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15篇2022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15篇2022

若水0 分享 时间: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理念,蕴含了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等优良品质,我们要积极涵养“工匠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贡献青春和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一

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也要学习“工匠精神”,做到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永葆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不断汇聚逐梦前行的力量。

善学铁匠,动真碰硬、敢于担当。“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在我们外行人眼中可能只是敲敲打打,但其实里面有很多学问,师傅要想把铁器打得好看且扎实好用,从选料、加热、火候控制、淬火到制成成品需要大大小小十多道工序,数万次的敲打,如果没有知难而进的“铁心”和厚实过硬的“铁骨”,则很难打出好铁。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发扬铁匠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迎难而上,始终保有无惧挑战,知难而进的精气神,立志做乡村振兴中的排头兵,做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做推动科技发展的带头人,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领头羊,不断逐梦前行。

善学木匠,精雕细琢、严丝合缝。木匠是一门认真细致、精雕细刻的工艺,既讲究尺寸标准,又讲究设计精巧。在木匠们的眼里,设计样式千变万变,但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工艺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以求永远不会变化。基层干部要想干出成绩、干出亮点、干出特色,就要发扬木匠精神,既依图案行事制作,认真领会上级各项政策精神实质,精心谋划布局,精准安排部署,严格督查检查,让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开花;又不拘泥于旧式,善于突破创新,能结合本地实情实际,扬特色,创品牌,做到出彩创新,突破旧格局,闯出新路子,打开新局面。

善学瓦匠,统筹兼顾、物尽其用。瓦匠在砌墙之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各类石块堆砌,乱搭一通,这样的墙,不仅不美观,甚至还会倒塌。一名出色的泥瓦匠在砌墙时,绝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会重视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相互融合,墙面与墙面之间的沟通衔接,确保砖块定位、墙面稳固后再涂抹砂浆,确保呈现一道坚固美观的石墙。基层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发扬瓦匠精神,在工作中找出提纲挈领的关键要点,把握准“横平竖直,上有齿口下有线”的诀窍,从大局着眼、从细节入手,既集中精力抓重点,又通盘考虑不偏颇,确保工作又稳又快又好,最终实现“1+1>2”的整体效果。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二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京召开,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对照“工匠精神”,筑牢“匠魂”、精琢“匠技”、永怀“匠心”,更好地完成组织工作,创造新的工作佳绩。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筑牢组工干部“匠魂”。

工匠精神的灵魂,就是遇到艰难险阻不会轻易“举手投降”,对困难坚持不懈地钻研,发扬“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的精神,直至问题解决。组织工作包含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建设、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工作,内容繁杂、千头万绪,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组织工作必定没有出彩的成绩,组工干部也要培养工匠精神,筑牢组工干部“匠魂”,秉承和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能耐得住寂寞、能坐得了板凳、能访得出民声,坚定不移地解决存在于组织工作上的难题,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各项组织工作,担负起自身的使命职责。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琢组工干部“匠技”。

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对自身技能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我会”层面上,而是与时俱进锤炼本领,把自身赖以谋生的专长无休止钻研到极致。组织工作有很强的政策性、业务性,所以工作要求严谨细致,不能有丝毫马虎,不能出丁点差错,组工干部也要培养工匠精神,精琢组工干部“匠技”,积极主动地把“细致”,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和迅速形成的良好习惯,严格细致周密地对待手头的一切大小事务,立足于本职工作,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不断锤炼自身的“匠技”,争做组织工作的“内行人”,高质量严标准抓好各项组织工作落实落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永怀组工干部“匠心”。

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对待实际遇到的困难,脚踏实地把工作落实在实处,确立苦干实干的主基调。组织部门承担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组工干部也要培养工匠精神,永怀组工干部“匠心”,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超越,真抓实干、多办实事,积极主动地走进基层,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了解民声、民意、民需、民愁,聚焦群众的核心利益,给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三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同样应做到铸匠魂、怀匠心、研匠艺,以工匠精神践行“组工出品,必属精品”的口号。

坚定初心使命,铸就“匠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工匠精神要用坚定的信念铸就“匠魂”,才能做到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组工干部肩负为党识人、选人、管人的重任,首先要做到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铸魂”,以固守党心党魂为立身之本,以遵循党章党规为立业之基,坚持守初心、践初心,忠贞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做到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才能走直行稳、正气凛然,为党员、干部带好头,立好样,做到公正客观,为国取材。

坚守原则标准,永怀“匠心”。匠心是“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是“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组工干部要怀揣一颗“匠心”,专心专注于铸就品质,深研钻研技艺,把专一、专注、专业融入组织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始终用细心、恒心、精心不断精雕细琢自己手中工作任务,用钉钉子精神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把组织工作做到极致、做出境界、做成精品。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始终秉持赤子之心,摒弃浮躁喧嚣,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做到甘为“人梯”、乐为“基石”、善为“伯乐”,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得失,不争名、不揽功、不图利,切实承担起组织赋予的使命,矢志不渝地做到为党和人民献出全部力量。

坚持精益求精,深研“匠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出精品是践行工匠精神的目的,组工干部应以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通”为目标,专心专注、至善至精地不断在钻研和探索中寻求更恰当、更适合的解决方案、处理方法,不断在大事小情中自我打磨、精研技艺,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组工干部,无论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只是填一张表,起草一份通知,也要做到细之又细、滴水不漏。更要做到不断脚踏实地去实践,融入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根据他们的真实反映来检验自己工作的成效,看看是否起到了预想的效果,是否有细枝末节存在疏漏,从而不断查漏补缺,开拓创新。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四

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就要到了。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在广大劳动者一点一滴的艰苦奋斗中成就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干劲、闯劲、钻劲”丰富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奋进新时代,走在新征程,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奋斗者,要以劳模精神激励自己,主动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在工作岗位上当好一枚“螺丝钉”,在奋进的道路上用奋斗与创造吹响“劳动号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有“闯劲”,让劳模精神成风化人,思想上凝聚共识。

劳模是辛勤耕耘事业、勇立潮头拼搏的劳动者代表,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他们的奋斗中所诠释的“追赶超越”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需要有像劳模一样砥砺前行的精神,以无私创造有为的成绩,以敬业创造事业的辉煌,在“春种一粒粟”的播种、“粒粒皆辛苦”的耕耘中迎来“秋收万颗子”的“丰收稻田”。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劳模的故事里汲取力量,在投身国家发展建设中用“一砖一瓦”去铺筑道路,绘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赶考画卷,唱响驰而不息、勇闯难关的“奋进曲”,践行使命、履行责任,创造更多的事业奇迹。

要有“干劲”,让劳动情怀奋斗致远,行动上争创一流。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幸福,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无私奉献的情怀托举起事业发展高度,他们的奉献汇流成海、聚沙成塔,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劳动号角”,唱响了气势磅礴的“奋斗赞歌”。他们流下的汗水,每一滴都折射出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他们立足岗位、扎根奋进的脚步,每一步都铺就了壮阔的发展征程。没有他们的奉献,就没有事业成就的高度,正是他们万众一心的努力付出,正是他们干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典范汇聚起了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强大正能量。广大党员干部是劳动者中的一员,在为民服务上要秉持纯粹初心、奉献之情,深耕民生事业,让情怀引领行动,在行动上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回应群众的需要、保障群众的利益。

要有“钻劲”,让工匠本领技艺高超,事业上砥砺创新。

追梦的道路上,只有敢为人先、勇于尝试,才能不断创造事业发展奇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注入“创新活力”。历史一再地证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新时代的东风浩浩荡荡,我们要乘风而上、顺势而为,以锐意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投身基层一线,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形势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以“铁杵磨成针”的精细功夫实现发展的新气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毛乌素沙漠里的“治沙英雄”、先佳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一样,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速度,站上施展拳脚、绽放精彩的时代舞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五

何谓“工匠精神”?对于匠士而言,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应怀揣“匠心”,坚持“匠风”,打磨“匠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作风建设、过硬的功夫本领,立足岗位,干事创业,为民谋利。

怀揣“匠心”负重前行。工匠平静、充实、幸福,活在当下,强在内心,他们摒除浮躁,沉下身子,忘我工作,因而才有了美轮美奂的玉器、陶瓷和走向世界的中国创造。中国共产党就如同“大国工匠”,怀揣“匠心”,始终心系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__年前,面对列强横行、军阀混战、生民涂炭,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不畏艰险,舍身忘死,推翻了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历经__年风雨沧桑,承载人民希望与重托的南湖红船,变成了中国号“巨轮”,如今正向星辰大海,民族复兴的伟岸破浪前行。

坚持“匠风”锤炼品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内在表现,因为有了这股精气神,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精造。“甘于奉献、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是中国共产党的“匠风”所在。回顾党的发展历史,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导弹之父”钱学森、“以家国为念,为民族燃灯”的黄大年,“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和“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的黄文秀等,他们传承和弘扬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图名利等优良传统与品质,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打磨“匠艺”勇担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更多“大国工匠”以其精湛技艺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阶段,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考验着我们党员干部。“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党员干部要多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摸爬滚打,磨砺意志,锤炼本领;要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实干担当、为民服务的精神,多磨多练、敢为人先、激流勇进,定能担起时代重任,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六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科技兴。各级党委和政府当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土”,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工匠常怀“传世之心”才能称之为大国工匠,在大国工匠身上必然都会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爱国情怀,正是这种高尚的情怀激励一代又一代大国工匠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而不懈奋斗。“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都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我无怨无悔!”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把个人的人生志愿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一生。“航天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用汗水报效祖国是我的追求。”神技天焊高凤林始终怀揣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坚守一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突破,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就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第一课、必修课,把爱国主义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人才把家国共荣辱的价值观镌刻心中,发扬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玉不琢,不成器。”

从某种意义来说,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就是国之重器,需要进行一番“精雕细琢”。眼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重大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能否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机遇,人才起决定性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积极打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工作局面,让技能人才工作出色、人生出彩。注重培养专业精神,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企业学校、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引导各行业各领域技术人才自觉用心钻研技术、追求提高技能。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强一流技工院校建设,深化校企合作,让更多人能够端上“技术碗”,吃上“技术饭”。同时,在惠及“绝大多数”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顶尖少数”,为那些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过硬的技能人才“开小灶”,实行一对一的“师徒制”,让名师带出高徒。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必要的激励关怀有助于激发高技能人才建功立业的活力动力。坚持为人才搭建干事的舞台、畅通上升的渠道、完善评价的机制,努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精心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实现价值的广阔平台,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无缝衔接,提供与高技能人才专业相匹配的项目或产业,让其有所学、有所为、有所为,真正做到一展所长、成就自我。进一步优化评价机制,推动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增强评价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切实把高技能人才考准评实。健全容错机制,厘清人才在推动工作过程中失误与错误的界限,旗帜鲜明地为大胆创新、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高技能人才撑腰鼓劲,让他们放下包袱放心干、放手搏。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七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16个字,精简生动概括了工匠精神。工匠,是中国数亿劳动者最美的代名词,正是他们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以踏实苦干的艰苦创造,让新中国有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员,更当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健强力量,更好得履职尽责。

以“戒浮躁、守清贫”的耐力,扎根基层。基层远离繁华热闹的市区,住处简陋甚至老鼠四蹿,生活艰苦往往有上顿没下顿,恰是如此,却正好磨人心性。正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远离喧嚣繁华,正好读遍万卷书,细心发掘,在理论中找到实践的指引;远离灯红酒绿,正好踏遍青山绿水,寻根问源,在前辈的足迹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人人都想过安逸富足的日子,但安逸历经苦痛、富足饱含汗水。作为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领头雁,是先吃苦后享福,是要时刻守住“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觉悟,沉心静气,充分利用好基层大熔炉炼就钢筋铁骨,把基层工作的千条线牵引好、落实好。

以“践使命、担重任”的劲力,为民服务。锻造“工匠精神”,就要有勇担时代使命、敢于肩负时代重任的无畏精神。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中国人谋幸福”的初心,尤其是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着群众、紧密联系着群众,对我们服务群众的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群众问题,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不推诿全心全力办好。不在职责范围内的,要解释清楚,积极协调,以真心待群众,不摆“官架子”、不打“官腔”、不做“二皮脸”。面对组织安排,不讨价还价、不大打折扣,坚持发扬“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精神,把每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要主动作为,敢于向急难险重发起挑战,向复杂矛盾发起进攻。

以“成大事、敢创新”的冲力,干事创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味着新的挑战到来,要想实现美好蓝图,不仅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更需要抓住关键要素,紧盯重点突破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实现质的飞跃。基层干部,要树牢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在繁杂的基层工作中,不能“因循守旧”,以致思维僵化,工作劳累效益却差。也不能“刻意求新”,为了追求“面子”丢掉“里子”,无法取得真正突破。创新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好最新的最全面的一手资料,才能为促改革谋创新奠定扎实基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有无数革命前辈的鲜血和汗水,而下一个一百年,是由我们积聚而成的,记着党员的匠人之魂“忠诚、严谨、担当、公道、创新”,乘着百年巨船,驶向新的广阔天地。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八

回望祖国的峥嵘岁月,正是因为一代代大国工匠的不懈坚持,才铸就了如今的繁荣昌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所谓“战略”正是吾辈应致敬的大国工匠的“诗”与远方。

致敬大国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的无私奉献。1969年中国首颗人造卫星发射前夕,第一批航天人,义无反顾地投身戈壁深处,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孜孜不倦。第一代总工程师、火药雕刻师们的背后都站着一个默默守护、无私付出的航天家庭。他们作为大国工匠,需要与烈能性燃料相伴,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他们作为父母,只能眼含热泪,对着自己的孩子道一句“对不起,孩子,爸爸妈妈都不一定有时间陪你们长大”。这就是大国工匠,平凡而又伟大,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从未想过退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应当传承的是大国工匠们“甘做冷板凳”的无私、“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致敬大国工匠“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场景:火药雕刻师一丝不苟、执着坚定地一遍又一遍雕刻火药药面,努力实现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那双特写的手,每划下的一笔都是大国工匠对初心的坚守;那坚定的眼神,每次失败后都闪烁着依旧坚毅的目光;那本密密麻麻的记录本,书写的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应当传承的是大国工匠们不忘初心的的精益求精,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内心宁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秉持着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才能将每项工作努力做到极致。

致敬大国工匠“舍小家顾大家”的赤胆忠心。戈壁滩上,风沙扬起,每一位走向研究所的工程师们的背影都透露着坚定,这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壮志报国的赤子之心。为了一个“航天梦”,他们背井离乡;为了一个实验,他们废寝忘食。即使会失败千次、百次,他们依旧秉持着一颗爱国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追梦”的第一线,只为了能让中国人的千年愿景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应当传承的是大国工匠的赤胆忠诚的爱国豪情,只有厚植家国情怀,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把个人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之中,才能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书写新的奋斗史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九

技能强则中国强,技能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技能人才是否能够成长成才,既需要各级各地共培共育,也需要广大技能人才不断更新思想认知、弘扬工匠精神、锤炼过硬本领,成为真正的“大国工匠”,在新时代舞台上搏出精彩、大放异彩。

转变观念、更新认知,筑牢技能报国之信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才道路不止一条,“学历低”并非“能力差”,从基础建设到航天科技、从生产维修到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智慧与拼搏、担当与奉献。广大技能人才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摒弃“重学历、轻技能”的陈旧观念,从思想深处筑起“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信念,立下鸿鹄志、守得技能心。主动学习行业内的先锋模范,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高技能人才为榜样,不断更新对技能行业的认知,提升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觉投身于现阶段紧缺、急需的技能行业中,树立“行业有我”“功成在我”的自信,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勤学苦练、脚踏实地,锤炼锲而不舍之意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怀揣各种绝技、绝活的技能人才各显身手,向我们展示了平凡行业中的非凡技艺,成功绝非偶然,技能标杆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苦心钻研,挥汗如雨的苦干实练。广大技能人才要自觉向“先进”学习,向“模范”看齐,立足行业发展现状,勤于练习、善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技艺水平。要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在遇到技能难题时,做到不退缩、不放弃,敢做“冲锋官”、敢啃“硬骨头”,打好技能成长的“攻坚战”“阻击战”。要在屡试屡败中总结经验,在屡败屡试中磨炼意志,在执着、专注中努力成长为本领高强的高技能人才。

追求卓越、一丝不苟,培育精益求精之匠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技能人才要想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就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追求卓越,把产品、产业做精做深做强,让技能、技术精进一层、更高一筹。要做到严谨细致不放松,高标准、严要求,精打磨、重质量,摒弃“差不多”心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掌握过硬的专业能力,锻造出高精尖产品。要秉持追求创新的精神,密切关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实践发展的新需求,顺应时代潮流积极革新创造,不照搬照抄、不因循守旧,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将创新基因深植于技能实践每一个过程中,让更多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断涌现。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十

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诠释“钳工”精湛技能的赵水林,电线电缆“守门员”叶金龙……一批又一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守产业报国初心,凭技艺服务大众,爱岗敬业、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勇毅奉献,在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凡业绩,成为榜样、楷模。细品“工匠故事”、感悟“工匠精神”、吸取“工匠智慧”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的精神食粮、动力之源。

品“工匠精神”树担当作为,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之力。突破极限精度,解决20载难题,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的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一把焊枪,一双妙手,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的电焊工李万君;技艺吹影镂尘,组装妙至毫巅,擦亮中华“翔龙”之目,铺就嫦娥奔月星途的钳工夏立……他们是焊工、钳工中普通一员,凭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凭爱国爱岗爱业的不舍,在平凡岗位无怨无悔、精益求精,成就行业传奇,成为事业标兵,可敬可佩。党员干部学习他们,工作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不当“大概先生”“好好先生”,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任人难任之劳、承人难承之重,发扬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定力不改、初心不变、本性不移。打磨克服困难、劈山开路的利刃,锤炼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本领,提升定分止争、解决难题的能力,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超越,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团结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创造一流,凝聚主动担当作为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读“工匠精神”立为民情怀,增强党员干部务实为民之心。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以心为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的敦煌研究院原副所长李云鹤;坚守大漠戈壁20多年,解决一线生产疑难问题30多项的油田里的“土发明家”谭文波;几十把大大小小刀具创造出大型客机零件制作合格率100%的施品芳……展示了“择一事干一生”的敬业担当。党员干部当以他们为榜样、标杆、楷模。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方向、前行目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打心眼里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把群众当作自己衣食父母,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深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自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关注民生、重视民意、体察民情,常以新时代“拓荒牛”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启迪自己,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公仆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势作决策、定政策,事不避难、敢于负责,克难奋进、化危为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意志和决心狠抓落实,带领群众躬耕幸福家园,共创美好生活。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十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要厚植“工匠精神”,共同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赓续人类文明。

以“工匠精神”,保护好人类文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云冈石窟、布达拉宫、故宫等,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这一张张“金名片”,更要以时不我待的气势,打响象征着我们华夏文明的“金名片”。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大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做到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以“工匠精神”认真细致做好正定古城保护、首都城市规划、潮州古城修复以及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三明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创新方式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大批文物、古迹、遗产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更加鲜活精彩。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让文化故事走进街头街尾、寻常巷陌,“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类文明在共同保护中代代相传。

以“工匠精神”,传承好人类文明。“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以“工匠精神”执着专注于保护工作。我们不仅要把保护中华文明纳入中小学生课堂,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唤起广大群众的认同感和喜爱感,共同加入人类文明的保护和传承队伍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在不断前行的路途中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学习借鉴优秀发展经验,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

以“工匠精神”,利用好人类文明。一方面,我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始终秉承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和理念,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相互促进的大道。自21世纪以来,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先后对山海关长城、避暑山庄等世界遗产进行集中修缮保护和开发,实现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成为重要文化旅游胜地,接受世界人民观览,更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独木难成林,我国也将始终注重加强全球合作,并不断提高合作水平,积极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推进人类文明实现欣欣向荣,让子孙后代享有更美好的未来。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十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基层干部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好群众是基层干部的工作使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需要基层干部去推动、落实,这就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发扬工匠精神,把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发扬“工匠精神”,让基层干部工作一丝不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条万绪,这就更加要求在落实工作中一丝不苟,考虑问题要细致周到,不做返工活,不做无用之事;心中装把“平衡秤”,大事小事统筹抓,民生工作要上心,心中要有“警惕钟”,工作不能麻痹大意、开小差;要把党的政策读懂、理透,要反复学习,把握政策要义和方向,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群众事无小事,切实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用心用情及时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之事。

发扬“工匠精神”,让基层干部要以人民至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围绕群众的所求尽所能地帮助解决,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广大基层干部的首要任务和职责所在,要“群众找上门”变“干部找上门”,主动上门访民情、解民忧,把办公室搬进人民群众中去,双脚走到田间地头,在田间地头体辛劳、察民情,入户调查访疾苦、知民意,与人民群众零距离、面对面交流,真心实意拜人民群众为老师,求工作方法、求基层治理方案,把群众的困难在一线解决,把矛盾在一线调解,做好群众的“服务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发扬“工匠精神”,让基层干部信念执着专注。

基层工作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要经得起考验、耐得住磨练,一心一意干事业,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在基层锤炼意志,发扬战斗精神,遇到难事不回避,主动迎接挑战,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在工作和服务人民群众中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对党忠诚,不做“两面人”、不搞“两面派”、不搞“伪忠诚”,扎扎实实把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受益、得实惠,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党的发展成果。

发扬工匠精神,落实工匠要义,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要立足岗位、工作职责和新时代历史使命,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开启新时代奋斗征程,为基层发展谋新篇、布新局,在基层扎根更稳、扎根更深,赢得民心,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而奋斗。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十三

“工匠精神”即工匠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养成的敬业、精益、创新、专注等素养特质,这种素养特质是职业精神的萃取,是优秀文化的凝练,是价值取向的航标。在扎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进程中,组工干部也应注重修炼“工匠精神”,注重培育细致严谨、孜孜以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工作品质,努力成为“组工匠者”,用“组工匠心”推动组织事业不断前行。

在爱岗敬业中担当作为。组织工作的业务特性要求组工干部只有戒骄戒躁、用心沉淀、熟悉业务,才能成为行家里手。作为组工干部,只有对本职工作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用一股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劲头,用一种甘为人梯、默默无闻的无私,才能将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枯燥的流程时,需要有工匠般的毅力,把工作视为事业,把任务视为作品,怀揣“工作既是修行”的信念,潜心钻研,用心投入。无论是整理一份档案,填写一张表格,起草一份文件,考察一名干部,接待一次来访,筹备一次会议,都需时刻牢记责任,认真细致、尽心尽力、担当作为。

在精雕细琢中开拓创新。工匠们一般都从事着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但却永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更要在各方面成为党员干部的表率,要以成为素质最高的党员、作风最硬的干部、战斗力最强的团队为目标,将组织工作做到细致、精致、极致,做出工匠般的境界,做成有工艺的精品。在推动工作落实过程中,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和精细思维,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对每一项工作逐项细化量化,确保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同时,注重培养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闯出新路子,打开组织工作新局面。

在专注用心中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终极目标是打造最优质的产品,让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精品。组工干部应学习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无论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任用、考察考核,还是人才引进,都应像工匠一样,始终秉持“组织工作无小事”的理念,把“严、细、实”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次工作零失误。自觉培养严谨作风,以“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自信担当,确保工作“零差池”“零风险”,力争每项工作都能创精品、出亮点、见成效。严格按照“心要静、脑要动、腰要硬、行要正”的部风要求,坚持严管理、高标准、重落实,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十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其本质特征在于执着、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付出,基层干部也正需要有这种工匠精神。

基层干部要肯苦干。

基层是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大业的“排头兵”,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匠精神之于基层干部来说就是踏实肯干、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就要沉下身去扎根基层,不因条件艰苦而退缩,不因工作辛苦而放弃,“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踏实肯干,攻坚克难,用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基层干部要能钻研。

基层人员力量少,而工作任务重,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级任务层层分解下压,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在完成一线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应对各类会议、报表、检查、考核等,常常分身乏术,有时难免忽略了工作质量,甚至敷衍塞责。工匠精神之于基层干部就是要追求精益求精的理想信念,勤于练技,“下足绣花功夫”,要按照工作有计划、日程有安排、活动有方案、处理问题有预案的思路,切实把服务群众的事做精做细做实。

基层干部要会创新。

工匠对其作品“切磋琢磨”“千锤百炼”,但其工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寻求突破,方能成就“精艺夺天工”的高超水平。基层干部面对新时期新任务,要破除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格局,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更新工作方法,为自身注入“新血液”,勇于迎接新挑战,敢于解决新问题,不断闯出新路子,取得发展新成果。这正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与体现。

基层干部要善坚守。

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放下功利心,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做一件事情,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敬业精神。身处基层一线,任务重、环境差,会遇到很多困难,基层干部要不忘初心,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平淡,心怀“功成不必在我”的无我境界,甘于埋头苦干,不辞劳苦,不计回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当好党群关系的联络员、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十五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勤奋耕耘,无论身在天南还是海北,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农民,都是光荣而伟大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大力表彰劳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广大劳动群众的尊重和褒奖。在__年全国劳模表彰名单上,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教授、高级工程师,也有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井下安全工、农民。这些劳模来自各个行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称号就是劳动者。只要为国家做出显著贡献的劳动者,不论身份、不分民族、不讲资历,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翘楚”。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我国的民族精神,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王进喜、雷锋、焦裕禄、袁隆平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幸福生活是奋斗来的”。14亿中国人要始终以主人翁的态度,把劳动当作毕生最光荣的事,积极、主动、忘我地投身到工作中,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社会价值,体现自身价值。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好新时代的追梦人,引领前进的航标,激励年轻干部通过干事创业受到尊重,赢得掌声。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医疗、航空等各个领域都涌现了大量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全国劳动模范何光华,是江苏省电力行业技术专家、国家电网公司领军人才。凭借《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登上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__年4月,她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11月24日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电力行业,凭借执着专注、一丝不精益求精,成为一名国家工匠。

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亟待成千上万劳动者的倾情付出,亟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亟盼更多更优秀的劳动者、建设者、创新者为之努力奋斗。全社会要厚植工匠精神的土壤,营造乐于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自觉向共和国的功臣看齐。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赓续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并把这些精神深入骨髓,不断激励广大劳动者争当劳模、争做新时代最美的奋斗者。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观后感15篇2022相关文章:

2021党课开讲啦伟大建党精神观后感5篇

106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