保其身、好好先生等世俗的画像,都与他“君子”“大丈夫”的人格气质格格不入,毫不相容。凡进过孔庙的人,大概见过孔子的雕塑或画像,他身材魁伟高大,虬须遮脸,荷服仗剑,颇有江湖草莽豪侠、可力举千钧的气象,不是后世话本中细皮嫩肉、弱不禁风的那般书生模样。孔子的一生,是积极进取和为世担当的一生,为此他宁愿放弃名利,远离物欲。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孔子所具有的智慧和学识,在当时的时代,只要他能将自己高贵的人格稍微放低一点,俯就一下当时的权贵,获得显赫的权势和富贵,可以说不会有丝毫的困难。然而当时权贵虽然赞誉孔子的学问,却对采纳实施他的思想和主张并不放在心上;所以常常许以高管厚禄,不过是要拿他当闲养为“仁”的标榜。放弃独立人格和社会理想以获得个人尊崇享乐,自然不会是孔子的人生向往,那样孔子的人格和思想也就不会有后世永恒不朽的光芒。历史上,高贵的思想和世俗的权势总是充满矛盾;思想的发育成长需要自由的精神空间,而权势威严的满足却要以屈服顺从来体现。孔子一生坚守独立人格,怀抱治国济世的社会理想,他“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在下位,不援上;在上位,不陵下”、“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他“君子之仕,行其义也”,“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等等,这样的执着坚守、不懈追求,这在后世读书人的身上,也常常不容易做到。孔子一生艰辛劳累,少有安逸享乐,致力于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希望为世所用。他收徒讲学,改变了先秦时期学在官府的旧格局,开辟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面貌;他编校典籍,为保存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甚至不顾年高,周游列国,为游说当权者实施他“仁政”的主张,历经磨难而不悔。这些对于孔子来说,并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名利,只是为了他胸中怀有的“仁者爱人”的济世理想。他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一生,从来没有过妥协和退让。这样一位可为“万世师”的旷古圣人,他的思想和实践,始终保持了积极进取和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

《中庸》的内容文字不长,却通篇载满了儒家进取担当昂然向上的精神力量。《中庸》教导人们修身养德,追求“中庸”的“至德”境界。儒家的礼治,也就是德治,把修身养德作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社会抱负的核心环节来推崇和强调。在《中庸》中孔子提出“执两用中”的思想路线,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主客观世界,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对于修德“至诚”的阐述,对于“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化”的深刻认识,不仅在漫长的封建时期,这种思想所闪耀的光芒曾经照亮了人们精神里的某些黑暗,即使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对于我们切实抓好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先进道德文化塑造人、引领人、凝聚人的作用,同样可以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具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中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指导认识实践的思想路线,引导人们修养道德,它的其他许多论述,也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庸思想积极入世和为世担当的品格,如它论治国之要:“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这即使对于当今的个人修养、国家平治、社会和谐,也并非毫无启发的意义。其他等等,《中庸》还有很多论述,同样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借鉴。如果不以今世而苛求古人,以历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孔子创立的包括中庸在内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无疑都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而这也是儒家为主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其封建的经济政治社会,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他国的重要原因。

五、中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没落

传统儒文化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微而逐渐走向没落,这其实是儒家文化在发展中悖离其中庸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这种悖离又是由儒家文化所维护的封建价值体系所决定的;只要它坚持这种价值体系,那么这种相应的文化发展的命运与其思想路线的悖离就不可避免。文化从来不是空洞的,总是承载着某种价值体系的取向,是价值体系的取舍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其所奉行的思想路线。当为了维护某种价值体系的需要,思想路线与价值冲突时,思想路线往往成为被首先抛弃的对象,而价值则是最后固守的堡垒。思想文化的发展从来没有绝对自由的路径,不会有自然的成长,墨子的思想不为当时诸侯国君所喜,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无不是因为它们顺应或违背了某种价值的需要,才导致这样的历史遭遇和命运。因此,价值的取舍才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国内统治日趋腐败,西方殖民势力加紧入侵,皇权至上的封建伦理纲常及宗法次序,已经成为束缚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最大障碍。这反映在意识形态上,社会思想文化的狭隘封闭、僵化守旧、盲目自大、压制民主、排斥科技等等,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事实上早已远离了中庸的思想路线。今天,我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然有必要回到中庸的路线上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思想文化的层面彻底打破原有的封建价值体系,重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的价值体系,建立起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的儒家文化。


《中庸》阅读心得3篇相关文章:

中庸读书心得800字5篇

阅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五篇

第二章草房子阅读心得体会5篇

孟子读书心得800字5篇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心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心得体会5篇

草房子中的细马阅读心得体会5篇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800字5篇

《知行合一》读后感

《中庸》阅读心得3篇

《中庸》是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嫡孙子思所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关于中庸思想的言论。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中庸》阅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中庸》阅读心得篇一 余潜心研究《易经》和《道德经》之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