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人节风俗礼仪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中国情人节的知识

在江苏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扩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

在福建,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织女用的脂粉。祭拜双星后,即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丽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并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戏。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情人节风俗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认识,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对应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文献记载了牛郎织女星区对应岭南地域分野。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因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七夕成为爱情象征,因而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传统节日,在当代便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年味儿冲淡的情人节

上元节又称为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古时,元宵节夜游观灯,街上甚是热闹。有诗为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失,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在古时女子难得有机会出门,这样的节日,大家出来赏灯猜谜,恰是男女约会的好时节。传统戏曲中的陈三和五娘就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一见钟情,在《聊斋志异》中王子服与婴宁也是相遇在元宵节。王子服拾花痴情寻婴宁,婴宁单纯可爱,可谓写出了少男少女的爱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醉翁谈录》中的粉盆儿,《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在《三言二拍》中破镜重圆的故事,此可见,上元节可谓是自古以夹的"情人节"。不管是欧阳修的诗词还是众多的小说奇谈都写出了上元节男女赏花关灯,互诉爱慕的情景。现在由于男女直接没有那么多的礼节,上元节更多的是春节的延续,人们沉浸在正月里的欢乐,有许多节日习俗已渐渐淡化。

2、 湮没在历史里的情人节

上巳节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草绿虫鸣,万物复苏正是踏春的好时节。杜甫曾写下"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这样美丽的节日是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机会。早在先秦《诗经·郑风·溱洧》就反映了郑国青年男女在水边踏青幽会的盛况。在《汉书 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到汉代,上巳节已经成为被官方承认的官民共同参与的节日。在宋代上巳节开始走向衰落,如杜安世《玉楼春》的"三月初三春渐老,遍地残花风暗扫。……今年不似去年欢,云海路长天杳杳。"刘克庄《忆秦娥·上巳》写道:"修禊节,晋人风味终然别。这些都说明上巳节早已今非昔比了。在当今社会三月三这一节日早已被大多人遗忘。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保留,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男女青年赛哥、赏歌,对唱传情表意。侗族的三月三,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姑娘们早早提着洗好的葱蒜等待对山上情郎的讨取。在畲族更是重大,可与春节媲美,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场面十分热烈。

3、 广为人知的中式情人节

七夕节更多的是妇女的一种节日,妇女在七夕节乞巧,乞福。"七夕节起源于对古代的天体日月星辰崇拜。"这在《夏小正》 中就有非常明确的记载,"是月,织女东向。" 七夕被誉为中国的情人节多半与牛郎和织女的民间传说有关,寄托了人们对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希冀。其实早期的七夕节并没有爱情的影子,而是对妇女具有重要意义。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晚,"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乞巧这一节日可以说是古代唯一一个专门为妇女们而过的节日,它不仅仅具有游戏娱乐的功能,更是当时妇女们的一种自我认同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满足了封建社会妇女对于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后来在宋代七夕除了乞巧、生芽外,文人们还借牛郎织女的传说赋予它爱情的魔力。七夕这一中式的情人节由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的更多是,《行香子·草际 鸣蛩》又题为"七夕",可看出作者 在七夕节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深情思念:"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这也是一种爱情。



中国的情人节风俗礼仪相关文章:

上巳节的传统礼仪知识

旅游活动方案范文合集

祖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中国的情人节风俗礼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4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