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初中作文 > 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范文合集5篇

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范文合集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我想,“慎独”并不仅仅表示独自一人时的谨慎,更强调一个失去了强制监督的环境里,能坚守住内心最柔软却最有韧性的准绳,也就是哪个不食梨的慎独者所说的“吾心有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几篇关于慎独为话题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篇一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畏惧。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

  简单地说,慎独就是独处的时候,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自律,服从内心的要求,谨慎地对待自己。人在有人约束的时候,在他人的关注之下,是比较容易做到谨慎的。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一个人的语言行为,都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置于社会的道德法律的要求之中。那时候如果违反社会起码的要求,不会被世人认可和接受。但是,一个人独处或缺乏监督的时候,常常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放纵心理。这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道德法律他人的约束。因此,谨慎地独处,反复地反省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和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人。而真正慎独的人,才是心怀坦荡、充满正气的人,也才是本性高尚的人。

  《礼记·中庸》开宗明义就论及慎独。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到慎独时是这样要求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篇二

  孔子说他到了70岁之后,就能随心所欲而又不破坏规矩。也就是说,70岁的孔子,随心所欲都能做到慎独了。而至于70岁之前呢,要做到慎独,却未必能随心所欲。圣人都是这样,又何况是凡夫俗子的我们呢。

  慎独是一种境界。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大家互相约束,互相监督,那么你可能行为无过,然而这不是慎独的境界。真正的慎独是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否做到:桂花迎面吐香而不去折,小草汲水高长却不去踩,垃圾满地你欣然清扫,朋友的冒犯你毫不放在心上……慎独的境界就是人生中可望且可及的境界,是你我应该追求的境界。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那么,我们从理论上讲都能做到慎独。既然我们都可以做到慎独,而孔子70岁之前还不能随心所欲做到慎独,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能什么事都随心所欲。“随心”本没有错,但心随所有的欲望(无论好坏)就不好了。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将有作,则思谦冲以自牧。”“诚能见可欲,则思知止以安人。”我们要把握的就是“自牧”与“知止”。“自牧”就是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用正确的行为来洗涤自己的良心;“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没有人约束自己,自己却知道该停止时停止——这样才能做到慎独。

  《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剑岳不群是出了名的伪君子,在人前他总是一副正义的面孔,好似他就是圣人一般;而私下里,他干的却是丑恶的勾当:偷林家的辟邪剑谱,暗杀定逸师太,嫁祸自己的弟子……当然他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现实中也有岳不群一样的人,但是他们一开始未必都是伪君子吧,只是很多人没有做到慎独,以为没有人知道就可以谋得非分利益,放弃了慎独,以致从本质上放弃了良知,也放弃了成为一名君子的最后可能。可见,慎独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到,却是一刻都不能丢弃的。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日日反省自己,在独处的时候省察自己,那样我们也就不会害怕迷失自己,而能做一个不随心所欲的自己,坦荡着慎独。

  篇三

  孩子:

  你好!在你十七岁生日之际,妈妈不想再送你生日蛋糕这类的礼物,只想送你一个道理——慎独。我想,这应该是你人生路上最重要的礼物之一。

  慎独,不是在众人面前的那些虚伪掩饰,也不是一个人独处时候无拘表现,更不是逃避自我的梦幻。慎独,是真正地自我面对,自我剖析,自我完善。

  慎独,不是要求你此刻端坐在我的面前,让我仔细端详你时你的微笑;不是要求你将自己的心思写在自己的日记里,供自己的咀嚼;也不是让你独坐在房间里,对着镜子窥看自己的脸上的变化。慎独,是心的坦白,是心的纯洁,是心的升华。

  人,一辈子,总是容易做好表面的上的自己,别人看得见的自己。你看舞台上的明星,生活中的名人,他们也许都有着自己辉煌的一面,都拥有别人授予的美好名声,但孩子,我希望你记住,当你在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的时候,你都不要被表面的光环所迷惑,应该看到他们最本质的地方,即独处时候的光辉。真正的高贵并不在于优于别人,而是优于内心的自己。

  因此,孩子,当你一个人面对某件事而周围没有人监督你、指导你甚至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小心了。因为此刻的你正面临着慎独的考验: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凶残的本性——杀死一只蚂蚁,打死一只蟑螂。慎独,要求你怜悯万物,包括自己的敌人。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邪恶的本性——想着如何耍手腕,怎样用诡计获得利益。慎独,要求你爱惜自己,不沦为一个奸邪的小人。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慵懒的本性——不想学习,不愿劳动。慎独,要求你严格自律,即使无人竞争,无人提醒,也要朝着目标一个人坚持着走下去。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冷酷的本性——对幸福没有感知,对他人缺乏感激。慎独,要求你充满爱心,用心去感受万物,用爱去回报感激。

  孩子,慎独是真正的自律,一个人能做到慎独,必然能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最严格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做到了慎独,才是真正做好了自己。因为,人最大的敌人永远是我们自己。

  孩子,在17岁生日的时候,我愿意你学好这个道理,勇敢地同时也是好好地面对自己,争取成为最好的自己。

  爱你的母亲

  篇四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说起慎独,我便自然联想到以上这句话。这是初中课本上文言短篇中的一句,文章讲的是一群逃难的人饥渴难耐,找到了一棵梨树,大家纷纷摘梨解渴,唯有一人正襟危坐,别人问,梨的主人又不在,你为何不吃?这人便用上面的这句话反问。

  我想,“慎独”并不仅仅表示独自一人时的谨慎,更强调一个失去了强制监督的环境里,能坚守住内心最柔软却最有韧性的准绳,也就是哪个不食梨的慎独者所说的“吾心有主”。

  正因为“吾心有主”,慎独不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而是“君子坦荡荡”的从容不迫。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虽然深陷囹圄,遭到流放,豪放的他也从不放松对内心的坚守。这时的他或许委屈,或许苦闷,但再大的冤屈也斩不断内心的准绳,那根生性豁达,信仰真善美的准绳。这也就是我们每每想起这位面对人生起落,依然高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人时,总能会心一笑的原因吧。在那些一个人处于“山高皇帝远”的日子里,苏轼没有忘记一位君子应有的慎独,应有的坚守,因此,他每到一处,身后总能留下一世芬芳。

  正因为“吾心有主”,外在的艰难险阻又算得了什么呢?犹记得那个闻鸡起舞的少年祖逖,三九天里,猎猎大风吹得连报晓的鸡的鸣声都在颤抖,可那又怎么样?心怀天下社稷,情系黎民百姓的少年不畏惧,每个熹微的晨色里都有他舞动的背影,一个孤独却又骄傲的背影。风再大,也大不过一个人的坚守;天再冷,也冻不僵一个人内心的准绳。没有人监督,甚至没有人过问,连一句嘘寒问暖都没有。可是他守住了那份慎独,以强大的内心克服了一切。

  是的,慎独总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区分着平庸和卓越。只有秉承内心的坚持,守住心中的准绳,在相对松散封闭的环境里守护着易逝而又可贵的道德、信仰,用自己的心树立起崇高的标尺,那样的我们,才可能成就卓越。

  慎独就是一朵小花,兀自开放在无人的旷野或角落,然而它的芬芳却无处不在,包裹着那勇敢而孤独的灵魂。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息,提升着你的形象和内涵,让你拥有坚强伟大的灵魂。

  心有主,可以从容而不同。

  篇五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指人在独自活动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讲诚信离不开慎独,能够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诚信,无疑是诚信的最高境界。

  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慎独作为一种诚信的道德修养。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朱熹也认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做到“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他们都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联系在一起,强调诚信离不开慎独,慎独是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理性自觉。在外界监督约束下的诚信是被动行为,只有发自内心的诚信才是一种道德修为。因此,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历史上最有名的慎独故事是杨震暮夜却金。东汉安帝时,杨震去荆州赴任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王密说:此事暮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一个叫尾生的,与人在桥下约会,为了不失约,大水来时他抱着桥柱不肯离去,结果被水淹死;还有吴国的季札,出使路上遇见一位朋友,答应归来时把宝剑送之。等回来时这位朋友已经死去,季札便把宝剑挂在他坟旁的树上,为的是兑现承诺。像这样慎独守信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当代社会,我们更是把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和情操来倡导。刘少奇曾说,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因此,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准则。衡量一个人诚信的标尺,不是看他在广庭大众和社会监督下的行为,而是看他的诚信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

  慎独是一种自我修身方法,也是提升道德素养的途径,更是做到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在诚信建设上,我们既强调法制建设,也不能丢弃对人们内在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养。要把慎独作为诚信的最高境界加以倡导,使之在诚信建设中起到内化于心的重要作用。

20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