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
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5篇
刘心武的《钟鼓楼》写的是多年前的今天(1982年12月12日)发生在北京钟鼓楼附近的一个四合院里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1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因为它描写的就是我自己当年的生活环境。我看过的现实题材国产小说多描写乡村生活,能够写出我这种“小市民”身边事的作品,尤其难得。
住在二环里在如今看来是多么“富贵”的事?
和自己的父辈读同一所小学很不可思议吧?
如今举世文明的南锣鼓巷竟是当年小学冬季长跑的路线是否让人羡慕?
是的,“城里”的生活已经离现在的北京人远去了,感谢《钟鼓楼》带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没错,我不仅住在钟鼓楼下,而且同样身处书中描绘的大杂院,只是比书中的时间晚上几年,院里也没有那么多“有出息”的邻居。
我是如何来到这样一处居所的呢?很简单,就像现在来到北京的人要租房一样,我爷爷奶奶当年来的时候没有商品房,没有现在这么多楼房,没有个人出租,也没有单位分的房子。大杂院很多都是公房(属于房管所),资源紧张,条件差,租金低。很不幸的是因为“落实政策”,原来的公房被解放前的房主通过法律手段收回了,租金自然要涨,于是我的奶奶离开了生活五六十年的房子,我人生的前二十年也有大部分时间在那度过。
在书中描写院落细节的时候,我没有细看,因为我完全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了,我把故事发生的院子想成我自己住的院子,把其中的人物想成我的邻居。唯一遗憾的是我住在那十多年却没有经历过书中那样的婚礼,但是我的父母确是在那个院子中结婚的,只是我无法穿越回去看一看。
大杂院的环境是简陋、拥挤的。我出生之后五口人住23平米,自己盖了小厨房和储物间,以前更加艰苦。每家通了自来水,但是仍然上公共厕所,原本不大的小院因为各家盖了小厨房和晾出来的衣服基本只有走路的地方了。院子里几乎每家都有老人,他们是家中第一代来到北京定居的,而我是京三代。我的小学同学们也多是类似的情况,而且很多都住在同一条胡同里,每天走路上下学,有空可以去同学家玩,生病了还有同学探望。但是如今我真的不知道还有多少我的同龄人住在那条胡同里,因为我从上中学起就不住在那了,只是逢年过节回去看我奶奶,我的同学也有很多是这样。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原本紧张的空间根本不能满足我的父辈们成家,更不用说我这个三代了,于是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人从平方搬到楼房,居住面积更大了,这不得不说是种进步。
可是有谁会忘记曾经生活的环境特别是宝贵的童年呢?尤其是在同一座城市里,距离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我在钟鼓楼附近生活的日子还算快乐,因为那时我是个孩子,上学后还有许多小伙伴。但是邻居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好。首先根据我奶奶的描述,邻居间都有积怨,而且我奶奶看谁都不顺眼,自然关系不会融洽。我几乎没有去邻居家做过客,更没有吃过饭,跟邻居家小朋友也很少玩耍。可以说住在大杂院里的人都是被迫的,都想离开破败的环境,而我作为第三代,就成了“指望”。好好学习是为了离开市井,不跟邻居接触是怕受到坏影响,总之,我奶奶希望我有文化,但那个文化并不属于大杂院。尤其上大学后周围同学少有北京人,我也尽量不说他们听不懂的方言,我不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北京,特别是当人们对北京底层市民评头论足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真的北京人,至少不敢自称老北京,我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北京文化能够传播给周围的人,因为在我和他们眼里北京只有“现代化”,只有动辄几百万的房子。当自己把自己的文化否定成“吊儿郎当的胡同串子”时,它将怎么样继续存在呢?钟鼓楼“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
我想现在住在大杂院的人们很少有把它当作长久居所的,除了老人们。越来越多的住户是暂时居住的年轻人,由于现在楼房越来越多,大杂院的环境也在改善但是依旧简陋。我希望大杂院的居民们都能和睦相处而不是像我奶奶那样因为多年的摩擦而互相封闭自己,我多么渴望书中说的那院里同一代人在一起交谈的情景。
我觉得自己身处的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我的周围没有酒馆酒吧供人们社交,大家有事都要面对面谈,甚至找私密的场所。同一个单位的宿舍楼,同龄人之间甚至互相不认识,更别说到谁家开派对。因为处境类似的人最怕别人比他强,而每个人都在努力试图摆脱现在的处境,人与人之间只有竞争。大杂院其实给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封闭提供了条件,但是生存竞争往往强于对协作的需求,重要的是多看到别人的优点。
钟鼓楼对于我已成回忆,但愿现在住在钟鼓楼下的人们能像书中一样快乐地生活,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
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2
《钟鼓楼》是当代作家刘心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5年11月。《钟鼓楼》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的故事,通过12个小时的时间,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丰富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示了80年代的北京生活和社会变革,个人的悲欢离合相互交织构成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图,揭示了在人生的舞台上的不同人生,体现出空间感。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时,只知这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心中觉得大抵是现代文学作品里广受好评的"那些作品"的其中一本,未细想,未了解,未细读,未深究。但当我拿到纸质版的《钟鼓楼》,翻开目录看到"并非开头(从100年前,到1982年12月12日)/0.这一段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不过读读也无妨。""第一章 卯、第二章 辰……"多么可爱的作者能说出这样可爱的话。"这一段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好像在告诉读者这一段没什么价值,可省略跳过,也似乎在说这一段的文笔没什么可呈现给读者的。可后面笔锋一转"不过读读也无妨",又在侧面告诉读者"我其实肚子里还是有墨水的,不妨读读这一段".往下看的目录是时辰,一本书竟然以时辰做目录这是怎样的刻意的安排?一本三十万字数的书竟是描写一天中的十二个小时,也就是六个时辰?六个时辰如何能写这么多的字数?如何安排,如何构思,篇幅如何,作者得有多大的文字功力?能在十二个小时的时间维度里写出三十万字的作品?并且让这三十万字的作品成为受作家群里万众瞩目的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之一?这些问题在我翻到目录的那一刻涌现了出来,也引起了我对这一作品的好奇之心。
这本书的惊喜在我看来是整体结构,采用时辰来分章节,许是刻意为了与《钟鼓楼》的"钟"相呼应,这是我第一看到书籍有这样的分法,也是我的无知愚昧、见识短浅。整篇小说的故事,到底只写了北京胡同里的一个四合院里的所有人在这一天的生活状况。每一个时辰也就是说每一个章节两小时中是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描述某一个人。其次是时间跨度,这本小说故事所在的时间跨度并不像我们常见的那么大,许是我的阅历不足与知识浅薄所认为的.。在我所知的大部分小说的时间跨度较大,有上百年的,也有几十年,再短也有两三年的,而这本《钟鼓楼》却只有短短的一天中的一半一一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与其他作品相比,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已是可以说非常短了。虽然这本书里也有穿插描述以前的事情,但仍是在以人物回忆过去的形式出现,主题仍为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为主导,从而写故事的情节。然后是这部作品的写作手法:写实主义。从大多数平民的角度来写北京市民社会的生活,让大多数人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北京市民的生活,这就是符合中国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我们知道大多数小说写的人物总是具有某些传奇色彩或者英雄感的正义满满的"大人物",久而久之也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而《钟鼓楼》并没有这么写,反其道而行之写了许许多多的北京那个四合院里小市民的具体的生活细节。敢于写一些平庸的人,并只写些平庸的人,并且绝不神化任何一个角色,这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当然一本作品里不可能说所有人物都是小市民阶层,里面也有写政治人物,如:江青,但并没有写丰功伟绩,仍是一些平凡的事迹。所以说《钟鼓楼》是一本写平凡人物的平凡故事的作品。说到"平凡",在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的《平凡的世界》,其表面上写平凡,实际上里面的人物却并不平凡,例如:少平少安的生活事迹,在那个年代里,这并不平凡,是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的。《钟鼓楼》是写北京胡同里的一个四合院所发生的故事,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善于写北京四合院里发生的故事。老舍先生的《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作品早已构成了一个北京市民社会的文学世界,许多作家也加入到了描绘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的行列之中,如:邓友梅把破落的八旗子弟不同的人生展示了出来,发掘出了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情致。又如:苏叔阳、陈建功等在对北京市民当代生活的描绘中,表现出对北京市民的精神气质、性格心理的准确把握。而刘心武的《钟鼓楼》的特别在于他既不像老舍先生那样是一个旧北京市民灰色人生的批判者,也不仅仅是一个当代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的描绘者,而是在对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中,沉淀着丰厚沉重的历史内容,剖析了市民社会生态群落,展示了传统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矛盾冲突。最后,这本书的开头让我觉得好奇,它的结尾也让我惊喜起来。小说的结尾作者的处理的非常有意思,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通过作者的几个问题来结尾。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小说的解读来对作者的提问进行自己的回答,来给小说续写读者自己的结局。也许你现在已经有了答案,也许你现在还没有答案,甚至可能一直不会有,但都不会影响你在合上书本的时候进行短暂的思考,也许这就是作者的目的所在——在整本书的阅读之后,把作者拉入作品中。这个开放性的结尾与中国人喜大团圆的结局不同,可就是这样独出心栽的设计,让这个作品更有其魅力。
最后讲讲这本书中的一些人物。人物的塑造是通过小小的细节与人物的回忆等表现出来。书中描绘的薛大娘家从早晨到下午办喜事的一系列琐事以及由此牵扯出的各色各样数十个人物,细致描述各个人物的处事性格及生活悲喜,有一些地位稍高的人物,但多半是小人物。无论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悲喜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每个人对待悲喜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因而人生的道路也各有各的走法,其最终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这也给了读者一个启示:人生的路要如何走在于你自己,该怎么走也在于你自己,该如何对待路上的荆棘与鲜花仍在于你。书中有爱情,有价值观。慕樱在两次离婚后依然对爱情的渴望,以及杏子,张秀澡,荀磊等年轻人对事业对爱情对世界的看法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生活氛围对他们的影响。书中的人物在十年动荡之后的都有自己的烦恼,也都有自己对生活的一切期许。但人的本性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如既定的秩序,封闭的安静美,以及对变化的观望思想却变得相对的更为缓慢。正如书中所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可以比较轻易地涤荡繁缛的迷信习俗,却很难消除存在于人们内心中的原始迷信心理。看似简单的人物塑造,传达出这么多深刻、难以言喻出的内容。把那个时代的背景交代了出来,也把作者的态度隐喻的表达了出来。小说中并没有对这些人物做出任何的褒扬或批判,以善解人意、宽宏的精神,在客观上描绘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百态。在历史厚重与时间的流逝中,对历史进行了反思,着重揭示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矛盾冲突与交融,突出当时市民的生活与心理境况。小说在各种人物的心理演化过程中揭示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黑瓦。
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我们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流淌,静默的钟鼓楼再也不能炫耀时间了,可它把时间清晰的刻在了自己的身上。正如书中所说"然而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除非发生某种难以预料的灾难,北京的钟鼓楼将成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钟鼓楼》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982年12月12日这天上午5点到下午5点,四合院里薛家办喜事,在这场婚礼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状况:一位女大学生单恋着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和他的对象被一位农村姑娘骚扰,一位离过两次婚的女性追求一位副部长,北京乞丐后代到婚宴上蹭吃蹭喝。被一位老头不动声色地点穴,一位老编辑和一位文坛新秀发生争执……局长、编辑、翻译、大学生、工人、医生、演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齐聚一堂。
《钟鼓楼》中还包括北京钟鼓楼、四合院的变迁,饭馆、结婚风俗的变化,武术方面的知识等,还介绍了很多老北京特色,例如“什刹海”、“豆汁”、“地安文化大街”、“老人岛”、“荷花市场”等。
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3
《钟鼓楼》这本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北京钟鼓楼旁一座小四合院里发生的故事,给人们展现了几代人的命运与市井里发生的悲欢。
作者刘心武从一天的卯时开始,以一场婚礼为故事的主线,到申酉之交结束,描绘了老北京的生活与文化。文中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件件奇妙的事件,一个个不同的`场景…都被刻画得十分鲜活。朴实市井又爱面子的薛大娘;热心肠又满嘴跑火车的詹丽颖;艰苦贫穷的郝玉兰一家;卢宝桑,一个被大家看不起的丐帮后代;潘秀娅,婚礼上的新娘,一位总想攀龙附凤的势利女;荀磊,一个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命运的优秀学者以及老实本分,被奉为“伯乐”的韩编辑一家;和被丈夫变态的爱所折磨的京剧演员澹台智珠。
这本书记录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论是艰辛、困苦,还是幸福满足,这些平凡人与平凡事都构成了一道风景与一段历史。书中设定的年代是个新旧混杂的时代,如刚刚经过大跃进、、改革开放,骨子里依然有着旧时代传统的薛大娘与七姑娘;也有留学归来,追求新事物、新思想的荀磊与冯婉姝。
这些是生活,同时也是历史。不管是混乱不堪还是快乐光明都是值得人回忆珍视。无论是事是人还是情,都是平凡且真挚的,他们都是时间的见证者。
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4
刘心武的大作《钟鼓楼》,就像吃了一碗老北京炸酱面一样,其实说喝一碗老北京豆汁更贴切一些,可惜我没有喝过,是没敢喝,让人真真切切、痛痛快快的体会了一回北京风情。
故事的主体内容很简单,讲述了薛大妈的二儿子薛纪跃结婚当天发生的事情,以时间为主线,从早晨薛大妈起床开始筹备到晚上客人们散去,一天内在这个北京的一个普通的四合院内发生的一切,通过四合院内的每一个人的经历逐一展开,展现了北京的风土人情,旧貌新颜。
故事中所涉及人物众多,每个人个性突出,性格鲜明,通过不同人以各种形式的接触,展现出各个阶层人的面貌。虽然人物众多,但并不凌乱,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丰富了作品本身的血肉。
虽然薛大妈努力的想要把儿子结婚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尽可能的想的周全些,但往往事与愿违,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差错。每个人的一生都希望自己更顺利一些,我们在祝福别人的时候也会常说一切顺利、一帆风顺呀什么的,但是做起事情来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阻碍,让我们走些或大或小的弯路,我想,这也许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吧。
作者在作品中多次提到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富有了逻辑性哲理性,使得作品本身提高了一个层次,是作品更加耐读、耐人寻味。
其实这种作品形式并不陌生,与前面读过的《额尔古纳河》、《尘埃落定》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展现了一方风土和很多不为人所知的民风民俗。
去过很多次北京,走在大街和胡同里,吃了南北菜和地方小吃,看着格式新建筑和文化古迹,通过这些能深刻的感受到北京的文化底蕴,永远有看不完的景色和听不完的故事,和哪里都不同,这就是北京。读这本书的时候,那首何勇的钟鼓楼总是萦绕在而耳旁: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
经典小说《钟鼓楼》读后感5
最近,把刘心武先生写的《钟鼓楼》又翻了出来,于是就又复习了一遍。从前看这本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现在已记不得了。如今以人到中年的心态再来欣赏,仍是颇有感触。一本好书,就是这样可以让不同年龄的人都乐于欣赏,且各有不同感触。
这本书的写法是与众不同的:以北京城钟鼓楼脚下的薛大娘一家为其小儿子薛纪跃办喜事为线,按照从卯时到下午申时的顺序叙述了北京城里各种普通人在80年代初的生活。其折射出的时代和地域气息是显而易见的,一幅幅画面就那么清晰的呈现在大脑里,仿佛在看一部电视剧,让人对于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有如身临其境。可以说看完这本书,你也就是个北京通了。但我却从中体会到另一番滋味。
书中描述薛大娘家从早晨到下午办喜事的一系列琐事以及由此牵扯出的各色各样的人物,细致描述各个人物的处事性格及生活悲喜,有一些地位稍高的人物,但多半是小人物。无论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悲喜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每个人对待这些悲喜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因而人生的道路也各有各的走法,其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现实中,很多人在感叹生活不如意,尤其是跟谁谁比起来就特别的不如意。于是这种不如意藏在心里怎么也挥之不去,成了一种心病。这心病到了一定程度时就会来个大爆发,会产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瞠目结舌的事情来。童年时的同学日子比自己过的好,且有趋势越来越好,相比起来自己就寒碜多了,往往偶遇时不免觉得难堪和自卑,便觉得自己太不幸福,没有好父亲,没有好丈人,没有好丈夫,没有好儿女之类的,简直一无是处。这种心态平时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当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一下触动了心里的这种痛时,往往让人崩溃而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很多人因此走上犯罪道路,也有很多人产生出不如了此残生的想法。
幸福是什么,幸福从何处来。这样的问题人人在心里都自觉不自觉的问过自己,也有许多哲学家试图研究出一个结果来。但哲学家们的答案未免太过公式化和单一性,并不适用每个人的身上。各人的幸福还是自己才能体会和解释的。总是看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寒碜,又如何找到幸福!要知道,即便是那些我们看来十分风光的大人物们,其内心的痛苦又怎么是我们能理解和体会并接受的呢。而自己所拥有的一些东西,也未必不是那些风光的人所短缺并十分羡慕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某富商常年做生意,拥有家财万贯,我们就可能羡慕他的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可是他的妻子也许并不这么想,没有丈夫常常陪伴的她觉得自己很不幸福;他的子女也许也不这么想,从小到大很少看到父亲的孩子也许常常看着大街上悬挂的计划生育的宣传画怔怔发呆。
我理解的幸福,正如一则公益广告所说:父亲很忙碌,母亲很辛苦,我很努力,我们一家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