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一句话介绍《绿皮书》电影:一个是穷困白人司机托尼·利普和一个是富家黑人艺术家唐·谢利,阴差阳错搭档在一起开启一趟南巡之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绿皮书观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1

 电影中优雅的钢琴家和粗俗的白人司机,一个感觉高高在上,一个太接地气,一个收入丰厚,一个为生计忙碌,一个经常是手捧一本书,一个经常是手抓一鸡块,一个处事得体,一个简单直接......

    太多差异的两个人走在了一起,都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敬业,都穿着非常得体,一路走来,互相影响、互相帮助,电影传递了友情的暖,还是轻松的笑,讨论了很多关于人性,孤独,偏见的话题,但没有说教,而是用趣味传达温情,暖化了人的内心。

      电影让人领略了美国不同洲的风景和酒店,也让人感触深刻,有内涵,相对国内大部分肥皂剧来说,质量确实较高,有中心、有主线,有清晰的传递路线。

     家庭的纽带:家庭很重要,为了家庭男主人公愿意通过各样的方式赚钱,养活家人,家庭是第一位的,为了赚钱愿意离开家两个月,电影传递了离开家这么久是多少不好的事,家庭聚会很重要,再怎么样也要在平安夜前回到家里,否则就“没有他的床了”。   让人不得不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生活的中心是什么?”

     传情的纸信:为了省长途电话费,托尼一路给家里的妻子写了好多信,从一开始的流水帐到后面的诗情画意,从开始的照写到后面的自成一套,写得已经让音乐大师都觉得满意了,妻子看得感动不已,也加深了夫妻的感情,说明交流很重要,表达很重要。

   然而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谁还会写信呢?我们或许已经失去了这个方式。

     快乐是什么:是点燃一个烟,是喝一杯酒,是看一会书,是写一封信,是吃一份三明治或鸡块,是在大众的酒吧里弹一曲音乐,是一次家庭的聚餐,是朋友间一次简单的聊天,是在无垠的公路行驶.......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自然随性、简单纯粹的一个小举动。

   而我们如今的快乐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忙着追求物质和一些不可及的东西,或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生活的初心....

     包容是什么:包容举止的随意粗俗,包括有点难看的吃相,包括性取向的不同,包容捡块石头那样的小便宜,从扔掉别人喝过的杯子到同桌吃饭、共睡一间......

   而生活中的我们或许太计较一些事情,太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

电影还告诉我们什么:

   要有改变的勇气,要学着尝试。

   要听爸爸的话“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象最后一顿" 。

   孤独是什么?不要总是一个人呆着,要和家人、朋友一起。

   忍耐是什么?拳头有时候解决不了什么,有时也能解决点问题,面对别人的不尊重和理解,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2

单的故事如果讲好了,好到极致的时候,就会非常简单的打动人心,从简单变成充满艺术感,成为经典。我并不完全冲着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头衔去看的它,更多的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在美国历史里,种族歧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能把这样大众的话题拍到拿最好的奖,那这部电影一定非常非常好看,因为越普通的主题越难拍的吸引人。

《绿皮书》所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顶级的黑人钢琴演奏家唐纳德,需要找到一个靠谱的司机负责他南方巡演的接待工作,而白人托尼成功了获得了这个工作。影片所处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美国南部存在非常严重的种族隔离和歧视,因此这个南方巡演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许多故事,电影里的大部分戏剧冲突均来自于此,并且我觉得是正好分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三部分,简单但是很有力度,下面我就会以这三次观点的冲突展开对影片的分析。

影片一开始通过托尼的工作及家庭生活片段,展示了他的主要性格、技能以及对待黑人的态度,他把黑人喝过的玻璃水杯直接扔进了垃圾桶。因为他所在的酒店需要装修,接下来的几个月他需要工作维持生活,因此接受了唐纳德的招聘,成了他的专职司机,在出发前,他看到了准备物品中有一份绿皮书,里面详细介绍了能接收黑人的酒店及服务场所,至此,黑人钢琴家唐纳德与白人司机托尼的南方之旅正式开始。

电影里的第一次冲突的地方,是唐纳德想带托尼去演奏现场,担心他说话用词不够礼貌,于是想给他提出建议,显然,在双方都还不了解的情况下,托尼断然拒绝了唐纳德的请求。但当他在窗口听着主持人的介绍,才发现原来唐纳德是这么有名的人,不仅仅是拥有心理学、音乐学、礼仪学三重博士的身份,而且还曾经在白宫演出两次,而反观托尼自己呢,长期在酒吧里摸爬滚打的社会老油条,随口脏话,随地小便,言行举止十分粗鄙。唐纳德没有因为他的经历瞧不起他,反而对他十分有礼貌并给他接触上流社会的机会,时刻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谈及形象,我觉得这里就让托尼的内心产生了触动,毕竟谁不想活的更有尊严一点呢,这次的冲突就是人生观的冲突,唐纳德在上车前让托尼掸掉自己膝盖上的灰产,在我看来,这也是让他掸掉心灵上的灰产,给人的感觉又多了一点禅意。

第二次冲突,则是在一家商店门口,托尼看到商店门口的地上掉了一块玉石,于是将它偷偷的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唐纳德知道后,强烈要求他把玉石还回去,如果不还也必须付钱给商店,托尼觉得掉在地上的东西是无主之物,自己发现了占为己有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市侩心理我觉得在中国也是比比皆是。唐纳德觉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更不能去偷去抢,这点瞬间让我想起了周星驰的那部《长江七号》,也是反复的强调这种观点。托尼面对唐纳德的要求,表示非常不理解也很生气,但仍然将玉石还回去了,这里的冲突是两人价值观的冲突。

其实故事发展到这,我看的有点奇怪,为什么托尼可以忍受唐纳德,按理说他讨厌黑人,也打过自己的老板,完全没必要对唐纳德那么顺从,但接下来的一个故事解开了我的疑惑,商店冲突结束后,托尼发现演出现场的钢琴不是唐纳德的指定品牌,他坚持要求工作人员换来了唐纳德指定的斯坦威钢琴,从这里看出托尼是一个有契约精神的人,不管雇佣他的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做了承诺,就一定会做到,影片后面也多出印证了这一点,契约精神同样也是现代社会极度缺乏的。

接下里就事第三次冲突了,托尼因为袭警导致他和唐纳德都被关进了监狱,在牢房里,唐纳德对托尼说,“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持尊严才会赢,因为自尊总能让人占理”,而他两被释放后在车里吵架,唐纳德愤怒的在雨里对着托尼咆哮,“我不被白人接受,也不被自己人接受,我甚至不够男人,那么我是谁?”这一段是非常震撼的,托尼总是觉得唐纳德高高在上不能理解底层生活,但唐纳德真的不理解吗?他是一个两边都不给接受的人,不为赚更多的金钱只想用音乐巡演的方式去改变人们对黑人的看法,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唐纳德看世界更大,并不局限于自身,而托尼只看到自己生活的苦,自顾自的挣扎,但是经过这次以后,我觉得唐纳德已经彻底让他改变了他内心的想法,而这种改变甚至从托尼扩散到看过这部电影的我们。

冲突过后,影片的结尾就温馨多了,托尼最后在唐纳德的帮助下顺利回家,跟自己的亲人们一起过圣诞节,但回家后的托尼并没有那么的开心,总是若有所思的样子,直到唐纳德拿着香槟出现在他家门口,他才喜笑颜开,并且在惊诧的家人面前非常开心介绍唐纳德,此时再联想影片一开始,除了他妻子外,其他人包括他自己都流露出对黑人的厌恶神情,这个首尾呼应真的并不高明,但是让人感觉非常美好。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看完后能给人非常多思考空间的电影,能做到这点真的很不容易,也非常推荐大家去认真观看,本次影评到此结束,感谢阅读。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3

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的《绿皮书》的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奥利维·那卡什和艾力克·托兰达联合执导《触不可及》,因为肤色和阶级带来的冲突与交融,让尖锐的人性泛起柔光。黑白肤色加司机的主仆情,更像是摩根·弗里曼与杰西卡·坦迪主演喜剧《为戴西小姐开车》,用一道黑色的纯善,去打开骄傲的白色壁垒。

然而在我看来,《绿皮书》就是它自己。它有《触不可及》和《为黛西小姐开车》的交互与融通,但两部前作更多是个体命运的柔软,而《绿皮书》不仅有肤色、阶级、文化修养的冲突,还有对上层白人伪善的触碰,以及各种穿越时空的种族和社会问题的醒思。

影片如果有幸引进,必然是要吃片名的亏,然而“绿皮书”三字,却是这个故事的魂。1962年,白人至上和黑人民权运动空前高涨,黑人邮政职员维克多·雨果·格林为黑人出行编写了一个类如旅行指南的小册子,注明哪些旅馆与餐厅可供黑人入驻和用餐,这就是史上被称作黑人出行指南的“绿皮书”。

电影《绿皮书》的故事背景与小册子问世同年,同样有真人真事的依托,讲述意大利裔美籍白人托尼受雇为黑人钢琴家唐开车护航的故事。一个是白人江湖里善于处理疑难杂症的底层老炮,一个是黑人世界高处不胜寒的天才演奏家,两个不兼容的异世界人类组成“黑白无常”组合,以公路电影和巡演模式从纽约一路南下,上演了一出两月时长的跨越种族、跨阶级的战斗情谊。

之所以强调战斗情谊,而非《触不可及》和《为黛西小姐开车》的友谊,是因为1962年的美国南部种族主义的大气候,就我们华北平原冬季的雾霾,同一片天空下难有幸免者。两人按照“绿皮书”指南出行,已经够小心翼翼了,但各种危机和壁垒依旧如雨后的沼泽。

事实证明,不按照“绿皮书”手册出行,是寸步难行的。唐两次出离“绿皮书”指南轨道,一次去白人酒吧喝闷酒,一次去浴室寻欢,结果都挨了揍,险些不得脱身并断送巡演。托尼一次开车走错路,也陷入了白人警方“黑人不得夜出”的魔障,这一次是托尼对警察出手惹祸,唐为了脱身动用了总统弟弟的关系。

就算是在巡演规划的路径上,歧视也是无处不在。有钱人给他的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但却不让唐用他家客用卫生间,而让他去外面的简易窝棚;伯明翰的接待经理表面友善礼节,唐的休息室却是个逼仄的杂物间,且不让他在演出的餐厅用餐。唐已经是多次在白宫演奏的大家了,却曾因为演奏白人曲目当场被打。

影片采取双男主的叙事,其实是个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双重视角。借着托尼之眼,我们看到了一个带着有色眼镜的美国南部世界,歧视涉及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方位,而借着唐之眼,我们还看到了以托尼为代表的美国白人阶级社会的落差。唐尼不仅因为是白人世界的异类高处不胜寒,还因为与黑人世界的阶层落差而孤独。托尼其实歧视也是有色眼镜的代表者,要不是一份高薪工作的诱因,他可能一辈子没有机会走进黑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并接受他们的才华。而通过与唐的接触,托尼的内心世界渐次打开,精神世界更上层楼。

按照唐三重奏搭档的说法,唐的南巡也是自找苦吃之旅,他完全可以在北部轻松赚三倍的报酬。唐执意南巡的意图影片没有明说,但不明而喻。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时期,影片所在的1962年,民权运动的火力正集中在反对长途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和争取南部黑人的选举权上。作为黑人精英艺术家的唐,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时值维克多·雨果·格林的“绿皮书”指南问世,南巡演出的可行性就差一位保驾护航的托尼。

《绿皮书》故事的次年,华盛顿林肯广场二十五万人聚集,同声反对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将民权运动推向高潮。联系历史,我们再回看唐一路的隐忍,便可见他内心那团看不见的火种。在托尼的影响下,他终于向歧视并拒绝他用餐的餐厅说不,并用拒绝演出的方式给了伪善的白人一击。

这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之所以让我们看得如此鲜活,是因为,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种族歧视依旧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刻深陷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双重镜像,种族融合的使命尚任重道远。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4

(一)

1862年,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碑前发表了关于黑人民族平等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故人已去,宣言犹在。

在美国的种族抗争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一本非常重要的黑人专用书,其作者是黑人邮递员维克多·格林。他在书中整理了美国当时可以供黑人入住和就餐的旅馆和餐厅,免得他们误闯了不该去的地方而被打死。说白了就是一本黑人旅行手册,是为黑人专门定制的救命书——这本书就是1936年出版的“绿皮书”。

2018年9月,同名电影《绿皮书》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2019年3月1日中国内地正式上映。听说这电影的口碑难得的好,我就借周末回家的时间特意去看看,看后果如其言。

(二)

托尼是一位白人,由于工作的夜总会关门装修,为了维持生计,他亟需一份工作。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为寻找司机所举办的面试。到达豪华公寓后,他发现这位博士是个名叫唐的黑人古典乐钢琴家,钢琴家正需要一个司机,负责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

当然,两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地区,他们很容易身陷麻烦,但托尼需要钱,而唐需要一个能照顾他的专业司机。两个人上路了,一路上托尼把唐保护得很好,每一场演出准时到达,钢琴保证是斯坦威的。托尼欣赏着台上的唐出彩地演奏,在给妻子写信的流水账里骄傲地介绍着唐,夸他有多精彩有多棒。

每一场唐的演奏结束后,底下的白人权贵们都会为他鼓掌,侍者弯腰说着恭敬的话,却禁止他走进正规厕所,并客气地指向花园里用木头搭的专供黑人使用的临时简易厕所。唐有骨气,他坚决不用,宁愿开着车回一趟酒店解完手再回去表演。

圣诞前的最后一场表演开始前,唐被禁止在高档餐厅用餐。他离开了,丢下了所有期待他表演的白人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不住请求他的白人主管,离开了这个充满歧视的华丽的酒店。

为了打破种族歧视,为了自由,唐冒着风险走这一趟南方之旅,和一位本来也看不起黑人的白人托尼,一起完成了两个月的演出。托尼也在一场场演出中,感受到了唐的魅力。他们走出充满种族歧视的豪华酒店,走进了全是黑人的小酒馆。在酒馆里,唐弹起了黑人音乐,大家都为他欢呼雀跃,黑人乐队也和他一起愉快地演奏。唐笑了,第一次,在舞台上笑得如此开心。

圣诞前夜下雪了,他们开始了艰难的返程。路上托尼实在太累了,以至于唐开着车把睡着的托尼送回了家。托尼邀请唐一起过圣诞,唐却识趣地离开了。托尼的家人们团聚着,其乐融融,而唐一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偌大的公寓里,听着窗外的圣诞歌……托尼并不开心,好像少了点什么。

门铃响了,托尼拉开门。是孤独的唐,他从超级住宅又来到了托尼家,怀里抱着一瓶酒。黑白两人,无需多言,他们拥抱一起:“圣诞快乐!”

(三)

唐是一个活得像白人一样的黑人,知书达理,为了自由行动着;而托尼是一个活得像黑人一样的白人,油嘴滑舌,却胆识过人。在这部电影里,早已固化了的种族人设被巧妙的对调了:精英黑人,底层白人。

这一黑一白,一路走来,一路艰辛。唐所见证的种族歧视程度远比他所想的更加过分:只准入住黑人酒店,不被允许上白人卫生间作文https://Www.ZuoWEn8.Com/,不允许试穿西装,不允许和白人同桌吃饭……这一切都在一点点击垮唐的内心,也在慢慢改变托尼的立场。

刚开始的托尼烟不离手,脏不离口,生活窘迫,却保有白人种族歧视者的傲慢。他拒绝接触黑人使用的东西,会偷偷把来家里干活的黑人用过的杯子丢到垃圾桶。然而,迫于养家糊口的无奈和压力,他不得不为黑人唐做事。一路做事,一路磨合,他们之间日益理解,友情日渐加深,托尼也开始无法忍受那些歧视者。托尼揪着酒店经理的衣服质问为什么,唐只是想在这家餐厅吃饭而已;流氓警察辱骂着唐,托尼生气地大打出手;唐被白人混混在酒吧暴揍着,托尼丢下手中的披萨跑到酒吧救了满脸伤痕的唐,唐声音颤抖着说:“我只是想喝点酒。”

为了演出效果,唐坐在化妆镜前用棕褐色的粉底遮住自己受伤的脸,眼眶湿润,多么无奈和无助。一个午夜,托尼接到了警局的电话,当他赶到那里时,唐和一个男人被铐着蹲在角落里。托尼设法贿赂了警察,唐被放了,唐说他只想活得像个正常的人。

无论做了多少努力,他们俩依旧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为了尊严,托尼只能拖着绝望的唐在最后一场表演开始前离开酒店,宣布罢演。

他们前往北卡罗来纳州,车在路上突然抛锚。路边的田野上,穿着粗服麻布衣服劳作的黑人农民们,看到这不寻常的一幕,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满脸疑惑地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场景。原本应该是与他们有相同境遇的黑人唐,却西装革履,享受着白人服务,竟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上流社会。

田野里的那些黑人农民的眼神特别真实,那眼神里的疑惑如针一般扎着他的心,也深深刺激着观众的心。

而对唐而言,他也不能坦然面对这种不同。

他懂艺术,有文化,却必须忍受来自白人和黑人两种不同的眼神。白人从心底里还是瞧不起他,而黑人的底层生活,他又从未真正体验过。

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里,托尼为了安慰唐,说唐不像个黑人,唐却生气了。唐绝望地冲着托尼喊:“我不像个黑人,也不像个白人,甚至不像个人。那你告诉我,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这是来自唐,来自一个黑人的问题。

唐完全可以待在城堡一样的房子里,坐在国王椅上优雅地弹琴,而不是狼狈不堪地开什么南部巡回演奏会。这一程,唐不是真的要巡演,他是要去南部,去找回自己。

(四)

在《绿皮书》的前言中,格林写道:“在不久的将来,这套书将不会再出版。到这本书停止发行的那天,我们的好日子就到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尴尬歧视之苦。”

直到将近三十年后的1964年,《民权法案》颁布,种族隔离制度的丧钟终于敲响了,《绿皮书》也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显然,这本书见证了那个畸形的年代。

任何时代,每个角落,每种制度,观念的改变都相当不容易,都需要那些有勇气的人,不断地挑战世俗的偏见与傲慢,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人心,去说服世界,直至一切慢慢改变。

当托尼问唐的伙伴为什么唐要白白承受这些痛苦走这一遭?唐的搭档这么说:

“仅有天才并不够,改变人们的观念还需要勇气。”

是的,《绿皮书》里的扭曲历史需要不断被反思,这反思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曾经历史的伤痛被当下的电影激活了,这是为了惊醒,亦是对前辈先行者的致敬。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5

偏见,到最后的共进圣诞晚餐的故事,是两个种族、阶级的人碰撞后激起的种族火花,给人以思考、以反省。 

剧中开篇,加入了两个黑人工程师使用托尼家玻璃杯的画面,又给扔进垃圾桶的玻璃杯一个特写,这,无疑让人嗅到了一股陈腐的种族歧视。 

看过一篇白人辱华报道,其中一句话印象颇深:“在白人心里,白人大于黑人大于黄人。”可以在字里行间,读出一股强烈的,白人至上的自负。 

“Chink”、“Chinglish”,海外华侨们哪,听到这些白人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单词,心底是否会涌起一阵心酸? 

女娲造人时,嫌这个世界缺少色彩,给了我们白、黄、黑三种色彩,如今却成了你们白人崇高身份的象征,你们白人凌驾于其他种族的基础? 

我不懂。 

追根寻底,我们的祖先,都是蹦跳在枝丛叶间的猴类,或猿猴,或猕猴。其中最聪明的一族,进化为了此时行走在亚欧大陆上的人类,但却因为地域的不同拥有不同的容貌,凭什么,你们以此为由,在历史上到处布满血腥的气息? 

黑人也是人,黄人也是人,我们的皮囊下,都有一颗心,一颗温热的、跳动的心。我们都有家族、事来,我们与白人有何区别? 

我不懂。 

在美国大街上,仅仅因为他是黑人,巡夜兵扣下扳机,一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从此,堕落。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的是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用的一定是石头。” 

白人哪你们可曾可见黑奴的诉若、犹太人的哭泣,又一条性命坠入地狱时,永不停息的呐喊声!你们的手已为鲜血染红,你们的身体已沾上无法退却的血腥气息。 

白人哪,小心了,复活岛的前车之鉴,忆为你们敲响了警钟。 

迈克尔.杰克逊,一位天才,一位太空步的天才,却在漂白皮肤的医疗中疾终。 

我身上淌流着炎黄血脉,我不懂。 

奥巴马当上了总统,维护黑人尊严的文书出世,我似乎看见了太平盛世的曙光,可以挥手告别生灵涂炭的惶惶。 

但历史总是重复,我们总能从高楼大厦投入的影子中,找寻到他时盛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盛世呀!多少大起大落,彼盛此衰。核武器的诞生,已响起了灾难的前奏,破坏开始,不受估计。千千万万个日日夜夜,呵!毁于一旦?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白人,但我们能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告诉身边的人,每个不同肤色的人,都有同样的“title”;每个生命 ,都有同样的权利!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优秀作文范文5篇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一句话介绍《绿皮书》电影:一个是穷困白人司机托尼·利普和一个是富家黑人艺术家唐·谢利,阴差阳错搭档在一起开启一趟南巡之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绿皮书观后感800字,欢迎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