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你好电影个人观后感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反思,父母和孩子之间该如何沟通。在离家出走的这段时间里,他的父母在不断的寻找他,而少年周成也在这次离家出走的旅途中也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东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都是为你好电影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都是为你好电影观后感1

写篇影评吧,这是很久之前就一直想写的一个电影,在电影频道看的,不太出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手法,也不是标新立异的主题,也没有出名的演员,估计不会有什么人找来看的。

想写这个电影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很凑巧的是看完这个电影紧接着看了《勇敢传说》,就觉得哇哦,不管时间如何,也不管空间如何,父母给与孩子的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你好,而青春期中孩子们对待父母的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你根本不懂我。

孩子的成长,或许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和难题,那个乖巧可爱的女孩不见了,变得乖张泼辣,那个顽皮淘气的男孩子不见了,变得桀骜不驯,爸爸妈妈的话再也不是所谓的金科玉律,在叹息着“孩子越来越不好管”同时,孩子也觉得爸妈“土爆了”,开始怀疑父母的那些教诲。

无论是周成的离家出走,还是梅莉达的逃婚,都是反映出来了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因为“我”要用“我”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我的感受更加重要,而不是相信“你”告诉“我”要怎么做才更好。

而无论是周成的母亲,还是梅莉达的母后,都在用自己走过的路来告诉儿女,希望他们少走弯路,替你做决定是因为“为了你好”,这是一个最优选择。

孩子的自我觉醒,与父母的处世哲学,必不可免的发生了碰撞。碰撞,如果像斗争一样,就会一方惨败或两败俱伤,如果能够妥协,或许双方都有痛,但是至少还可以共存。

周成是幸运的,他遇到了老丁,那些从父母嘴里说出,周成或许不屑于一听的话,从老丁嘴里说出,能让周成心平气和的想一想,然后去接受;梅莉达就要难过的多,当她发现自己的抱怨成真,而又并非如她以为的那样美好时,必须要依靠自己去救赎,所以,这个过程,梅莉达是在血淋淋的痛中成长的,所以梅莉达的领悟也要比周成更深刻。周成也好,梅莉达也罢,能够最终揭开心结的途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理解,“你根本不懂我”,而“我又何曾懂过你为我的好”,如果我是你,“我才能明白你对我的好”。

有人曾说,没有一个能战胜儿女的父母,但愿那些曾以胜利者姿态站在父母面前的儿女,能认真的想一想,如果你是父母,你又会怎么做呢。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点点长大,从不懂事的儿女,到慢慢为人父母,我们努力的去尝试着纠正父母在自己教育上的种.种,却依然会面对自己孩子的不满与不解,这个时候,我们是否会回想起自己的父母,多一分理解呢?

如果很多事情,我们找不到答案,那就认真想一想,如果我是你,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就明了了。

PS,我看《都是为你好》的时候,把它列入了公路片的范畴,作为公路片,我真觉得蛮不错的,故事情节紧凑,中心突出,比那些随着走随着想,不知道讲什么的好得多。

都是为你好电影观后感2

昨晚在泡脚时无意中发现电影频道播放的电影名字叫《都是为你好》,这几个字出现在孩子们期末考试前夕着实应景,一下就被吸引,最近朋友圈在流行一些有关期末考试引发的焦虑的文章。尽管这类关于亲子教育的故事看了很多,还是有很大的好奇,这个故事又是如何描述的?

我没有看到故事开头,只知道一个约十二三岁的离家出走的叫成成的男孩和一个很酷的姓丁的中年男子在外地,中年男子刚买的新车貌似因为这个男孩而损伤严重,他借着让孩子父母赔偿的理由让男孩联系家里人,后来这个聪明的男孩打给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位美术老师,并没有打给父母,电话还没讲完,一群年轻的混混邀了一帮人来复仇的样子,他们除了想让成成和丁某见识一下自己的厉害外,还想要成成脚上的因为考试成绩提高爸爸刚刚奖励的乔四限量版运动鞋。这位丁叔叔自然挺身而出,救下成成,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这时我才明白一点剧情:离家出走的男孩遇上一位好心叔叔,因为二人同路,叔叔打算送这个孩子回家。一路上都在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这个孩子做些安抚工作。一路上两人的聊天才透露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妈妈在牧场工作,希望孩子专心读书,不支持孩子学习画画,还把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得到的画布和颜料当面踩了个稀巴烂。孩子一气之下就独自一人搭车去城里找爸爸,爸爸看了儿子的画,非常开心。儿子原本打算跟着爸在城里爸生活,谁知道爸爸的断然拒绝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跟踪爸爸一路才知道爸爸已经在城里又组建了一个家庭。他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刺激,刚刚还跟自己说工作很忙,照顾不了自己,现在却跟一个叫自己的爸爸为爸爸的三岁左右大的小女孩又亲又抱,旁边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准备上车。他冲上去试图发泄心中无限的愤怒,被爸爸给拦了下来。拉扯中爸爸的一个巴掌打到自己脸上,他才听清楚爸爸所说的话。他和妈妈已经离婚七年了,一直没有告诉他是不想影响他的学业,打算等到大学再告诉他的。他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带着失望和悲伤冲出了人流,爸爸再怎么尽力也没能追上他。

在遇到丁叔叔后,他们一路都经历着同样的故事在不同家庭上演。他们二人因为住店来到一家宾馆,宾馆老板有两个儿子,十五六岁的大儿子也因为喜欢汽车修理不想学习偷偷跑到修理厂去跟师傅学习,每次回到家里都会被爸爸毒打一顿。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爸爸的育儿名言。在爸爸眼里,爸爸就是爸爸,儿子就是儿子,儿子就是要听爸爸的。可怜的孩子身上到处都是被打后留下的痕迹,成成遇到跟自己遭遇相似的哥哥自然跳出来打抱不平,希望丁叔叔带上这个哥哥一起走,远离这个没有爱的家。这个提议遭到有过案底的丁叔叔的断然拒绝,成成就以自己不回家来威胁丁叔叔,最后丁叔叔无奈答应去跟这个孩子的爸爸谈一谈,希望能化解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孩子们却天真的以为丁叔叔是做说服工作去了,最后在偷拿到身份证后还是穿帮,被宾馆老板发现自己的大儿子要离家出走,第一反应就是操起棒子就要打。一场混乱之后,丁叔叔讲了一个因为儿子离家出走,父子分离十六年的故事,老板的儿子这才放弃离家出走的'念头,父子二人终于开始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棍棒和背包。

原来,丁叔叔讲的故事就是自己和儿子的故事。当年就是因为自己没能和儿子保持很好的沟通,做了一些让儿子无法理解的事情,以至于十六年彼此都不联系。这对丁叔叔来讲是最深的痛,也是难以挽回的事情。这次,如果不是即将和儿子结婚的儿媳妇主动联系他来参加婚礼,试图化解这对父子十几年的恩怨,他都不知道儿子在哪里。所以,才会出现故事开头的救下离家出走的成成,丁叔叔一开始就从成成身上看到了自己儿子当年的影子。一路上,丁叔叔站在父母的角度跟成成讲述父母行为背后的期待,有晓之以理,有责骂,也有迂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能够有一个能保护自己,又能在精神上跟自己沟通的男性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崇拜,欣赏和尊重溢于言表,就差叫他“爸爸”了。或许,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所需要的身份认同吧!当他们找到自己崇拜的对象会义无反顾。

尽管这是发生在三个不同家庭的离家出走的故事,令人悲伤和难过,但是仍旧被这背后父母深厚的爱所打动,只是这些父母都太执着于自己想要的画面了,都不愿意轻易承认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误。丁叔叔家的孩子当年是在妈妈不幸患癌症后,爸爸因为一个不当行为入狱,导致孩子对他失望至极而离家出走,孩子或许认为是妈妈的去世跟爸爸的行为也有一些关系,所以他们一直没有任何联系,更不用说解释了;宾馆老板的大儿子,希望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想走父母认为的“唯有读书高”这条路而被家庭暴力,实在在家里呆不下去了才想到跟成成一起去别的城市;成成的故事更加复杂,父母在自己很小的时候离婚,父母都瞒着自己,让自己觉得最信任的两个人都不信任自己,也不值得被信任。妈妈也是只希望孩子能考取好的学校将来能到大城市发展,不支持痴迷画画并且画的很好的成成跟老师一边学习一边画画。而爸爸也因为有新的家庭根本顾不上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即使欣赏成成在画画方面的天赋,也不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一个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三个故事中的孩子都是处于青春期,他们都觉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又都无法从家里拿到真正的支持,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真正在乎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大部分父母眼中只有学习这一条路,这让他们非常无奈和无力,这个时候能够表达自己声音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家出走,用这个方法来惩罚自己的父母,试图用这个方法来让自己的父母改变,并证明自己。回想这样的故事在身边也越来越多,小一点孩子的孩子躲在黑网吧里度日,大一些的孩子有的走向自闭,有的到后来需要精神类药物维持,有的干脆弃学,不再踏进学校,与家里人的关系都很疏离。这些情况无论发生在哪一个家庭都是极度痛心的,这些故事也在提醒我,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和平相处,保持良好的沟通。或许,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也正值青春期,所以我才会被这部影片的标题吸引。

记得故事里跟着寻找成成的一个警察对车上成成的父母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我没有养过孩子,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你们口口声声说关心孩子,你们连孩子平时跟哪些人玩,喜欢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关心孩子吗?是啊!什么是关心?是关心我们关心的问题更多还是关心孩子关心的问题更多呢?我也这么问自己。在孩子的渴求(被爱,被关注,被接纳,被尊重等)跟学习之间,如果要排序的话,你会把哪个排在优先的位置呢?剧中的几个家庭都有些本末倒置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比孩子本身更多,没有交流和沟通,这样的互动自然容易令关系走向极端。

我回想自己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当自己试图站在孩子立场去倾听、了解他的压力和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时,当他愿意跟我敞开的时候,我很开心和满足,我也非常欣赏自己的耐心和智慧,用给他按摩的时间跟他沟通;当我看到他内在的那份忐忑和迷茫时,我很心疼,希望帮到他更多又似乎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也看到自己内在的那份纠结,既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通过学习拿到一份自信,将来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也希望他能够尽早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我们会全力支持他,让他从中获取更多的能量,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当我写完这句话时我留意到自己内在隐藏的焦虑,期待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完成自己还在寻找的答案,多么可笑!所以,我的功课也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当我带头走出自己的路,他在后面自然也学会了。所以,做父母的,要想跟孩子有很好的关系,最终还是要从自身的学习成长开始,从了解我们的孩子开始。

我在想:每个人不一样,每个家庭也不一样,这也代表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不一样,是什么让不一样的父母有了对孩子同样的期待呢?这些期待又满足了父母怎样的渴望呢?从这个公式中看上去是多么的不合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的是什么呢?你带给孩子的又是怎样的一份影响呢?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为自己和孩子做些怎样的调整或改变呢?

无论前行的路有多黑暗,多崎岖,只要乌云散去就会有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永远是孩子心里的那道光!寒假临近,希望无论我们的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如何,都能有一个愉快的寒假!

都是为你好电影观后感3

“每个孩子,都是你父母的限量版”。道尽了儿女在父母心中的重要位置。 故事从周成离家出走开始,穿着爸爸刚送给他的礼物,五千元一双的“乔丹4”限量版篮球鞋。见到这款鞋子的小男生都巴不得自己也拥有这样珍品,周成更是爱不释手。 而他离家出走后,误上了老丁的新车,一路上与老丁的磨合中,得知老了的儿子也是离家出走的孩子,而且一走就是十六年…… 父母的一些行为方式是有错误,而孩子们的出走怎知父母的焦急心情?彼此的不理解,造成彼此间很多的伤害,都是缺乏沟通和陪伴没体现。 限量版的珍品,我们能用心呵护,而限量版的“孩子”,为什么父母不能更多也一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而自以为是呢?再说了,作为父母限量版的孩子,多体谅理解父母,主动与他们沟通,才不会辜负了父母对你这个珍品无私的爱。 当然,有些父母以“都是为了你好“为借口,来缚干涉你的兴趣爱好你很委屈,以他们的观念来打压你也是不对的,你应该以合适的方式与他们沟通,给他们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盲目逃避是不可取的,离家出走更不对。记住你是父母的限量版珍品,爱你永远不会改变,虽然有的事情没能及时向你解释,请给他们修正的机会和时间。 《都是为了你好》一部温情的影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亲情与爱的离合,理解与爱的认知,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都是限量版,一样珍贵。 老丁送给儿子结婚的新车,在周成的掺合下撞坏了,珍贵的物品可以花钱修理好,而珍贵的亲情一旦失去却是覆水难收。 最终,老丁得到儿子的谅解,已经过去了十六年之久。人生中有很多的不同观念,遇事多些沟通理解,少些浮躁冲动,好多问题还是都会迎韧而解的。 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少些说教,多一些倾听,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法宝。想起前几天,儿子拒绝与我聊聊天,他说我总把话题给聊死了。仔细想想,也是,我总想灌输给他我认为是对的观点,而不去倾听他的理解和认知。他之所以愿意和爸爸聊天,因为能得到认同和理解,有存在感,而我总是忽略了他的想法,让他不快。 我还是想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强烈要求他和我聊聊,父母有问题知错要改,有些难度,但要有态度和行动,慢慢来触入孩子喜欢的聊天模式,通过磨合来填平代沟,父母也要勇于削掉自以为是的东西。 儿子退了一步与我达成共识,聊天可以,必须他爸爸在场时,才和我聊聊,避免与我针锋相对时伤了“和气”。看来,代沟,有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原因,以自己的经验自居,以我认为定论,而忘记了孩子已经是一个可以辨析事非而独立思考的人。 都是为了你好!请彼此互相珍惜你的“限量版”。

都是为你好电影观后感4

这是很久之前就一直想写的一个电影,在电影频道看的,不太出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手法,也不是标新立异的主题,也没有出名的演员,估计不会有什么人找来看的。

想写这个电影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很凑巧的是看完这个电影紧接着看了《勇敢传说》,就觉得哇哦,不管时间如何,也不管空间如何,父母给与孩子的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你好,而青春期中孩子们对待父母的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你根本不懂我。

孩子的成长,或许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和难题,那个乖巧可爱的女孩不见了,变得乖张泼辣,那个顽皮淘气的男孩子不见了,变得桀骜不驯,爸爸妈妈的话再也不是所谓的金科玉律,在叹息着“孩子越来越不好管”同时,孩子也觉得爸妈“土爆了”,开始怀疑父母的那些教诲。

无论是周成的离家出走,还是梅莉达的逃婚,都是反映出来了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因为“我”要用“我”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我的感受更加重要,而不是相信“你”告诉“我”要怎么做才更好。

而无论是周成的母亲,还是梅莉达的母后,都在用自己走过的路来告诉儿女,希望他们少走弯路,替你做决定是因为“为了你好”,这是一个最优选择。

孩子的自我觉醒,与父母的处世哲学,必不可免的发生了碰撞。碰撞,如果像斗争一样,就会一方惨败或两败俱伤,如果能够妥协,或许双方都有痛,但是至少还可以共存。

周成是幸运的,他遇到了老丁,那些从父母嘴里说出,周成或许不屑于一听的话,从老丁嘴里说出,能让周成心平气和的想一想,然后去接受;梅莉达就要难过的多,当她发现自己的抱怨成真,而又并非如她以为的那样美好时,必须要依靠自己去救赎,所以,这个过程,梅莉达是在血淋淋的痛中成长的,所以梅莉达的领悟也要比周成更深刻。周成也好,梅莉达也罢,能够最终揭开心结的途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理解,“你根本不懂我”,而“我又何曾懂过你为我的好”,如果我是你,“我才能明白你对我的好”。

有人曾说,没有一个能战胜儿女的父母,但愿那些曾以胜利者姿态站在父母面前的儿女,能认真的想一想,如果你是父母,你又会怎么做呢。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点点长大,从不懂事的儿女,到慢慢为人父母,我们努力的去尝试着纠正父母在自己教育上的种.种,却依然会面对自己孩子的不满与不解,这个时候,我们是否会回想起自己的父母,多一分理解呢?

如果很多事情,我们找不到答案,那就认真想一想,如果我是你,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就明了了。

,我看《都是为你好》的时候,把它列入了公路片的范畴,作为公路片,我真觉得蛮不错的,故事情节紧凑,中心突出,比那些随着走随着想,不知道讲什么的好得多。

都是为你好电影观后感5

《都是为你好》是你我一定听过的话,可你真的尝试去理解过父母么

小时候有两本书是心头之好,一本是《故事会》,一本是《读者》。

相对于前者的侧重故事逻辑和可读性,《读者》偏重的是鸡汤和慰藉,而《都是为你好》大抵就是这个概念。

它不是一部标准意义上的故事性电影,它掐头去尾,只保留了中间几段“鸡汤式”的对话。虽然简单,但这碗鸡汤,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你又不得不喝。

从“子不教父之过”到“孟母三迁”再到“都是为你好”。

遍观上下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似乎教育问题,永远侧重的都是父母那头,教育的好坏,责任都在父母。而忽略了孩子应该要承担的责任和那份给予父母的理解,这里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家的孩子,自己心疼,所以明知有错,也不忍再多苛责。

《都是为你好》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一段故事。

不同之处在于这部电影选择的错位式拍摄手法,用一对不是父子,却处境如同父子的组合来阐述了教育里的一些道理。

这样的组合,让很多平时父母与子女彼此之间,永远开不了口的话,在一路的旅程中轻易的脱口而出。

周成14岁,这是一个萌动又叛逆的年纪,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是陌生又熟悉的,他们渴望着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他们的选择,多数时候又会被扣上不好好学习的标签。周成和他的人生就是这样,他的爱好不被母亲理解,选择去父亲那边寻找安慰,却撞破了父母早已离婚七年的秘密,他的世界瞬间崩塌。

于是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老丁生于1957年,早已迈过了知天命的岁月,在他年轻的时候,有着幸福的家庭。当某一天妻子生病带来的重大经济压力,让他铤而走险,选择du博这一条不归路。为此他遭遇了四年牢狱之灾,也间接导致了妻子离世、儿子一别16年,不再相见。慢慢老去的他,在孩子结婚的这一天,他渴望与儿子冰释前嫌。

于是他选择驱车前往。

周成与老丁,在不同的平行线上,相同的时间点里,奇妙的汇聚到了一条线上。

周成教育、调侃着老丁,老丁也教育、数落着周成。很多他们从未向别人吐露的心声,在此刻都喷涌而出。

周成说:“最讨厌父母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幌子,来阻拦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老丁说:“不管怎样,也不能离家出走。孩子都是父母的限量版,失去了该怎么办。”

此处我们需要感谢编剧,他并没有用一场说教来改变周成,就如同老丁并没有为周成的父母辩解一样。他只是一直强调,不管怎样,不能离家出走,不要做一些不能回头的傻事。

与孩子而言,在他们的年纪,也许都是为你好真的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和阻力。

与父母而言,在他们的年纪,也许真的是认为这样的安排是他们内心最好的。

在这一点上,没有对错,但有一点,如同电影中一样,最终先做出妥协的一定是父母,因为父母永远比子女更爱对方。

当周成失而复得,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周成的母亲说:“以后你想画画就画,妈妈再也不阻拦你!”,失去孩子的恐惧要远远大于决定孩子的未来,当然也许用不了多久,当母亲渐渐淡忘此事,又会再次唠叨起孩子的学习和“不务正业”。

但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呀。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的问题,又有谁能说的清道的明。惟愿天下的父母与孩子,多理解,多沟通,切莫再行极端之事,因为走到绝路,与己与家人,都是一种不可弥补的伤害。

都是为你好电影观后感6

昨晚在泡脚时无意中发现电影频道播放的电影名字叫《都是为你好》,这几个字出现在孩子们期末考试前夕着实应景,一下就被吸引,最近朋友圈在流行一些有关期末考试引发的焦虑的文章。尽管这类关于亲子教育的故事看了很多,还是有很大的好奇,这个故事又是如何描述的?

我没有看到故事开头,只知道一个约十二三岁的离家出走的叫成成的男孩和一个很酷的姓丁的中年男子在外地,中年男子刚买的新车貌似因为这个男孩而损伤严重,他借着让孩子父母赔偿的理由让男孩联系家里人,后来这个聪明的男孩打给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位美术老师,并没有打给父母,电话还没讲完,一群年轻的混混邀了一帮人来复仇的样子,他们除了想让成成和丁某见识一下自己的厉害外,还想要成成脚上的因为考试成绩提高爸爸刚刚奖励的乔四限量版运动鞋。这位丁叔叔自然挺身而出,救下成成,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这时我才明白一点剧情:离家出走的男孩遇上一位好心叔叔,因为二人同路,叔叔打算送这个孩子回家。一路上都在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这个孩子做些安抚工作。一路上两人的聊天才透露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妈妈在牧场工作,希望孩子专心读书,不支持孩子学习画画,还把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得到的画布和颜料当面踩了个稀巴烂。孩子一气之下就独自一人搭车去城里找爸爸,爸爸看了儿子的画,非常开心。儿子原本打算跟着爸在城里爸生活,谁知道爸爸的断然拒绝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跟踪爸爸一路才知道爸爸已经在城里又组建了一个家庭。他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刺激,刚刚还跟自己说工作很忙,照顾不了自己,现在却跟一个叫自己的爸爸为爸爸的三岁左右大的小女孩又亲又抱,旁边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准备上车。他冲上去试图发泄心中无限的愤怒,被爸爸给拦了下来。拉扯中爸爸的一个巴掌打到自己脸上,他才听清楚爸爸所说的话。他和妈妈已经离婚七年了,一直没有告诉他是不想影响他的学业,打算等到大学再告诉他的。他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带着失望和悲伤冲出了人流,爸爸再怎么尽力也没能追上他。

在遇到丁叔叔后,他们一路都经历着同样的故事在不同家庭上演。他们二人因为住店来到一家宾馆,宾馆老板有两个儿子,十五六岁的大儿子也因为喜欢汽车修理不想学习偷偷跑到修理厂去跟师傅学习,每次回到家里都会被爸爸毒打一顿。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爸爸的育儿名言。在爸爸眼里,爸爸就是爸爸,儿子就是儿子,儿子就是要听爸爸的。可怜的孩子身上到处都是被打后留下的痕迹,成成遇到跟自己遭遇相似的哥哥自然跳出来打抱不平,希望丁叔叔带上这个哥哥一起走,远离这个没有爱的家。这个提议遭到有过案底的丁叔叔的断然拒绝,成成就以自己不回家来威胁丁叔叔,最后丁叔叔无奈答应去跟这个孩子的爸爸谈一谈,希望能化解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孩子们却天真的以为丁叔叔是做说服工作去了,最后在偷拿到身份证后还是穿帮,被宾馆老板发现自己的大儿子要离家出走,第一反应就是操起棒子就要打。一场混乱之后,丁叔叔讲了一个因为儿子离家出走,父子分离十六年的故事,老板的儿子这才放弃离家出走的念头,父子二人终于开始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棍棒和背包。

原来,丁叔叔讲的故事就是自己和儿子的故事。当年就是因为自己没能和儿子保持很好的沟通,做了一些让儿子无法理解的事情,以至于十六年彼此都不联系。这对丁叔叔来讲是最深的痛,也是难以挽回的事情。这次,如果不是即将和儿子结婚的儿媳妇主动联系他来参加婚礼,试图化解这对父子十几年的恩怨,他都不知道儿子在哪里。所以,才会出现故事开头的救下离家出走的成成,丁叔叔一开始就从成成身上看到了自己儿子当年的影子。一路上,丁叔叔站在父母的角度跟成成讲述父母行为背后的期待,有晓之以理,有责骂,也有迂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能够有一个能保护自己,又能在精神上跟自己沟通的男性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崇拜,欣赏和尊重溢于言表,就差叫他“爸爸”了。或许,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所需要的身份认同吧!当他们找到自己崇拜的对象会义无反顾。

尽管这是发生在三个不同家庭的离家出走的故事,令人悲伤和难过,但是仍旧被这背后父母深厚的爱所打动,只是这些父母都太执着于自己想要的画面了,都不愿意轻易承认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误。丁叔叔家的孩子当年是在妈妈不幸患癌症后,爸爸因为一个不当行为入狱,导致孩子对他失望至极而离家出走,孩子或许认为是妈妈的去世跟爸爸的行为也有一些关系,所以他们一直没有任何联系,更不用说解释了;宾馆老板的大儿子,希望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想走父母认为的“唯有读书高”这条路而被家庭暴力,实在在家里呆不下去了才想到跟成成一起去别的城市;成成的故事更加复杂,父母在自己很小的时候离婚,父母都瞒着自己,让自己觉得最信任的两个人都不信任自己,也不值得被信任。妈妈也是只希望孩子能考取好的学校将来能到大城市发展,不支持痴迷画画并且画的很好的成成跟老师一边学习一边画画。而爸爸也因为有新的家庭根本顾不上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即使欣赏成成在画画方面的天赋,也不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一个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三个故事中的孩子都是处于青春期,他们都觉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又都无法从家里拿到真正的支持,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真正在乎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大部分父母眼中只有学习这一条路,这让他们非常无奈和无力,这个时候能够表达自己声音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家出走,用这个方法来惩罚自己的父母,试图用这个方法来让自己的父母改变,并证明自己。回想这样的故事在身边也越来越多,小一点孩子的孩子躲在黑网吧里度日,大一些的孩子有的走向自闭,有的到后来需要精神相关的药物维持,有的干脆弃学,不再踏进学校,与家里人的关系都很疏离。这些情况无论发生在哪一个家庭都是极度痛心的,这些故事也在提醒我,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和平相处,保持良好的沟通。或许,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也正值青春期,所以我才会被这部影片的标题吸引。

记得故事里跟着寻找成成的一个警察对车上成成的父母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我没有养过孩子,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你们口口声声说关心孩子,你们连孩子平时跟哪些人玩,喜欢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关心孩子吗?是啊!什么是关心?是关心我们关心的问题更多还是关心孩子关心的问题更多呢?我也这么问自己。在孩子的渴求(被爱,被关注,被接纳,被尊重等)跟学习之间,如果要排序的话,你会把哪个排在优先的位置呢?剧中的几个家庭都有些本末倒置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比孩子本身更多,没有交流和沟通,这样的互动自然容易令关系走向极端。

我回想自己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当自己试图站在孩子立场去倾听、了解他的压力和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时,当他愿意跟我敞开的时候,我很开心和满足,我也非常欣赏自己的耐心和智慧,用给他按摩的时间跟他沟通;当我看到他内在的那份忐忑和迷茫时,我很心疼,希望帮到他更多又似乎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也看到自己内在的那份纠结,既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通过学习拿到一份自信,将来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也希望他能够尽早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我们会全力支持他,让他从中获取更多的能量,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当我写完这句话时我留意到自己内在隐藏的焦虑,期待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完成自己还在寻找的答案,多么可笑!所以,我的功课也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当我带头走出自己的路,他在后面自然也学会了。所以,做父母的,要想跟孩子有很好的关系,最终还是要从自身的学习成长开始,从了解我们的孩子开始。

我在想:每个人不一样,每个家庭也不一样,这也代表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不一样,是什么让不一样的父母有了对孩子同样的期待呢?这些期待又满足了父母怎样的渴望呢?从这个公式中看上去是多么的不合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的是什么呢?你带给孩子的又是怎样的一份影响呢?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为自己和孩子做些怎样的调整或改变呢?

无论前行的路有多黑暗,多崎岖,只要乌云散去就会有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永远是孩子心里的那道光!寒假临近,希望无论我们的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如何,都能有一个愉快的寒假!


都是为你好电影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范文五篇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

2019《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影评精选

观看《银河补习班》有感范文5篇

感恩的心观后感范文5篇

精选《背着爸爸上学》观后感范文5篇分享

勇敢传说的电影观后感

2019电影《银河补习班》观看感范文500字5篇

《感恩的心》观后感精选5篇

北京青年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都是为你好电影个人观后感

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反思,父母和孩子之间该如何沟通。在离家出走的这段时间里,他的父母在不断的寻找他,而少年周成也在这次离家出走的旅途中也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东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都是为你好电影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都是为你好电影观后感1写篇影评吧,这是很久之前就一直想写的一个电影,在电影频道看的,不太出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手法,也不是标新立异的主题,也没有出名的演员,估计不会有什么人找来看的。想写这个电影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很凑巧的是看完这个电影紧接着看了《勇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8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