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观后感
推荐文章
《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沿着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以多位党史、军史专家的讲述,采用影视资料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壮烈征程,真实而又有意义。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观后感5篇,希望大家喜欢!
《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观后感1
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历经挫折、辗转北上;红二、六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会师的长征史诗。《红旗漫卷西风》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艰险的生动形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非凡的智慧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党的事业是无数革命先烈和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历经艰难万险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每一个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时刻用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认真按照“两学一做”的要求,努力学习,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做到学思践悟、学做结合、知行合一。要在“三严三实”的活动中, 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观后感2
将毛泽东词作中的名句作为剧名,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的红色气质得到了充分彰显。值得称道的是,这一次对于红色气质的再现,不再那么循规蹈矩。由陕文投集团、SMG尚世影业、深圳广电集团、北京春秋风云等公司联合出品,孙昌博、尹廉和担任总制片人,王飞执导的《红旗漫卷西风》,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剧,因其“年轻化”的创作理念,在红色题材剧集密集的秋季档期,备受关注。
全剧以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和革命先驱为原型,将1920__年到1949年期间的陕西革命史作为背景,表现了“西北革命之火燎原全国”的历史史实。“当年的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家本身就是年轻人,满腔热情投身革命。以年轻人的故事感召年轻人,我们希望用这部讲述理想和信念的作品影响更多的当代青年。”该剧制片人、尚影副总经理李旸谈道。
“大事不拘、小事不虚”是创作的起点
1920__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等人的突然叛变,屠杀共产党人的阴云在全国笼罩。在西安城内,中山军事学校学员队与政治保卫队成为国共双方暗自博弈的焦点。这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军事学校,是剧中三兄弟在各自走上不同革命道路前最后的成长交集:大哥秦怀文(姬他饰)在学校担任教官,二哥秦怀武(封柏饰)是学校的学员,三弟同时也是主人公李致远(张粟饰)在后来也进入了学校。
诸如此类“原生性历史背景+戏剧化情节设计”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构,在剧中比比皆是。对于任何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何在创作中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尺度,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则性问题。对于《红旗漫卷西风》而言,该剧的编剧范胜震强调的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范胜震介绍,创作初期,编剧团队就前往陕西照金进行采访,整整在当地驻扎一个月的时间,不仅要看实地、看实物,还要拜访老红军、党史专家,力争每写一段就看透这一段相关的历史资料。“比如薛家寨最后被攻破,是因为出了叛徒,叛徒带领敌人从后山小路攻上去——这样看似很戏剧化的情节,其实都是在实地采访后了解到,最终运用到创作当中来的。”该剧制片人、陕文投副总经理程宇补充道。
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的指导下,《红旗漫卷西风》的故事脉络在编剧团队的笔下日渐清晰,“家国同构”的创作理念一以贯之:老一辈的三兄弟分属不同的革命阵营,年轻一代的三兄弟同样为追求理想选择不同的革命道路。“以家事写国事,用基础的人物架构,涵盖当时的历史情境。”程宇这样阐释剧本创作的意图。
在剧中,蒋介石和冯玉祥的渭华起义、两当兵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西安事变、中条山抗战和转战陕北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次第搬演,“大事不虚”的创作风貌得以凸显。同时,观众又能透过细节感受到精密、细致的“小事不拘”:例如,为了充分展现1933年的陈家坡会议——这一在西北革命历史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会议——创作团队特意设计了主人公李致远在会后传达会议指示的段落;又如,将红枣作为爱情的信物,而将指南针作为政治信仰的信物,则是主创团队头脑风暴了近四个小时的结果。
得益于剧本创作阶段的“步步为营”,《红旗漫卷西风》在拍摄阶段保持了“急行军”的节奏。4月20日,开机;7月6日,杀青;9月10日,成片送审;10月21日,在东方卫视与观众见面。从开拍到播出仅仅5个月的时间。在剧中饰演梁冬梅的女主角吕一表示:“这是我拍戏以来,唯一一次,所有演员从来没有在私底下吃过饭的。导演更是废寝忘食,都忘记让剧组放饭了。”
“年轻化”创作手法的核心在于共通、共鸣
该剧导演王飞表示,这部剧最大的特色就是“一部‘年轻化’的红色革命剧”。而年轻演员面孔的出现,是这种“年轻化”最为直观的体现——主演中年龄最小的范凌子(高梓萱饰演者)是“95后”,其他年轻演员也都是“80后”。但是,既然要打“偶像牌”,为什么不起用相对具有更高人气的“小鲜肉”呢?而张嘉译(饰演程慕贤)、张光北(饰演秦声达)和杜志国(饰演梁万龙)等“老戏骨”的加盟又是为何?
在选角问题上,王飞坦言自己曾考虑过一线的人气偶像演员,“但我有好剧本、好平台,可以用好演员,不一定在意他们的粉丝量有多少。”与“人气”“颜值”等市场化的选角要素相比,主创团队更看重演员是否“走心”。“我们选角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演员本身对角色要有认同感和贴合度,自我的精神世界和所要诠释的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要能够有所融合。”李旸这样认为。在她看来,这几位“老戏骨”更是“偶像”,为这部电视剧增色不少。
演员的“年轻化”仅仅只是一种手段,创作路子的“年轻化”远不止于此。“我们是拍电视剧,是讲故事,何况即便在真实的革命年代,也不可能整天打打杀杀。而拍戏讲故事,最重要的是以情动人。如果没有情感认同的基础,即便拍再多的战争场面和打斗戏,也难以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在李旸的理解中,“年轻化”就是要拉近艺术创作与观众心灵之间的情感距离。
编剧范胜震曾经点题,认为全剧的关键词就是“信仰”和“选择”。剧中的两代三兄弟,既有共产主义的拥护者,又有三民主义的支持者,还有爱国的中间派,各自在不同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信仰的拷问与道路的抉择。信仰和选择,在革命年代是关乎家国前途的命题;在和平年代,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有着历久弥新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深度挖掘红色历史的基础上,高度凝练了关于信仰和选择的主题,想要体现信仰之坚、抉择之痛、人性之美,这与当下年轻人是有共通和共鸣的。不同的时代,一样的年龄,同样都面临困惑和选择——我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我的亲人、爱人、家庭和社会去做些什么?我该如何去选择我的目标、实现我的理想?我想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过时的主题,也是这部剧‘年轻化’的精神内核。”程宇强调了“共通”“共鸣”这两个关键词。从某种程度上,哪怕“感情戏戏份大于革命战争戏戏份”,只要能够增强观众的认同感和代入感,这就是一部好剧应有的模样。
《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观后感3
1935年,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写下了一首咏怀诗,名作《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该词不仅表达了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国工农军突破敌人防线,走向胜利的喜悦,还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毅力,豪情与壮志。导演王飞取用毛泽东这一诗词作为片名,足见其用意之深,之重。可以说,这首《六盘山》很好的诠释了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的精神内核。正如片中张嘉译饰演的中山军事学校校长程慕贤所言,“革命的希望,不能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要靠组织和群众的力量。如果革命需要我做出牺牲,我在所不惜。”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剧,《红旗漫卷西风》以1920__年到1949年期间的陕西近现代革命史为背景,以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为原型,讲述了一段轰轰烈烈地,由西北延伸至全国的战争故事。该片是一部革命剧,对陕西地区,不同的政治党派的人物心理的刻画十分细腻。特别是,以梁万龙(杜志国饰)为首的三个家族之间的复杂人物关系。
在这个大家族中,梁万龙,李耀川(郭晓峰饰)、秦声达(张光北饰)三人分别处于不同的阵营。首先,梁万龙作为兄长,承担起兄弟之间的桥梁工作,是情感纽带,维系着这三个家族的和平。其次,李耀川与秦声达分属于不同的阵营,一个心狠手辣,不念旧情,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的前程,一个为了人民孜孜眷眷地奉献。在剧中,兄弟三人20__年未见,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团聚的欢乐暂时掩盖了战争的创伤。只不过,这种“虚假”的兄弟情义之间的团结,因为李耀川的出现而彻底的瓦解,因为在李耀川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前途,只有自己,而不顾妻儿、兄弟,不顾平民百姓。李耀川是心狠手辣,想法设法地抓捕秦声达,并且把“三民主义”扭曲地传递给秦声达的儿子,让他们父子“短兵相接”。
于是,梁万龙,李耀川、秦声达三个人的矛盾,逐渐转化为子女之间的矛盾与纠葛,同时,信仰的不同,造成了根本上的对立。而这一切,都从张粟饰演的李致远视角而传递,因为,他把这个夹杂在国共两党之间、亲情之间、兄弟情之间、爱情之间的男人刻画得很成功,获得了观众的认同。按导演王飞的话说,这是一部融合了青春、热血、信仰等元素的正剧,也是一部充满了“红色偶像”气质的革命剧。
既然说到“红色偶像”,就不得不提张粟塑造角色的“统一”。在演绎生涯中,张粟扮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革命题材的影视剧,如《辛亥革命》、谍战剧《邮差》、《黄河英雄》、《红旗漫卷西风》等等。这些“红色”的形象,让张粟成为了“红色人物”的代表。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红色”角色,不管是张粟、吕一,还是张嘉译、张光北等,都以活跃的肢体语言,凸显人物的灵动,让观众眼前一亮,开始对这些角色充满期待。
李致远,从小住在大伯梁万龙家,生活无忧,有一股公子哥的气质。李致远与老人下棋,一横一笑,表现出了一幅“牛逼”的模样,但这种情感又不是不可一世,而是隐藏着良好的家教之风,让随行观赏比赛的人,对其赞不绝口。面对着青梅竹马的梁冬梅(吕一饰),他又显得有些木讷,因为他总是被欺负。这个情节的设置就奠定了李致远这一人物的性格基调——有善心,有智慧,怕女人,还有些软弱。这也可以说是,革命青春的描绘。李致远与梁冬梅的青春,是在炮火中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李致远从一开始拒绝大伯梁万龙当面许配婚姻,是带有一种“小孩子”的气质,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认为冬梅总是欺负他,所以才拒绝。然而,在战场中经历了炮火的洗礼后,他逐渐认识到“青春”,并且以相同的追求,完成自己的青春书写,既有保护“小家”的内涵,又有捍卫“大家”的意义。
其实,李致远的青春要归功于梁冬梅。梁冬梅,一个西北典型的女子,一个从名字就寓意了梅的傲骨与胆识,冷艳与不屈,顽强而有个性。在生活中,她是李致远的指引者,处处能为李致远考虑。在革命工作中,她又是李致远的领路人,让他步入革命之旅,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在炮火中,李致远与梁冬梅的青春,伴随着千难万险,伴随着残酷,一步步走向了追寻信仰的道路,走向了与亲人爱人患难与共的幸福之路。事实上,这一对对“青春”的刻画,是革命者“舍我其谁”式的精神表达,也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真情流露。
除了,战火青春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父子关系。在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中,李致远与父亲李耀川20__年未见,心里犹豫不决。一个人呆呆地关在屋子里,思考,并向伯父梁万龙袒露自己的心声,内心既渴望,又不知所措。等到李耀川进来时,他是有所顾忌的,不知道如何与父亲打招呼,只是盯着父亲看,望了说话,望了动作。张粟为了表现出这种矛盾的情感,表情凝固,不敢正视的看父亲李耀川,而是偷偷地观看,而等到父亲要拥抱他时,又是不自觉得拒绝,表现出父子关系的隔阂。张粟并没有太多的肢体动作或表情,而是默默地看着父亲李耀川,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是既陌生,又有些期待。张粟把父子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得十分得真实,准确。
这种情感随着李耀川的身份、行为与李致远的成长而改变。李耀川一直想培养李致远,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以至于,常常想方设法地阻止李致远,让他死心,却不知,李致远在李耀川的重重关卡中,破茧而出,明白了自己的坚守,也确信了自己的信仰。在剧中,李致远目睹了父亲李耀川抓捕舅舅秦声达,目睹了兄长秦怀文追杀校长程慕贤后,他深深地被震撼了。他看着在死在自己眼前的程慕贤,他想阻止,却无能无力。逐渐成长的李致远,开始以“男儿本色”去体味这些复杂的情感。就像导演王飞所说,“感情戏的部分其实我们都很纠结,在现场我们不怕耽误时间,不顺的地方就停下来,演员们互相沟通,这个地方要用什么样的情绪,表演状态是什么样的,讨论好了、走顺了再拍。这样让它更合理,更具艺术性,同时也不失商业价值。”
当然,无论是他与秦怀文、秦怀武的兄弟情,还是与身为国民党高官的父亲李耀川,一心为民的舅舅秦声达和疼爱的大伯,以及初恋女友与妻子,都在家国之中构成了一个复杂人物关系图景。此时的李致远在把握时代背景,不同情境的心理状态,即又爱又恨,又无奈又充满希望的百感交集之情。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是记录革命历史光辉一页的篇章,是书写年轻人为追求,为梦想,为信仰不断奋斗的凯歌。
《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观后感4
在20__年6月11日,作为一名今年刚被党组织讨论吸收的预备党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单位院内,生穿红t恤,佩戴共产党员标志,乘车到六盘山山顶,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历程,并进行了宣誓,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每一项活动,认真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仔细品味着每一次心灵交流的感动,切身体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
这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既对全体参加活动的集团干部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又增进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红色之旅”、“教育之旅”、“快乐之旅”和“团结之旅”。
长征是历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英雄壮举,是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铸成的历史,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今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是长征75周年的日子,但是长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发着激荡人心的神奇魅力,它不仅激励着中国几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远奏响出时代的音。
身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来自于影像和文字。这是当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种历史记忆的淡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用如椽的大笔和包举宇内的诗情,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的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竟是诗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点希望。
《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观后感5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我们如此敬佩和怀恋,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忆当年红军那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精神。
时间的思绪不由得飘回到70年前,红军长征过草地,爬雪山,四渡赤水的英勇画面,为了部队的安全,34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殿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回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获,敌人很高兴,准备去邀功,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拉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
长征中还有许多的红军战士为了队伍的安全,不惜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每个战士都是英雄,要是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念到这句格言时,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红军长征,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今年是纪念长征70周年的时刻,让我不禁想起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的精辟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队",70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华夏儿女。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是新的伟大的长征,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确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的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