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心得10篇(3)
推荐文章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心得范文10篇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心得范文八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发展产业,是增强贫困地区脱贫“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脱贫攻坚中具有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在产业扶贫纳入贫困县扶贫成效考核的大背景下,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不少产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各地产业发展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大多数地区通过发展产业脱了贫、摘了帽,助推了“山乡巨变”;但也有地区发展的产业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存在农产品大量滞销,出现产销脱节、谷贱伤农的现象。
产业扶贫是我国长期扶贫开发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专项扶贫开发模式之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利器。可以说,产业发展直接影响脱贫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搞好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准产销,其关键所在也是要抓住“精准产销”。
当前,一些贫困地区正在开展“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大面积调减传统产业种植面积,并不断推广特色种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然而,扶贫产业发展在不断上规模、走市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困难。有媒体曾报道,贵州省一极贫乡使用中央专项扶贫资金近80余万元兴建养鸡场,但因市场定位不准,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养鸡场亏损严重,而最终关停闲置。不难看出,养鸡场关停闲置原因很多,但产销不精准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虽是典型案例,但也能折射出一些普遍现象。当下,提及产业扶贫,耳熟能详的有蔬菜大棚、稻虾连作、畜禽养殖等产业,这些产业确实带动了不少地区脱贫增收。但近几年,一些贫困地区在未经市场调研、产销对接的情况下盲目效仿,各方一拥而上,一些产业规模化发展迅猛,同质化严重,产销对接不充分、不精准,导致在一些地区出现产销脱节、“谷贱伤农”现象。长此以往,产业扶贫势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难以获得预期效果。发展产业也将陷入“政府热心,百姓冷眼”,甚至“干部不满,群众无感”的尴尬境地,既影响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加难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因此,要用好“产业扶贫”这一脱贫利器,必须在选择准产业、找准市场上下功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扶贫产业不可盲目跟风,必须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加强系统布局谋划,做好市场调研和供需对接。在大面积、大规模推广扶贫产业的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合理的供需区间内,加强销售市场对接,做到“精准产销”,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资金和资源效益,实现扶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心得范文九
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新中国70年的减贫事业》。生动诠释了新中国70年的减贫史,既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奋斗史,又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史,更是持续积累中国减贫经验和取得巨大减贫成就的辉煌史。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在新中国70年的减贫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的减贫思想、减贫模式和减贫方案存在差异、各有侧重,但始终相互联系、一脉相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逻辑体系。
其实,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一直把扶贫工作当作是重中之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走遍了全国10多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每到一个地方调研,他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那里了解情况,有时还专门到贫困县调研。
如今,步入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第六个年头和新时代的起点。离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迫在眉睫,全面实现精准脱贫更是势在必行。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 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学校、农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为契机,持续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做好“扶贫攻坚战役”的“收尾工作”,可谓是正当其时。
可纵观现实,有的“结对帮扶”干部和基层扶贫干部一扶贫就是“扶贫手册”“扶贫表格”“满天飞”,“精准脱贫”成了“精准填表”。扶贫成效不再是看有没有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困难,而是,谁的材料最齐全,谁的扶贫手册按得手印最多,谁的表格最”花式”,这种“表面功夫”式的扶贫“劳神”又“费力”,“花拳绣腿”的“功夫”根本显示不出扶贫的成效,与我们2020年全面实现精准脱贫更是“背道而驰”。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精准脱贫”成了“精准填表”其根本原因就是上级部门再检查和考核验收成果的时候唯“虚”不为“实”,也就是俗称的调研“不走心”,不入户,“慰”而不“问”,单靠翻翻“台账”,看看建档立卡资料就评价扶贫工作到不到位;其次,形式主义在作祟,为了绩效不扣分,应付检查,做足“表面功夫”,这种“假把式”的形式主义扶贫要不得,还需多“走心”。
要与“混”绝缘,多做“真调研”。上级部门再检查和考核验收成果的时候唯“虚”不为“实”,“不走心”,不入户,就是一种“混”作为。没有认识到脱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在其位,谋其政”,多务实,深入调查研究,对监测评价对象、内容、指标、方法等逐一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促使各地各部门如实提供脱贫材料和数据,对数据造假严肃追责,深入贫困户,了解实际情况和扶贫的实际成效。
要与“干”结亲,多沾“泥土味”。“干”就是多一点实干,少一点形式主义的“敷衍了事”,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引导党员干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一点担当,多一点作为,要多沾“泥土味”,深入老百姓,与“干”结亲,真正把工作重心放在精准扶贫上面。
要与“民”相亲,实现“真脱贫”。要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扶贫有没有成效,群众说了算,贫困户说了算,如此才能做到与“民”相亲,不给形式主义和“虚假数据”“可趁之机”,多倾听一些最新鲜、最真实的民情民意,莫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填表之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贫困户如期脱贫,走向幸福之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扶贫工作有特殊性,不能做表面文章,只有深入实际潜心找规律才能找准脱贫药方。还需久久为功,多些务实,多些实干,才能实现真脱贫,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以赴奔小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心得范文十
今天,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燕振昌:94本日记里的初心故事》,94本工作日记,见证了河南长葛市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72年的人生,44载的无悔付出,见出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扛起使命,奋斗不息的人生。
这是一位“话有力”书记。在燕振昌看来,作为一名村干部,说话够不够分量,有没有力度,不是靠“嘴把式”,也不是靠“喊号子”,在他看来,“不能给群众办实事儿,说话就没有力量”。正是秉持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信念,从1973年起,时年31岁的燕振昌聚合全村能工巧匠办农机修造厂,在村里建股份制企业,担风险、扛责任,在他看来,不发展满眼都是困难,发展才有出路,因此,“克服困难也要干!”要想给村民办实事,就得想法设法挣钱,这种想法因为把集体把村民放在前头,而格外让人敬重,最终,他成功了,村民直接得益了。特困村成了今天的“样板村”。同样的,在新时代精准脱贫的战场上,在响鼓重锤激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扶贫干部们更当冲锋在前,敢于担当,既要有眼光有想法,还要有魄力有担当,千方百计把贫困村的产业搞上去,不断增强贫困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换,才能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历史任务,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要求和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才无愧于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人生。
这是一位“能吃亏”书记。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生活环境改善也就有了基础,燕振昌的“办实事”有了经济基础,他提出整体改善村民住房,作为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之路的“领头雁”,居功至伟,按说,建成的1000户新房,挑一件临街的门面自用,于情于理都无不可,但一贯在困难面前冲锋陷阵,一贯走在前头的燕振昌,却在“小家”利益面前,主动劝说家人后退一步,让我不禁想起那位“吃小亏干小事,吃大亏干大事”的“吃亏书记”李连成,或许成功者,或许把深陷泥淖的贫困村“拽”上岸,都需要这么一份“吃亏”精神,没有这么一股子“吃亏”精神,也成就不了李连成,也成就不了燕振昌,对这点,不能不服气“吃亏”书记们的人生格局甚大,境界甚高,令人钦佩。对于这一点,依然深处精准脱贫一线的村书记们,或许能获得某种启示和思路吧!
这是一位“主心骨”书记。2008年初春,面对赖以生存的幸福湖水频临干涸的问题,面对“附近23个村、近4万村民的吃水和灌溉出现严重困难,4000多亩庄稼面临绝收”,在困难面前,群众最想找的就是村委会,找到了他们心中的“带头人”燕振昌,他只有干脆利落的一句话,“有我在,你们都不要操心”,就是这样一句简单却掷地有声的话语,让群众瞬间有了“主心骨”。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民心。群众信任的不仅是燕振昌一个人,更是燕振昌代表的“共产党”这三个字,有了党的正确领导,群众头脑里就有了“主心骨”,思想上就有了“定盘星”,前行就有了“领路人”。当然,说到做到群众才会当成“自己人”“家里人”,在燕振昌的奔波下,2014年12月,投资1亿多元的长葛市西部引水灌溉工程完工,“干涸了6年的幸福湖重新碧波荡漾”。
这是一位人民的好书记。村民们说,“每当看着这水,就想起燕书记,是燕书记把这一方百姓‘救活’了,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2014年12月12日凌晨,燕振昌的工作日记在记到第四点时戛然而止。突发心梗,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燕振昌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村里的事还没有忙完……斯人已逝,风采犹存。在燕振昌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何为为党旗增光,何为为党旗添彩,何为老百姓的“主心骨”,何为老百姓的“领头人”?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将民心视为党心、自己心的忠诚、干净、担当,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的向前一步,在利益面前的向后一步,看到了一位人民好书记的光辉形象。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燕振昌同志必将和榜样们一起,成为新时代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榜样力量;必将激励更多人接续红色基因传承,致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为“老百姓的幸福”事业戮力奉献、担当作为:向燕振昌同志致敬,向燕振昌同志学习!
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心得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