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45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们的书信,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爱”。父子之间的谈话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使人受益匪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1

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父母也在慢慢地老去。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有思想了,才会觉得父母是不懂我们的人吗?其实,我们错了!我们拒绝不沟通,实际上是剪断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联结。就如傅聪的妈妈所说的:“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结在一起。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随在你们后面。”这样质朴无华的语言代表了所有父母的心。相信父母,他们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如今是儿女的我们,以后也会为人父母,倘若那时才想起后悔,何不现在听爸爸妈妈的话呢?

突然间些许羡慕傅聪的父母。能在失意的时候给予恰到好处的安慰和鼓励,在有所小成就的时候又能第一个站出来告诉他,要平常心对待,继续前行。这样融洽的关系胜似朋友。有大国的风范,有小家的情怀。如此甚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孩子的身心保持密切的关注,即使是寄回来的照片,有一丝的疑惑,都会详细询问。而他也会兢兢业业地如实回信,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处事风格。这辈子,我们的父母已经把最好的给了我们,剩下的就是我们必须奋力创造我们的天地,为我们的子女积攒优秀。

虽然傅聪一人在外苦学修炼,但是却富有强大的后盾:父母,祖国都是他坚持不懈前进的动力。傅雷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时间的无限饥渴,对儿子的千叮咛万嘱咐,能够放眼世界,又能囊括自身。傅雷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载着祖国的前途,一心执着于音乐的卓越,父母全心全意的做好自己承担责任的一切。没有包办,也没有代替,而是恰到好处的指引。屡次耐心的有理有据的引领,真正做到了把最好的留给了最亲的人。父亲常常以身作则的现场直播更是,诠释了榜样的灵魂。匆匆一生,竭尽全力。此时此刻体味着傅雷家书,感受来自温柔细腻父母的体贴,也是一份机缘和幸福。虽然涉及艺术的专业领域学究不能懂得透彻,但是却能读懂,理想与现实的融合,这也是父母给予傅聪对担忧的忠言。

在后来的后来,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后悔,后悔对父母的脾气,后悔对父母的苛责。当真正的离开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离不开他们的人。傅聪和弥拉都居国外,傅雷害怕儿子淡漠伟大的祖国支柱,所以常在信中近似“咬文嚼字”般地指导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魂。牢记国家的荣辱,保持艺术的尊严,时刻不忘“我是中国人”!我亦可顺应,但不可被同化。

希望儿女成龙成凤,可又害怕使得精神与身体上失调。所以常劝劝孩子要出去走走,多多亲近大自然,热爱活动,千万不可因为工作而耽误了身体。所以做父母的,的确是操碎了心。处处着想,处处考虑,却又害怕最后还是做得不够好。身为人父人母,只有到了那一刻,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愿我们给予父母更多的同情与怜爱。

年轻人火热强烈的爱情方面,傅雷也给予了地道而又客观的原则谈论。仿佛是一位老者给徒弟传授过来人的亲身经验。人无完人,先将自己的缺点暴露给对方,然后再完整的去认识这个人,不因为恋爱而尽量隐藏个人缺点,这对两个人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仔细观察和冷静在双方处理事务方面也是举足轻重的。

我们已在父母充分爱的关怀下健康长大,传承的火炬已到手,我们也应该担负起责任。傅雷般的亲子教育,是我远之所望的方向。

所谓父母子女,亦是一场修行。境界的高低,全凭自己努力。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2

你是他们心尖上的星辰,他们守望着你,和你的一切。——题记

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家书便成为在外游子和家中亲人最重要的东西。一只手,一支笔,一张纸,在桌前,在短短的时间里,总能留下最真挚的字迹。让远在天边的两代人如近在咫尺,他们用笔交谈,用心交谈。

就是这样,傅雷与他的儿子傅聪,度过了十几年,来回近两百封信。傅聪从小的家庭背景是十分优越的,双亲的文化水平以及艺术功底,同样令人羡慕。傅聪弹得一手好钢琴,后出国深造。在出国在外这段日子里,父母的忧心、不舍和对傅聪种.种的关心问候,都在信中,一字一句地写了出来。傅雷夫妇,他们是儿子生命中的守望者,不离不弃,像守护着自己心尖上最明亮的星辰般,守望着儿子的一生。

母亲的信,很温柔,她文笔之间都透着柔和。母亲的心是细腻的,总会将自己每时每刻的感受一字一句写在信中,告诉儿子,向他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关心与爱。傅聪刚到外国不久,母亲就开始关心他的生活条件,她多想让他休息久一点,为他洗衣服、叠衣服……习惯了啊,从小时候起,母亲便有了帮助他操心的习惯,小事情、大事情总不放过,永远不辞劳累。她努力地去爱,却总不满足,一想到好的,就对儿子说,儿子有求,便满足儿子。而每当那一种爱使儿子快要溺在其中时,她又收敛,慢慢控制好力度,她对儿子说:不要骄傲自满。她手持爱的天平,一边向儿子注入柔情和力量的爱,一边又不让这成为“溺爱”。母亲,是矛盾的人。她在生下你时便照料着你,你长大后,她更是用尽浑身力气去爱你,却又不让你陷入其中。母亲,是你一生中最用心、最细心的守望者,她守望着的,自始至终不过是你的健康和快乐。

父亲的信,十分有力,文笔之间总有一种为父的庄严。不同于女子家的多情,他向来都是有一说一,从不夸大煽情。有时,傅聪因为学习原因常未回信,而作为父亲的傅雷并不是发火与斥责,而是心平气和地写下:“好孩子,你忙。提笔不如弹琴容易。好吧,我们不再要求你多写信……孩子,你尽管忙,家信还是要多写,即使短短几行也可以……”父母的惦记与挂念,谁又能懂。父亲,在意儿子的行为习惯,千叮咛万嘱咐儿子须有规矩,不能太放荡。的确,一个学音乐的人,不仅在舞台上要有礼,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能失风度。父亲,也在意儿子的学业,在信中总能抓住要点,更加有理据地教育儿子。他们也能作为伙伴,讨论对某些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父亲总是有长远的目光,仿佛可以预测儿子的未来,他信任儿子以后一定有成就。每一次有了回信,听从父亲的教导后,傅聪在精神世界,一次次到达了新的高度。父亲理解儿子,才能帮他,儿子信任父亲,才能更加有效地被帮助。

当父亲,是困难的,严肃不可失,严厉的教育更不可失。他,是你一生中,看似最冷漠,却又最推心置腹的守望者,他监督你、教育你,时时刻刻板着脸,其实他很爱你。他守着的,是你的精神世界,你的命运与前途。

漫过多少阴晴圆缺,就如此一封去信,一封来信。他们架成了一座桥,沟通的桥,爱的桥。搭载着两代人无数的话语,多杂的心情,永不塌陷,每一次来回的书信,都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话。

回首往年旧事,谁没和父母吵架争执,谁又没和父母倾心交谈,谁又没吃过他们保护着的温热的饭菜……一个“爱”字,已经无法涵盖这些,这些包含着的太多太多,已经不是言语能够叙完的了。父母与子之间的情,早已超出了爱,这种奇妙的感觉,只有你自己懂得。傅聪的心,亦是感受到了此。

许多年以后,你终将望向更远的地方,终将如鸟儿,往天上飞去,但你永远别忘记:你永远永远是父母心尖上最美最亮的那一颗星辰,他们永远守望着你,和你的一切,永远。

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3

读过了傅雷家书,我收获的仿佛是整个世界。

有人说三国时期就有《家训》,南北朝有《颜氏家训》,清朝有《曾国藩家书》,现代有《傅雷家书》。可见《傅雷家书》产生的影响之深远。即使迄今为止我并未读完,但单是我读到的,就够我细细品味了。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一部父子心灵的对话史,倒不如说是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人生,跌跌宕宕,逐步成熟的人生。同时也是一曲质朴而高贵、淌进心底的生命之歌。

由书中可知,傅聪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学习的条件也比同时代的青年人好了不知多少,当然还有傅雷先生极其严苛的教育——所以,傅聪的出国留学似乎成为了必然。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就连傅聪这样受万人景仰、当之无愧的天才,有时也会怅惘,也会不知所措,甚至于生活也是有瑕疵!这与我平常所认为的无所不能的“天才”这一概念相悖。其实仔细一想,也合情合理。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我们眼中所见、耳畔所听的别人光鲜亮丽的代言罢了。在另一面,他们也是人,也是两个肩膀顶着一颗脑袋,也要生活也要吃喝拉撒。惟一不同的是,普通人努一倍的力,他们会努两倍、三倍、十倍!傅聪每日练琴十二小时,假设早晨六点就开始,那他得练到下午六点!当东方的太阳还惺忪着睡眼,摇摆着头爬上天穹时,他早已静坐在钢琴前。每个白昼的尽头,又是一曲,余音绕梁。伴着西边的日落,像是发下邀请函:明日不见不散。所以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得特别深刻:“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可叹,可叹!至此,我的思想不知泛起多少汹涌的潮汛,只觉一种伟大,一种无与伦比的升华的气质。

中考即临,最近作业也繁杂无序。所以我近乎无暇读书,精神上的养料也便告罄。悲欢情绪在心里乱成了麻,故即使偶尔阅读,心却难静。文学素养,准确来说是精神升华,不单靠一本好书,更重要的还是要心平气和,所以难以静心是个大麻烦事。我原以为事情已发展到无可转圜的地步,可直到我开始读《傅雷家书》,我竟寻到了久违的宁静,那种阅读的欢愉。好似清凉的溪涧汩汩抚过心间,不觉寒气,但觉质朴与典雅。这本书的每一页,每一句话都是人间至理呀!一字一珠,发人深省。特别是其中有一段,傅雷先生拿欧洲古典文化的对比,作为一个门外汉,我虽没有基础,但仍能从睿智的文字中文化与艺术的深邃,哪怕就那么一丝一毫,也足以让我的精神泡在暖阳里好好享受一番!

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萧邦的半浪漫半古典式写作风格,而在波兰留学期间,傅聪对萧邦的理解也是妙极。因此,我特意找了傅聪弹的《玛祖卡》来听。事实上,我对音乐简直一窍不通,故对于弹奏技巧来说我是一莽夫,那就作一个普通的听众来感受傅聪弹曲所注入的情感吧!自小至大,每次听钢琴的声音,我都会想到俩字:高贵。那是一种可远远瞻仰却不可靠近的高贵。不仅仅因为钢琴本身就价值不菲,贵重无比。那种感觉是一种带有宫廷气息的轻踮着脚似的厚重。好比一位西洋贵妇,慵懒而端庄。可这曲《玛祖卡》(当然不知道是哪一首“玛祖卡”)截然不同,就像贵妇退去了一切华丽的装饰,少了不敢企及的威压,沉淀出一种纯净的,令人钦佩的圣洁。如同那个“雨巷里的丁香姑娘”,轻盈地,慢慢地,越来越近,然后又渐行渐远。少了愁怨,多了一份初逢的欢喜。傅聪真的很能把握情感,像被那曼妙飘舞着的一个个音符给摄了魂,与他的演奏融合在一起,升华,再升华,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极点,随即向下,向下。连接自然,跌宕起伏,情感真挚而细腻。难怪傅聪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或许,聊《傅雷家书》就不得不提及傅雷先生与傅聪跨越无数山河的父子情深。但,我不会谈——我的阅历尚浅,还没有足够饱满的感情去谈。我并没有受到傅聪那样的从小即有的艺术熏陶,也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生死离别,更未曾有那种思国思乡的悲怆。他们的那种感情是有专利的,是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产物。在此,我只能用一句话摸摸皮毛。

两人相隔天涯。这个父亲什么都给不了儿子,却什么都给了儿子……

他们的时代或许已湮没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但这本《傅雷家书》却承载了那个时代的踪迹,哪怕只有一丝一毫,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无价之宝。它就像是孤寂在历史里的一座沾了尘的丰碑,质朴而高贵,昭示着那里曾经的时代光辉,教诲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踏实步伐,为遥远却又越来越近的未来点亮灯火。

即使碑上沾了尘,也会有无数人为它执守。

真的,读《傅雷家书》,我收获的仿佛是整个世界。

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4

当我用四年前一样的方式捧起这本书,心里却是不一样的感觉了,上一次,想到可以学到文学大家的写作手法,心中涌起一阵喜悦;而这一次,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感,我越发感觉我手中捧着的,是一种无法捉摸的深沉的爱。

读着《傅雷家书》,看着傅聪对钢琴的热爱和努力,我心中巨浪一般涌起一股内疚之情,我练钢琴从来都要被别人东催催,西催催,到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才会坐到钢琴面前……此时此刻,我又突然觉得十分委屈,傅聪的父母从来都是这样鼓励傅聪,“对于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而我的家人们,从来都是一天到晚地催催催……

我突然间想到了那个难以忘却的晚上。我因答应好五点去弹钢琴,可因心理抵触一直拖延,直到七点。于是,爸爸强迫我必须弹够两个小时——直到九点钟!我只好硬着头皮弹奏,望望钟表,还有一个半小时,我对目标有点望而却步了。

琴声停止了,我仿佛听到爸爸急促的脚步声,我就静静坐在那里,干等着,无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都天由命。我一直低着头,那脚步声已经停止了大概有5分钟,我似乎又感觉到门口沉闷的唿吸声,可该来的似乎迟迟没有来。

“不想弹就不弹了吧,如果你觉得在浪费时间,放弃弹钢琴也没问题。”

“不,坚决不。”我的许多朋友原本都弹得一手好琴,谁不是因为半途而废而留下遗憾呢?

不论如何,我不愿这样。

我不知道我当时心中想的是什么,是要证明自己原本可以?还是要说服爸爸不要对我失望?总之,我又开始弹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不是因为赌气,而是心平气和地做对我来说充满挑战的一件事。

我几乎确信,爸爸那个晚上绝对不是真的想让我放弃,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轻松地过自己这道坎儿。

父亲们,总是比书中写的还要智慧。

就这样,我接着捧起这本书,继续读下去。我惊叹于它的非凡,一封封岁月深处的书信,竟然是如此的牵人心肠。还记得《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父爱也是这样的,无论是书中的,还是生活中的,真正的父爱总是不出意外的让我们回味无穷。

现在回想起傅雷信中的话,令我印象最深的,竟并非什么金玉良言,而是普普通通的:“你近来忙得如何?乐理开始没有?希望你把练琴时间抽一部分出来研究理论。琴的问题一时急不来,而且技巧根本要改。乐理却是可以趁早赶一赶,无论如何要有个初步概念。否则到国外去,加上文字的困难,念乐理比较更慢了。此点务要注意。”这也让我想到了我学乐理的时候。

乐理简直是上帝派来压迫我的魔鬼啊,我记得学乐理学得多么绝望,向来没有信仰的我,自从开始学乐理,就开始朗读《圣经》,书里满篇满篇全是“上帝说”,每一段的结尾还有一串串即使翻译成中文,我也叫不上来的名字,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宁愿去背《圣经》,也不愿学乐理。

此时,爸爸进来了,他就认真地听着我朗读,到一定时间,我假装惊讶地问:“咦,你怎么在这儿?”

“听你读书。”

“其实我一直想有一个信仰,我觉得好酷啊。”我可不想说是因为学乐理太枯燥沉闷了,才在这里“以毒攻毒。”

“有信仰是挺好的事。”爸爸接着给我讲耶和华的“落水者”理论,那简直是一个有趣的说法,他把人间比作一个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浮出水面的深潭,耶和华会向每一个人投一个救生圈,相信他的人抓住救生圈,停止下沉,而不相信他的人,则不抓救生圈,持续下沉,直至淹死。我当然害怕成为盲目的“落水者”。

“音乐理论也是一样,他也许也把游泳圈慷慨地扔到了海面上……”这是我真正搞懂为什么要学习乐理的瞬间。

盯着《傅雷家书》的封底,我的内心平静而温暖,我被书中傅雷对傅聪的爱而深深感动着,心中也因自己的幸福而暖流荡漾。

薄透的纸页,灌注的是浓浓的亲情;单调的琴键,饱含的是五彩的期待。不得不说,《傅雷家书》真是一部好作品。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5

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傅雷

“两地书,父子情”,我再次感受到这六个字的厚重。傅聪,只身国外留学,在没有方便通讯的年代里,国内的父母坚持用书信的方式,和儿子保持联系。书中录入了从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的一百多封信,每一封都是真情流露。

读这本书,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傅雷先生给儿子聊到的关于艺术的话题了。其中,有很多话是让我无比赞同,比如“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你的艺术,提高你的水平;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

当然,聊艺术话题,也正是因为傅聪从事钢琴演奏的事业,而傅雷先生在信中更多的是关于教导孩子的忠言:“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扯的另外一个人”。

书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唠叨,比如说提醒他要有计划的花钱呀、要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啊,还有教他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回忆所学”……总而言之,信里包含的是一个身为父亲,对漂泊在外国,远离故乡的骨肉的殷切嘱咐、关心以及不可能缺少的爱。

信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很久没有看到你的信,今日收到,看了又高兴又激动,又或是“五十多天没给你写信了,千言万语,无从下笔;老不写信又心神不安;真是矛盾百出”。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消息,也渴望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亦或是自己要带给孩子的告诫。这些话语,就是爱的最好体现!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两个词——传承与坚持。

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自己的责任与生活的经验。作为一个父亲,他必定会用某种方式,将这些全部传达给孩子。时间、空间,成为了父子的阻隔,但一眼阻挡不住。更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证明,这些阻隔都不会成为父亲对他传达爱与责任的拦路虎。我相信,傅聪一定也会传承下来,无论以哪种方式。

还有一种力量,贯穿着整本书,那就是坚持。无论事态如何,无论身体如何,都不是不写信的理由。虽然有些时候,也会有所推迟。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傅老先生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并不是每个父亲都能如此表达父爱的,所以,真的有些羡慕傅聪。但是我想,傅雷先生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真爱——传爱不言爱。

父爱就是一本书,值得你一辈子用心去读。而人生就像是在书中寻路、探索,有这样一位父亲,指引、护航,该是莫大的幸运!再读《傅雷家书》,收获颇丰!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中

最新读傅雷家书有感作文1000字左右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5篇

2021年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初中范文5篇

2021最新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初三作文五篇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800字初中范文

《傅雷家书》优秀观后感作文800字5篇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700字初二范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中作文五篇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初三作文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45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们的书信,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爱”。父子之间的谈话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使人受益匪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65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