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
推荐文章
2020年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5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就要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今天小编整理了2020年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这是在系统总结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 3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作出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现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无论是理论准备还是实践进程,都需要我们予以正确把握。
小康社会的本质涵义及评价体系
小康社会的本质涵义。国际上对小康或小康社会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小康社会是一个反映中华民族对幸福向往和追求的特有概念。“小康”一词的解释主要有三:其一,“小康”最初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距今大约 2500年前西周时期的《诗经》。《诗塚大雅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其二,“小康”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是在战国末年或秦汉时候成书的《礼记记礼运》一书中,得到比较系统的描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是谓小康。”这里所指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其三,“小康”词意家庭经济比较宽裕。《辞海》对小康的解释,主要指经济比较宽裕的状况。如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卷一就有“(刘)痒……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话。之后见诸各类报端、报告中所出现的“小康”,基本都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经济生活富足”之意。
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意义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主要内涵应是: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建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社会。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以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基础。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社会保障初步达到全民覆盖,持久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进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自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十七大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历史的进程决定了目标的定位。
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1979年 12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概念,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是“小康之家”。为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邓小平设想了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0年我们初步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却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总体小康基本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上,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不平衡,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江泽民提出“新三步走战略”。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机遇,十五大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更具体的战略规划。江泽民提出21世纪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 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们从 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新三步走战略”的目标,十六大明确提出本世纪头 20年,我们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个“全面”二字,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面发展的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八大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递进式的目标,在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了里程碑意义。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2
隆重庆祝了新中国70华诞,走过了极不平凡的2019年,岁月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近14亿行进在民族复兴金光大道上的中国人民来说,这一次的跨年钟声,格外激荡人心;这一刻,寓意非同一般。2020年,这将是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之年。这一年,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
让我们热烈地拥抱2020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亲切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宣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人民亲切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憧憬满怀:“我们将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
……
2020年,全面小康将圆满收官,时光正在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创造的人间奇迹!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小康对于广大百姓只是镜花水月。进入近代,列强入侵、危机重重,民生凋敝、水深火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小康更成为中国人遥不可及的奢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大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与人民心心相印的中国共产党,最懂得人民站起来之后的所思所盼。
1955年,毛泽东同志信心满怀地宣告:“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社会主义新中国激情浩荡,亿万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用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建设一个新世界”。
历史定格这一幕。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
“小康”这一古老而美好的概念,从此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小康”,这一亿万人民日益耳熟能详的时代语词,以它特有的吸引力,激励与召唤着一个时代的进取精神,推动着中国大步迈向未来。正是怀着对这一美好愿景的真诚向往,党团结带领人民规划了奋斗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在拼搏苦干中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越走越宽广,小康梦想越来越清晰,现代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追求小康生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小康的宏伟蓝图壮美似锦。这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环境生态更加友好的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谈何容易?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中国还有数以亿计的绝对贫困人口。那时,“排队、凭票、缺货”是常见的场景,人们梦寐以求的是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更是奢望。那时,成为“万元户”,是许多家庭奋斗的标杆。
治理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凝聚起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刷新世界减贫的历史记录。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将近7个亿。
成绩无比巨大,但更难走的路还在后面。2012年,打开中国的国情版图,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000多万贫困人口赫然入眼。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病致贫、贫困代际传递、产业发展滞后问题突出……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让900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把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补齐,成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也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作为这场战斗的总指挥,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更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始终走在访贫问苦的最前边,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2012年最后几天,刚刚就任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冒着严寒驱车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聂荣臻元帅生前的心愿,促使他一定要去看看。临行前,习近平总书记特意要求不许安排、不能导演,要看真贫、察真情。走进老乡的家中,他仔细询问,认真察看,语重心长地嘱托当地干部和随行负责同志: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乡亲们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有名的贫困村十八洞村。在那里,他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温情地拉家常、话发展,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办法。一位不识字也不会说“官话”的苗族大妈,把习近平总书记迎入家中,非常客气地问:“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总书记含笑作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以“人民的勤务员”自我定位的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历史担当,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脚步丈量了所有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在一次又一次的考察调研中,他不断思考、谋划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打响脱贫攻坚战”等带有方向性、引领性的战略规划和部署,稳稳地构筑起脱贫攻坚的“四梁八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小康,这是无数人用实干和奋斗,用汗水心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现代化丰碑。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虽然没有战火硝烟、枪林弹雨,却同样气壮山河、感天动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8年间,特别是全面小康进入决胜阶段之后,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截至2019年底,全国95%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可以实现摘帽。这不仅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也是一份世界减贫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单。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大攻坚战齐头并进,全面小康渐行渐近。
全面小康,对千千万万中国人来说,蕴含着千钧的力量、无穷的意义,它是一个个家庭梦想成真、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这一点,阜平县今日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作证,十八洞村今天的幸福生活可以作证,梁家河旧貌换新颜的巨变可以作证,寿宁县下党乡越过越红火的日子可以作证;绿水青山、碧草蓝天可以作证,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作证,快捷的高铁、便利的网络支付可以作证,欢快的广场舞、遍及世界的中国游客可以作证,无处不在的“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动人旋律可以作证……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被压抑的创造激情如江河奔涌的释放,这是新中国70年无惧风雨、高歌猛进、大踏步跟上时代的传奇,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比正确,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无比优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响鼓重锤、一鼓作气!要看到,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日益增多,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尤需增强定力、坚定信心、砥砺奋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同时也是通向下一个更加伟大胜利的新起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全党必须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勇向前,走稳走好三大攻坚战的每一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继续前行、接续奋斗。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展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告别贫困,走向富足,我们正向全面小康大步走去。我们必定会以无比的自豪、坚定的自信、永不懈怠的奋斗,决胜全面小康,迎接这“人生之大幸”!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2020年,欢迎你!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3
2020年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全面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创举,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来建设美丽中国,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相同的问题。中国实现全面小康表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加强执政党建设等领域摸索创新的治国理政经验是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是只有西方模式一条道。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获取现代化建设、国家治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的思想库,还是发展中国家可资借鉴的“工具箱”。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启迪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路,给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随着发展中国家地位和影响的不断上升,西方国家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现状是不可持续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0%。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将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推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加快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完善国际治理机制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最大和最积极的力量,对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演变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为世界人权发展树立了榜样
在当今世界,维护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一项基本道义原则。中国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视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把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视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将保障人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且日益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为世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减贫战略和解决方案。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意味着中国比世界银行确定的在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时间提前了10年,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56个民族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没有少,一个也都没有掉队,维护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特征。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维护全球共同取得的人权发展成果,反对西方国家混淆人权概念、挑动意识形态对抗、干涉他国内政和侵犯他国人权的行径。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为推动世界人权发展树立了榜样,对全球人权事业的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实现小康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运用新发展理念,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全面小康的“小康”是发展水平的要求,“全面”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求。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和普遍联系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和主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小康的中国,实现了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目标任务。可以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从实践和理论上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创造力,极大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世界意义。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动力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的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这个时代的潮流。以和平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发展促共赢,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遭遇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逆流,但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不断的改革和坚定的对外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基垒台、积势蓄力。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更强的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当今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基础,意味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联系更加密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将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的汇聚交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更加积极促进其他国家的发展,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动力。
中国全面实现小康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为世界发展人权事业树立了中国榜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将进一步推动创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4
推动乡村振兴 决胜全面小康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近年来,肥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基本路径,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把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有力抓手,坚持把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推进乡村治理和环境提升作为重要内容,努力打造全省城乡统筹新典范,走出了一条具有肥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位。现代都市农业不断壮大,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累计达95个,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0万亩,培育家庭农场4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9家,新型农业主体数量和规模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有力推进,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2个,农村畅通工程村级道路项目全部完工。农村改革稳步推进,125个村完成“三变”改革,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上年增长23.4%,村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的强村12个。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76元、增长10.3%,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1.69,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也是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等重大考验的关键之年。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农”工作成效。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农民新期盼,立足国情农情,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落到肥西“三农”工作实际,就是要用新理念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创新机制运行,厚植发展优势,集聚新要素,激发新动能,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为我们指明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向。肥西区位优越、农业产业基础好,要加快花卉苗木、绿色稻米、蔬菜瓜果、经济林果、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方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形成具有肥西特色的“一廊、三带、五区、多园”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一廊: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三带:即沿合铜路、合安路、合六路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五区:即近郊都市服务型农业片区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瓜果等产业,西北产业融合发展型片区重点发展经济林果、精品苗木等产业,中部休闲观光型农业片区重点发展蚕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西南特色高效型农业片区重点发展绿色稻米、经济林果等产业,环巢湖生态循环型农业片区重点发展蔬菜瓜果、绿色稻米等产业;多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一村一品”特色精品园等。)要完善现代农业生产基础。修编高标准农田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持续提高农田排灌标准和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和推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园区示范带动,启动花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编制,完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水、电、路、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多数量、高质量建设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多种形式的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蔬菜瓜果、经果林产业,大力推广稻渔、稻虾等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继续办好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加快建成全国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拓展提升蚕桑产业,努力打造合肥 “菜篮子”重要供应基地。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推进与知名电商平台、电商品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推进农业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推动休闲农业由零散发展向集群布局转变,扩大蒿子粑粑节、瓜果采摘节、荷花节等活动影响力,着力把肥西打造成合肥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要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完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市场信息、冷藏保鲜、冷链运输、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拓展,着力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生态支撑,大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倾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好肥西乡村绿色宜居的生态本底。要持续推进乡村产业绿色化。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生产投入品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质量安全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为主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强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实现认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等绿色生态产业,巩固畜禽养殖“两区”划定成果,积极发展绿色无污染养殖业,结合打赢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攻坚战,大力推进渔业退渔减船转产工作,持续实施“肥药双减”行动,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压实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确保全县1731处河湖渠塘坝管护到位。以农村环境为抓手,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
培育文明乡风,大力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乡村传统文化底蕴,引导农民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断加强乡村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加强县级宣讲总队和乡镇(园区)志愿宣讲队建设,定期深入村(社区)宣讲巡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好文化服务下基层活动,开展“榜样进校园”“思政微课堂”“思政星教师”等评选。落实好宗教管理“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依法加强农村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选取具有肥西特色的农村题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组织“电影下乡”“电影进养老院”“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活动。开展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文明村镇”“道德模范”等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乡村治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完善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强化党建引领,以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增强基层组织为民服务能力。要健全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全面推行村级事务公开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形式,大力推广“村事民定”议事方式,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致富能人、乡贤、退休干部等作用,确保群众对乡村治理事项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构建农村治理体系的最大“同心圆”。要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持续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决策,促进依法治理,推进党务公开、阳光村务、阳光司法,提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水平,着力消除基层“遇事找关系、办事讲人情、信官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现象。
拓宽致富渠道,大力提升乡村群众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和补贴政策。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分类推广资源、资产、资金、资本、资质等五种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项目投入、物业租赁、飞地经营等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力争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政策,加大综合施策力度,努力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速、快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落实稳企稳就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等农民工就业政策,支持乡镇(园区)设立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民工就业。要深化改革激发农村活力。扎实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积极解决现代农业土地要素制约难题。做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积极探索推进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序推动“三变”改革扩面、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资源流转经营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农村学校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深化“控辍保学”行动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保障、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倾斜和住房保障等各项政策。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稳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乡村医生“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和应届高校医学毕业生应聘到乡“院”村“室”工作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提高农村群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提升乡村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做到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社会救助政策供给,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风正一帆悬。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为落实“六稳”要求、完成“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5
实现小康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论证,逐渐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他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赋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以新的内涵。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是一个十分生动、流畅和鼓舞人心的发展过程。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到现在的30年间,我国社会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正进行着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这时,深化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对于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和修改,从此,我国走出了一条目标清晰、扎实稳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然而,走上这样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我们党对如何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1964年12月21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今后的战略目标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完整科学地提出“四个现代化”,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战略目标。
然而,1966-1976这十年使这个战略目标刚开始实施就被迫中断了。直到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本世纪内”成为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期限。而这时,离我们党和国家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的时间。这10年,由于受到干扰,我国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延误了我们接近这一目标的进程。
这时,在1966-1976这十年初期被打倒、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付出了他全部的心力和智慧。他主持起草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传和介绍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使这个我们“赌了咒,发了誓”的雄心壮志能够早日实现,他全力领导了全面整顿。然而,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不可能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久,邓小平又一次被打倒,全面整顿被迫中断,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又一次夭折。
1976年10月粉碎、1976后,尽管当时国民经济几近崩溃,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人们在许多问题上认识也不完全一致,但实现四个现代化很快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中国未来23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在1978年到1985年新建和续建包括十大钢铁基地、十大油气田在内的120个大型项目。按照这个目标要求,8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都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
然而,四个现代化建设并没有因这个“全面跃进”规划出现“新局面”。相反,违反经济规律的“洋跃进”,给本应急需调整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更加严重的后果。邓小平后来总结说,这段时期“脑子有点热,对自己的估计不很切合实际,大的项目搞得太多,基本建设战线太长,结果就出现问题了。”
这段时间,正是邓小平领导全党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的时期,他大力倡导全党上下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为了摸清国情,邓小平先后到了广东、成都、东北等地,他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社会主义搞了20多年还很穷,很落后;由于1966-1976这十年的破坏和延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上的差距可能是20年、30年,有的方面甚至是50年。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看看发达国家是怎样搞的。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1978年我国相继派出多批考察团出国考察,目的地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邓小平本人也频繁地出国访问、考察,先后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从一个更宽广的视野来看中国的发展水平,邓小平有了新的感悟,他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访日期间,看到那里的劳动生产率比我国高几十倍,他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访美期间,在参观了福特汽车厂、约翰逊航天中心等大型现代化企业后,他“感到很有收获。”
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使邓小平感到:“我们头脑里开始想的同我们在摸索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有差距”,我们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雄心壮志是不现实的。
进入1979年,因“洋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局面日益显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就面临着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的局面。在领导经济调整的过程中,邓小平开始重新思考在基础薄弱、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到本世纪末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2天后,他在政治局会议上又把他刚刚提出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3月30日,他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并指出:“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看到”和“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特点”。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
1979年7月28日,邓小平第一次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定出了标准。他说:“搞现代化就是要加快步伐,搞富的社会主义,不是搞穷的社会主义。”“当然我们不是象西方那样。如果我们平均每人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2个多月后,在10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参照国际上通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这个标准做了详细的论证和说明。他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了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中,大平正芳一连向邓小平提出了两个他本人十分关注、日本国内议论较多的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对于大平正芳提出的问题,邓小平事先没有料到,但这也正是这段时期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他“想了一下”,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未,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后来,邓小平曾多次谈到他在大平先生的“启发下”提出小康目标的来龙去脉。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回答当然不准确,但也不是随意说的。”
提出“小康”,对中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小康”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邓小平说:“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目标定低一点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
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说:“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
“小康之家”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的现代化”,“不能同西方比。”邓小平说:如果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真正达到每人平均1000美元,那我们的日子比他们2000美元还要好过。“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他们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上。”
“小康之家”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对过去设想的要在20世纪末“走在世界前列”,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所作的重大调整和修改。
在明确了“在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不能达到日本、欧洲、美国和第三世界中有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之后,邓小平用“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普通百姓所向往的吃穿不愁、日子好过的理想社会状态,来定位党在20世纪末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同时,他又参照西方社会的标准,用世界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小康之家”这个笼统的、没有任何量化指标概念确定了人均1000美元的标准。第一次把我们党的战略目标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使长期以来十分抽象的经济发展战略,变成了与每一个中国人利益攸关的具体的、明确的发展目标。这就使得小康目标既能为广大的中国百姓所熟知,又易于为世界各国所理解,还能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整,使之成为一个生动的、动态的、开放式的发展目标。
从“小康之家”到“翻两番”
“小康之家”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目标定低”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但要实现人均收入1000美元的目标并不容易。据估计,中国如果要达到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一千美元,大约每年需要8%至10%的增长率。而当时在制定长期规划时,确定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年到198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到5%。
这个新构想是否可行,能否按时实现,邓小平心里并没有底。1980年六七月间,邓小平先后到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视察。7月22日考察即将结束时,他在听取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段君毅、第二书记胡立教关于河南省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后对他们说:“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州,处于中等水平,也是个标准,要认真算算账。“‘中原标准’、‘中州标准’,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能上去,其他一些省也应该能上去。”
经过实地调研、计算和研究各种条件,包括国际合作的条件,邓小平感到达到1000美元并不容易,因此,他在1980年10月首次把一千美元的目标调整为800至1000美元。在1980年到1982年9月十二大召开前的两年间,他反复研究、论证这个指标。“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他提出:“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如果“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就要超过一万二千亿美元,因为到那时我们人口至少有十二亿”,“我们争取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最低达到八百美元。”
怎样实现最低800美元这个目标?邓小平做了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他提出争取20年翻两番;10年翻一番,两个10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即: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世纪末“翻两番”,用的是“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把2.8万亿元的总值换算为国民生产总值并按照不变价格以1980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计算,到20世纪末可以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按照人口年均增长千分之十二点五计算,20年后将达到12亿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800美元。
十二大以后,党内党外,群情高涨,人们对未来的小康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这时,邓小平思考最多、关注最多的是,小康目标究竟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能不能按时实现。这年10月,他在同国家计委负责人宋平谈话时说:“到本世纪末,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定了,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靠不靠得住?十二大说靠得住,相信是靠得住的。但究竟靠不靠得住,还要看今后的工作。”这年年底,中国经济三年调整的任务大体完成,为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为了验证小康目标的现实可行性,1983年2月,邓小平去了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10多天的时间里,他在苏州和杭州反复询问和论证的主题是:到2000年,能不能实现翻两番?有没有信心?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
他得到的是这样一组数字:1977年至1982年6年间,江苏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照这样的增长速度,用不了20年时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从1978年到1982年底,苏州的工农业总产值从65.59亿元增加到104.88亿元,人均1300多元,按当时的比价人均已接近800美元。照这样的速度,苏州大约用15年时间,到1995年就能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当了解到苏州地区不但可以“翻两番”,而且还可以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后,邓小平问:人均800美元的目标实现后,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江苏的负责人根据苏州的实践,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六个方面向他描述出了一幅未来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在杭州,邓小平了解到:到2000年,浙江将达到人均1300多美元,通过努力可以翻三番。听到这个情况,邓小平特别提出,到2000年,江苏、浙江应该多翻一点,拉一拉青海、甘肃、宁夏这些基础落后的省,以保证达到全国翻两番的目标。
苏杭之行使邓小平对“翻两番”、实现“小康”目标充满了信心。3月2日,回到北京后不久,他即约请中央负责人谈话,描绘出了他在苏州了解到的达到小康目标时社会状况:“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它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小康社会的这6条标准,既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还有就业、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较之“小康之家”,这是一个目标更具体、更清晰、更全面、更强调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
从“翻两番”到“三步走”
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邓小平在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后,开始更多地关注“小康”目标实现后中国未来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他说,我们虽然活不到那个时候,但有责任提出那个时候的目标。
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第一次对实现小康目标后的发展战略作了设想,他提出,经过20年的时间,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后,还要“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1984年1月,邓小平到了深圳,当深圳市委的负责人介绍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工业产值1982年达到3.6亿元,1983年达到7.2亿元时,邓小平脱口而出:“那就是一年翻一番?”显然,他对这个递增的速度非常关注。在深圳河畔渔民村,老支书吴伯森告诉他,这个村1983年人均年收入2800多元,户户是万元户。当有人问他:像渔民村这样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全国人民做到要多少年时,邓小平想了想回答说:大约需要100年,至少也要70年,就是到20世纪末,然后再加50年。
深圳之行,引发了邓小平对小康目标实现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关注和思考。回京不久,他在4月18日明确提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年至50年内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从而把规划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时限由20世纪末延伸到21世纪中叶,目标定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年,仅这个问题,他就谈了十多次。
1984年,是我国进入新时期后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这一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14.2%。按照比“六五”计划确定的1981年到1985年年均增长4%到5%的目标高出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一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改革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到1985年10月,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邓小平十分乐观地预见,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目标肯定能实现,还会超过一点。”因此,到1986年6月,他对人均指标又作了一个调整,把人均800美元改为800美元至1000美元。此后,他一直沿用800至1000美元或1000美元的说法。
这段时间,邓小平在表述经济发展战略时还有一个提法上的变化,即他在1987年2月18日,对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调整,把之前提出的“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4月,他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近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看来一千美元是有希望的。”“那时人口是十二亿至十二亿五千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万至一万二千亿美元了。”“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那时,十五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这是以一九八○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从而确定了20世纪中叶达到“人均4000美元”和“国民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的量化目标,并在时间上和发达程度上正式确定为“50年”和“中等发达”。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同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的会谈中,第一次完整地描绘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底,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分三步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得到了全党的确认。
十三大以后,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增长,除1986年增长8.5%以外,其余年份的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到1988年,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三步走”的第一步发展战略提前实现。到199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了1.36倍,平均每年增长9%,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1991年3月,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小康生活了作出新的表述,即:“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比起邓小平1983年提出的小康社会的6条标准,这时的小康生活水平,不仅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还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准。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再用10年的时间,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这是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发展阶段。达到小康水平,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在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1995年,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提前完成;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总量”和“人均”都提前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由此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提前完成第一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这是邓小平1987年4月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时就已经预料到的。他说:“第一步的原定目标可以提前在今年或者明年完成。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步就很容易。看起来,第二步的目标也能完成。”
在完成了前两步战略目标,达到总体小康以后,第三步应该怎么走?邓小平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步骤,但他告诫后人,“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相信我们现在的娃娃会完成这个任务”。
在达到总体小康后,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如何部署?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在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并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小康进程综合分析》报告:全国74.84%人口达到小康水平,12.82%接近小康水平,12.34%离小康还有较大差距。分析报告所依据的小康标准,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5个方面,16项指标。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明确了21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10年,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大发展打好基础;到2020年,力争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江泽民提出的这个21世纪前50年的发展构想,被称为“小三步走”或“新三步走”,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十六大以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2003年,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率先制定了省一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大类、18项、25个指标。核心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目标是在2010年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5年,包括苏州、无锡、昆山、张家港、常熟在内的苏南地区,提前5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正在朝着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推动着党的理论创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既与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具有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突出富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党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方向更加具体、发展蓝图更加清晰。
从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至今,我们已经走过整整30年不懈奋斗的历程。30年间,我们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历了从“建成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建设“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目前,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11年,距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40年的时间,还需要继续努力奋斗。“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2020年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