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乘客安全使用常识
我们每个人有过乘坐电梯的经历,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备设备和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体现,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电梯乘客安全使用常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梯乘客安全使用常识
一、正确等候电梯
1、正确按下门口的上行或下行呼梯按钮,切忌同时按下上/下行2个呼梯按钮,这样会让电梯做无用功,浪费你和他人的时间和电能。等待电梯到来,如果是多台并联电梯组,可能不是你面前的一台电梯来接你,任何一台电梯的到站灯闪亮并发出到站钟响,便是邀请你到它的入口处等待。
2、电梯开门后,乘客先下后上,如果有乘客从轿厢走出,你应往两边站,以方便他们疏散,然后进入轿厢。
3、如果轿厢满载,请等待下一台电梯的到达。
4、 电梯关门时,不要把手或其他物体伸到两个门扇之间。
5、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楼内人员通过楼梯通道疏散。因为万一电梯
电源被破坏,乘客可能被关在电梯轿厢里。
二、正确出入轿厢
1、安全快速出入轿厢,切忌在门口处停留。站在门口的乘客应先离开轿厢。
2、正确按下所到目的楼层选层按钮,以保证不错过你到达的楼层。
3、如果轿厢内乘客人数适中,你可以向轿厢深处移动,以方便其他乘客。
4、带小孩的乘客照看好小孩;带宠物的乘客要防止宠物单独活动。
5、与电梯门保持距离,开关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衣物或其他随身物品被电梯门挤住。
6、需要电梯门保持开门状态,应该按住开门按钮,如果自己需要搬运物品,可以请求其他乘客帮你按住开门按钮。
三、正确乘坐电梯
1、靠近轿壁站立,有扶手时把手放在扶手上。
2、注意观察楼层显示器,提前做好离开轿厢的准备。
3、到站后电梯不开门可按下开门按钮。如果还不开门应使用报警按钮或轿内对讲系统或电话与中控室或物业管理部门联系,等待专职人员救援。
四、安全提示
1、电梯伤人事故大多发生在门口(人员被运动中的轿厢挤压)或空井道(人员坠落)。电梯发生故障时,远离这两个地方你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2、电梯门口(厅轿门地坎处)是很危险的地方,切记不要在此停留。
3、电梯在修理过程中,万一工作人员疏忽忘记放警告标志和护栏而开着厅门作业,你千万不可出于好奇往井道里探头,大楼的住户应记住,永远不要靠近开着门的电梯井道,防止坠落。
4、如果你被关在轿厢里,唯一的正确出路是设法请求救援。千万不可强行扒门出逃,停在两个楼层之间的轿厢和扒开的厅门会把你置于双重危险中。在你向外爬的过程中,万一电梯运行,人即刻被门框和轿厢挤压! 如果你侥幸爬出了轿厢,当你试图向下跳到楼层地面时,身体极易失去重心而坠入空井道!
五、爱护设备
电梯不仅是人们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工具,而且是现代建筑文明的体现。当来访者看到破损的呼梯按钮、堆放着杂物的候梯厅和满是划痕的轿壁,会自然联想到这座大楼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素质。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电梯维修保养人员的辛勤工作,爱护电梯设备也是对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劳动的尊重。要像爱护私家车一样爱护电梯设备。
1、电梯候梯厅是乘客的安全通道,应该保持候梯厅清洁畅通。住户不应在候梯厅堆放着杂物或停放自行车。
2、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来访亲友的孩子爱护电梯设备,不要拿呼梯按钮当玩具、不要在呼梯面板和轿壁上刻划。
3、发现电梯故障及时通知物业管理部门或电梯维修单位。
六、乘客请注意如下事项:
1、要看电梯上有无《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是否在有效期内,请不要盲目乘座;如不符合要求,请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反映;
2、要尽量快进快出,请不要在轿门和层门之间逗留,等候和乘座时,请不要倚靠在电梯的轿门或层门上;
3、要文明乘座电梯。请轻轻按压层楼召唤按钮或轿厢内选层按钮,指示灯亮即可,安静等待电梯到达;请不要在轿厢内蹦跳和用硬物、尖锐物戳按钮或反复按压按钮和在电梯开关门过程中用手或身体阻碍门的运动;
4、要注意物品的搬运。对于玻璃等透明物、穿着轻薄长裙、高跟鞋和携带雨伞等进出轿厢时,请不要麻痹大意,要注意光幕对透明物有穿透性以及安全触板在行程末端不能起作用,造成物品被夹住而发生人员伤害等事故;
5、要尊老爱幼,请不要让老人、儿童、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责任能力的人员单独乘座电梯,要由其他相关人员监护陪同下乘座电梯;
6、要正确面对电梯因停电或故障使电梯停止、人员被困在轿厢内等情况,此时,请不要惊慌,保持冷静,请使用轿厢内紧急通话装置或其它通讯工具按照轿厢内提示的报警电话号码与外界取得联系,等待专业人员救援,勿强行打开电梯门。
7、要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请不要携带易燃、易爆或腐蚀性的危险品乘用电梯;
8、乘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请注意如下事项:
1)注意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使用须知标牌上的象形图内容,一般提示为:必须紧拉住小孩、宠物必须被抱住、站立时面朝运行方向、脚须离开梯级边缘、握住扶手带等;
2)穿着长裙、宽松衣衫、露脚趾凉鞋、高跟鞋和拖鞋者乘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时,务必注意防止裙子、衣衫、脚趾等被卷入缝隙中;
3)为保护乘客安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运行中突然停车是可能的,请乘客务必抓好扶手带。
乘坐电梯要注意安全
频繁起降的电梯确实蕴藏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元件磨损、电气老化、装置失灵等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为了减少电梯垂直升降所带来的危险,保证电梯安全,国家规定电梯必须配备各种保护系统,如超速保护、终端保护、门保护、超载保护等等,如门保护系统必须保障电梯门在电梯运行中不能随意打开,安全钳则必须保障电梯在失速时及时停止降落等。
为了保障电梯使用中的安全,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相关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在用电梯必须由专业的安全检验机构每年进行强制性安全性能检验,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检验合格后还要在明显部位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以便乘客识别。
今后,当你迈入电梯桥箱时,要仔细看一看是否贴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如果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在安全检验有效期之内,这样的电梯你就可以放心乘坐了。
电梯安全常识
1、电梯是如何运行起来的?
电梯有一个轿厢和一个对重,通过钢丝绳将它们连接起来,钢丝绳通过驱动装置(曳引机)的曳引带动,使电梯轿厢和对重在电梯内导轨上做上下运动。
2、电梯的钢丝绳是否会断?
电梯用的钢丝绳是电梯专用的,国家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钢丝绳的配置不只是为承担电梯轿厢和额定载重量,还考虑到了曳引力的大小,因此,钢丝绳的抗拉强度大大的大于电梯的载重量,它们的安全系数都在12 以上,通常电梯都配有四根以上的钢丝绳,一般情况下电梯钢丝绳是不会同时断的。
3、电梯运行中突然停电是否有危险?
电梯运行中如遇到突然停电或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电梯会自动停止运行,不会有什么危险。因为电梯本身设有电气、机械安全装置,一旦停电,电梯的制动器会自动制动,使电梯不能运行。另外,供电部门如有计划的停电,事先会通知的,电梯或提前停止运行。
4、电梯运行突然加快怎么办?
电梯的运行速度不论是上行还是下行,均应在规定的额定速度范围内运行,一般不会超速,如果出现超速,在电梯控制系统内是有防超速装置,此时,该装置会自动动作,使电梯减速或停止运行。
5、电梯轿厢超载能自动控制吗?
电梯的载重量根据需要有所不同,电梯只能在规定载重量之内运行,超出时,电梯会自动报警,并不能运行。
6、电梯关门时被夹是否会对人造成伤害?
电梯在关门过程中,如果厅轿门碰到人或物,门会自动重新开启,不会伤人。因为在门上设有防夹人的开关,一旦门碰触到人或物,此开关动作使电梯不能关门,并重新开启,然后重新关门。另外,关门力是有规定的,不会达到伤人的程度。
7、电梯的厅门能否扒开?
电梯的厅门在厅外是不能扒开的,必须用专用工具才能开启(专用工具由维修人员掌管)。乘客是不准扒门的,更不能打开,否则会有坠落井道的危险。
8、怎样召唤电梯?
当你需要乘坐电梯时,应在电梯厅的呼梯面板上选择你要去的方向按钮。上行按“向上”方向按钮,下行按“向下”方向按钮。
9、电梯蹲底和冲顶是否有防护措施?
电梯蹲底就是电梯的轿厢在控制系统全都失效的情况下,会超越首层平层位置而向下行驶,直至蹲到底坑的缓冲器上停止。缓冲器就是为此而设置的防护装置,此防护装置根据电梯的运行速度的不同,分弹簧式和液压式两种。当轿厢蹲在缓冲器上就称为蹲底。此时,缓冲器对电梯轿厢的冲击力产生缓解的作用,不至于对电梯内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
10、当电梯突然停电或出现故障,被困在轿厢内则应注意些什么?
当您被关在轿厢时,应听从电梯司机的指挥,若无司机的状况下,可通过通讯装置与相关人员联系,以求解救。千万不要用力扒门或自行跳出,以免发生危险。
11、进入轿厢时应注意的事项?
当您进入轿厢时,如果电梯门开着,要看一下电梯是否在平层位置,特别是在夜间光线不清的时候,更应注意轿厢是否在本层,否则有可能造成伤害,并应快进快出。
12、电梯安装、修理单位及维修、操作人员是否应取得相应资格?
是的。电梯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单位应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电梯操作人员均应取得特种人员操作证后,持证上岗。
13、电梯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可拨打110?
当电梯出现紧急事故,有伤人、困人(人员被困在电梯轿厢内,无法找到电梯维修保养人员)情况,均可拨打110报警电话。
14、电梯出现什么情况下可进行质量或安全投诉?
当电梯经常出现关门、夹人、不平层、冲顶、蹲底、电梯司机或维修人员无上岗证、司机经常脱岗、轿厢内无检验合格证或合格证过期,电梯有异常噪音或声响,异常振动或抖动,轿厢内有异常焦糊味,电梯速度过快或过慢,维修保养不及时,电梯轿厢内无通讯或报警装置等,均可进行质量或安全投诉.
15、对电梯报警或投诉时应说清什么内容?
应说清电梯的具体情况,并应说清电梯所在的具体位置、电梯的产权单位及负责部门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及联系电话。
电梯乘客安全使用常识相关文章:
★ 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