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700字 > 有关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700字初中范文

有关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700字初中范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宋濂在读书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从未羡慕过别人,他这种知足者常乐的精神是很可贵的。而我们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1

学习了《选东阳马生序》,我被他的求学精神深深打动了。

每个人都羡慕于宋濂的名号,名垂千古的他不知被多少人所赞叹。但是又有几人能明白那光环背后的艰辛呢?他曾经背着书箱,拖着耐磨的草鞋,在呼啸的寒风中求学的记忆,为了读书,只得向别人借书来抄,在手指冻得僵硬的冬天,只为那油墨之香而不肯放松抄写。又为了能做到信守承诺而跑步去还书,就为能让别人以后仍借书给自己的时光,又有谁会来关注呢?为了能弄懂书里的知识,宁愿听老师的训斥仍“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但他并不放弃,等老师高兴了,“则又请焉”的精神又会有谁能体会呢?宋濂先生之所以写这篇序,就是为了告诫后人学习要靠自己努力却不取决于客观条件这一道理啊!

对比起宋濂先生的读书环境,吃穿不愁的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每天踏着朝阳去上学,嘴里咬着新鲜面包,中午揉揉有些肿胀的手后可以去品尝美味的午饭,傍晚踩着夕阳回家,桌上摆着早已做好的晚餐。晚上写作业如果有问题,旁边放着一摞工具书自然会帮你,学习累了,柔软的被子已向你张开了怀抱……

学习对于我们已毫无“辛苦”可言,对比起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的宋先生来说,我们如今的学习环境不是他幼时所能享受到的,但他却艰辛求学,勤奋,最后成为了“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十年来所克服的种.种困难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可如今有些同学却天天抱怨这抱怨那,殊不知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有些同学天天沉溺于电子产品所开创出的虚拟世界不可自拔,殊不知现实早已把他抛弃,有些同学以为努力了,殊不知别人早把他甩在了后面……古人的告诫早已被抛弃到了脑后,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前方残酷的现实。

拥有如此幸福生活的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新时代的命运由我们掌控,那么,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努力刻苦地去学习吧。切莫把大好年华丢弃了华丽却虚幻的梦境里。只有靠自己力量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学习《选东阳马生序》,我受益颇深!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2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惊异的是古人与现代的我们在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面的差异。仔细思虑起来,我觉得我们值得学习的除了类似于“悬梁刺股”这样的学习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态度。

宋濂家里穷,没钱买书,那时也没有复印机,就只能借别人家的书来抄。“抄书”啊!什么概念!就是为了能看到更多的书。而现在的我们呢?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为了玩电脑、打游戏,书摆在眼面前都不读,更别说做些什么读书笔记。我觉得这是一种“时代病”。我们这个时代,摆在学生面前的选择太多了,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是家里的掌中宝,根本不懂得什么读书苦,得书艰,要他们来学古人什么“凿壁偷光”?根本不可能!

古代的学生子弟想求学,得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地去拜师,到了老师那儿还得看老师的脸色,老师心情不好,靠边站去!可看看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好象把书本上的“师生平等关系”理解成了“师生互换关系”。也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去年湖南的一所中学里,一位老师跪下来求学生好好读书。这个举动看似让人感动,但是也从侧面影射出现代中学生的待师态度。“尊敬师长”这个美德是中华民族保留了几千年的传统,“天地君师亲”,从这个顺序就看得出,古时候,老师是排在爹娘之前的,比爹娘还重要,可现在的学生不是把老师当爹娘了,是把自己当爹娘了。

我觉得看一篇文章不能一个劲儿的说空话,要学习!要模仿!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自省,学会他的态度。宋廉手都冻僵了,仍旧在抄书。你要学什么?学毅力!宋廉家穷,无钱买书,但他好学,于是就抄书来学;学诚信!宋廉借书从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时限;学勤奋!宋廉跑到百里之外求学,被老师多次责骂,也从不灰心、不抱怨;学吃苦!宋廉上学要走山谷雪地、忍饥挨冻,但他也没有放弃过;学会满足!宋廉一句“以中有足乐者”足矣,自己从中享受到读书的东趣,其他的吃喝玩乐不值得羡慕;学为了理想、为了追求,去不懈的努力,让自己心中充满快乐!

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只是形式,一种好的学习态度才是读书的精髓!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3

“头悬梁,椎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我们听说过太多苦学的故事,如今再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却给了我们一种不同的感受。

宋濂读书求学苦不苦?苦!且不是一般的苦。且看证据:一、看书难。家里没书,要去借读,不仅要读,而且要抄,即使“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也要抄录完毕把书送还人家;二、求师难。找老师要跑到百里之外,老师还要耍大牌,动不动就给脸色看;三、求学难。好不容易有学上了,在路上就差点被冻死,住在旅店里,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好,这求学的日子,真不好过。

可我们从这种“苦”里边读出了另一种滋味——“乐”!每每从苦里边透着开心地长舒一口气,“余因得遍观群书”,“卒获有所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这种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苦大仇深似的悬梁刺股者,纵然可以通过顽强的意志获得成功,但观其人生形态,难免让人产生悲悯之情,也有点让人担心——吃过大苦之后的人,会不会用享大乐来对自己的人生作一下补偿呢?像那位“锥刺股”的苏秦,挂六国帅印后,不也是自我膨胀起来,赶紧跑回家乡炫权炫富么?建大宅,散千金,后来竟至敢于勾引起燕国的皇太后,得个车裂而死的悲惨结局。这种现象,在许多的官场腐化者中可以找到案例,而“暴发户”们的奢侈消费,更让我们明白了这一点。

而乐知者的学习形态本身就是享受,像白岩松一样累并快乐着,像马克思一样把“斗争”当作终极幸福,像华罗庚一样期望可以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像生来就无四肢的力克·胡哲一样来抒写自己的人生:我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

这种人,不把学习和工作过分地功利化,不是拿学习和工作当跳板,而是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嗜学”,那是一种拼了命的喜欢,喜欢了就会快乐,一切艰难险阻就都成了浮云,中国共产党只靠小米加步枪可以打败全幅武装的正规军队,最强有力的战斗力,就是这种战无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人生最大的赢家不是意志坚强的人,而是安于吃苦乐于吃苦的人,把吃苦当作人生观常态,像宋濂一样,在苦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陶醉于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中。我们若能在学习与工作中善于发现苦中之乐,乐于体会苦中之乐,我们那“无可奈何苦不堪言”的人生,必定华丽转身,成为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4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临别赠序,是作者宋濂赠给同乡马君则的,他用自己的勤学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学过这篇课文后,我也深受勉励。

宋濂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所以去借书,拿回来抄;又没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来教他,他便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有学问有道德的老师去请教。尽管他每天只有两顿粗茶淡饭,尽管他每天都只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尽管他饱受了风霜之苦,但他却不羡慕有钱的人,而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学习上,最终成为了一名学识渊博的人。

这个故事感染了我,也激励了我,它同时有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艰苦努力勤奋坚持,就能学到知识。

可是现在,有太多的学生都普遍的认为;自己家中的学习条件差,因而成绩不如学习条件好的学生。这种想法是特别得错误的,片面的,而又愚昧的。

人的学习虽受环境条件影响,但只要肯去克服,恶劣的环境是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这使我想到了‘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他出身于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艰苦甚至连书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四处借书看,他很希望能够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于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无法点灯读书,正当他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读书,从此,匡衡每晚就借着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了著名的学者

这是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但同时又印证了那句话:无论环境多么恶略,只要艰苦努力,勤奋坚持就能学到知识,获得成功。

所以,让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跨越环境的障碍,打开一片新天地。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5

重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时想起曾经看过的许多名人学士求学成识的历程,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送东阳马生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强调勤学苦读的重要性。叙自己“为学之难”,求师之艰,先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坚苦不移,后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如此,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再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对当今太学生的学习生活予以对比:太学生无衣食之患,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有“冻馁之患”、“奔走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础上其理颖然而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从童蒙时期起,故事、寓言、童话、课本,甚至电视节目,我们接触到的一切文化载体,都不倦的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治学。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后的一句却是这“澹泊”“宁静”的根本来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语中的。

有从小就好学,不怕艰苦的。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王冕七八岁时,“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还有诸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以及头悬梁、锥刺股等等故事,都是少而勤学的典范。

还有年长而勤学,孜孜不倦的。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以至于“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可以与马克思同志相媲美的了。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时盖年四十矣”,犹肯“程门立雪”,不仅于自己求学治学助益非常,也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吕蒙“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连孙权都赞他“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了。

师旷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董遇读书利用“三余”的时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清楚明白的提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们都从理论上概括了学习的真谛——勤奋。只要肯勤学,不论客观条件如何,都会学有所成的。


有关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700字初中范文相关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700字范例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650字范文5篇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初中范文

送东阳马生序学生读后感范文500字6篇

2020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范文5篇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500字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范文500字6篇

2020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大全

44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