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

若水0 分享 时间:

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意料之外偶然得来的。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是关于作家写作的札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1

读罢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的《金蔷薇》,我立刻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如下几个关键词:素材、使命感、构思、经历、语言、灵感、想象、细节、爱,想了想,划掉了素材、构思、灵感、细节,这样就只剩下了使命感、经历、语言、想象、爱,我认为被划掉的几个关键词,其实可以包括在剩下的词里。由此,可以总结出一个文学创造者(作家)的创造过程可归结为:多出去经历世事,在当中利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去了解每一件事物的细节及特点,时刻保持丰富的想象力,诗意地理解生活,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再把这些灵感用大众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在这创作的过程中,作家必须怀着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简单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爱。而这种爱又是复杂的,它包含了文学创造者对文学事业、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爱和对美的锲而不舍的追求,而这也是所有真正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出发点。

我第一个写下的关键词是素材,而后划掉是因为我觉得它已经包含在经历里面了,包含其中的还有细节和。我们的经历又可分为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而在《金蔷薇》中,作者主要着重于描写他的生活经历。在切尔诺贝利镇的一家理发店里,作者听说了关于赫丽斯嘉的故事,尔后他以此为主题,写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片小说,也是从那时起,他明白了生活经历生活知识对于文学创作的重大作用和影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一部中篇小说的由来”一章中他他所描写的自身的经历以及感受。听信了父亲描述的火星死亡的原因是沙漠的侵蚀,作者内心对沙漠的恐惧便根深蒂固了,而之后作者在乡下祖父的家中度夏时亲身体验了沙漠毁灭一切的破坏力之后,更是加深了其对沙漠的恐惧感,我仍能感受到干热风从作者身上吹过,那种被死神的长袍包裹着的感觉。这种无法从阅读经历中获得的内心感受在为文学创作时提供素材的作用毋庸置疑,是无可取代的。另外,我之所以认为细节包含在经历中,是应为细节在亲身经历的事物中会体现得更明显。就拿以上提到的作者在祖父家经历“干热风”一事来说,其中的细节描写尤其绘声绘色。“打背后扑来的热气是那样的烫人,就好像我衬衣的后背着了火似的。我嘴里满是沙土,一咬牙就发出咯擦咯擦的声音,眼睛也被沙土迷糊了。”这段关于作者切身体验的细节描写仿佛把干热风带了过来,读着读着浑身感觉火烧似的不舒服。如果说文学创作是盖大厦,那么素材便是那砖瓦,是盖大厦所需的基本材料,而细节则是镶在大厦周遭的瓷片,仅由砖瓦堆砌成的大厦色调单一枯燥乏味,而镶上瓷片以后,整座大厦立马熠熠生辉。

在《钻石般的语言》一篇中,作者毫不掩饰地赞美语言的美。“只有一点事无可争论的,那就是绝大部分有诗意的词都和我国的大自然有关”、“凡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水、空气、天空、云、太阳、雨、树林、沼泽、河流、湖泊、草地、田野、花朵、和青草,在俄语中都有大量传神的字眼和名称。”那些熟稔大自然、精通民间语言的'大家的作品中甚至是人民本身,他们的语言无不丰富多彩,给人以诗意的享受。一个护林人对于“泉水”的理解与感受,普普通通的话语就已概括了自古以来人民的全部经验和人民性格中全部诗意:泉水、祖国、人民搁在一起就像是亲族。大自然或许不懂诗意,但是它总能给人以诗意的享受,而这种享受,人民用最普通的、最朴实的、最简单的语言便能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又是最自然的,最原始的,如此说来,便是要推翻“大自然不懂诗意”的结论了。在后两节中,作者对雨。对花草的描述更是充满了诗意。雨的形态、下雨时的景象、雨的声音等等,作者在描写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汇的语言表现力。风能在沙地上吹出波纹,不同的花草有不同的名字,语言的能量多么巨大,它可以使即使不懂诗的人也能诗意地生活。在读了所有作者关于语言和自然的描述后,我发现自己最后的想法竟和作者惊人的相似:只有清晰易懂的文学作品才能存在下去,才能用于读者,费解的、晦涩的,或者故弄玄虚的作品,只有作者自己需要,人民绝不需要。

关于想象力,我认为与诗意有关。想象力丰富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充满诗意的。孩童时代,我们想东西时总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但是那时我们的世界“太阳要炽热得多,草要茂盛得多,雨要大得多,,天空的颜色要深得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趣极了”。有时候,单纯,就是一种诗意。文学创作是离不开想象的,尽管艺术源于生活,但它却又必须高于生活,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必须有足够的想象力,给文学作品以加以诗意的修饰。作者在阐释想象力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安徒生的生活的叙述,以及,关于他的爱情的叙述。安徒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这一点我想是毋庸置疑的,单从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而在生活中,他的想象力同样能给人诗意的享受,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让他邂逅了美丽的爱情,虽然最终由于他内心缺少爱的力量和勇气而错失了这段感情,然而我一直认为,这段残缺的勉强称得上爱情的情感一定是美丽的,因为它从头到尾充满了诗意,而从相遇到相识相思,安徒生都始终相信:只有在想象中爱情才能天长地久。

拉脱维亚对于作者在一个渔村的海边的岩壁上所看到的铭文——“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的理解是:悼念所有曾今征服和将要征服这个大海的人。这使我感到惊奇,尔后释然。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并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去建设、完成它,这个人才足以赢得尊重,他的事业才能够成功。文学创造者也应怀着一种使命感去进行创作。我一直在想,这种使命感会是什么呢?是为了文学事业能够生生不息地继续发展下去?是为了给世人鼓舞斗志,传授经验,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尽自己的一份责?是给世人以美的精神享受?或许都是,又或许都不是。而我认为,都是或都不是其实都是基于同一个出发点——爱,对文学事业、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爱和对美的锲而不舍的追求。作者在最后介绍自己要写的一本由优秀人物传记的书中写到,契科夫有善良严格的人道主义,波洛克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普宁追求幸福、雨果总是充满激情……凡此总总,都可归结为一个字——爱,伟大的作家无不是一次为创作的出发点的。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2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刻板印象,譬如应试教育只会批发高分低能,亚裔就该数学很好,欧美都是工作效率低下的懒蛋。对于书籍,同样如此。有一大批书,俄罗斯作家的,譬如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听到它们的名字,脑子里就会立刻和刻板的zz话语联系在一起,未曾接触就已经在头脑里划清界限。

有次在书店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上,静静躺着一本《金蔷薇》,依稀记得许久以前在豆瓣上标记过“想读”,遂买回家。一读之下,竟停不下手,此时颇能领会林妹妹读西厢记只觉“余香满口”的意境。滚落的积雪,跳荡的雨珠,冻僵的天空,熨平的落潮。曾经我认为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然而通过作者和译者的协作,我感到俄语,可能也像果戈里说的那样:“我对我国字字珠玑的语言感到惊异,每一个声音都不啻一件礼品,全都饱满而又硕大,就像珍珠。有些东西的名字比东西本身还要可贵。”

有了这样的认知以后,突然想把从前拒绝的“名著”,好好看一看。

令人唏嘘的是,作者笔下充满深情的克里米亚,基辅,俄罗斯,月长石砌成的拱顶般的天空,泉水般清冷的土地,闪着金星雪尘的空气,现在都变成了血与火之歌。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3

“帕乌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诚如作者所说是一本论作家劳动的札记,但同时也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书中云:“某些书仿佛能迸溅出琼浆玉液,使我们陶醉,使我们受到感染,敦促我们拿起笔来。”此话正可以用来说它自己。这本谈艺术创作的书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它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娓娓谈论着语言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关于写作的知识或经验,而首先是对美、艺术、写作的热爱。”

《金蔷薇》读起来的感觉是你明明一开始知道这是本论作家劳动的札记,但由于帕乌托夫斯基行云流水的联想能力,巨大的知识体系,看着看着会觉得这更像是本论文学创作的散文集。所有的论点都通过信手拈来的故事与举例说明的细节展开来加以阐述。

他从切身感受谈到了作家灵感的由来、作家如何培养观察力、提炼素材、锤炼语言、丰富知识等,对想象的必要性,细节描写的功能等。对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与散文创作的共通性、相似性的探讨。

在阐述以上艺术创作的真谛时,最吸引我的是他描绘的各种天文、地理、气象、地质、植物、海洋等大自然景观。

比如,他在说明一个作家需要清楚地看到他所写的字眼的内涵,这样才能以惊人的力量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作家想要传达给他们的那种思想、感情和心绪时,他举例讲到了雨,雨分毛毛雨、太阳雨、淫雨、蘑菇雨、疾雨、片状雨、斜雨、骤雨、以及暴雨。但这些雨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作家如何把这些雨用准确的字眼描述出来,使读者有一拍大腿喊:“对,就是这样!”的阅读快感?

比方说疾雨和蘑菇雨的区别。

“疾雨滂沱而下时,河上的景色尤为好看。每一滴雨珠都把河面打出一个圆圆的深坑,形成一只用水做成的小巧的杯子。雨珠猛地弹起来,然后又落下去,在它消失前的一瞬间,还可在水杯的底上看到它。雨珠闪闪发光,活像珍珠。

与此同时,河上响彻一种玻璃相撞的声音。根据声音的高低,可以判断雨在越下越大,还是在渐渐停下来。

而蘑菇雨则是一种蒙蒙细雨,打低垂的乌云里懒洋洋地洒落。由这种雨水淤积起来的水洼,水总是挺暖和的。这种雨从不哗哗地喧闹,只是昏昏欲睡地悄声絮语,好不容易才能听到它在树丛中窸窸窣窣地忙碌,仿佛在用柔软的爪子一会儿摸摸这片树叶,一会儿又摸摸那片树叶。”

除了写雨,还有写霞光、森林、四季,写蒲宁对色彩的高度敏感的审美能力,写普里什文对自然的幽深的洞察力……你会忍不住感叹,这不仅是一本教人写作的札记,而是一本呼吁人要细腻的生活,要能看到生活的美的美学之书。

只有真正热爱大自然的人才会以如此流畅细腻的笔墨传达出那种饱含深情的诗意与眷恋。在这种深深的眷恋中,能感受到他对世界的悲悯情怀。

在他抒发大自然的文字中,他不是在装饰心理、点缀环境、衬托气氛、以物喻人,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把自我意志与万物融合,所以他笔下的大自然,雨、云、海、森林……读起来是俏皮的顽童,发怒的老人,急吼吼的青年人……在这些细腻的描述中,人好像印刻在草丛林间,灵动而自由。

“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人的感情移到对自然的感觉中去,只有当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的爱,我们的欢乐或悲哀完全和自然相适应,不能把清晨的凉爽和可爱的目光分开,不能把匀整的森林的声音和对过去生活的冥想分开时,自然才会对我们发生极大的影响。”

这种对美的感受力,如老帕所说: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在成年之后,我们却要通过阅读等再次训练失去的感受力,让心头充盈一种“骚动感”。“这种骚动感乃是渴求净化自己内心的前奏,仿佛雨、风、繁花似锦的大地、午夜的天空和爱的泪水,把荡涤一切污垢的清新之气渗入了我们知恩图报的心灵,从此永不离去了。”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4

昨晚上看完这本书,看之前还有点昏昏欲睡,然后就越看越清醒,然后看完了,睡觉前脑海里还是回荡第一个故事里“让,会有人送我一朵金蔷薇吗?”。今天我准备写书评的时候,转身发现自己有支金蔷薇,是真的24K黄金的蔷薇花,是多年前一个叫简简单单的追求者送的,后来她结了婚,后来这支花一直放在我的书架上,每每看着,心里就笑当年他的傻和我的笨,我想要不要联系他,我去翻了手机号,复制去搜微信,没搜到,我去翻QQ联系人,早就删掉了,果然还是灰飞烟灭了,我呀,找什么找,还是当年那么笨呀?

人生第三个12年剩下一个尾声了,脸上的皱纹日趋明显,心里的就不说了,简直就是大裂谷,从小到大对文学的迷恋一直到今天,想着趁着想着有些碎片化的时间,我一定不要辜负自己,我要用起来。这本书不单单讲故事,还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我们怎么写作,怎么从普通的日子里找到不普通,怎么在平凡的人身上看到不平凡,怎么去描写春天的生气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沉稳冬日的内涵,怎么去爱去恨去愤怒去拒绝,怎么去热烈疯狂地去相遇怎么去悄无声息地离开。

如果你是一个妈妈,一定要给孩子好好看看这本书,鼓励孩子去观察去体会去热爱生活,去好好写日记写作;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一定要给你的学生介绍这本书,激励学生去记录去留意去更好的热爱青春和爱情;如果。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察觉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然后,送那个最爱的人一朵永不凋零的金蔷薇。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5

只有当美好存在于我们心灵的时候,这个世界才是充满美的。就如哲人所说——你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心里,一团名为爱的火焰熊熊燃烧着。他热爱俄罗斯大地上存在的万事万物,那广阔的苍穹覆盖着俄罗斯一望无际的原野,还有连绵不断的森林,低洼的沼泽地。他热爱生活在俄罗斯大地上的人民,热爱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只有拥有着一副对祖国虔诚的心,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和两只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从庸碌繁杂的世事中提取出动人心弦的故事。就好像让·夏米在巴黎的贫民窟中淘金粉铸就金蔷薇一样,作者的使命就是在生活的杂尘中捏起金粉,一粒一粒集成一块,融成金锭,再将其铸成金蔷薇,送给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为读者的幸福人生添砖加瓦。我们的'国家现在就不配出现大文学家吗?谁能从心底激发出对祖国真挚的感情,谁能抛弃狭隘的眼光去热爱这里的人民,谁就能从人心中提炼琼浆玉液来滋润大家,而他本身也掌握了感动人心的力量。只有我们不再迷信诗的远方,只有我们从眼前的苟且中寻找诗意,我们才能发现存在于一切民族之中,一切人类之中,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

优秀的作家必然是求知心炽热的人,他如饥似渴的吮吸着来自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音乐美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他绝不会以求得功成名就为目的,而是尽全力去寻找生活中的美,以滋润自己那焦渴的心灵。而在追逐的过程中,却吸引了千万人同他一道追逐,让大家肯定他,感谢他。君子不器,作家也是如此。

伯牙鼓琴,只为知音。如今人人都能读书,必然有千万知音隐藏于其中。写作是为这些灵魂奏响乐章,来抚慰他们的心灵。而在写作中,所有炫技都是危险的。因为质朴是美的必要条件,简洁是文字的大道。能用两个字表达的事情,再多用两个字就会削弱文字的力量。写作务求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可作品要能给予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又是如何艰难。作家要有属于自己的辞典,从中摘取词语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而灵感又是如此的一瞬即逝,我们必须随时准备一个小本子,来捕捉它。希望在它如闪电般掠过我们头脑时,能拾到一些吉光片羽。

帕乌斯托夫斯基用他的写作经历,告诉了我们何为作家。虽然不至于为万世法,可是以此登堂入室是绰绰有余的。我将以他为楷模,努力用文字打动人心。也许有一天,我的心灵将跃出我的骨灰,在庄严的七弦琴上逃过腐烂。


走进埃及一书读后感200字相关文章:

小学生课外书读后感100字十篇

红色书籍读后感600字15篇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20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800字范文五篇

最新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

五年级写读后感习作450字7篇

今天我是升旗手读后感200字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113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