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倍》教学设计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几倍》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几倍》教学设计1

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

学具: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

(一) 初步感知

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 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

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观察黑板上:__×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__×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

(3)你又是怎么知道__×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

(4)12÷4=3表示什么意思?单位怎么写?得出:12是4的3倍,说明倍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5)让学生说说自己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

4、引出课题:用倍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进一步感知

1、引入: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一起去看看。

2、出示: 跳远比

松鼠:

袋鼠:

猜一猜:袋鼠跳的长度是松鼠的( )倍。

3、出示数据,电脑验证

(三)自主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自主提出问题

出示:爬行比赛

蜗牛24只 毛毛虫6只; 乌龟4只。

学生提的问题能口答的直接口答。(如求和的或者比多少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摘录:“蜗牛的只数是毛毛虫的几倍?”或“蜗牛的只数是乌龟的几倍?”

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比较两个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灵活应用 解决问题

引入:闯关比赛

1、第一关:估一估

估一估,左边公鸡的只数是右边的几倍?

图片出示:左边20只公鸡

右边5只

2、第二关:“阳光伙伴”体育运动

出示图(略)

要求列式表示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之间有倍数关系。

3、第三关:开启智慧大门

出示智慧大门图

1、提示学生:智慧大门上方有12盏灯,小朋友必须开启一些灯,而且开启的盏数与关着的有倍数关系。如开启——10盏,关着——2盏。10是2的5倍。

要求同桌合作用彩色笔涂色,探究不同的涂色方法。

(五)、课堂总结 深化主题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几倍》教学设计2

侯家寨乡中心小学 刘英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倍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复习巩固自然数的概 念,认识倍数,发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了解倍数的概念。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 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 用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 索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难点:

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了,我们来看一看超市的商品价格哪些是自然数? 生:找自然数

师口述信息:“皮帽90元,布帽18元”

生提问题并解答。(引导提出倍数的问题“皮帽的价钱是布帽的 的几倍?”)

解答:90÷18=5(不加单位)师板书。

答:皮帽的价钱是布帽的5倍。

师引导说出:90是18的5倍。

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超市里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倍数关系? 那袜子的价格3.5有没有倍数关系?(没有) 为什么?(3.5不是自然数)

从这个式子里我们发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

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二、合作探究

老师今年25岁,你们呢?(10岁左右)能不能问老师的年龄是 你们的几倍?(不能)为什么?(除不尽)

小组讨论:

计算下面两组题 (1)12÷3= 11÷3= 40÷8= 43÷8= 315÷15= 637÷15= 计算黑板上的式子,请小组之间根据结果把他们分分类? 生观察,引导总结:

1、没有余数。

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都是是自然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是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

3、师总结并板书: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相除,商没有余数,我们就 说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的倍数。

三、巩固运用

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说说他们的倍数关系。

2、找一找谁是谁的倍数,看谁找得多 (小桃子们找不到家了,快来帮帮他们吧!) 谁是谁的倍数呢?

指名说答案和思路,全班交流。

3、判断:

① 1.2除以0.4等于3,所以1.2是0.4 的倍数。

② 12是倍数。

③6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4、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有倍数关系的数字。(年龄、学生人数、角 的度数等)

探究求倍数的方法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肯动脑,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数 学非常有趣而且有用。

有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还记得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 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谁还能接着往下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你是怎样知道的?3_1=3只 3_2=6只 3_4=12只

根据这个规律,青蛙的数量越来多,该怎么样快速、准确地说后 面的数呢?(给只数乘以

1、

2、4) 指名回答

师说一个只数,学生说嘴、眼和腿。(5只、8只、10只) 也就是说: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1、找出他们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2、

3、5 通过刚才找倍数,我们发现,倍数有无数个,那有没有最大的倍数 (没有)那最小的倍数呢? 总结并板书:(倍数个数无限,有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游戏

出示数字2 4 6 9 12 18 20 30 48 规则:老师出一个数,看你卡片上的数是否符合条件,符合的听指令,做动作,看谁反应快?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积极的参与,不断地探索,体验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几倍》教学设计3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艳玲

教学内容:

北师版 二年级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 (7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象、小猴图片教具,三角形、正方形教具,三角形、正方形磁力学具。 教学流程:

一、拔河比赛

1.创设情境,引入“倍”

师:周末的时候,小猴到小象家做客,它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小象队派出了2只小象,小猴队一下子就派出了5只小猴。比较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两个数量相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

师:小猴队输了,又来了1只小猴,比较现在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比较两个数量的新说法:倍。

教师示范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请学生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后教师提问:谁和谁比? 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3倍? 2.变化数量,理解“倍”

(1)师:虽然小猴的数量时小象的3倍,但是小猴还是输了。小猴不服气的想:我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输了,那我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可不一定了。要想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小猴应该有几只呢?

生:8只。

师:为什么是8只?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

请学生示范:把小象的数量看成1份,小猴的数量是大象的4倍,那么就有4个那么多,就有4份,也就是4个2,所以是8只。

(2)师:虽然小猴的数量已经是小象的4倍了,可是还不是小象的对手,于是小猴队又派了4只小猴,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了?现在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几倍呢?

请学生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6倍?

师:如果我只说“小猴是6倍”行不行?为什么?

(3)师:现在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6倍,这次拔河比赛小猴赢了。小象却不同意了,也派了1只小象,这时谁是谁的几倍呢?

生:4倍。

师:黑板上也不能一下子看出 4倍。能不能画一画、摆一摆,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

请学生到黑板摆一摆或圈一圈。

师:小猴刚才是不是12只,现在还是12只,刚才是6倍,怎么就变成4倍了呢? 请学生来回答后师生总结:虽然小猴的数量还是12只,但1份的数量变了,所以倍数也发生了变化。

二、我说你摆

师:象妈妈想请小猴和小象来玩“摆棋子大闯关”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挑战一下?我们就按照象妈妈的口令,我来说,你来摆。

1.第一关

师读要求:有4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3倍。

师提示学生:先不着急摆,先想想:谁和谁比?所以是把正方形的数量还是把三角形的数量看成是1份?

学生独立按照要求摆棋子。摆完的同桌两个人互相看一看摆的数量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你摆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为什么你摆的正方形是三角形的3倍?

2.第二关

师出示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

师提示思考:“?”是什么意思?代表几个?谁和谁比?把谁的数量看成是1份?

学生独立摆一摆。摆完后同桌两人按照要求说一说自己动手摆和思考的过程。

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张贴到黑板上,讨论:大家摆的都是“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为什么数量不一样。

3.第三关

师出示要求:有8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2倍。 师提示学生先思考:谁和谁比?谁是1份? 想好了再摆。

生独立摆,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看看同桌是怎么摆的,两个人进行商量。 请学生汇报,一边交流一边讨论,到底把谁看成是1份,应该摆几个正方形?

三、总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倍”,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倍”,你在哪听说过?大家回去找一找,并进行交流。

《几倍》教学设计4

(一)

教学内容

五年级奥数A版93-95页中的“王牌例题1-3”及完成“举一反三1-3”中9道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板题。

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奥数中已经学过了“和倍或差倍问题”,你们还记得解答“和倍或差倍问题”的计算公式吗? “陈子豪,你说……记得真好。”

解答和倍或差倍问题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和÷(倍数-1)=较小数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大数

同学们学的真棒!有没有信心学好本节的学习内容呢?(稍微停顿)从同学们响亮的回答声中,老师听出了同学们的自信。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再次走进“倍数王国”,更进一步认识倍数问题(板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共同探讨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3页,请看“王牌例题1”。 二.新授

(一)学习例1

1、出示例1

2、检查自学情况,搜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师:课前已经让大家做了预习。弄懂的请举手(请放下)有疑问的请举手……你说……谁还有什么问题?你问的很好:“为什么26-18=8cm。就是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比第二根多的长度呢?”“(3-1)表示的是什么?”

3、教师释疑。

为了弄懂这2个问题,我们要学会画图分析,我们先用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原来两根同样长的铁丝,虚线表示减去部分,实线表示剩余部分。从图中我们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出:第一根剪得短,第二根剪得长,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剪26-18=8cm。也就是余下的第一根比第二根长的长度。 “(3-1)表示的是什么?” 因为从题中可知:“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所以“(3-1)表示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比第二根多的倍数”,再根据“差倍问题”求出这时剩下的第二根长度,最后加上26cm就是原来每根铁丝的长度。

4、知识小结。

谁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了…..没有的话,现在我们回头再看例1。这是一道典型的倍数问题。解答这类倍数问题时,要先确定“一倍数”,通常选用较小数作为“一倍数”。例如例1中就是把第二根余下的的长度作为“一倍数”。再确定两个数的和或差相当于一倍数的几倍,最后求出一倍数就可以了。

5、独立完成 “举一反三1” 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举一反三1”呢?下面做题竞赛开始。

做完的请举手,

(1)你说第一题应该怎么做? 682÷(10+1)=62 62×10=620.你说“10”是怎么来的?“10-1”表示什么?讲得真好。请坐。

(2)你说第二题怎么做? (6.5-0.9)÷(3-1)=2.8(m) 2.8+6.5=9.3(m) “6.5-0.9”求得什么?“3-1”求得什么? 也很好。请坐。

(3)你说第三题怎么做?

(45-15)÷(6-1)=5个

40+15=45个

全正确。大家自学效果真棒,每位同学奖励一朵小红花。

(二)学习“王牌例题2”

1、出示例题2。

2、抽生读题 口述“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下例2.(稍微停顿)师:声音真洪亮,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已知条件和问题吗? (稍微停顿)师:说得真好!(请坐)

3、让学生与 “王牌例题1”比较异同。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例题1和例题2,看谁有双“火眼金睛”,很快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师:你说(稍微停顿),请坐。说的真棒,你的双眼真不愧是“火眼金睛”。你说的没错。这也是一道倍数问题,但这道题中有两句倍数关系的句子,即“甲组图书是乙组图书的3倍”和“ 甲组图书是乙组的5倍”。

4、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师:刚才通过例 1的学习,我们知道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确定一倍数,但这道题中有两句倍数关系的句子,到底确定哪一句倍数中的较小数为一倍数呢?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郭粮硕,你说:“说的真好,第一句告诉我们原来甲组图书是乙组的3倍”,而第二句告诉我们”若乙组给甲组6本后。这时甲组的图书是这时乙组的5倍。由于这时甲乙组图书发生了变化,最好确定这时乙组图书本数为一倍数。

一倍数确定后,又怎样确定这时的甲乙组图书与一倍数的关系呢? 师:由题意可知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拿出了6本则甲组相应的拿出6×3=18本,只有这样甲组图书才是乙组图书的3倍。事实上。甲组不但没有拿出18本,反而接受了乙组的6本,这时,甲组就比乙组图书多出18+6=24本,正好对应着这时乙组的(5-3)倍,从而求出这时乙组图书的本数,即:一倍数,最后再用(18+6)÷(5-3)=12加6的和乘3,即求出甲原来的图书数

4、列式计算(略)

5、作答(略)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没有的话再回头看一下例2。

6、知识小结:

这是一道更复杂的倍数问题,题中有两句有关倍数关系的句子。对于这样的倍数问题,一般把这时倍数关系中较小的数看做一倍数,利用和倍或差倍求出一倍数就可以了

7、完成“举一反三2”。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举一反三2”吗?

(稍微停顿)师:做题竞赛开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稍微停顿)师:做完的请举手,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学习成果给大家分享一下。

(三)学习“王牌例题3”。 同学们真厉害顺利闯过举一反三两关,老师相信同学们也能学会“王牌例题3”,

1、出示例题3

2、组织自学,合作探究。

师;请大家根据“王牌例题3中的思路导航”自学一分钟,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再与同桌交流,然后试着解决“举一反三3”, 6分钟后我们展示学习成果,看谁能成为本节课的“学霸”。 自学竞赛开始。

3、.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师:看懂的请举手(请放下)不懂的请举手,你说(稍微停顿)

4、.教师释疑。

你说第一题应该怎么做?14÷(2×3-4)=7(组) 正确,请坐

你说的第二题怎么做?80÷(30×2-40)=4(天) 30×4=120(吨)

40×4+80=240(吨)

你说第三题如何做?20÷(6×2-8)=5(组) 5×7=35(人)非常正确,请坐。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不知不觉又快到了下课时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解答倍数问题,必须先确定标准量(即一倍量),再确定两个数量的和或差相当于一倍量的几倍。最后用除法求出一倍量及相关问题。即:

和(或差)÷几倍数=倍数。

当然对于稍复杂的倍数问题,如果利用方程解答更通俗易懂,但在小学阶段解方程有点困难。希望同学们课下仔细揣摩,多做习题,熟能生巧。

四,作业

第16讲 倍数问题

(一)

一、知识要点

倍数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已知几个数的和或差以及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

解答倍数问题,必须先确定一个数(通常选用较小的数)作为标准数,即1倍数,再根据其它几个数与这个1倍数的关系,确定“和”或“差”相当于这样的几倍,最后用除法求出1倍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由于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剪去26-18=8厘米,所以剩下的铁丝第一根就比第二根多(3-1)倍。因此,8÷(3-1)=4(厘米)。就是现在第二根铁丝的长度,它原来长4+26=30厘米。

练习1:

1.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这个0去掉,就得到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2.两根绳子一样长,第一根用去6.5米,第二根用去0.9米,剩下部分第二根是第一根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3.一筐苹果和一筐梨的个数相同,卖掉40个苹果和15个梨后,剩下的梨是苹果的6倍。原来两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

【例题2】 甲组有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给甲组6本,则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5倍。原来甲组有图书多少本?

【思路导航】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拿出6本,甲组相应的也拿出6×3=18本,则甲组仍是乙组的3倍。事实上甲组不但没有拿出18本,反而接受了乙组的6本,18+6就正好对应着后来乙组的(5-3)倍。因此,后来乙组有图书(18+6)÷(5-3)=12本,乙组原来有12+6=18本,甲组原来有18×3=54本。 练习2:

1.原来小明的画片是小红的3倍,后来二人各买了3张,这样小明的画片就是小红的2倍。原来二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2.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上层的书的本数是下层的4倍。从下层拿5本放入上层后,上层的本数正好是下层的5倍。原来下层有多少本书?

3.幼儿园买来的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吃掉10个梨和6个苹果后,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是梨的5倍。原来买来苹果和梨共多少个?

【例题3】 幼儿园买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大班的同学每7人一组,每组领3个梨和4个苹果,结果梨正好分完,苹果还剩下16个。大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思路导航】因为苹果是梨的2倍,每组分3个梨和3×2=6个苹果最后就一起分完。可每组分4个苹果,少分6-4=2个,所以有8组同学,全班有7×8=56人。

练习3:

1.高年级同学植树,共有杉树苗和杨树苗100棵。如果每个小组分给杉树苗6棵,杨树苗8棵,那么,杉树苗正好分完,杨树苗还剩2棵。两种树苗原来各有多少棵?

2.高年级同学植树,已知杨树的棵数正好是杉树的2倍。如果每小组分到杉树6棵,杨树8棵,那么,杉树正好分完,杨树还剩20棵。两种树原来各的多少棵?

3.同学们带着水果去看“敬老院”的老人,带的苹果是桔子的3倍。如果每位老人拿2个桔子和4个苹果,那么,桔子正好分完,苹果还剩下14个。同学们把水果分给了几位老人?

【例题4】 有两筐桔子,如果从甲筐拿出8个放进乙筐,两筐的桔子就同样多;如果从乙筐拿出13个放到甲筐,甲筐的桔子是乙筐的2倍。甲、乙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桔子?

【思路导航】根据“从甲筐拿出8个放进乙筐,两筐的橘子就同样多”可知,原来甲筐比乙筐多8×2=16个橘子;如果从乙筐拿出13个放到甲筐,这时,甲筐就比乙筐多16+13×2=42个。因此,乙筐里还有42÷(2-1)=42个,原来乙筐里有42+13=55个,甲筐里原来有55+16=71个。

练习4:

1.甲、乙两仓存有货物,若从甲仓取31吨放入乙仓,则两仓所存货物同样多;若乙仓取14吨放入甲仓,则甲仓的货物是乙仓的4倍。原来两仓各存货物多少吨?

2.兄弟两人原有同样多的人民币,后来哥哥买了5本书,平均每本8.4元;弟弟买了3支笔,每支笔1.2元,现在弟弟的钱是哥哥的3倍。兄弟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3.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如果参加的女生名额给5个男生,则男、女生人数同样多;如果参加的男生名额给4个女生,则男生是女生人数的一半。原定夏令营中男、女生各多少人?

【例题5】 甲粮库的存粮是乙粮库的2倍,甲粮库每天运出粮食40吨,乙粮库每天运出30吨。若干天后,乙粮库的粮全部运完,而甲粮库还有80吨。甲、乙粮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

【思路导航】因为甲粮库的存粮是乙粮库的2倍,如果每天乙粮库运30吨,甲粮库运出30×2=60吨,两粮库的粮食就会同时运完。而实际上甲粮库每天只运出40吨,所以,每天就少运60-40=20吨。80吨里包含有4个20吨,也就是已经运了4天,因此,甲粮库原有粮食40×4+80=240吨,乙粮库原有240÷2=120吨。

练习5:

1.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某农民给这些果树喷洒农药,已知他每天喷洒24棵桃树和10棵梨树,几天后,梨树全部喷洒完,而桃树还剩下24棵。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2.小朋友带着一篮桔子和苹果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每个老人分各3个苹果和5个桔子,最后苹果分完,篮子里还剩下7个桔子。如果原来桔子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那么,分给了几个老人?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3.甲、乙二人共存钱550元,当甲取出自己存款的一半,乙取出自己的70元钱时,两人余下的钱正好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存有多少钱?

《几倍》教学设计5

一、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几倍》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范文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备课教案设计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

小数乘以分数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5篇

人教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和化简比的教学设计5篇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备课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放缩》教学设计教案

《几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几倍》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几倍》教学设计1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7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