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小说读后感
推荐文章
《龙须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老舍先生不过忠实纪录了修龙须沟的事件,但他没有做新闻报道式的纪录,也没有写真人真事,他创造了几个真正活生生的有性格的人物,小编特地准备了龙须沟小说读后感,欢迎借鉴学习!
龙须沟小说读后感1
解放前,北京城里有一条沟叫龙须沟,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沟。在龙须沟边,跳蚤成群、蚊子、苍蝇黑压压满天飞舞。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这条沟臭气熏天。尤其一到雨季,臭沟里的脏水不断地往外流淌,常常淌到百姓家的房子里,把家什都给淹了。
《龙须沟》通过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辛酸与苦难的生活历程以及新旧社会的对比,描写了北京龙须沟一带劳动人民生活和命运的巨大变化。
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居住在这个小杂院里的北京平民群像,特别是通过对程疯子、王大妈、丁四嫂等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的描述,反映了那些从充满艰辛的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们对新社会的无限热爱和喜悦之情。
旧社会,恶臭的龙须沟给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环境的污染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然而,贫穷和落后使他们永远也摆脱不掉这条臭沟的威胁,他们祖祖辈辈都将在这里生活。统治阶级根本不管劳动人民的死活,他们非但不采取措施治理龙须沟,反而利用各种名目,更加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搜刮苛捐杂税。自然的灾难和剥削阶级的压榨仿佛两座沉重的大山欺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把他们一步一步逼到生活的尽头。忠厚、老实的贫苦人只能顺从、忍耐。 解放后,毛主席、共产党体察人民的苦衷,人民政府实地考察,倾听人民的疾苦和意见,让人民直接参与,制定了一系列治理龙须沟的措施,带领人民从根本上治理了龙须沟。生活在附近的男女老少纷纷参加造福人民、造福后代的建设。龙须沟旧貌换新颜,臭水变成了新水。人们再也看不到昔日臭烘烘的烂水沟了,再也不用为下雨天房漏而发愁了。人民当家做主,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再也不用为这条臭水沟发愁了。
龙须沟新旧新会的变化,表现了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府对老百性疾苦的关心,充分体现了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
龙须沟小说读后感2
人艺的剧院门口永远有着让人心驰神往的灯光。那五十年代的老式建筑发黄的外墙毛时代的字体组成的“首都剧场”四个字招牌,由于灯光的衬托显得格外熠熠生辉。夜幕降临了,周围的建筑,车流,行人,都没有它的光辉。王府井教堂在远处若明若暗。这是一个做梦的去处。走进大门,《龙须沟》的节目单整齐地码放在简陋木头桌子上,一人一份,免费自取。人艺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节目单还能免费的剧场之一。二楼的皮沙发宽大得有点空旷,在沙发围成的天井中,老式的水晶顶灯光直射下来;剧场里面也是一样。
剧场永远是厚厚的红色帷幕。在当时看来很庞大的剧场,现在甚至比不上一个大学的讲堂。一层,二层,一层与二层之间的侧座,还有二层最后几排的学生票。但是,依然可以看见演员的脸庞,听清演员抑扬顿挫的台词。《龙须沟》首演的日子,是在56年前。正如导演顾威所说的一样,56年,半个多世纪了,那条沟早成了金鱼池。小妞子要是活着,今年也该是七十高龄的妞子奶奶了。光看这出剧的名字,就让人觉得眼眶发红。帷幕拉开,仍然是这个50多年前的小杂院儿,才华横溢的程疯子唱着辛酸的单弦,三嫂还是那么泼辣,赵大爷和现在北京街头的任何一个老大爷一样有范儿……50年前的话剧今年首演的日子,正是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的日子。看到一二幕之间两个党派军队交接的过场戏,雪花洋洋洒洒地落下,突然觉得这些年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那些人,那条沟,重回眼前,一如当年。
老舍的话剧经典之处在于生活化,可是现在的话剧连生活化都做不到。那些从网上扒了两个段子就想把观众逗乐的话剧都应该来好好学学,真正的话剧应该怎么写。56年的时光轻飘飘地过去了;灰烬在我们眼前反射着它的光。
龙须沟小说读后感3
这些天,历史课正学着中国复杂而落寞的近代史,课余在读着老舍先生的《茶馆》和《龙须沟》,夜里偷空躲在被窝里看易中天的《读城记》。于是不知不觉中,这三者串联起来,让我看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体会到了北京平民的善良、儒雅和悲苦,感受到了老北京的文化内涵。
相比曾经读过的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以及曹禺的引人入胜的话剧《雷雨》,老舍先生的这两部作品并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和复杂纠结的人物关系,甚至并没有一个像样的主角。《茶馆》中唯一贯穿全剧的,恐怕只有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和那一直没有取消的“莫谈国事”的标语。
戊戌时期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和菜饭,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老北京的生活是诗意的、艺术的。然而这时候,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已经签订,这诗意与艺术中亦存在着老人、乡妇、康六这样的贫农,生活窘困不说,还受着狠毒官僚的欺压。
军阀统治时期的这里,曾经的古意已经消失殆尽了,老北京曾经的那种逍遥也渐渐被警惕取而代之,经济萧条之于,更显得惶惶不安。
解放以前的这里,越来越暗淡无光,甚至到最后,干脆取消了茶馆,再没有了昔日老北京的情调,只剩下了越来越嚣张的官僚和一派浮躁的乌烟瘴气的歌舞厅。
“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开篇平平淡淡的这句话在读完全剧后再次映入眼帘,不免显得有些触目惊心。茶馆不在了,老北京人平静安详、宽和礼让、恬淡闲散、诙谐幽默,他们在茶馆里听戏,在园子里会鸟,在皇城根儿溜弯,在大槐树下纳凉,在四合院里话家常,这样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这样一种诗意的生活是不是也不在了?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我第一次体会到历史课本上这些被我们用来应付考试的句子这样的沉重,它们背后是中国老百姓所承受的长达一个世纪的苦难与辛酸,是康六卖女儿的无奈,是常四爷的反感和不甘,是松二爷的胆怯和懦弱,亦是庞太监的卑鄙、刘麻子的狗仗人势……
茶馆中“莫谈国事”的纸条越来越多,贴在越来越显眼的位置。老舍先生一次次用这样的布景提醒我们他所描写的老北京平民的特点——他们大都是顺民,没什么大的野心,与其说不愿关心国事,不如说是不敢关心国事怕惹火烧身,正如王利发自己所说:“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他们固然也爱国,但谁都明白他们没有能力扭转这个国家的命运,只有听之任之,只有逆来顺受;他们心眼都不坏,却不爱替人出头,绝不会为了帮谁而让自己吃亏,对他们而言人生最大的哲学就是敷衍和圆滑,老以为“按着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也许,这就是北京平民最致命的伤,正如易中天说的,他们要求的只是过得去就行,凡事秉承“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理念,殊不知一再的退让终于导致的终结。
《龙须沟》的时间,正巧是接着《茶馆》来的,于是不难从《龙须沟》中发现茶馆的结局——小刘麻子、沈处长被推翻了,人民翻身当了主人;然而,茶馆却消失了。没有了老实、厚道的商人,没有了提着鸟笼的松二爷,没有了这样淳朴的民风,纵然迎来了北京的现代化,我们却也怅然,因为速度与新生的代价正是无法挽回的消逝,我们逐渐丢失了属于我们的文化。
终于懂得,这个故事的主角原来就是茶馆,老舍先生写茶馆的兴衰,与其说是想用王利发的死颠覆旧社会迎接新社会,不如说是在为老北京唱一曲挽歌,或许,这段黯然神圣的哭泣可以为老北京留下些许疼痛的记忆;或许,我们在努力向前走的时候也真该回头看看了。
龙须沟小说读后感4
二嘎子的妹妹小妞从小没有玩艺儿,小妞子从过了年就争吵着要小金鱼,所以二嘎子就给她带回来了。丁四嫂问二嘎子说:“从哪来的金鱼?”二嘎子一直不说,过了一会二嘎子说:“卖金鱼的徐六让我看挑子,我就拿了这个小缸,为妹妹拿的,她没有一个玩艺儿。”疯子要用大褂给妞子换金鱼还徐六钱,二春说:“两条两条小金鱼也没这么贵呀!”二春给了嘎子两张票子付了金鱼钱。
妞子说:“我出去给小金鱼弄点草来,红红的金鱼,绿色的草多漂亮啊!”
丁四嫂说:“你一个人不能去,看掉到沟里去!”等四嫂追出大门的时候,已经不见小妞的影子了。
过了一会,巡长喊:“了不得啦!妞子掉进沟里了!”
妞子的妈妈一边跑着一边喊着:“妞子!”
可爱善良的妞子,还没有玩半天小金鱼就掉进沟里了,她好可怜啊!读到这里我不想再读了,很伤心,可是妈妈一定要我坚持读完。
龙须沟小说读后感5
我喜欢《龙须沟》里的人物,对他们我都似曾相识。我小时候住的南长街老爷庙的那些街坊、邻居们,何况还有那些本家、亲戚呢!而且他们还要“发酵”。随着年龄长大,好像更懂他们了,偶尔想起故人,我的认识就会更深些、丰富些。这一点使我更容易与老舍先生的作品接近。
我喜欢《龙须沟》的语言。老舍曾说过,写话剧的台词,要像写诗一样的地推敲。他的手稿总是写得干干净净的,不轻易下笔。他的台词多用动作性语言,尽量少写叙述句子。他总用北京话写作,但他的北京话文明、不俗、幽默、有力。他的语言艺术是炉火纯青的。我狭隘地不喜欢高贵的、情节太多的作品,喜欢以性格为主的作品,觉得后者更真实些,不喜欢浪漫主义而喜欢现实主义。以此,在戏剧上,喜欢《龙须沟》、《茶馆》。不是不想更开阔些,始终未能突破。大约与身世有关。或者可以说:从《龙须沟》到《茶馆》塑造了我。
龙须沟小说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