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2)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2)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五

9月22日,中国第三个农民丰收节“踏着”秋分的步伐如约而至。“金风玉露,春华秋实”,在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心中,“丰收”的重量无可比拟。它是汗水浸染土地换来的累累硕果,它是智慧点燃希望换来的幸福小康,它是坚毅激发斗志换来的国泰民安。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始终把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有数据为证,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1.3万斤台阶以上,2010年以后,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比世界平均水平持续高出50公斤左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而丰收正是对时代进步最好的致敬。

以丰收之名致敬,战胜大灾大难后砥砺前行。2020年是极度不平凡的一年,各路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勇气,抗击疫情、战胜洪水、抵御台风,取得了重大胜利。众多困难冲击了农业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加快复耕复种的步伐,争取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保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夏季南方多地又遭遇洪水侵袭,军民同心、干群合力,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勇气,以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抗洪城墙”,洪水退去,又运用科学技术迅速补耕补种,把损失降到最低。大灾大难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的局面,不断加大的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再次显威,保证了今年仍然是一个丰收年。

以丰收之名致敬,强化农业生产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兴农成果运用,向科技要答案、要方法,农业生产取得重大突破。粮食取得连年丰收,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供给源源不断,食品安全保障坚强有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成绩斐然,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靠天吃饭成为历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广袤田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稳中向好、稳重向新的农业生产成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稳压器”,成为加速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以丰收之名致敬,接续乡村振兴绘就美丽蓝图。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接下来的任务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不管是哪一个战略部署,农业生产取得丰收都是关键一招。要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激活农民参与生产、勤劳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发展绿色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认真践行“两山论”。

“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丰收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就能够更加自信、更加从容。让我们把握农业生产的规律,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唱响丰收的动人“乐章”,向美好时代致敬。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六

金秋九月,凉风习习,硕果累累,中华大地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日秋分,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话语温暖人心,强烈提振了“三农”干部的精气神,并为其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值此盛日,我们当怀丰收之喜悦、奋斗之信心,坚守“三农”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决抵制浪费,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拼搏、奋力冲刺。

打好“粮食安全”底色。“食为政首,粮安天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强弱直接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曾几何时,各国学者、官员抛出“谁来养活中国”这一“世纪之问”,如何解决好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时间早已给出答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国克服了农业基础薄弱、生活水平贫困的难题,凭借着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要清楚认知,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定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以满足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支撑。

提升“农业科技”成色。“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只有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才能真正端稳中国人的“饭碗”,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全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瞄准农业科技前沿,持续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从超级杂交稻的每亩700公斤到800公斤再到1000公斤以至现在1200公斤,我们农业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当且实。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跑道上,我们当继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粮食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努力构建现代农业“新长城”,我们有理由相信,“禾下乘凉梦”定会在我们手中实现。

永葆“珍惜粮食”本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今年来,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洪涝灾害极端天气频发,加之蝗虫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冲击。中国该怎么办?“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粮食的安全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更需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有力保障。公开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餐桌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我们谁都不是局外人,定要力戒奢靡之风,努力使崇尚节约、珍惜粮食的思想蔚然成风。人种粮,粮养人,一粒谷子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怎能不好好珍惜,尽管当前日子殷实了,但节俭的“传家宝”不可弃,珍惜粮食的本色不能丢,这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的根本底气。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当传承优良传统、继续改革创新,永远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14亿人的小康心得体会范文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个专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收入了《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一文。习近平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中指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幸福、维护人民权利、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围绕“人民至上”理念扎实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各项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美好未来不断奋进和努力着。从中国国情出发,保障“人民幸福生活”就是对“人权”的最大尊重和保障。

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历经了“国共合作”“十四年抗战”和“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1978年12月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到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从“温饱时代”迈进了“总体小康时代”,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201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0年全球在新冠疫情的席卷下,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中国精神”,体现了“大国担当”,中国从“大国时代”迈进了“强国时代”,中国人民“强起来”了。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让“人民幸福生活”从“希望”走向了“现实”。

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领导者”,那么党员干部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推动的是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践行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就是要把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看在眼里、装进心中、落在行动,牢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全力以赴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如着力建好乡村公路,解决“出行难”问题,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解决“收入难”问题,帮助群众找一份工作,解决“就业难”问题,在贫困山区建立学校、输送教师,解决“就学难”问题,医务工作者适时上门问诊,解决“就医难”问题等等,当人民经济水平提高了,问题得到解决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幸福生活”自然也就来了。

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价值,人民的幸福生活也离不开其自身勤劳的双手。任何的帮扶和帮助都只能是一时而不是一世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正如我们的贫困群众,如果帮扶干部送给他一群鸡崽,他不会想着养大就直接出售,而是会选择“鸡生蛋、蛋生鸡”的方式让这群鸡崽产生更大的收益,所以说中国人民向来都是勤劳的、智慧的、勇敢的。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一元钱”会让人觉得毫不起眼,那如果是“14亿元”呢,瞬间就会让人觉得是个“大数值”,同样,“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14亿人”的力量却是磅礴的。因此,要保障“人民幸福生活”,还需要14亿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朝着相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团结奋进,一起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维护好这最大的“人权”。

46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