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观后感
推荐文章
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观后感,欢迎借鉴学习!
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观后感1
对于不怎么爱看电视剧的我来说,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后,着实感觉不错,下面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分享也是一种乐趣。
这部剧现在很火,想必很多亲最近都有听闻,不过好像前期的宣发没做太多,靠的是上映后的口碑发酵。
这年头,真的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因为好喝的酒太少,粗制滥造的太多,找到一个不容易,大家肯定帮忙打广告。
这是一部以唐代为背景的电视剧,有李白,有花萼相辉楼,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原著。如果想看《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建议先不要看原著,因为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精彩的情节故事,还有场景布置和服装道具。
如今靠流量小生主演的电视剧,要么是五毛特效、要么是假笑的龙套,看过之后让人“尬”的不行。这部剧不一样,服装上,各路小兵穿的盔甲,都很大程度地还原了历史风味,道具组是用了心的,虽说里面有城防军野战军等盔甲制式的使用混淆,但这只是小瑕疵,瑕不掩瑜。
在细节上的雕琢也体现在了服饰,外景,等等方面,而这种精致的细节,才是影视作品的真正优势,观看这部电视剧时,你可以很容易地代入到那个年代的氛围感中去。
再来说说演员,主演是雷佳音,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雷佳音就是“前夫哥”,参加过《极限挑战》、参演过《绣春刀2》,而在这部剧里,他的演技发挥依旧很赞,一个演员,演的角色,能让人觉得有味道,就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而三小只里的易烊千玺在里面饰演李必,可以说在流量小生里面易烊千玺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虽然还有雕琢之处,但是,对于年轻演员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剧情上,其实到中间会有一点点的疲软,但这只是小问题,这部网剧的质量,真的已经很高很高了,确实是一部带着诚意的作品。
当然作品里面还有编剧安排的一些影射和讽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真正看懂了这部剧你就知道了。
最后说一下具体的背景,故事时间点位于安禄山造反前,大唐王朝距离由盛转衰没多久了,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观后感2
易烊千玺、雷佳音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目前豆瓣评分8.7分,是2019年至今上新的国产剧集最高分。只是一边是该剧的好口碑,一边是不少观众感慨“晦涩”“看不懂”。这样的尴尬不仅仅是《长安十二时辰》遭遇到的,但凡“烧脑”一点的剧集,都会有“看不懂”的吐槽。怪剧集做得不够通俗,还是说观众审美已经出了偏差?
因快节奏和内容密集,一些观众吐槽剧集“看不懂”。
先说观众所谓的“看懂”。很多人对于“看懂”的理解是:不费脑,不必思考,二倍速才像是正常播放速度,可以一边做事一边瞅两眼,哪怕是错过好几集剧情也丝毫不影响衔接……
观众“看懂”,除了剧集本身通俗易懂外,主要还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绝大多数国产剧都是“套路剧”,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老梗,就比如看到男女主角吵架一点不用担心,反正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误会,而且后面肯定会和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国产剧不仅是“套路剧”,还是“烂剧”。比如注水,一个误会可以演个三五集,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再比如架空,明明是一部历史剧,但从服化道、台词到人物的思维方式,完全是现代人的范式,观众理解门槛是降低了,但这样的历史剧却已违背了历史。
虽然每次有烂剧播出,网络上都会吐槽声一片,口碑也很惨淡,但网络播放量却节节升高。很多观众一边骂烂剧,一边又“甘之如饴”地看着烂剧。这正是烂剧的一种潜在危害:它在不知不觉间就让你“习惯”了,并拉低了你的审美水平。可以把这形容为审美上的“劫持”或审美“奴役”,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就是,“一开始你恨它,接着你会慢慢地习惯它、熟悉它,最后你会离不开它。”
就比如很多观众已经习惯了二倍速看剧,结果真来一部零注水的好剧,观众习惯性地开二倍速,就发现看不懂了;或者当观众已经习惯把历史剧当做古装背景的现代剧,你真来一部有着严密历史考据、台词半文半白的历史剧时,他们可能就会觉得晦涩难懂……当观众习惯了低审美水平的剧集,审美水准较高的口碑剧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门槛”。
撇开烂剧对观众的审美“劫持”外,“看不懂”可能也跟剧集不够接地气有关。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说“看得懂”的作品都是糟糕的,“看不懂”的作品才是高级的,能否看得懂与作品质量从来就没有必然联系。只是,电视剧终究是属于大众娱乐,所以笔者倡导的是:在保证不拉低作品审美质感的同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老少兼宜。
另外,观众也千万不要轻易地因为“不好懂”“看不懂”就放弃一部剧集。“看不懂”虽然挑战了我们的审美习惯,但它可能也能拓宽我们的审美视域,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准。就像戴锦华教授曾说的,“今天所谓看得懂、看不懂本身好像很单纯,其实不然。当你理直气壮地说看不懂的时候,你表达的是对一种单一审美趣味的洋洋自得,是对所有差异性——且不说批判性——的拒绝,你需要的是那种熟悉感,它能带给你安全,让你最小付出最大获得。”
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观后感3
十二个时辰的亡命追击,二十四格灯楼的爆炸燃烧,每一刻都是性命攸关,每一步都是绝境逢生。
那些历史长河里只附着于冰冷刻板的史料记载中日渐枯槁的故事与人物,在《长安十二时辰》逐渐明朗生动,有血有肉。从雕胡饭、薄荷叶、油缒子,到上元节的赏灯等众多传统,再到行走在坊间形形色色的人物衣衫、发饰、语言,那极尽繁华厚重的大唐一百零八坊里的烟火气,都让人感受到了盛唐的气息。
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最初的狠决和傲气,被不断地磋磨,而且始终因为种种限制被束手束脚难以施展。一个如此睿智之人,却在这一整个事件中始终难以窥探到本源上的问题,他就像普通人一样,临近故事了结,真相将揭之时才慢慢豁然。
李必从最初他敢用囚牢中人人畏惧的五尊阎罗张小敬,这难道不是破釜沉舟的狠决么?再说到后来为保下张小敬故意将贺知章气走,贺知章明明是太子系的最大靠山,但他,为了张小敬却将这座靠山推倒了,赌上了自己,赌上了靖安司,赌上了太子,这又何尝不狠决?
关于张小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书中结局定格的那个画面:“一滴晶莹的泪水,从张小敬干涸已久的眼窝里流淌而出,这还是他来长安九年以来的第一次。”他是做事果断凶狠的五尊阎罗,人人闻之色变,可他也是悉心守护战友女儿,为救百姓只身涉险的孤胆英雄。“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所为的不过两个字:平安”,当阎罗讲出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狠狠地拍了下手,这个人物,绝了!张小敬,是个心里时刻想着百姓的阎罗。
在他提及回鹘老头的毕罗饼,普济寺的雕胡饭,太常乐工,舞姬李十二,瞎眼阿婆的时候,张小敬语气悠长,独眼闪亮:“我在长安城当了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就是这儿,我恍然,支撑这个死刑犯不顾一切走过刀山火海去拯救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不是别的,正是他日夜念想的微不足道的人与生活。
即便在最后他有很多机会去杀了那个让他和战友们获得悲凉结局的君王,最终没有去刺杀他的原因想必是怕皇帝驾崩引起皇权相争国家动荡,从而使敌国趁虚而入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若有战乱,首先遭殃的便是挂在心上的百姓了。
这种思想境界的高度,你又如何有勇气去下一个简单肯切的定义,说他是一个粗人呢?我迟迟找不出适合描绘他的词语想必原因在此了。他比谁都敢,比谁都狠,却也比谁都心软。他大大咧咧的神经却始终要面临着暗流涌动的政权争霸,在黎民苍生与儿女情长中不断进行自我拉扯,这是一个折磨的过程,
《长安十二时辰》被归为悬疑类的作品,可我觉得,它其实也是一个寓言。
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观后感4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是根据《长安十二时辰》原著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天宝三载正月十四这一天早上巳时到次日上元节巳时这十二个时辰发生的一件关乎大唐帝国存亡的事情,主角的是“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的五尊阎罗张小敬。
这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服、化、道都十分精美而用心,大部分符合历史事实。从建筑、摆件、人物的装束、铠甲、携带的器物都有出处,其形象与盛唐时期历史记载、壁画、绘画的形象一致,从主角到路人小女孩大都是长安城的流行装扮,令人眼前一亮,感叹其用心。一开始的长安气象,很好地展现出唐都长安的日常生活,给人以真实可触的感觉。
有一些名字的改动,如第一秒就出现的天宝改为天保(北齐年号),李泌改为李必,贺知章改成了何执正,李林甫改成了林九郎,太子李亨改成了李玙(李亨的曾用名),杨太真改成了严太真,岑参改成了程参,王忠嗣改成了王宗汜,高力士改成了郭利仕,许合子改称许鹤子,开元都称为旧历,似乎是为了规避史实。但是我想如果使用原名令人们能够让人们将其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感触。
剧中一些细节处理得很好,如每集开头的日晷指针阴影指向的时刻正是本集的时间,第一集是巳时,第二集是午时,颜色也略有不同,如此来看则二十世纪电视剧刚好演完,最后一集再总结一下。李必的道士装,发簪为前后向,而不是一般人的左右向。又,其中第一集开始就存在的对自然光线的运用,更能凸显靖安司内的环境,也实在地告诉观众这是实景拍摄。
再说人物形象,雷佳音饰演的张小敬基本符合我读原著时对人物的理解,自大、狂傲而认真,心中有天下而轻朝廷,而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也非常深入人心。
正如网上有人提到的,这部电视剧确实有电影的质感,建议大家闲暇时间可以看一下。
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观后感5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历史悬疑推理小说。《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小说的创作缘起非常偶然,马伯庸在知乎上对《刺客信条:长安》开了一个脑洞,但在网友数万点赞下,这一创意于2016年开始在微博上扩充连载,最终成为共计48章,发生在十二个时辰内的悬疑故事。
虽然《长安十二时辰》整部剧集是讲短短一天的时间,但是却用几十集来表述,豆瓣上8.7的高分,也足以说明这部剧的过人之处。。
对于非原著党来说,观看此剧的门槛大概就是节奏太快,且每一段都将人物主线与暗藏玄机的复线穿插其中。再加上半文言的对白,听起来颇有晦涩之感。
从画面和制作来说,《长安十二时辰》大到亭台楼隔的布局,小到材料装潢、摆件物设,处处可以看到对唐文化的致敬。
导演曹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并不是还原大唐,我是想还原大唐的一天。”
24小时之内,曹盾及其团队深度致敬唐文化,为观众重现一场“唐文化浮世绘”。哪怕是街头闪现的民间女子,其足下的履、靴、屐、身上的锦、麻、丝、布帛;云型发髻;敷铝粉、抹胭脂、画黛眉的展现皆有迹可循。
《长安十二时辰》的灵魂是张小敬。他游走于人性的黑白两侧,走出死囚牢房,表面大口吃肉,混不吝四处寻店游街。实则心系于民,联络暗桩,刀刀制敌。
“吾六世高门望族,七岁与张九龄称友,九岁与太子交,何监是吾师,王宗汜将军是吾友,亦随叶法善师修道法近十年,圣人常召我共辩道法真意。”
《长安十二时辰》的支柱是李必。他表面气定神闲,一心修道,实则一心忠于太子,暗中为其笼络官员,以对抗丞相一派。年纪轻轻便于跌宕起伏之中看尽人间繁华荒芜,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这次的雷佳音和易烊千玺都奉献了极为精彩的表演。
张小敬这个角色是狡诈、狂躁的,但同时内心又细腻如水。雷佳音这次不丧也不傻,一个眼神便将人物本色展露了出来。
李必这个角色是心高气傲,却又谨小慎微。所以饰演这种角色一不小心就会变成面瘫古板念台词。但好在四字弟弟把这个角色呈现了出来,不能说有多惊艳,但绝对合格。
以上皆可称之为精致,如同一袭华美的袍子,让观者赞叹。
长安十二时辰,叙事按理应当充斥着紧张感,用对应的视听语言节奏去配合信息的展现才是导演应该做的。但导演在这里明显在沉浸于对服化道的极致追求,反而撇弃了剧情。对原著的改编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就好比李必的人物动机,在原著中李必是因为与太子的情谊,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才力破长安危机。而在剧中,把李必变成了一个视宰相为最高理想的官僚。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坐上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随仙修道十年,就修了个宰相的梦?
时间紧迫,主角们依旧是采用“聊天式办案”。再加上因为过审而大幅的剪辑,插入的情节,突兀的角色登场,这也导致了悬疑度大大降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不常,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反正个人觉得是非常不错的。
胭脂电视剧作文观后感相关文章:
★ 赏梅有感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