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3)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3)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八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作为党员干部,要常持大局观念,常怀危机意识,带头践行勤俭节约,狠杀奢靡之风,营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倘若每人每天节约一块钱,一天就能结余14亿元。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若一个中薪阶层按一年20万元的收入计算,相当于700年的收入。若在一个贫困山区建设一所小学需要100万元,可以修建140所小学。

节约,是美德,更是责任。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少用一个纸杯、不浪费一粒米开始,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这些年来,随着奢靡之风的不断蔓延,人与人之间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很多有钱人毫无节制地“享受”着生活,经常出入高档场合,把辛苦挣来的钱挥霍在餐桌上、浪费在奢侈品上,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看着那些被丢弃的食物、被抛弃的衣物,令人十分心痛。当前,很多人不知道节约,归根结底是忘了本,忘记了祖辈们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岁月,忘记了古代“路有冻死骨”的凄惨场面。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历经磨难,跨进了新时代,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从一穷二白中艰难走出来的,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打下江山吃树皮、穿草鞋,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中。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艰苦朴素的斗争精神为我们换来今天的好日子;是他们,始终秉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精神,为我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财富。我们要把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能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更不能被子子孙孙咒骂。要在单位、家庭、社会等各种场合带头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刹住“攀比思想”的蔓延。多吃粗茶淡饭,多穿旧衣裳,多用旧物品,永葆怀旧情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物质越来越富足,生活越过越幸福。但纵观整个中国,我们还有一些偏远地方的同胞才刚刚摆脱贫困,物质条件和文化需求离小康水平都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站在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高度,综合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同胞都能吃好穿好。节约不仅仅是美德,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对全社会创造者的尊重。

“光盘行动”仅是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还要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做到勤俭节约。节俭可以养家,也可以养德。让我们一起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让节俭之美德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九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在这非常时期、关键时刻,总书记再次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开出标本兼治的“药方”,足见“粮安天下”的重要性。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直面当下,光荣的历史使命、伟大的奋斗目标及复杂的内外环境,都在呼唤开源节流。端稳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因此,我们要向餐饮浪费说“不”,拒绝“剩”宴,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食为政首,问计粮食安全,用警示“粮”言, 擘画科技农业现代化,让土地造福人民。古语云: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早在几年前,习总书记就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7月22日的吉林考察之行,习总书记走进沃野千里、绿浪滚滚的“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在田间轻抚碧绿秸秆,登观景台眺望万亩“粮仓”之际,再次道出警示“粮”言——“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是将“藏粮于地”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守住近14亿人口粮应秉承的底线思维。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而这正是习总书记牵挂的大事。我们不但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目标。因此,要深刻借鉴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挑起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的经验,大力推广“梨树模式”,因地制宜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给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手中,把人民忧乐始终放在心上,让千里沃土藏着的食粮,鼓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干劲,让科技之光洒向农业发展,照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明前景,让咱们新时代农民“战疫情,不误农时”,做到粮食生产“稳”字当头,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

软硬兼施,“全民光盘”行动,打好“金算盘”,弘扬社会节约风尚,让群众形成生活方式。“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既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勤俭节约的“软环境”。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引导大家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管好自己的朋友圈,弘扬厉行节约的良好家风,将“光盘”行动落到实处,让“打包”理念深入人心,让节约理念入脑入心,潜移默化中成为许多群众的生活方式。还要打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硬约束”。进一步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强化监管,采取更有力举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和铺张浪费惩戒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公款餐饮浪费行为,把“剩宴”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集中执法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态势,织密法律保障网络,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坚决打击铺张浪费的行为。在软硬兼施中,让一粒粒饱含滴滴汗水的粮食走进千家万户,“全民光盘”的餐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

俭以养德,拒绝舌尖浪费,用好“传家宝”,端牢中国的饭碗,让百姓心中不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这个党和国家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是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因此,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对守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只有重视和发展粮食生产,科学用粮、节约用粮、杜绝粮食浪费,开源和节流并重,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能在应对疫情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才能让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有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有底气、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进一步。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亿万国人要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手,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以己微薄之力汇聚磅礴伟力,共同守好我们的“大国粮仓”!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员干部要保持头脑清醒,认清局势,从思想上改变,在实际中践行,莫把“节俭”当成口号,莫将“盛宴”变成“剩宴”,莫让“光盘”停在“空喊”。

先从思想上“光盘”,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饥饿人数预计新增1.3亿,尽管我国总体上粮食安全没有大问题,但广大党员干部也应清醒认识到,对于中国而言,14亿人的“米袋子”是永恒的课题,疫情带来的影响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不能忽视粮食生产中的挑战。“舌尖上的浪费”往往出于怕“丢面子”的心理,认为“光盘”的节俭是“小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党员干部的铺张浪费,不仅是个人自身修行的问题,更是理想信念缺“钙”,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要刹住浪费之风,党员干部务必带头先从思想上“光盘”,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吃进去”,做到真正入脑入心,从思想上改变点菜少就是“吝啬”,吃得干净就是“穷酸”的观念,让节约意识深深扎根在脑海里,切实增强生存危机感,树立粮食忧患意识。

须在行动上“光盘”,不忘祖训弘扬“家规”。从小我们就在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中长大,从孔子的“礼,与其奢也,宁俭”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家规传承,可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战争年代赓续下来的“传家宝”,无论现在生活变得多好,时代发展多快,这个“传家宝”都不能丢。党员干部做好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领头羊”,消除物欲崇拜,消除“面子”思维,在聚餐聚会时不争“面子”,不比“气派”,为吃喝“减负”,坚决杜绝“剩宴”,做一个文明理性就餐的“光盘族”。

该在监管上“光盘”,线上线下“双管”发力。在线上,作为目前较火的网络直播形式,为了获取更高的点击量,吃播主播时常互相攀比,以挑战超出常人的食量来博取眼球,甚至有主播为此付出身体健康受损乃至生命代价,对个人及社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这样的不良吃播之风,相关视频平台和监管部门也应当为营造积极、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承担起监管责任,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力度,不仅要限制,对过于出格的吃播,更应该封杀甚至进行严厉处罚,彻底清查“光盘”,才能及时为这种不良的吃播之风踩下急刹车。在线下,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商家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社会责任心和坚决的执行力度。对于“舌尖上的浪费”,餐饮协会、餐饮企业应发出倡议,主动引导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合理消费、剩菜打包,倡导绿色生活“光盘行动”。市场监管部门要将餐饮单位“光盘行动”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各类餐饮单位的自律约束和监督管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加大奖惩力度,加强立法,以刚性制度约束制止餐饮浪费,推动全社会深入贯彻“光盘行动”。作为党员干部个人,更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舌尖”,还要监督好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用实际行动呼吁广大群众培养节约习惯,鼓励广大群众一起崇尚节俭之风。

不管是个人家庭消费,还是公款吃喝消费,都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消除物质主义至上,杜绝奢侈浪费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共创风清气朗、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相关文章:

以2020全面小康追梦成长为主题征文精选5篇

46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