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范文-5篇
推荐文章
响应国家的号召,尽量少出门,以免传染新冠。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电影的观后感已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观后感1000字1
今天,看完了《雷锋》这部电影后,雷锋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雷锋》电影观后感。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他用他那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雷锋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把平时俭省下来的积蓄寄给战友困难的家庭,寄给遭受灾荒的不相识的人们。他用业余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旅客买票,他深夜为战友缝补衣服……雷锋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做好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下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这些事情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犹如一砖一石,构筑起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厦,高高地耸立在人民的心中。如今,人们还把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称为“活雷锋”。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新曲。抚顺发了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就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我还记得电影中雷锋叔叔在抚顺上寺水库抗洪救险的情景: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洪水肆虐,身体虚弱的雷锋,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他和战友们一起,顶着暴风雨,踩着过膝的稀泥,挥舞铁锨,猛力挖掘泄洪道。天很黑,一时找不到铁锨,他就用手挖,挖一块,甩一块……雷锋在这场战斗中奋不顾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牵着思绪,我又想到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要学习雷锋的精神,我反思自己,平时在公交汽车上,有老人在身边时,我总是舍不得让座;在学校,有时我不能很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观看了雷锋的电影后,我的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以后,在公交车上,我一定给老人让座;在学校,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同我进步,同我成长。我一定把雷锋的精神作为我行为的准则,做一个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
雷锋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那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精神还在人间。让我们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活雷锋,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吧!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形象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记忆。雷锋助人为乐、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不少人以他为榜样,默默地奉献着。
电影观后感1000字2
有幸观看了电影《攀登者》的北京点映,观影之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了电影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
我终于明白,电影海报上的“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究竟意味着什么。
攀登珠峰为了什么?
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
如果你觉得,这两句话写在这里显得有些空洞,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国家从鸦片战争以后一路走来的历程。
当国家积贫积弱,只能任人宰割、任人奴役,那一条条不平等条约,那一个个外国租界…
当是时,我们的国,我们的家,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果你明白这种滋味,就能明白1960年我国登山队员冒死攀登珠峰的意义。
晚清之际,我们的国家任人凌辱,我们的国民任人奴役,我们的国土任人践踏,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仅仅因为西方的船坚炮利?仅仅因为西方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
我想,不仅如此,还因为晚清之际,直到民国,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上到下都丢了魂。
那么如今呢?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背影已经远去了,但似乎还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烙印。
“外国的月亮就是圆”这种崇洋媚外,奴颜卑膝的思想,还不能完全从国民心理中抹去。
所以,《攀登者》这部作品讲的是什么?看完电影我觉得,它应该是一部希望为中华民族唤起中国心,中国魂的作品。
这心,这魂,自古就在。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那么,在这部电影中,便是——
在徐缨子笔,在李国梁刃。
为方五洲肩,为曲松林足。
而我对电影中的“中国魂”,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点是,血脉相连,息息相通。
或许由于真挚得堪称“掏心窝”的表演,从没有一部电影如《攀登者》一般,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人和人是连在一起的。
正如主题曲中所唱的“不必有我,登上绝顶”,当第一次登顶时,方五洲用自己的肩膀搭成人梯,当十五年后,他因为受伤只能困守大本营中仰望着不属于自己的珠峰,他的眼神中或许有一丝壮志难酬的落寞与不甘,但更多的是心愿得遂的欣慰与成全。
曲松林亦然,他望方五洲、李国梁成功比望自己成功还切。
而电影中出现的藏族同胞们,也让人感觉这么亲。
同一个使命,同一个珠峰,让他们的心,他们的命,早就连在一起,水乳交融了。
所以是你,还是我,又有什么分别呢?
第二点是,前仆后继,生生不息。
当方五洲临危受命接过老队长的棒,当他将那根接力棒交到李国梁的手中…这一代又一代的精神传承,让我想起《愚公移山》中的句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正如某位影评人所言:中国梯,其中的精神是传承。
第三点是,不抛弃,不放弃,让事情是它本来应该的那个样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义。
而“义”的意思是,不问值不值,只问该不该,无论何时,都只做该做的事情。
于是当李国梁在大风口犹豫了一下,无奈但又决然地继续迈开脚步;当他在悬崖上割断命悬一线的绳索,然后用仅存的力气将摄影机抛向同伴:“我要你们继续。”
当方五洲逆风而行,向着雪崩的方向,用血肉之躯守护升起国旗的觇标。
当方五洲用沉静的声音缓缓说道:“我会选择死,保住摄影机。”
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事情本来应该的那个样子。
这就是我心中眼中,《攀登者》的中国魂。
下面写写我喜欢的人物。
个人最喜欢的人物是曲松林,之所以喜欢他,因为剧作家为这个人物设置了复杂的规定情境,更容易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性。他在每一个情境的变换之下,每一个人性的转折,都非常动人。
电影开场,一次雪崩带走了老队长的生命,方五洲临危受命接任队长,他带领着曲松林、杰布登顶珠峰,曲松林是摄影师,本应在峰顶留下影像,却因意外,方五洲为了保住曲松林的性命,替他扔掉了摄影机。
“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愿意拼死保住摄影机里的那些数据呢?还是愿意丢掉摄影机,自己活命呢?”
自从下珠峰之后,他的人生就活成了这样一个执念。
生命与荣誉,小我与大我的两难抉择,曲松林和方五洲对饮的这场戏,处处充满尖锐的拷问和凌厉的机锋。
“没能留下数据,都是因为我。”
放弃宝贵数据换来的生命,在曲松林而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他想用生命给祖国一个答案,可是这个答案,却永远给不出去了。
老队长的遗像前,他毅然拂袖而去,打落一个空啤酒瓶。
那一刻,仿佛他的性命,也如同这啤酒瓶一样玉碎了。
那是他用他已经许给祖国但没能许出去的性命,逼着方五洲誓师。
在电影前半段的这种.种情境里,演员张译的表演总是斩钉截铁。他的声线句句朝下,杀伐决断,掷地有声。
很喜欢登山队训练营,曲松林化身魔鬼教练的戏份。
当他说出:“有人能做到。”带着欣慰的笑容看向方五洲,那一眼,就好像他自己活在了方五洲的身上,活在了方五洲顶天立地的膝盖上,活在了方五洲背负千斤的肩膀上,活在了方五洲屏住呼吸的胸腔里…
而之后,他把他的命许给了方五洲的继任者——李国梁。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珍惜你。”
张译本人解释:曲松林化身魔鬼教练是因为珍惜李国梁的生命,希望他登上珠峰,活着回来。
而我从曲松林身上看见的分明不是这样,我只看见他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腿,都托在了李国梁的身上。
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眼,我的腿,我的心。我的未竟之志,希望活在你的身上…
也许正因如此,他在李国梁身上一手导演了他一直想要完成却没能完成的“玉碎”剧本。
拖回李国梁尸体的时候,他步伐沉重,如同一下子老了十岁。
“我错了…”
唉,这真是,一生一死两难忘…万古只有雪茫茫。
写完喜欢的人物,最后再写写个人心目中,这部作品的遗憾吧。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爱情线相对多余,分散了作品的核心主题。
爱情固然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但这部作品最核心的主题仍然是爱国。所以爱情如果不能与爱国融合在一起的话,就会打散了一部作品的“神魂”。
好的作品应当是“形散而神不散”,个人理解,“神不散”的意思就是,主题只能有一个。
正如某位影评人所说的,一部作品只能有一个核心矛盾。
章子怡的表演很好,但徐缨这个人物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小女人,不是说她不爱国,而是说她的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是爱情。
那么李国梁和黑牡丹、杨光和赵医生的爱情戏,其实也冲淡了作品那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感觉。
甚而杨光这个人物的动机设置,也与影片的主旋律颇不协调。
也正因为主题被打散了,所以使得每个人物的心、力无法拧成一股绳儿。
其次,剧作家、导演、剪辑师对情节结构、节奏的把握还有一些不足。
如果说,爱情线的设置是这个剧本的先天不足。那么,登山戏的节奏,则是作品的重大遗憾。
本来就是一部登山题材的作品,但登山的惊险场面运用太多,后面高潮上不去,容易审美疲劳。
所以,中间那次登山拉练,是不是可以考虑取消?
剧本的起承转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不是可以再好好斟酌一下?
如若不然,就显得情节有些平,不说流水账吧,也有平铺直叙的感觉。
最后一点,可能是我个人的高标准要求了。
那就是不妨思考一下,影片的艺术性如何提高?
目前作品对登山的表现,还是偏于写实。
这就容易使那些攀登场面变得只是攀登了。
而攀登背后蕴含的精神,却并没有从镜头语言中体现出来。
导演本身是动作片出身的,而演员吴京也以惊心动魄的动作见长。
突出动作,这并没有错,但如何使得动作背后蕴藏的精神和,以一种近乎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便考验导演的功力了。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陈凯歌拍摄《黄土地》时对演员说的话:“你肩上担的那不是黄河水,那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技术本身是电影的外在形式,那么如何做到“以形会意,意因形生”?如何进一步做到“以神驭形”乃至“惟存一神,脱略形迹”?
这便是剧作家、导演值得思索之处。
作为观众而言,比起惊心动魄的动作戏,我更加希望看到,攀登者的每一个脚步,是如何走出信仰,走出神魂的。
是想通过登山场面,看到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如何站起来的。
而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惊险、刺激乃至悬念。
补充一点遗憾,正如本文评论中的所言的,影片未能突出登顶珠峰的历史意义。
整部作品的两次登峰行动,都没有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其中蕴含的国家、民族感情,也不容易呈现。
其实这部作品如果处理不好,容易拍成一部纯登山题材的动作片,目前的呈现不能说尽如人意,如果能将当时的历史背景、国际关系,好好写一写,不是以方五洲个人为视角,而是以国家为视角,去写写我们国家的处境。则爱国主题更加凸现,而国家和个人之间,也能够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爱国爱国,立场自然是国,不站在国的立场上,爱国感情自然难以呈现。(这一点《走向共和》就很好)
电影观后感1000字3
难以相信马特在做该片编剧时年仅27岁,但不容置疑的是出演该片最佳男主角正是他风华正茂时。
该片讲述的是出身苦寒的天才威尔,智商奇高、满腹经纶、过目不忘,但他却总是选择消极的生活:做麻省理工大学的清洁工、打架、盗窃、坐牢、不亲近任何人。在他轻松解答了麻省理工教授公开的数学难题后,教授试图让他回归正途、进入高端科研领域为人类科学做出贡献,但他视自己的人生如粪土、嘲笑藐视一切正统,玩世不恭、甚至践踏明知已经深陷的爱情。
5个心理专家试图解开他的心结,最后一位心理学教授西恩最终揭穿了威尔的外壳,用此前我也十分困惑、听后豁然开朗的一段话,揭示出迷惑了威尔的真相,他说:我若跟你谈美术,你只能引用美术专著空谈理论。例如米开朗基罗,你对他知之甚详吧?他毕生忠于艺术,满腔政治热诚,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廷教堂的气味也不知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你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的次数不太少,但你无法说出在女人身边醒来时那份内心的真正喜悦!你年轻剽悍,我如果和你谈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莎翁描述战争的名剧对白,可是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未试过,你未试过对她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在所不惜。你未试过住在医院几个月,紧握着她的手时那份感受,医生都感动得破例允许全日探望。你也未尝试痛失挚爱的感受,因为要非常爱对方才可感同身受。我怀疑你是否有奔放地爱的勇气,我望着你时,不见得你是个有智慧有自信的人,我只见到一个狂妄懦弱的少年。
以上那么多的讲述,是源于我每天目睹着无数的年轻人和孩子,埋头于手机沉醉于网络,在方寸间了解世界以别人的描述当做自己的认知、看别人娱乐跟着傻笑、看剧情跌宕仿若自己也已亲身经历……但那不是我们的真实人生,我们就算详知米开朗基罗,也要争取亲自走进西斯廷大教堂;就算能倒背莎士比亚,也要勇敢去奔赴沙场;就算在电影中看过那么多的生离死别,也要用力握住亲人渐渐冰冷的双手……
我们以为通过网络、书籍已经无所不知,其实若论真正的世界,我们其实尚未触及。请记住网络仅仅是帮助我们认知世界的工具,让我们抬起头来、走出家门,踩踩砂石、吹吹大风、摘一只花、捉一枚虫,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共同感触这个你可能只来一次的奇妙世界。
电影观后感1000字4
影片中的伦·克拉克一出场,就看到了一名被体罚的学生——他站在垃圾桶里。伦·克拉克前去问个究竟。男孩告诉他,正因老师说他学不会,就应像垃圾一样被扔出去。卡拉克听后,并没有“语重心长”地给孩子讲道理,而是和男孩子做了自我说。然后似是漫不经心地说:“我很健忘,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男孩子说出了克拉克的名字。克拉克显得很高兴:你不是学会东西了吗?于是把男孩子从垃圾桶里抱了出来。
伦·克拉克每一年他都会告诉他的学生,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做梦,勇于冒险。他是这么教学生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离开了条件极好的学校,却要到纽约的哈林区教书,正因他们缺少教师——克拉克在挑战自己。
克拉克来到了一所学校,他愿意教哈林学区最差的一个班。校长不放心,正因他也要成绩,好的成绩才能保住他的校长职位。但是,这个班已经换过6个老师了,而洲测试的时刻就在5月。
克拉克开始家访了。胡里奥,一个顽皮的单亲家庭孩子,而他的妈妈在14岁就生了他;班德莉娅,一个印度女孩儿,喜爱读书,但是不一样的宗教文化,也让克拉克无语;美莎卡,一个12岁的桀骜不驯的女孩,却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克拉克的第一课,是把制作的“敢于梦想,勇于做梦”的牌子挂在了乱哄哄的教室内的黑板上。他给学生制定的第一条班规是“我们是一家人”。但学生并不买他的账。
但是克拉克并不灰心,第二天,他又给学生制定了第二条班规:我们互相尊重,第三条:进出教室都要排队。
当美莎卡插队而不承认的时候,克拉克对她说: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要互相尊重,不能撒谎。最终,美莎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克拉克真诚地对她说:“我为你自豪。”
克拉克总是用自己的办法去守护班规。学生就这么被驯服了吗?没有,他们把教室又弄了一团糟,在墙壁上写着:我们不是你的一家人!滚回你的家去!克拉克这次又把教室布置一新,他对孩子有信心,当他们学会了所有班规之后。
但事情不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当学生不完成作业还故意向他挑战时,他情绪失控了,他觉得自己要退缩了。但他最终,他还是选取了他的学生。
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他用了惩罚自己的方式:如果学生注意听讲,每隔15秒,他就喝下一杯巧克力奶。他用这样的方式,上完了他的一节语法课;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他把美国42位总统的故事变成RAP,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帮忙学生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他带病坚持上课,晕倒在了讲台;住院期间用录像给学生上课……他的学生被感动了,被征服了,在州考试中成绩最好……
克拉克的成功,是他对孩子充分信任、充满信心和他对梦想的追求、敢于挑战的性格分不开的。无论怎样顽劣的孩子,在他眼里,都能找到闪光点。他不断地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孩子的优秀,需要老师的爱心、耐心。克拉克永不言弃,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只要用了心去教,学生必须会优秀的。这是一部深深打动了我的电影。
电影观后感1000字5
最近,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正在热播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讲述了从建国后一直到现在,七十年间发生的七个历史大事件。
电影首先讲述的是开国大典自动升旗装置的来历,在不到一天的内,设计师林治远经历了无法核对现场旗杆、升旗时突然停电、阻断球被损坏、国旗被卷进旗杆等困难,最后解决了问题,完成修复旗杆升降装置的任务。开国大典上,在毛主席按动按钮之后,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整个过程万无一失。
第二个故事,电影讲述了1964年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伟大历史事件。1964年的某一天,测试用反应炉发生泄漏,工作人员高远徒手关闭隔离门,解除了危机,可他却受到大量辐射,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第三个事件是1984年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讲述了生活在上海弄堂的电工的孩子徐冬冬,为了让邻居们看女排的直播,而无法将自己的礼物送给即将离开的好朋友的小故事,引出了女排夺冠,宣布胜利的那一刻,整个弄堂都沸腾了。
第四个历史事件是香港回归,在中英之间的不断沟通下,1997年7月1日0时,两国国旗准时对接,影片呈现的是对接前升起中国国旗的升旗手日复一日的训练的作准备,以做到分秒不差,以及在对接会场外一名女警换警徽的自豪动作。
第五个历史事件是08年北京奥运会。一位出租车司机经过几番周折将自己的奥运会入场票给了一位小朋友,那位小朋友的父亲是奥运会观众席栏杆的建筑师,不幸在汶川地震中去世,而司机为了让他实现去会场的愿望,将自己的票送给了他。
第六个历史事件是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给当地带来希望和改变。影片的角度是在着陆点附近的两个流浪的孩子,他们飞奔着前去围观,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白昼流星。
最后一个事件是朱日和阅兵,秀的女飞行员吕潇然却沦为替补,参加阅兵,本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起飞后,没想到自己战友的飞机出现状况,而吕潇然没有就这样取代了战友,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她修好了故障,将机会重新让给了战友。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澎湃却又有些心酸。在第一个开国大典的故事里,与现在相比,做好一个自动升旗装置多难啊,只因为那时候的国家不像现在一样富强。而研究原子弹的过程中,电影中呈现的仅是所有为此牺牲的原子弹研究人员之一,原子弹的爆炸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研究人员的青春和生命。但转念一想,从建国到现在,电影中呈现的这些事件正是中国在各个领域不断向前的象征。
未来,我们会更加辉煌,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这70年来,我们已经从曾经备受欺凌的时代走出,中国,已经崛起!现在这繁华盛世,是无数身处不同岗位的中华儿女共同的努力换来的,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祖国,我永远敬爱您!
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