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
发扬工匠精神,落实工匠要义,需要我们立足岗位、工作职责和新时代历史使命,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一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文章《卖油翁》字句精短,却讲了一个蕴含着丰富哲理的故事,文中的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一句最经典,油自钱孔淋入葫芦之中,而油丝毫没有挨着钱孔边缘,很有画面感,也是这篇古文的核心所在。仔细琢磨,其实卖油翁的精神实质,就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卖油翁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细品卖油翁的精神,它不仅是熟能生巧,而是一种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是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的追求。自古以来,中国似乎从来不缺少工匠,以及工匠们追求的工匠精神。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由一代代追求极致的工匠留下来的,他们的精神凝聚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中,一座座古老建筑上,一幅幅经典字画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种工艺之美、手法之精、匠心之独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始终是我们的骄傲,是民族文化的物化和血脉传承。
卖油翁的工匠精神,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工匠者,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日复一日地做着简单的事,但他能在最枯燥的事情中,做出兴趣,做出标杆,就成了一种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一行都需要人来做,每一行都需要像卖油翁这样的职业精神。细品卖油翁的精神内涵,它是一种专注,是把本职工作做好的执著;它是一种耐心,以精雕细琢去对待工作;它是一种淡然,抛弃名利,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好;它是一种精细,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彰显价值。
工匠精神在于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始终在延续中发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口口相传和手手相传,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精进和发展,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求得新的突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其实就是建立在工匠精神基础之上的发展。试想,如果没有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吃的将永远停留在茹毛饮血上,我们穿的仍然是树皮茅草,我们住的一直是简易窝棚,我们用的可能还是简陋工具。因为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有“钱不湿”的效果,就没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嫦娥五号、奋斗者号、6G技术更是无从谈起。
党员干部要拿出卖油翁的工匠精神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具有卖油翁精神的大国工匠们。各行各业都需要技术领军人物,没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党员干部身处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全才,但一定要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本专业的“卖油翁”,在本职岗位上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做一名高素质的时代工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二
古人云:“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自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前进征程上带头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好成就追求卓越的“匠心人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极致的态度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乃“工匠精神”。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鲜明态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自当在日常工作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大国工匠”为标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本职岗位作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昂扬斗志,“主动作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从一点一滴做起,讲实话、谋实策、出实招、干实事,精益求精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奋力实现党的政策落到实处、本职工作形成实绩、推动发展取得实效、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争做新时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能工巧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心、专注、专一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精神品质。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呼唤,也是一种要求;既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责任。“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前进征程上,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当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从政必须有作为”的处世理念,永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博大胸怀,锤炼“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的担当魄力,秉承和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像“大国工匠”求艺那样,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诱惑,持续发扬专心、专注、专一的精神品质,朝着伟大奋斗目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奋力为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伟业”打开“新局面”、夺取“新胜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精细化的工作态度,掌握情况要细,分析问题要细,制定方案要细,配套措施要细,工作落实要细。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善于在精细中出彩。”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前进征程上也面临着各种艰巨的任务、复杂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自当“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甘吃“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孤寂之苦、“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韧之苦,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特别是在深化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自觉将“工匠精神”融入责任担当,自觉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超越,在前进征程上坚决啃下一切“硬骨头”、拿下一切“拦路虎”,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回应人民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三
在《匠人精神》一书中,讲述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据此可引申为年轻干部服务群众当有的匠心精神:“守”,以理想为基础,坚定信念,不改初衷;“破”,以思想为基础,打破固有观念,冲破原有束缚,吐故纳新,充分创新;“离”,以创新为基础,在颠覆成见中寻找新的自己,超越自我。
“守“乃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基层工作状态“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白+黑”“5+2”。基层外,世界精彩缤纷,“糖衣炮弹”“魄荡魂摇”“鱼悬甘饵”。基层苦、基层累,一些年轻同志经受不住考验,萌生了“逃离基层”的想法。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守住底线,维护自身净土,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破”乃不断创新。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当前,年轻干部扎根基层不仅仅要做好当下的工作,更要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坚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理清思路,把握当地实际,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打好地方名片,带动农村发展。促思维创新,学深悟透上级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注重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发展路子和先进方法。促实践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发展思路,选准项目,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离”乃超越自我。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曾说:“成功并非取决于我们与别人相比做得如何,而是取决于我们所做的与我们所能做到的相比如何。一个成功的人总是与他们自我竞赛,不断创造新的自我纪录,不断改善与提高。”年轻干部在基层要树立赶超意识,不断发现自身劣势,加快知识更新,克服本领恐慌、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多读书,读好书,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扎根基层,达到做群众工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四
“让尖端武器的核心部件达到理想状态、优化状态,我一定要把它做到最优最理想……想到我干的那个零件能发挥巨大作用时心里感觉特别过瘾……我就像一个小螺丝钉一样,能够发挥一点点作用,内心感觉很自豪……”这是“大国工匠20__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年仅29岁的青年陈行行说的话,相信这简单朴实却又充满中国力量的话语感动了全国亿万观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提到大国工匠这四个字,很多人对获奖者第一反应可能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没准儿还有花白的头发,戴着厚底的眼镜,因为没有几十年的历练,估计也成不了一个大国工匠。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这样一位90后的年轻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荣获了“大国工匠20__年度人物”的光荣称号。
当看到这位年轻的大国工匠在央视颁奖典礼现场绽放最美笑容时那份从容与自信、自豪与喜悦,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人们不禁会问:这位年仅29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能成为“大国工匠”?他“匠心筑梦”的背后究竟有何“秘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像陈行行一样的大国工匠呼唤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谱写乡村振兴“战斗曲”?
扬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与群众心贴心无隔阂,“用真功”虚心向群众学习。
常言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毫无疑问,年轻的大国工匠陈行行就是虚心学习的典范。在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陈行行爱岗敬业,虚心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国家至上、事业第一”“ 铸神工、创一流”等这些文化理念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所投身事业的崇高神圣。为此,他为自己写下了“投身国防,扎根岗位,技能成就人生,学习创造未来”的人生信条。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所担当的乡村振兴同样是神圣的事业,在乡村振兴越是吃劲儿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与群众心贴心无隔阂,“用真功”虚心向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新时期,我们勇于担当乡村振兴是光荣的,虚心向群众学习是可贵的。因此,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路上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揣起面子,虚心向群众学习,“用真功”敢于学、善于学、真心学,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那样才能学有所获,为夺取胜利而奠基。
扬专注认真的工匠精神,与群众面对面无距离,求真务实“见真章”赢得乡亲信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有了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思想后,就自然会经常与群众面对面无距离,深入其中,说群众的话、干群众的活,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自己的心完全融入群众这个大家庭里。实践证明,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就得像大国工匠陈行行那样求真务实“见真章”。陈行行,一个从微山湖畔小乡村走出来的农家孩子,10年时间破茧成蝶,在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宏伟事业中,成长为数控机械加工领域的能工巧匠,他的“匠心筑梦”就得力于专注认真的工匠精神。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战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越是攻坚克难最吃劲儿的时候越需要紧密团结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无距离,求真务实“见真章”赢得群众信任。在扶贫工作中从细处着眼,细微态度、细化目标;从细节入手,细密措施、细致成效。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把工作做到精致、做到极致,干出特色、干出风格。这样的专注认真与求真务实,攻坚战取得胜利难道还远吗?
扬作风严谨的工匠精神,与群众实打实无虚假,精益求精“动真格”创新服务见成效。
纸上谈兵莫若闻鸡起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一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是否合格,不是看他官有多大,职位有多高,也不看其外表多亮、颜值多高,更重要的是看他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群众工作才有依托。2011年,陈行行无意中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结缘,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他操作的设备是国内一流的高精尖数控设备,干的活是高精尖的国防尖端产品。对他而言,责任更大,要求更高。面对压力,他更有着一股子不认输、不服软的冲劲儿。新的工作岗位上,陈行行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等这些“动真格”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中见成效,必须与百姓实打实无虚假,找准突破点敢于担当,抓住切入点勇于实践,从创新上用力,在开拓中作为,多思“应该怎么办”,少想“过去怎么办”,以舍我其谁的担当、雷厉风行的作风、势如破竹的气势,勇当扶贫急先锋,创新服务精益求精,才能让群众获得感多多。
一个人最大的自豪是,这个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谁,但我参与的事业却惊艳了世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明白在乡村振兴最吃劲儿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更愿每位党员干部都把乡村振兴当作专门的技能学业进行专门的实践研究,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专注认真、作风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最美妙的乡村振兴“战斗曲”!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五
档案工作者只有践行注重细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在坚守平凡、创造非凡中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才能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做好档案工作需要注重细节。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好档案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认真把握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每个环节,从文件材料的收集到最后利用整个流程,任何一个环节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材料不实、不全或错位,给查阅利用带来不便;要确保档案馆真正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就必须落实人防、技防等措施,档案库管人员必须坚持每天对库房温湿度及消防设备等逐项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只有档案管理人员坚持从每一个工作细节做起,把简单的事重复做,把重复的事用心做,才能确保馆藏档案史料保存完好,万无一失。
做好档案工作需要精雕细琢的执着追求。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注重细节,更重要的是要把细节做细,做到精雕细琢。档案人要珍惜每一件档案,收集文件材料时不放过一张一页,整理时轻拿轻放,翻阅时不触摸有字迹的地方,认真抚平每一处卷边,仔细裱糊每一处破损的地方;为真实再现一段历史记忆,形成具有权威性的历史凭证,档案人必须不厌其烦地对文件材料进行反复核准;为依法加强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档案人需要深入调研,制定行之有效的档案行政管理制度。
做好档案工作需要精益求精的作风。
注重细节、一丝不苟体现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我们只有将这种作风贯彻于档案工作全过程,档案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我们常常说敬业无涯,精业有术,这个术,就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我们要对档案工作中的每一道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怀存敬畏之心,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拘泥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力求做得更好,成为档案行业的行家里手。
“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体现的是一种潜心静气、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是一种追求更好的工作态度。做好档案工作,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只要档案工作者注重培育这种勤勉敬业、潜心专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档案事业就能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六
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诠释“钳工”精湛技能的赵水林,电线电缆“守门员”叶金龙……一批又一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守产业报国初心,凭技艺服务大众,爱岗敬业、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勇毅奉献,在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凡业绩,成为榜样、楷模。细品“工匠故事”、感悟“工匠精神”、吸取“工匠智慧”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的精神食粮、动力之源。
品“工匠精神”树担当作为,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之力。突破极限精度,解决20载难题,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的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一把焊枪,一双妙手,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的电焊工李万君;技艺吹影镂尘,组装妙至毫巅,擦亮中华“翔龙”之目,铺就嫦娥奔月星途的钳工夏立……他们是焊工、钳工中普通一员,凭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凭爱国爱岗爱业的不舍,在平凡岗位无怨无悔、精益求精,成就行业传奇,成为事业标兵,可敬可佩。党员干部学习他们,工作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不当“大概先生”“好好先生”,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任人难任之劳、承人难承之重,发扬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定力不改、初心不变、本性不移。打磨克服困难、劈山开路的利刃,锤炼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本领,提升定分止争、解决难题的能力,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超越,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团结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创造一流,凝聚主动担当作为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读“工匠精神”立为民情怀,增强党员干部务实为民之心。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以心为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的敦煌研究院原副所长李云鹤;坚守大漠戈壁20多年,解决一线生产疑难问题30多项的油田里的“土发明家”谭文波;几十把大大小小刀具创造出大型客机零件制作合格率100%的施品芳……展示了“择一事干一生”的敬业担当。党员干部当以他们为榜样、标杆、楷模。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方向、前行目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打心眼里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把群众当作自己衣食父母,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深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自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关注民生、重视民意、体察民情,常以新时代“拓荒牛”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启迪自己,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公仆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势作决策、定政策,事不避难、敢于负责,克难奋进、化危为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意志和决心狠抓落实,带领群众躬耕幸福家园,共创美好生活。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征文一等奖七
新时代、新要求,新标准。作为组工干部更需秉承“工匠精神”。坚持把“工匠精神”贯穿到组织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打磨出更多组织工作精品,缔造出更多“组工制造”,全面阐释新时代组工干部的“工匠精神”。
敬事如仪,保持一颗“敬业心”。
“工匠精神”展现出一种自觉奉献、爱岗敬业的优良品德,也是一种扎实勤奋、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是对组工干部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更是树立和保持“公道正派”形象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基础,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践行。要不畏艰苦、戒骄戒躁。组织部门基础性、事务性、程序性和指令性的工作多,组工干部在公开场合出头露面的机会少,在外人看来很神秘、很风光,其实更多的是枯燥、繁冗、清苦。组工干部更要去私心、弃杂念,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组工精神自勉自励,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工作热情,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心存高远、不计得失。许多优秀的工匠都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最终将精美的作品展现于世人面前,自己藏于幕后不为人所熟识。组织工作也是如此,工作的显性成绩少,默默无闻耕耘的多,长期为别人晋升、提拔、调动做嫁衣。我们要学习工匠心存高远、不计得失的心态,发扬甘为“人梯”、乐为“基石”、善为“伯乐”的“工匠精神”,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得失,不争名、不揽功、不图利,时时刻刻服务党的事业和工作大局。要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当前,党的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管理等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组工干部要有勇于开拓、突破常规的勇气和胆识,坚持把服务基层、党员、干部作为组织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努力在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农村党建品牌创建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新模式上下功夫,及时发现新情况,制定新措施,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切磋琢磨,保持一颗“执着心”。
“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工匠之成无非在于恒久专注于一个目标、一项工艺、一种职业,不断追求至善境界。组织工作都是硬任务,都有硬要求,更需要我们有钉钉子的精神和劲头,盯准目标,一锤一锤接着敲,把组织工作做到极致、做出境界、做成精品。要目标如一。组织部门是党性最强的部门,作为组工干部,要“从一而终”心向党,“一以贯之”只为公,“一心一意”系群众,“一身清廉”严律己,以始终如“一”的忠诚、公道、亲民和清廉,争当新时期“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楷模。要久久为功。“思其艰以图其易,言有物而行有恒”,组织部门担负着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路线的重要职责,更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以立说立行、一抓到底的干劲,抓好组织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拔丁抽楔。组织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经常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来自上级的,有来自亲属的,有来自朋友的,我们要顶住这些压力,要有不怕得罪人、势不可挡的锐气。还要有敢于迎难而上的勇气,要敢于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推、不拖;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勇于承担风险,善于从失误中吸取教训,积极改进工作,敢于真爬坡、真流汗,做到避虚求实、主动思进,以高度负责的实际行动让组织放心。
技以载道,保持一颗“进取心”。
在工匠眼里,只有对质量的一丝不苟,对制造的精雕细琢,对完美的极致追求。组工干部应当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益求精、精进不息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组织工作。要“始于足下”。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的古训为鉴,整理一份档案,填写一张表格,起草一份文件,撰写一篇材料,接待一次来访,开展一回调研,筹备一次会议等等这些组织工作的“小事”,都要做好、做细、做精,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克服不负责任、粗枝大叶、马虎从事的现象,才能成就组织工作全局。要“三易不厌”。明代大文豪文征明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有时候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所以其书法“愈老而愈益精妙”。组工干部也应当如此,在面对繁琐的工作时,一次无法完成好的时候,不能带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放之任之,应付了事,而是要沉住心、静下气,踏踏实实、不厌其烦地将工作做好、做细,达到“愈益精妙”的境界。要“游刃有余”。“游刃有余”就是要业务熟练,这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要将本职业务知识烂熟于心,学深学透相关政策程序,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将组工业务了然于胸,如同“庖丁解牛”一般“踌躇满志,善刀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