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精选整理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尽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1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水分自东向西递减,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4、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围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E.水资源污染严重(错)
(2)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营造“三北”防护林。
(3)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向西减少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风力作用。
(6)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7)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原因是:
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而且最不稳定,人类利用也最不稳定,土地很容易产生荒漠化。
(8)虽然经过治理,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9)新建和山西荒漠化的面积及原因比较:
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10)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大;
②高原面积大,高山环绕盆地,沙漠、戈壁广布;
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
④草原和荒漠为主要自然景观。
(11)西北地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呈环状分布在盆地四周的绿洲上;
主要区位因素是:水源
关于沙尘暴
(1)呈片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2)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①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部分地区少于200毫米)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人文地理环境: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集中;交通不便;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2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3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二)、青藏高原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三)、青藏高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如图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3所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四)、青藏高原对我国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4
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
(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第二;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天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天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天然气;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5
城市化与工业化
1.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 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1. 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国家给予其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 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4. 全国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精选整理相关文章: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精选整理
上一篇:高二地理必修三重点知识点归纳
下一篇: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