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荆门石化未来发展战略设计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浅谈荆门石化未来发展战略设计
荆门石化是根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对原荆门石油化工总厂进行重组而创立的。荆门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业已成为年加工原油500万吨能力、拥有37套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装置的综合性石油加工企业。其中16套装置采用了DCS系统(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生产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基础油)、石油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炼厂气体等石油产品以及聚丙烯系列化工产品等20多个品种百余个牌号的产品。产品质量检验手段先进齐全,并建立有完备的计量检测体系。荆门石化生产的石油产品采用“古塔”牌注册商标,聚丙烯系列产品采用“欣化”牌注册商标。其中,-10号军用柴油、建筑石油沥青等4个牌号的石油产品曾荣获国家金奖、银质奖,液体石蜡、全精炼石蜡等17个牌号的产品曾荣获部、省优质产品奖。1997年石蜡系列产品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该系列产品以其质量优势,深受用户欢迎,远销美、欧、日本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润滑油加氢改质装置的正式投产,本企业将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中、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产品生产基地。
新产品开发中心隶属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该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用户为宗旨,主要开发、生产和销售凡士林系列、白油系列、橡胶填充油、特种蜡、特种润滑油、炼油助剂、防腐涂料等产品。
一、原油资源情况
荆门分公司地处长江中游,附近江汉、南阳的原油远远不能满足其炼油的需要,分公司的原油资源大部分依靠集团公司的配置计划,从南京沿长江用管道运输进厂。
从历年来的原油加工情况看,荆门石化的原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鲁宁(仪长)管输油、江汉南阳油、进口原油及其他原油。从原油的结构比例来看,以鲁宁管输的胜利原油比例最大,1999年达到48.4%。从原油性质来看,鲁宁管输的胜利原油密度大、硫含量高、酸值高、残炭和金属含量高、轻质油收率低、渣油收率高,尤其是大于500的减压渣油收率高达53.13%,是目前国内较难加工的一种重质原油。随着中国石化对原油资源配置的调整,鲁宁管输的胜利原油将全部给沿江炼厂加工。预计在2010—2015年,公司管输油的比例将在1999年的基础上增加10%~20%,达到60%~70%,而且其他油种的选择余地较小,只能以进口低硫原油和海洋原油补充。因此,在原油资源方面,分公司将以大比例加工胜利原油为主。
为实现原油效益的最大化,荆门石化针对原油品种多、品质杂的特点,对来自江汉、南阳的石蜡基原油与管输中间基原油进行分输分炼。将石蜡基原油资源按照“宜油则油、宜蜡则蜡、宜白则白、油蜡并举”的原则,优化生产流程,完善轻重两个系列加工方案,并应用润滑油加氢改质技术、润滑油液相脱氮技术及配套催化剂技术,使荆门石化一举成为中部最大的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基地。
二、生产装置情况分析
荆门石化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得以逐步壮大。1970—1975年为其建设投产阶段,自1975年始,正式承担国家炼油生产计划任务;1976—1984年为其改扩建阶段,企业原油加工能力由250万吨/年提高到350万吨/年;1985—1990年为其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阶段,开发了中高档润滑油新品种;1991—1997年为其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企业发展阶段,建成了被誉为生命工程的接卸原油能力为350万吨/年的洪湖中转油港及输油管道工程;2010年荆门石化原油加工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关口,创建厂四十年来历史新高,实现了不同品质原油的分炼。到目前为止,分公司拥有蒸馏、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燃料油加氢精制、干气制氢、润滑油加氢改质、酮苯脱蜡(轻重)、润滑油和石蜡加氢精制、分子筛脱蜡和深度脱芳、聚丙烯等35套炼油化工生产装置,是全国石油炼制加工手段最齐全的骨干企业之一。
荆门石化经过多年的改扩建及技术改造,能适应包括鲁宁管输原油、大庆原油及国外进口原油在内的30余种原油的加工,其中,鲁宁管输(含硫)原油占48.4%以上。2010年首次实现了炼油专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达标,部分指标进入了国内先进行列。DCC-Ⅱ工艺技术:催化裂解DCC-Ⅱ工艺技术是国内外第一套工业装置,能充分利用重油生产低碳烯烃,为聚丙烯装置提供丙烯原料。先进的聚丙烯技术:分公司从意大利引进的液相环管聚合技术具有生产能力大、产品牌号多、产品质量好、丙烯单耗低和后续产品开发能力强的特点。改进的MGD技术:在RFCC和DCC装置上使用改进的MGD技术生产清洁汽油,可灵活调节柴汽比。全炼系列石蜡及微晶蜡技术:该技术能将蜡含油量降至0.5%以下,经加氢脱硫脱色后生产出全炼系列石蜡,其出口部分全部免检。同时分公司拥有独特的微晶蜡生产技术,所产微晶蜡含油量低,含硫低,颜色好,适合用于橡胶工业、化妆品工业、食品工业。润滑油加氢改质技术:20万吨/年润滑油加氢改质装置可生产HVI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符合APIⅡ类标准,中高档润滑油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使荆门石化成为中石化的高档润滑油基地之一。润滑油液相脱氮技术: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工艺和加氢工艺脱氮效果不好的难题,提高了润滑油质量,保证了基础油氧化安定性。同时还包括重油加工组合技术以及白油、凡士林、橡胶填充油、特种溶剂油生产技术。
尽管如此,生产装置在加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原油资源不足,炼油负荷低
设计加工能力虽然达到600万吨/年,然而实际加工量最大的2010年才达到500万吨/年,其余年份均未超过450万吨,实际平均负荷率仅63.46%。据有关专家分析,炼油装置的负荷与其能耗有较大的关系,如以90%的负荷为基准,负荷下降10%其能耗约上升10%。而公司的原油资源要服从集团公司的原油资源调整和控制计划,公司在原油资源的组织上自主能力小。化工方面除聚丙烯、甲醇外,再没有其他装置,装置深加工能力不足,不利于实现深度加工,给产品的升值带来影响,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特别是随着胜利原油比例的进一步扩大,装置的二次加工能力、产品的加氢精制能力不够,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装置环保达标。
2、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原油运输到厂的制约因素较多,冬季长江水位低,夏季长江水位高,都会造成原油进厂受阻,同时由于原油都是在南京中转,由船运到厂,卸油时损失大,原油成本上升,加上装置规模小,由此造成各类消耗指标偏高。
3、装置的技术水平不足
目前几乎所有的装置都实现了DCS控制,然而仅停留在代替常规仪表的水平上,DCS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投入较少,部分装置技术相对落后,设备老化,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4、原油品种多,大部分采用混炼,操作难度大
在装置操作中,由于人员多,岗位分工太细,不利于实际系统操作,加上操作中没有系统概念,人为波动因素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