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DC新电影《小丑》观后感以及精彩影评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电影《小丑》以同名DC漫画角色为基础,故事独立于DC宇宙之外,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讲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喜剧演员渐渐走向精神的崩溃,在哥谭市开始了疯狂的犯罪生涯,最终成为了蝙蝠侠的宿敌“小丑”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丑》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小丑》观后感

  漫画改编电影已经存在了很久,也经过很多次的蜕变、演变,不过《小丑》这部电影也许已经不能再称之为蜕变。而是如同主演杰昆·菲尼克斯的姓Phoenix“凤凰”一样——完全的浴火重生!

  影片一开始,我们看到一个坐在镜子前面画着小丑妆的主角,主持人在电台里说着城市里面堆积如山的垃圾,一滴泪水带着颜料默默地从主角脸上滑落。没有精彩的开场动作戏或者是吸引人的神秘剧情,只有一个毫无出路、强颜欢笑的孤独男子。在接下来一连串的时间之中,这名男子亚瑟·弗莱克将会越来越陷入无法逃脱的深渊。这部电影不需要剧情简介,因为他的焦点不在于剧情,只是一个男人不断地受到社会的殴打,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是如此。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表示影响他最深的就是那些70、80年代的角色剖析电影,这句话所言不假,在《小丑》中处处能看到《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的痕迹,就像《出租车司机》的特拉维斯,亚瑟内心充满无尽的孤寂以及徘徊,但却无从发泄,更不知道如何向人表达。就如《出租车司机》的主角,塔特用一本日记来记录他对于社会的观察,但是借由这些“观察”,我们也逐渐看出来他越来越扭曲的世界观。他也在这日记中写下他想到的笑梗,梦想着成为谐星,不过就如《喜剧之王》的鲁帕,他其实并不是特别好笑。但是带给人欢笑似乎是他唯一的成就感来源,只是为了寻求那一丝的认同感。但是带给人欢笑似乎是他唯一的成就感来源,只是为了寻求那一丝的认同感。然而生活并不是有个圆满结局的喜剧,亚瑟本来就处于社会底层,命运更是在他跌倒时毫不留情地狠狠踹他好几脚。小丑这个角色最出名的一句台词:“你只需要最糟糕的一天”,在这部电影之中,让一个人彻底坠入深渊也许不只需要一天,但是当整个世界都将亚瑟忽略,他却还要强迫自己带上一个快乐的笑脸,他变为小丑的过程可以说是个必然的悲剧。

  当然,小丑这个堪称指标性的角色,诠释演员自然是极度关键的一环,而杰昆·菲尼克斯再度带入了他猛烈却又细腻的演技,每次把视线移开去看一眼字幕都犹如暴殄天物。他深陷的眼窝,空洞却又隐藏着狂热的眼神;整张脸以及身体仿佛常年被生命的重量几乎压垮;瘦骨嶙峋的身体,骨头似乎随时都会刺破肌肤;行走时犹如一辈子没睡过觉的行尸走肉。他令人触目惊心的弱小外表,完全反应了他几乎崩溃的心理状态。而小丑的笑声更是一个几乎决定成败的关键。而这次带入了完全不同的诠释,大笑对于亚瑟来说是一种痛苦,他的某种罕见症状让他无法克制地大笑,有时就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发作。

  杰昆·菲尼克斯所演出的每一个笑声,其中所带的痛苦以及努力试图压抑笑声都令人不忍直视,这不是夸大,尽管他的演出如此吸引人,我有好几次无法克制自己移开视线。而亚瑟的步入深渊也经由他杰出的呈现实体化。每次亚瑟在犯下暴行之后,他就仿佛蜕了一层皮,更无拘无束,更令人心生畏惧。

  电影中的高谭市其实就是更为混乱的80年代的纽约,处处都堆积着垃圾,充满着冷漠的市民以及不经意的暴力。

  与导演长期合作的摄影师劳伦斯·舒尔却在这些丑恶之中找到了冲突的美,在某些场面更塑造出犹如梦境一般的画面,衬托了这部电影最值得讨论的部分:小丑作为横跨各种媒介之中最不可靠的叙事者之一,每次讲的故事都不一样,这部电影完全发挥这一点来埋下更多讨论的空间。如《喜剧之王》不断地在现实和主角的幻想之间交错,表面上来看,似乎有些地方明显是“真实画面”,哪些是“亚瑟想象的画面”,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几乎可说是整部电影都虚实交错,几乎无法辨认哪些是残酷的社会,哪些是亚瑟心中越发病态的想象。说这部电影有煽动性并不是完全错误,这部电影确实会让人同情亚瑟的处境,但是从来不把他塑造成一个值得效仿的角色,电影不要求我们认同,而是将这个可能发生在许多现实人生中的悲剧透过亚瑟呈现。他的故事确实是个悲剧,但是《小丑》并不直接偏袒地评判任何一方。在亚瑟成为小丑之时,观众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无可避免的结果。

  这毫无疑问和我们提到的电影一样,这是一部角色剖析电影,不是一部重现漫画故事,与蝙蝠侠有关联的小丑起源故事,也完完全全地没有一丝美化或卡通化,把小丑的名字和高谭市的名字划掉,这就是一部完全能够建立在现实世界中的故事。也是因此在超级英雄泛滥的当下,这部电影才如此地令人目瞪口呆。社会能够造就一个人,也能够毁灭一个人,这部电影可能会引发火爆的争论,可能会让世界起火燃烧,可能让人在看完之后内心充满着徘徊不去的悲愤。不论好坏,这种结果绝对会是小丑想要看到的。

  《小丑》观看心得

  电影《小丑》以同名DC漫画角色为基础,故事独立于DC宇宙之外,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讲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喜剧演员渐渐走向精神的崩溃,在哥谭市开始了疯狂的犯罪生涯,最终成为了蝙蝠侠的宿敌“小丑”的故事。

  小丑的故事原型

  这部《小丑》是有原型的,虽然官方说灵感来自于剧本灵感来自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和《喜剧之王》,但是这些欲盖弥彰的说法根本遮盖不了小丑这个人物的真正原型----伯恩哈德·戈茨。

  众所周知,哥谭市的原型就是纽约市,而80年代的纽约,有这样一个案件曾轰动一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戈茨案。格拉德威在《引爆点》一书中这样描写到:

  1984年12月22日,圣诞节前的那个星期六,伯恩哈特·戈茨离开自己曼哈顿格林尼治村的寓所,走向位于十四大街和第七大道交汇处的郊区地铁站。他40来岁,身材修长,头发呈浅黄色,他戴着浅黄色边框眼镜。那天他穿了一件风衣,配一条牛仔裤。在车站,他乘上开往市中心的2号快车,挨着4个黑人青年坐了下来。当时车上已经有20个人左右,但多数人都坐在车厢的另一头,以避开那几个家伙。因为,正如后来目击者所说,他们看上去“不像正经人”、“流里流气”。然而,戈茨对这一切似乎毫无察觉。果然,刚刚上车,他们当中一个叫特洛伊·康蒂的人,就冲着戈茨开口了:“你好啊?”他当时几乎是趴在车厢的长椅上。随后他和另一个名叫巴里·艾伦的青年一同走向戈茨,向他要5美元。另一个叫詹姆斯·拉姆舍尔的家伙则以手势示意让人看他那鼓鼓囊囊的口袋,就好像那里藏了一把枪。“你们要干什么?”戈茨问道。

  “给我5美元。”康蒂又说了一遍。戈茨抬头看了看,后来他回忆说,康蒂的“眼睛放光,而且非常自得……笑得特别放肆”。不知怎么,就是那双眼睛激怒了他。戈茨的手伸向衣袋,掏出镀铬的可装5发子弹的史密斯威森点三八手枪,朝着那几个家伙每人一枪。他们之中那个名叫达雷尔·卡韦的家伙,他倒在地上尖叫着,戈茨走过去对他说:“你好像没事,那就再来一枪。”说完,他开了最后一枪,子弹直入卡韦的脊髓,他由此终身残废。

  混乱之中,有人拉动了紧急制动闸。所有的乘客都跑进了下一节车厢,只有两个妇女惊恐得好像被钉在了原地。“你没事儿吧?”戈茨问其中的一个,表现得彬彬有礼。她回答,没事儿。另一位妇女躺在地上,她想让戈茨以为自己已经死了。“你没事儿吧?”戈茨问她,问了两遍。她点头表示没事儿。这时,列车长已经来到了现场,问戈茨是否是警察。“不是,”戈茨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停了一会儿,他说:“他们要抢劫我。”列车长让戈茨交出手枪,戈茨拒绝了。他从车厢的前门走出去,摘下车厢间的保险链,跳到轨道上,消失在黑暗的隧道里。发生在纽约郊区地铁里的枪击事件很快在全国引起了轰动。经核查,那4个黑人青年都有过犯罪记录。卡韦曾经因持枪抢劫被逮捕,康蒂被抓则是因为盗窃。他们中3个人的衣袋里都有螺丝刀,他们几乎就是所有城市居民害怕的那类恶棍的化身。而那个把他们一一击倒的神秘持枪人则像一个复仇天使。当地小报甚至称戈茨为“地铁治安员”和“死亡愿望杀手”。在听众可以拨打电话参与的广播节目里以及大街上,戈茨都被人们奉为英雄,因为那些曾在地铁里遭受过抢劫、恐吓或袭击的纽约人偷偷有过的幻想被戈茨变成了现实。

  新年前夜,枪击案发生一周后,戈茨到新罕布什尔州警察局投案自首。当他被押解到纽约市时, 《纽约邮报》在头版刊登了两幅照片:一幅是戈茨,他戴着手铐,低垂着头,将被拘留;一幅是那个黑人特洛伊·康蒂,他戴着眼罩,抱着两只胳膊,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他刚刚出院。标题是:英雄前途难料,恶人法外逍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没有费太多周折,戈茨的攻击和谋杀未遂罪名被判不成立,宣布无罪。裁决结果出来的那天晚上,在戈茨的公寓楼外,喧闹的人们自发地举行了当街庆祝集会。

  这一段描写几乎把《小丑》的全部剧情都描述了出来,只是那个时候,舆论也真真切切地把戈茨推到了“地铁义警”和“平民英雄”的高度,没有人考虑到这件事情背后的可怕。

  可怕的小丑

  现在的人可能不能理解,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的纽约,人们把一个杀人犯捧为平民英雄,他明明是因为一点小争执就开枪杀人的大混蛋啊!人们总是愿意拿一个人过往评断一个的当下,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赋予一件事的价值取向。

  电影的最后,很多人都带上了小丑的面具,人们疯狂发泄着对现有生活的不满,小丑如同一颗种子,播撒到了每个人的心上,依靠着人们的内心的阴暗面滋长发芽,然后一坨坨盛放的邪恶之花开满整个黑暗的纽约城。

  这部电影是绝对不会上映的,它影射的方面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我的文字都没有办法放开来写,但作为一个良心的影评人,我要诚挚的告诉大家,这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小丑作为一个“暗黑英雄”虽然行事邪恶,但是也在传达了一种呐喊,一种来自社会底层的呼声和信念~

  剧中小丑有这样一段台词让我印象深刻:我死在街边,你们看都不会看,我每天经过你身边,你们从来就没有注意过我,而那几个人渣只是在电视被市长哭诉了几句,你们就关心了~~~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段独白作何感想,我感到无比惶恐,小丑诚然很可怕,更可怕的是,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了一个小丑。

  《小丑》观看感悟

  虽然中国大陆无缘上映《小丑》电影,但时隔一个多月后这片子如愿登陆流媒体,国内影迷终于得以“一睹芳容”,感受到今年这个被捧上神坛的男人的魅力,所以已经不存在剧透,是时候谈一谈观后感了。

  我们总说“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诚然,他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彻底把漫画史上最具人气的反派形象演绎到了极致,从此宛如一座大山横亘在后人面前,想要超越难比登天,但虽说珠玉在前,就真的没办法打破这个魔咒了吗?

  希斯·莱杰版小丑

  船长并不想说杰昆·菲尼克斯的小丑超越希斯·莱杰,因为两者其实各有特色,看你是喜欢“癫狂版小丑”还是“文艺版小丑”罢了,而且两部电影的基调和风格都截然不同,《蝙蝠侠:黑暗骑士》是在拷问人性中仍带有超英的爽快和刺激,而《小丑》,则完全跟“超英”这个概念绝缘,全片看下来,我感受不到一丝舒爽和愉悦,反而觉得很压抑,很悲情,甚至有点想落泪。

  DC高层以及导演托德·菲利普斯肯定十分清楚,想要继续在“小丑”这个形象实现突破,除了剧本要精雕细琢之外,核心主演也必须得请一位重磅级演技派,既能够满足口味挑剔的影迷,也能够征服评委们。

  《大师》

  而杰昆·菲尼克斯的演艺生涯已经超过30年,是一名年纪并不算太老戏龄却经验老道的男神,提名过两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获得过金球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以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其他的获奖以及提名数不胜数,实力毋庸置疑。

  《与歌同行》

  结果大家都知道,杰昆不负众望,以精湛传神的完美演技使得《小丑》以超高口碑以及绝佳票房的大丰收成绩成为今年最劲爆的漫改神作。

  马上就要突破10亿美元大关,意味深长的是,截止到11月13号之前,全球票房总榜《小丑》排在第44名,而排在它前面的第43名,正是《蝙蝠侠:黑暗骑士》。

  为贴合形象,杰昆暴瘦47斤,瘦骨嶙峋,为“无法被定义”,他对于每一个动作和细节都极尽苛刻用心,在其他影视当中的小丑,是令人可恨的头号罪犯,但在这部电影中的小丑,却让人充满同情,我认为华纳和DC大概想诠释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有多可怜?

  亚瑟·弗莱克的人生,有三个转折点:

  生活穷困潦倒、屡受欺压

  在哥谭,社会风气浑浊不堪、贫富差距极大,暴力凶杀游行示威等事件层出不穷,在如此混乱的时代环境之下,普通人的生活犹如蝼蚁,不仅收入微薄而且朝不保夕,亚瑟·弗莱克就是其中一员,一直想当喜剧相声演员的他,不停地寻找机会表达和展露自我,可是由于身体患有疾病,他经常出于“本能”放声大笑,以及做一些就算去孤儿院也带着枪械的骇人举动,导致工作方面屡屡碰壁,受尽欺压和苦头。

  即便不是自己的过错,可命运似乎就是故意戏耍他,本来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本来家庭就不美满,工作还混得卑屈如狗,试问谁的心态能持续保持健康?

  作为庸庸碌碌的普通人阶段,他一直以为“人生是一部悲剧”,从没有一秒钟快乐过,没有爱人,没有朋友,每天过得浑浑噩噩,时刻都能感受到这个30岁的男人随时都会发疯或者泪崩。

  世道残酷炎凉,唯有在家中,对着电视的节目秀,在轻快愉悦、百老汇风格的音乐下,他才能回归自我、翩翩起舞、陶醉其中。

  这就是为何这个版本的小丑能引起全球这么多影迷共鸣的原因,你我皆是普通平民,现实中没有几个人生来就富如托尼·斯塔克,伟光正如美国队长或者超人,《小丑》电影里面那些高高在上的哥谭大家族以及公众名人,即便底层人们生活得多么水深火热,苦不堪言,他们自始至终都视若无睹,这些有权有势者从没有试着去了解和关怀平民,每天只会在演播厅谈笑风生、在演讲台信誓旦旦。

  亚瑟所遭受的煎熬与日俱增,在地铁里面忍无可忍枪杀三名调戏女人的男子,那是托马斯·韦恩集团的员工,是公众认为的“优秀好人”,社会道德观在哥谭的世界一文不值,话语权和享受优越生活的权利全部掌控在势力者手中。

  这是亚瑟人生第一次转折点,在精神临近崩溃之下,他的思想和心理开始陡变。

  身世之谜,悲惨世界

  《小丑》的家庭戏份十分多,而且十分重要,就算外面如何狂风骤雨,家庭始终为你遮风挡雨,是爱的港湾,是心灵的歇息之地。每次回到家,亚瑟都如释重负,面对唯一的亲人母亲,他把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委屈都埋藏在肚子里,两人相依为命,互相倾听,互相尊重,是亚瑟窘迫人生的最大慰藉。

  可是在偷偷看到了那封信之后,亚瑟人生迎来了第二次转折。

  从信中,他得知自己竟然是鼎鼎大名的韦恩集团掌权者托马斯·韦恩的儿子,亚瑟瞬间恍悟为何母亲这么频繁地提起这个男人。

  他不仅没有生气,心中反而燃起了一束惊喜和希望的火苗,亲自去韦恩的大别墅,见到了“小老爷”布鲁斯·韦恩。

  也就是说后来令黑白两道都闻风丧胆的小丑,是后来令黑白两道都敬畏有加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的哥哥?

  看完全片的朋友都知道,布鲁斯·韦恩又一次目睹到自己的双亲被杀害,船长也不知道是银幕第几次了,已经够令人心疼。

  可这下子,斗了大半个世纪的两大DC狠人,还竟然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敢情这是在拍狗血的家庭伦理剧吗,要知道,DC官方对小丑的设定是:真实身份是一个谜团,事实上在DC所有漫画乃至影视,也从没提过两大超英有什么血缘关系。

  就跟全程表情懵圈的布鲁斯一样,船长内心也是彻底懵圈。

  当然,随着亚瑟见到了托马斯·韦恩,亚瑟得知自己只是被领养的孤儿。

  但他真的是被领养回来的么?这里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反正官方并没有给出小丑的真实身份,那么可以理解编剧和导演在这个地方充分发挥了想象和改编。

  其实从信上,以及后面情节翻出来的一张年轻旧照,托马斯·韦恩很可能确实与佩妮相爱过,至少是曾经拥有。

  悲惨的,莫过于亚瑟去阿卡姆精神病院,找到了三十年前母亲的档案,知道自己不但是养子,而且小时候还曾遭母亲的男友虐待,最扎心的是,佩妮坐视不理。

  在其他电影中令蝙蝠侠焦头烂额、吃尽苦头的小丑,多么风光多么潇洒啊,可这一部真是史上最悲惨的小丑,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现在知道为何说虐心和压抑了吧?

  那一晚被滂沱大雨淋湿了全身的亚瑟,怎比得过内心的如坠冰窖、心如死灰?

  从此以后亚瑟早也没有任何感情和杂念,“曾经我以为自己的人生是悲剧,如今我意识到是喜剧”,他冷血了结养母佩妮以及给他枪的胖子同事,画上浓艳小丑妆,走到楼梯,跳起了象征他解脱和蜕变的热烈狂舞。

  人皆小丑

  自从亚瑟以小丑装扮击杀地铁三人之后,犹如把石头扔下了平静的水面,穷苦受压迫群体长期积压的怨恨涟漪顷刻间在整个哥谭扩大开来。

  亚瑟因为自己曾经在台上的相声表演而声名大噪,被邀请到著名脱口秀节目当嘉宾,这一次,在主持人莫瑞面前,他已经不再虚情假意,毕恭毕敬,极其冷淡地说出自己是杀人凶手,他嘲讽地说出“当今人人都是人渣,可以逼疯任何人,你们决定是非对错以及什么才是好笑”。

  在演播厅的一段话,不仅是他压抑情绪的倾泻和爆发,更像是一则“革命宣言”,他毫不手软地终结了主持人莫瑞,其后在街头被“同伴”救援、站在车头张开臂膀尽情享受欢呼和簇拥,那一刻宣告亚瑟成为了反抗的象征,反抗什么?反抗社会,反抗秩序,反抗体制,反抗虚假的人性,反抗一切,他完成了人生第三次转折,漫改影史上最知名的反派作恶时代由此开启。

  感想

  影片开始,他在药物房屡次对着心理治疗师倾吐心声,对方却从没有听进去过,而影片最后,在阿卡姆疯人院另一名心理治疗师主动请他讲出笑话时,亚瑟却说“你不会懂的”。

  还有两个地方反映了他的蜕变。

  走廊——

  作为普通人时,他住所的走廊暗无天日,死气沉沉,作为小丑时,他经过的走廊明亮耀眼,生机勃发。

  楼梯——

  同样,在生活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几次走过的楼梯不管氛围还是天色都是一团阴暗,然而在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后,那楼梯却宛如一条通向天国的成神之路。

  船长认为用“不疯魔不成活”来形容这版的小丑最合适,影片里面他频繁放声大笑,最开始时还比较痛苦和难受,可越到后来他的笑声就越是亢奋和痴狂,甚至有点失控,如果说苦难的生活能把一个正常人逼向无尽深渊,那么作为“揭竿而起”领袖的小丑,既是无恶不作的超级反派,同时也只是一个敢于反抗社会不公、直面丑陋人性以及极力扭转残酷命运的悲剧角色罢了。

  《小丑》观后有感

  虽然不是DC粉,但最初听说DC要拍《小丑》,内心还是有些担忧。

  不必多说,希斯莱杰在诺兰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饰演的小丑早已封神,许多人眼里的小丑恐怕就只有他了。

  《宿醉》三部曲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在拍这部《小丑》时,不仅主动避开了希斯莱杰的小丑形象,还特别机智和巧妙地在艾伦·摩尔漫画《蝙蝠侠:致命玩笑》的基础上汲取马丁斯科塞斯多部经典电影以及《笑面人》和《飞越疯人院》等经典电影镜头和角色的灵感,重新构造出一个新小丑。

  ▲年轻的“莫瑞”,来自马丁斯科塞斯《出租车司机》

  正如导演所说,《小丑》的目标绝不是杰昆·菲尼克斯引入漫画电影宇宙里,而是为了将漫画电影引入杰昆·菲尼克斯宇宙里。

  事实上证明,《小丑》正在这么做,虽然不属于DC宇宙体系里,但有望出续集,构造新的宇宙。

  就像影片的结尾,一个小丑枪杀了蝙蝠侠的父母,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蝙蝠侠》里小丑的前传,也可以把它当作是起源,而那个小丑是衍生物。

  这个《小丑》如同影片里的小丑拥有的强大号召力,不仅口碑爆棚带回来一座金狮奖,也让DC老板赚得盆满钵满,重新抬起了头。

  看完影片后,跟大家一样,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杰昆·菲尼克斯演技炸裂!

  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笑声,每一支独舞,都太有感染力了,让你不由得拍手叫好,尽管他做了一些疯狂的举动,总之,一个新的“小丑”诞生了!

  其次,这个小丑太惨了!就像有的网友所说,如果自己遭遇那样的生活,说不定早就疯了!

  就像漫画里的小丑得出的结论:“只需要一个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为疯子”。

  就像希斯莱杰的小丑在影片中所说的“疯狂就像是地心引力,需要做的只是轻轻一推”。

  你看,尽管《小丑》有了新的外衣,但内衣依然没有变化,他还是那个引起疯狂的导火索或助力器。

  如果说希斯莱杰的小丑让我们知道谁是小丑,那杰昆·菲尼克斯的小丑让我们知道谁都可能是那个小丑。

  无论你是如何看待这部电影或这个角色,不可否认的是,《小丑》值得一切,值得你反复观看,值得你从各种细节中找到聊以自慰的东西。

  影片为了完美呈现这个小丑,使用了很多重复的并带有指向性的细节,它们可能是一个符号,可能是一句台词,也可能是一个场景,一把枪。

  因此,为了整理这些细节,我反复看了几遍,还在笔记本上做了数据上的统计,目的也很简单,希望能够从这些反复的蛛丝马迹中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小丑这个形象,如有遗漏或不对之处,也请指出。

  快乐、亚瑟和小丑

  《小丑》里男主角有三个名字,快乐、亚瑟和小丑。

  在母亲眼里,他叫快乐,因为母亲希望他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欢笑;

  在一般人眼里,他叫亚瑟,一个扮演小丑的工作者,一个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一栋公寓的奇怪邻居;

  在社会大众眼里,他是一个俱乐部的喜剧演员,他是遭人耻笑的小丑,他是某个狂热行动的象征物;

  而在他自己眼里,他不想再当被人歧视和忽视的亚瑟,他不想要那份虚假的快乐做面具,所以他接受了内心是小丑的身份,以疯狂的形式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左手小丑右手亚瑟

  如果说有钱人家的孩子布鲁斯有两个身份,富二代和蝙蝠侠,他的超能力是有钱,那么小丑同样也有两个可切换的身份,亚瑟和小丑,他的超能力是微笑。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吗?亚瑟所做的事情,都是使用右手,而小丑所做的事情,都是使用左手。这是辨认他们两人最直观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例如亚瑟在日记本上用右手写了“the worst part about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精神病人最糟糕的部分是)”,而小丑用左手歪歪斜斜写的是“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人们仍然期望你表现得好像没病一样)”。

  亚瑟杀人不用枪,他用枕头闷死了养母,他右手拿剪刀捅死了同事,而那些死于枪下的人,都是小丑用左手拿枪干的,地铁上那三个小哥,节目主持人莫瑞,还有包括蝙蝠侠的父母(当然,这是广义的小丑干的,注意了,他也是用左手开枪)。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亚瑟被打了三次,只有中间那次反击了,因为那是小丑进场了。

  而那三个小伙被杀也只是因为他们唱的那首《Send in the Clowns》(小丑进场)不好听。

  这首歌是1973年史帝芬·桑代姆(Stephen Sondheim)为百老汇音乐剧《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第二幕所作的一首歌曲。

  像小丑用烟头在墙上画笑脸也是用的左手,坐在沙发上抖腿三次,那些不合时宜的三次笑声也可以认为是藏在亚瑟身体里的小丑发出的不屑,诸如此类的小细节还有很多。

  大家可以根据这些细节去切换两个角色,对比他们两人所做的事情有何不同。

  所以如果拿这两个角色身份来概括这部电影,那可以说是亚瑟变成小丑的过程。

  我们同情的是亚瑟,难过的是那个被逼变成小丑的亚瑟。

  那样的世界那样的人生,对于亚瑟来说是一出悲剧,而对于小丑而言,就是一出喜剧。

  小孩、阶梯和舞蹈

  影片中除了儿童医院,出现了三个小孩。

  一个是在公交车上,一个是在电梯里,另一个是在豪华别墅里。小丑看到小孩总忍不住想要逗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微笑。

  有趣的是,这三个小孩都有对小丑不太友善的监护人。公交车和电梯里的两个小孩有他的妈妈,布鲁斯有管家阿福。他们对小丑都是带有偏见的,自然也不肯让小孩跟他玩耍。

  这三个小孩最惨的当属布鲁斯,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枪杀,变成孤儿。

  小丑每天下班都要经过一个特别长的阶梯,这个阶梯在影片中也同样出现了三次。

  前两次都是沮丧的小丑工作一天后领完药艰难的往上爬,第三次是小丑解决好同事准备参加节目时欢快得跳着舞下的阶梯。

  这座城市阶梯当然有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阶级意味,除此之外,它也见证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如何变成一个堕落的疯子的整个过程。

  杰昆·菲尼克斯的三段独舞特别地忧伤和美丽,让我想起《燃烧》里那个在夕阳下起舞的女孩。

  第一段是小丑杀了地铁上三个人之后跑到一个公共厕所里跳的舞。

  第二段是小丑在长长的阶梯上进行的舞蹈。

  第三段是被救后的小丑站在汽车上进行的舞蹈。

  这三段舞蹈都是杀人之后所跳的,不仅很忧伤和美丽,也非常地震撼人心,仿佛那一刻,你才看清了这个小丑。

  那是他的冷静方法,那是他的准备仪式,那是他的庆祝方式。

  同时,那也是他对抗无奈生活的方式,对抗贫富阶层的方式,对抗疯狂世界的方式。

  药、拥抱和出口

  影片中一共出现过三个医生(但真正跟小丑对话的只有两个),第一个医生是真心地想要帮助小丑,记录小丑的各种情况,而且还叫小丑拿日记本给她看,然而因为预算裁剪,失业的小丑遇上失业的医生,两人都被这座城市所抛弃了,那是医生见小丑的第二次,也是小丑开始发作的直接原因,没有免费药物来控制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钟表上的11点11分,影片中出现11点11分有三处,前两次都是在医院里,第三次是在公司里,这个时间点对于小丑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记忆点,最后他借以打卡下班把公司那个钟打坏了,证明他终于能够从中逃脱出来,开始释放自己的天性。

  第二个医生是出现在节目中,小丑走了过去,对她一次深深的强吻,但医生摊手表示不理解,觉得小丑很无理,对小丑说出的笑话也是呵斥和阻止。她并没有站在小丑的立场上,也没有做出任何对小丑有帮助的事情。这也是影片最高潮的时刻。

  第三个医生更像是一种审判和调查。小丑笑了好久,医生问他“有什么好笑的”,小丑说“只是想到了一个笑话”,医生问“想说给我听吗”,小丑直接说“你不会懂的”。他再也没有耐心说他的故事了。

  镜头随即转到他在医院走道踩出的一个个带有血迹的脚印。那是谁的血?可能是那个医生的。

  小丑是一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他常常需要坐在靠窗的位置,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需要获得温暖和拥抱,但是几乎没有人给他这些。

  可能你会说莫瑞曾经给过他,那个确实是很令人感动的拥抱,但我认为那可能是小丑自己想象的,否则莫瑞看了他的视频不太可能不知道,就算莫瑞记性差,工作人员应该也会知道。小丑见到莫瑞的时候也很紧张,像是初次见面,说自己从小就看他节目之类的。

  莫瑞放了小丑的影片,小丑以为自己有机会跟童年的偶像同台,没想到竟然是把他当作一个笑话,他一个人瘫在床上,失去了生活的力气,桌子上还放着一把枪。

  小丑帮他妈妈洗澡的时候说自己想做单口相声演员,妈妈也否定了他,说那不是谐星的事情吗?

  得知妈妈信的内容后,他千方百计想要去找韦恩要个说法,要个温暖和拥抱,但是韦恩揍了他一顿,并警告他再骚扰他的儿子就会弄死他。

  这件事不但让他没有得到一个“爸爸”的温暖和拥抱,同时也失去一个“妈妈”,原来他并不是亲生的,而且身体上的伤和那个病都是因为养母和她的男友造成的。

  这是对小丑的第二重打击。

  他只想躲进冰箱里,因为那里的温度比冰箱外的温度还要高,还要暖。

  而最后一根稻草是,当对生活失望透顶的他淋着雨来到那个黑妞家里,他本以为可以得到她的温暖和拥抱,却迎来一句“你叫亚瑟对吗?住在走廊尽头那位”。

  原来这不过是他脑补的爱情,她从来都没有陪在她身边,一切都是幻想,而幻想破灭之后,只有愤怒。

  小丑也并不是没有出口,只是每次他都向出口的反方向进入。影片中出口标志一共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小丑的妈妈入院了,警察在医院门口找到了他,他拒绝对话后,撞在一个“exit only”的门上,从出口进入那个糟糕的现实。

  第二次是他趁着混乱的人群溜进影院里,他在影院里看到大师卓别林的喜剧表演,也看到了坐在一旁欢笑的韦恩。他只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跟有钱人同时欣赏同一部影片。

  他以为那是他人生的最后出口,但韦恩一拳打醒了他。

  第三个出口是在地铁上,他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跑进了地铁,这个出口进去的是一个混乱的世界,里面都是小丑,他似乎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主场,这是走向毁灭的出口。

  当然,关于出口还有影片结尾医院的那扇门,然而那扇门对于小丑而言,形同虚设,他不可能从哪里出去,除非另一个疯狂的人进来了,也许是蝙蝠侠?

  写在最后

  可能看到这里你也已经察觉到了,影片中有大量的片段和场景都是重复出现,或者是三次或以上。

  这样的设计和安排很难说不是故意的,但我们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到它出现的刻意性,每一次的出现都是有每一层的意义,或是为了推进剧情,或是为了燃烧情绪,或是为了对比和反差,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小丑,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他,甚至理解他。

  当然以上所有的都是个人想法,影片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挖掘,而这或许才是影片中的魅力。

  以各种角度去看待小丑这个角色,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崇拜者,一个模仿对象。

  《小丑》观看体会

  在《小丑》今年4月发布首款预告时,可能任谁也想不到,这部成本仅5500万的DC漫改R级片,竟然会是10亿美元的体量。

  《小丑》一路开挂的口碑表现我们更是有目共睹,本片先是入围艺术含金量最高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完成了漫改影史上前无古人的壮举。

  而影片公映之后的票房表现更是以小博大,堪称现象级,截止到目前,《小丑》的票房已经逼近10亿大关,或许在视频发出时就已经10亿了。早就超越了《死侍2》,坐上了R级片影史票房第一的金交椅。更是以15倍之多的回报率,成为影史上最盈利的漫改电影。

  可想而知华纳当时要是再拖一年不给《小丑》开绿灯的话,估计这会肠子都悔青了。

2019DC新电影《小丑》观后感以及精彩影评5篇

电影《小丑》以同名DC漫画角色为基础,故事独立于DC宇宙之外,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讲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喜剧演员渐渐走向精神的崩溃,在哥谭市开始了疯狂的犯罪生涯,最终成为了蝙蝠侠的宿敌小丑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