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材料作文五篇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语文作文,那就必须得做好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那样一篇文章才能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语文材料作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1
今天的语文课,学习了《兰亭集序》。老师说王羲之也像我们一样,会说:“今天实在很开心。”他因良辰美景、高朋佳会而乐。老师还说,最快乐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放假的第一天,而是放假前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
现在便是这最后一节自习课,由于是周五,会提早放学,所以最后一节课时窗外的天空还是亮的。我将视线转回教室,座位有几个是空的,应当是上外教课去了。沈老师悄悄地出现在教室后,很快就有学生询问题目,还有三三两两在小声讲话的,不过还算做作业气息浓厚,大多数人都在埋头写作业,语文课代表在讲台上“大刀阔斧”地论证“海哥最帅”,我收回了视线,一边写着政治练习册,一边构思周记。自习课的时间往往如“俯仰之间”,下课铃准时打响,我坐在座位上写完最后一道题,又收拾了一下书本,本来等着我的舍友已经不知所终,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不决定不去食堂吃饭,直接回宿舍。
就这样抱着书,我小心的抬起脚踩到下一阶被拖得湿滑的楼梯,独自一人出了教学楼,越过一个个拿着扫把扫落叶的值日生,穿过科技楼,走到了宿舍楼前的广阔的足球场上。
天已经渐渐暗了,草地上的风格外的大,吹起了我的刘海,我抱着书低头走着,耳边是跑步同学的嬉笑声,还有广播在放着耳熟却不知名的歌,忽然就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事外,好像是时光的匆匆过客,我想起林语堂的《孤独》:“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兽,有飞虫,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走兽、飞虫自然热闹,可那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心中默念,只觉确实如此,我跨过操场边的球门,偶然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转过头,竟是舍友。
“我不是跟你说我回班一下嘛,你怎么走得那么快?”
我低头回了句:“我没听见。”忽然感觉风中多了一丝烟火气,耳边、眼前清晰了起来。
这就是王羲之乐之因了吧,我想。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2
雨下的很大,有雨具的人已匆匆离去,留下同行的人被雨淋得满身狼狈,只有他脚踏芒鞋,处变不惊,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就是苏轼。这个名字,我从小学听到高中,他的事迹也耳熟能详,似乎在他身上有着某些特殊的地方,几乎吸引了所有曾教授我的语文老师对他的偏爱,使得我怀着疑问之心也踏入了苏轼这张迷魂网,成了他忠实粉丝。
众所周知,苏轼极富才华。自科考欧阳修文章认错为曾巩所做,换为第二后,开榜后欧阳修说:“今天大家都读我的文章,十年后我的文章就无人读,都去读苏轼的了。”便可看出其才华之高。而此后苏轼的人生也仿佛开了挂,仕途顺利。
诗书画琴棋无不精通,优秀的人总会招人嫉妒,很快一桩乌台诗案将他打入谷底,接着贬谪黄州,又是他诗作创作巅峰的开始,《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生还酹江月。”彻底奠定苏轼并立于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都说苏轼豁达,但他初到黄州时也有一段低迷期,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低迷时的自我调节。
我最喜爱《定风波》,你看,大雨滂沱,同行人皆一身狼狈,怨声载道,只有苏轼,他徐徐而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尤其喜爱老师对“顺其自然”的解释,那就是——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他尽力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情,也无晴。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3
淅淅沥沥的春雨缓缓浸入泥土,湿漉漉的感觉将我从沉梦中惊醒,我轻轻地舒展身子,顶了顶头顶的泥土,嘶——好疼。这是什么?我有些迟疑。
我不死心,拼命地向上伸展身子,可那冰冷的触觉与一阵阵巨痛仿佛都在提醒我:我,出不去。
“哼,你就别白费力气了。”忽然,头顶传来一个沉闷的声音,那声音大的振得我头昏眼花。“求求你,让我出去,好吗!”我哀求着,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那个声音沉默了一下,仿佛幽幽地叹了口气:“我是石头,动不了的”。它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充满了同情,“被我压住的那些种子,都没能发芽。”我呆住了,与那块石头一起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我环视四周,却发现自己似乎被无尽的黑暗包围,周围的泥土散发出死亡与腐烂的气息,空气扭曲着,压抑地我几乎窒息,出不去了呢……
合上眼,我再次陷入沉睡,梦见了一片辽阔的草原,我和其他草相互扶持,随着风轻轻舞蹈,那苍翠的草原,那深沉的绿色,多美啊……
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的再次醒来。我要发芽,我要成为那美丽的绿色的一部分!我的内心叫嚣着,我的心头泛起一股股躁动,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我只知道我是一颗要发芽的种子,要长出那翠绿的叶子,这或许是生命最原始的冲动,是我们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生命密码告诉我的。
我知道,我头顶的石头拥有我无法对抗的强大力量。我只好一点点把脑袋钻向身边的泥土,仔细地寻找着头顶上,头顶上能够出去的地方。
“喂!停下,这样你会死得更快的!”石头惊叫着,试图阻止我。我停下,淡淡地冲他笑笑:“万物都有自己的使命,种子的使命就是发芽,不对吗?”它一怔,低低地笑了笑“是啊,加油……”。他已语气哀伤。
我继续向前钻啊,每一点点的前进,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会发芽吗?我不知道,我会死吗?或许吧。我只知道,我要长出那翠绿的叶,我向往那美丽的颜色,即使耗尽生命也要去尝试,在所不惜。
突然,头顶的触觉变了,我心中一喜,用尽全身的力气向上顶去,顿时,阳光明媚,身边是无尽的绿意……
我轻轻地舒展身子,缓缓地长出那嫩绿的叶儿,与身旁无边的青翠的草儿共同构成了我心中那片美好的绿色。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4
提起鲁迅,内心深处便会引出对“背诵全文”和“深刻含义”的恐惧,如那句风靡校园的金句:“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鲁迅先生的外表就给人一种刻板又顽固感觉,一袭长衫,刷子一样笔直的黑短发,浓密的眉毛,微陷的眼眶,标志性的一撇“一字胡”,和时刻在手里的烟斗,正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形象。他令无数学生闻风丧胆的名声,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譬如那个网上疯传的段子:“晚安”两字有何深刻含义?答案是:“晚”字点明当时的时间,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安”则体现了作者对麻木不仁的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令人摸不清头脑的深刻含义。
高中语文课本上再见鲁迅,带着一丝恐惧和好奇来一探文豪的生平,听了老师的介绍,对这个任性的小老头产生了兴趣。
他也的确当得上是个有趣的人,前能写《论他妈的》,后能写“远看像条狗,近看郭沫若”。给热血青年写文章,也给敌人投匕刃。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爱好,比如爱吃零食,写文章时也不离口,一边写一边吃,《华盖集续编》中有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是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吃货形象跃然纸上。
更鲜为人知的是,鲁迅年轻时很喜欢给自己设计服装,他自己还是民国顶尖设计大师,现在的那些时髦新潮的混搭,孰不知鲁迅早就开始玩了,有一张他混搭风的照片,渔网毛衣开衫里面搭v领中式立领衬衫,并且,把毛衣塞进裤子提高腰线,可以说是非常前卫了。至于设计方面,北大校徽与中华民国国徽,鲁迅都参与设计,仅两个代表作就能使人震惊。
他不仅喜欢吃,喜欢设计,还喜欢恶搞玩乐,喜欢养花养草养宠物,所以与其说他是文学家,不如说是为生活家,是一个爱玩任性的小老头。
他淋漓尽致地享受着生活,淋漓尽致地享受着生命。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5
阴沉灰暗的天空看不到一丝光亮,压抑着,犹豫着,厚重的云朵完全掩盖了星的身影。远处天与地之间缓缓升起了一轮初月,渐高,渐高,带着晨间温暖的曦光划开了灰色的天空。
“你究竟要怎样?你到底还学不学?”耳边响起父亲的怒吼,怒吼中还夹杂着一丝无可奈何的意味。
我静静地站着,偶尔动一动麻木的双腿,双眼呆望着瓷砖上的裂缝,听着父亲的怒吼,不想解释,也不想回答。我的沉默为我建起了一座城堡,我独自在城堡里压抑,别人进不来,我亦出不去。我默然抬头,在晕黄的灯光下,我恍恍惚惚地看到我与父亲间有一堵墙,一堵布满青苔又无比坚固的墙。
父亲看着沉默的我,再无耐心。他的手臂在空中一挥,像是在挣扎,我能清晰地看到他紧攥的手上鼓起的青筋。一个碗随着父亲的手落在了地上,向前滚了一点后,“啪”的一声碎成了几片,不复原来的美丽。它就那么碎裂了,再也回不去了,就像倔强的我一样,再也不见了原来的踪影,我或许是迷失在了少年的春秋大梦里了。
父亲看着依旧无声的我,他沉默了。客厅里死寂一般的静,只听见时针在“滴答”地旋转。父亲看着我,紧锁着眉头,向后一个踉跄,瘫坐在沙发上,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他从衣服的口袋中掏出了一根烟,点了火,娴熟地抽了起来。
衬着烟卷的点点红光,我看清了父亲的脸——紧锁着的双眉,原本清澈的双眸不知何时变得浑浊,而且染上了条条血丝,眼角处有着岁月留下的条条痕迹,暗红色的嘴唇一翕一合……不由得,我心中泛起了一丝酸意,原来,我从未这样仔细看过他,也从未关心过他。突然间,心中那堵坚固无比的城墙开始有了裂缝。
顺着飘在父亲嘴边的烟雾,我仿佛看到了年幼的我与父亲一起嬉闹的情景,那时候的我还小,那时候的父亲还是无所不能。而眼前,隔了烟雾,坐在沙发上的父亲,却是这样的疲惫无助。父亲起身打开窗户,烟雾逐渐消散,就像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我伸出手想要抓住,紧握,麻木的双腿却拖住了我前进的步伐。闭上双眼想要跌倒的瞬间,一双手接住了我,有力而温暖。我睁开眼睛,与父亲对视的瞬间,我看到他用眼神告诉我:“加油,我相信你。”拍拍我的肩膀,父亲无声的离开了。
我对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低下了头。光影斑驳间,眼里的氤氲弥漫开来,看到另一个我信马由缰,迤逦而来。
那一刻,我长大了。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五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