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婚娶习俗礼仪
各个民族有着其特色的婚嫁习俗,那么作为民系庞大的客家人又有着怎样婚礼风俗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客家婚娶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婚礼习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婚嫁礼仪
“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这是客家人婚姻必须遵守一个重要的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就是古代“六礼”,为此,客家人结婚始终以古代“六礼”贯穿婚姻礼仪全过程。其纳采即是男方初凭媒人议定具送求婚礼物给女方,此接触之初,还不一定完全同意,因此也叫试纳。问名是男方派员持求婚者姓名及出生年月日时(即庚书)随媒人往女家,女家用主人出迎的入受仪式;女方以其姓氏及出生年月日时庚书具复。并将纳采与问名合俗称“传庚”。纳吉是以年庚卜得吉兆后,男方备礼通知女家,婚姻既定。纳征也称纳币,即纳聘,俗称送“聘金”。请期是请女方同意婚期,实与纳征兼而行之,俗名之为“过聘”。亲迎则是男方前往女家迎新娘于归。古之六礼,行礼庄重,且每礼附加细节,手续繁琐,每礼必具书贴往来。客家人视婚娶为养子孙传宗后的根本大计,故如此注重且共循上述“大礼”。可想而知,客家人毕竟是经历大流迁的移垦民,饱尝过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苦,徙至南国他乡也常为温饱所困,故偏重信义,不重繁文缛节,逐渐将古“六礼”舍繁就简,多加变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何况客家地域广阔,大部分居处在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再加上数千年婚姻演变,自然各地有些差异,但主要表现也只是沿袭古礼的程度不同。
婚娶禁忌事项
1、客家人在说亲过程中,当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年庚帖交换后,父母要让算命先生合一合,看会不会冲克,如没有冲克,便把年庚帖供在灶君老爷神位前。在此后一个星期内,家中要太太平平,禁忌生病;不能打破器皿;不得被镰刀或菜刀等利器割破手脚而流血;忌讳家中饲养的家畜生病死亡。
2、忌未完婚女子在准新郎家过夜。忌同姓结婚。忌婚礼进行中有小孩哭闹。婚日忌打破镜子。忌窥视轿中的新娘,俗传新娘身上有煞气,看了得眼病。
3、新娘入门时,公婆要躲避。结婚闹洞房时,禁忌打破茶杯等器皿,认为器皿打破象征家庭不完整,是个坏兆头,新人不顺。
4、出于对经血的禁忌,忌讳“先好后娶”,原因是未婚女子没有进行净化仪式,身子不洁,这样会使男人事业上做不起。
5、出嫁人忌在娘家过年节;女儿女婿在娘家忌同床睡。
6、寡妇再嫁、出亲、迎亲均忌大门出入,须在傍晚偷偷溜出村庄,不能路经原家后龙山,也不可回头看原来自己家,以免不吉利。走到半路,要坐上布轿“归门”,人们称她为“夜轿婆”。
7、日常办喜事时不能说“绝”字。
客家婚娶习俗礼仪相关文章:
★ 南方腊八节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