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根据“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统一部署安排,广东学习的平台将启动“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Ta改变了我”两大主题征文活动,你准备好参赛征文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中国人而言,春节不仅是一段假期,更是亲情与文化的载体。今年,很多人因疫情防控等原因选择“就地过年”,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生活保障、福利补贴,还有情感互动和心灵抚慰。如何让异乡客在南京过出“年味”,找到家乡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都要行动起来。

近日,中央和省市相继发布通知、出台举措,加强对“就地过年”群体的服务保障。从提高加班费、发放红包礼包、发放消费券,到衣食住行保供稳价,这些举措诚意满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意识。不过,要想把这些政策落实到位,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精准施策、精细安排,把政策举措变成可操作性强、有温度、有内容的具体行动。另一方面,这些“硬举措”大多是在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满足留守者的情感需求,避免他们“吃喝不愁,但心里空落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伸出双手,用南京人的热情填补他们的亲情空白和情感遗憾,他们都有参与感、充实感、幸福感。

所谓“年味”,很大程度在于仪式感。贴春联、包饺子、年夜饭、守岁、拜年……这些集体活动承载着中国人的人伦秩序和文化归属感。在南京过年,这些该有的仪式也应尽量满足。针对农民工、企业员工、大学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可以拿出对应的方案,提供必要支持,帮助他们与家人多沟通交流,实现云团圆、云聚会。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或相约聚餐,或结对互助,一起包包饺子、看看春晚,一起围炉夜话、守岁倒数……相聚团圆就是年,心安处就是家,这个“南京年”,完全可以像家乡一样热闹喜庆、安心舒心。

选择“就地过年”,对个体来说也为防疫大局做出牺牲。对这种牺牲的回馈,除了“你加班、我给钱”式的公事公办,更需要换位思考、共情共鸣,报以感恩之心和善言善行。丰年留客足鸡豚。南京是一座博爱包容的城市,也是一座爱才聚才的城市。无论选择南京落脚的毕业生、在宁创业的企业家、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是曾经的客人、如今的家人。相聚是缘,一起守岁更是缘。我们理应守望相助、携手共度,让这个疫情之下的“南京年”,成为新老南京人增加了解、增进感情的契机,成为新南京人融入城市、完成身份转换的契机。当日历翻过新的一页,会有更多人爱上南京、选择南京,为南京骄傲自豪。

年,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时间节点和情感节点,也是内心最温暖、最柔软之所在。我们感谢每一位留在南京过年的人,愿每个人都被善待,都能在浓浓年味中感到快乐幸福。我们也相信,这个“南京年”会成为值得珍藏心底的美好记忆。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2

2021年伊始,河北省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全省上

下联动,全面防控。与此同时春节临近,春运人流量巨大,感染新冠病毒的机率增加。多地倡导就地过年,对此应坚持严细深实快的良好工作作风,实字落地,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明确就地过年意义,目前疫情正处于吃劲的关键阶段,严峻形势容不得丝毫懈怠,每一点抗疫成效都来之不易,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新冠病毒存活期长,传播力强,并且春节返乡途中接触人员复杂极易产生疫情传播,“就地过年”可大大减少人员流动,特别是中高风险区域的人员不出境,更能有效地切断传染源。过年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但此刻不相见是为了日后更安心的团聚,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疫情,才能更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作为公职人员个人,应实字落地践行就地过年。在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中实字代表求实务实,响应倡议不是喊口号,而是真干实干以杜绝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从自身做起并倡导他人就地过年减少走亲访友,不仅利于个人防护,更为防疫措施更好实行贡献自身力量,体现了责任感与使命感。

作为相关部门,应以实字为引导做好相关工作。倡导群众通过视频、电话、短信等方式“拜年”,共同保护好个人、家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无论身在何处,都应增强个人防护意识。相关部门做好节日期间物资供应和安全保障,相关政策落在实处,确保就地过年的群众安心,更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使就地过年的倡议有更多人支持,发挥其应有的防疫效果。

回家过年是一种情节,但就地过年也是为个人、为社会的一种付出,这段时光也同样弥足珍贵。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在实字上多下功夫,与政府政策精神同向而行,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团聚,相信来年定能战胜疫情平安相聚。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3

记忆中的年味,还是老房道中放鞭炮点焰火时,四处飘散的硫磺味。那时物资还不怎么丰富,父母收入也不高,过年家里除了年三十的“封门炮”初一的“开门炮”初三的“送年炮”外,没有多余的鞭炮给孩子玩。我便“自力更生”,一大早起来,就去捡别人家没放响的鞭炮残余,房道里的孩子多,我们总爱比谁捡的最多。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家放完鞭炮后,我生怕捡晚了,被别的小孩抢先,赶快蹲下,把没有放响的鞭炮一个一个地捡起来,然后再拿着点燃的香燃放。过年那几天,矿区家属区的每一条街巷都是让我两眼发光的藏宝地,也是我从不曾忘却的欢乐场。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过年的方式也变得更丰富多彩。可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曾触动我全部感官的年味,渐渐消失了,就像记忆中的老房子,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寻找年味,成了很多人想做、在做、却难以如愿的事情。从城市到乡村,从他乡到故乡,我们寻寻觅觅,四处游荡,即使看到了瑰丽璀璨的烟花,漫天飞舞的爆竹,却总感觉少点什么。

记忆中的年味,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可儿时的童真和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亲情,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从未消失,反而愈发清晰。或许,那份年味就是家人围坐的团圆热闹!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4

不知不觉又要进入春节模式了,每年我们都在说:过年没有小时候有趣了!可我们找寻的年味是什么?是新衣?是年夜饭?是拍一张全家福?还是一件渴望已久的玩具?

记忆中的年味,是挂在老房子墙上那本厚厚的黄历,喜庆吉祥的大红封面,白底黑字的每一页除了载有农历月、日和农时节气外,还写满了“今日宜忌、吉神凶煞”等,撕一张少一张。而除夕那一页早早就被心急的我做上记号,每天数着日头盼着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愈加迫切,新年便在撕去的一张张老黄历中,越来越近。

记忆中的年味,是年三十全家齐上阵,母亲负责用面和水熬浆糊,一个小盆,一根筷子,在煤球炉上细火慢熬,边熬边搅,熬好的浆糊会散发一股酸酸的气味,馋嘴的我总有忍不住尝一口的念头,结果自然是被母亲及时制止。刷浆糊要用一个高粱穗扎成的刷帚,沾上粘稠的浆糊往门框上刷,哥哥个子最高,负责贴春联,父亲则指挥哪一副春联该贴到哪个门上,我负责看高低,“左边低了,右边再高点……”贴春联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记忆中的年味,不是除夕家宴上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一盆普通的凉拌什锦菜。每年,母亲都会为了年夜饭前前后后忙活好几天,杀鸡宰鱼,蒸馍馍、剁肉馅、煎蛋饺…… 最后,在除夕当天,所有的食材都准备妥当,父亲就开始拌什锦菜,菠菜、粉丝在开水中烫熟,鸡蛋液在锅中煎成薄薄的一层,各种食材切碎后拌匀,上桌时配上一碗飘着红辣椒油的调料汁,一红、一绿、一黄,让人瞬间胃口大开。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5

“年”是什么?据说古代人过年是躲避一个叫“年”的怪兽,在驱逐“年”兽时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的除夕家家贴上红对联,户户灯火通明,人们燃放爆竹,一家老少守更待年。王安石的《元日》诗,给我们形象诠释了过年风俗的隆重和亲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那种殷切的心情就如同饥饿的乞丐等盼一锅出笼的热包子。可我等盼的究竟是什么呢?想想无非是一顿能带点肉腥的饺子,给长辈们磕头赏的一毛两毛压岁钱,还有隔两年才有的一件新褂子……在那个物质匮乏、多数人家都很窘迫的年代,只有过年父母才肯缓释一下平日的节俭,让我们尽情享受一顿不限量的白菜帮加带点猪肉馅的水饺,对于平时以窝头地瓜干为主食的姊妹们而言,的确值得期待。除夕夜守岁,父亲会满上一杯九分钱一两的地瓜干酒,敬完祖上再自饮,还会念念有词:“过年过年,富人过年穷人过关。”父亲说他小的时候,穷人管过年叫“过关”,因为那年月穷人借债的多,到年底就要还清一年的债务,有民谣道:“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债主如果看到对方家里贴上了红对联,就不能再上门催债了。穷人家这一关就算过去了。“为什么呀?”我们不解。“因为贴上对联就说明人家一家人开始过年啦,怎能再上门催债?那就太不‘仁义’了,整个正月都不得催债。中国人还是很讲究‘礼仪’地。”我就很为《白毛女》上的杨白劳不知道早早贴上对联,而被黄世仁逼死在大年三十咋舌惋惜,现在想来“桃符”能挡“鬼”一说还是不无道理的。讲这话的时候,父母亲都满足于自家过年没有上门讨债地,能安心安稳地吃顿水饺而感恩社会的进步。孩提的我则感叹那红对联的神威。

白云苍狗岁月催人,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过年早已超越了温饱的需求,演变为“团聚”的代名词。日常忙于工作、生意、孩子、家务的我们,在为生计奔波的岁月里,迷失在春夏秋冬之中,似乎麻木了自己,只有当街上挂起摇曳耀眼的红福字,才猛然意识到“年”的来临,心底涌起对儿时过年的怀恋与追忆,开始期盼过年时与父母姊妹团聚的时光。至于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能围在父母跟前感受亲情,挤在陋室里叙家常亦是周身的温暖。爱心回家成了过年最本质的旋律。不管是布衣平民还是事业有成,无论是不愁吃穿还是腰缠万贯,都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有着最真切实在的幸福感。只有与亲人共享成就,与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共享快乐,才是真正令人陶醉的成功。

曾几何时,过年回家在国民心目中究竟有多重大?看看每年的春运大军,那大包小裹的人流,那排山倒海的气势,就知道“年”的威力和黏性。或许,在交通部门看来过年是春运,在机关企业眼里过年是放假,在经营者那里过年是商机,外国人定义中国的年是停工停产……然而,对于游子,年是回家,在亲人心中,年是团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姿多彩。过年的形式也愈加多元化。前些年旅游过春节成为一种潮流,大概人们倦怠了吃饱喝足看春晚的乏味,不愿再蜗居宅家,众多时尚一族借着假期开起私家车,拉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去奔赴一场游走的春节,在领略异地风情中开阔视野,在游山玩水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进而很多老年人开启了候鸟式旅居模式,在经历半生劳碌之后,开始品悟生活的本真,享受心灵放飞的畅然。退休后的老人们夏季欣赏北国风光,冬季又纷纷来到南国之乡,感受温润清新椰林婆娑的南国风景。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我带着黄河运河远古的尘烟,也随候鸟人流来到碧波蓝天的南国海岸,体味一种别样的“过年”,如果说苏东坡“身心安处即是家”的观念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候鸟一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则是一种主动地追寻,让自己生命的内涵得以延伸、拓展、超然。

去年,一场突入其来的疫情,搅乱了人们过年的心境,也改变了众多精心策划的过年方略。瞬间,14亿国人众志成城,千万个步调统一在一致抗疫的旗帜下,在安静、紧张、坚守、期待、信念等五味杂陈的氛围中,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然而,正是这个特殊的春节,验证了我们的党一心为民,验证了我们的政府担当作为,验证了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无私无畏,验证了我们的军队勇往直前,验证了我们的人民听从号令……民心更加凝聚,国家更具威力。今年的春节,大家都时刻准备着,为了安全,为了家国,为了明天的美好,过一个服从安排的“年”。

过年,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在与时俱进:从神话的桃符到诗词的对联,从噼里啪啦的爆竹到环境治理的安静,从磕头作揖拜年到贺卡微信问候,从回家相聚到出游赏景……年不断演绎着形式,丰富着内涵。年的姿态越来越丰满,年的旋律扣动着我们的心弦。当然,无论何时,年是新旧交替的接力,是岁月静好的延续,过年的隆重没有变,过年对未来的希冀没有变。

过年,永远凝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相关文章:

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00字5篇

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00字五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800字范文5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作文800字六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800字左右5篇

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作文800字五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初中作文800字5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900字5篇

2021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800字

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00字范文五篇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

根据“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统一部署安排,广东学习的平台将启动“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Ta改变了我”两大主题征文活动,你准备好参赛征文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折征文800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6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