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三 > 2022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

2022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在高中的考试中,语文往往是很容易得分的一个科目。而语文分数中,占比重最大的莫过于语文作文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1

总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叶茂的大树想去远方,又或有热情洋溢的人想让人生熠熠发亮。

唯独忘却自我力量。

大树从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达另一个境地;所谓青春年少也只不过依靠着周身的真实支撑。

我们总寻求寄托,摒弃实践;总沉迷念想,忽视作为;总着眼外界,无睹内在。

理想的寻求与达成,终究回归于自我饱含深情的起点,对自我的思索与发掘,对自我的革新与创造。

无数人败给了外力。

对己身不满,然后是无声的控诉与无可奈何的归于平静;对社会持异,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终又被悄无声息地否决,再又回到对暴烈摧残生命的默许,对性别不公之象的熟视无睹,或对《熔炉》、《素媛》事件持续发酵的司空见惯。

大多时日,大多数人,坚信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执着于自身对理想的无能无力。

然,正如大树冲破阻隔,凭己之力去往远方,芸芸众生间,亦有不懈于梦,无愧于心的人们,夺得了潜在的力势与优长,达到了心之所向。

听伊迪丝唱《玫瑰人生》,146厘米的个子,带她穿过了废旧的巴黎老巷,逃过了父亲的谩骂,避开了曼哈顿的繁华,皆因在音乐中觅得了梦想的真谛。

读柴静《看见》,她说,我们浑然难分,就像水溶于水中。纷繁的乱象与缺失关照的弱势群体,她将自己作为发力的来源与希冀的个体,将镜头深入山间树林,深入被黑暗笼罩的生命,终于寻获心之所想。

看约翰·纳什《美丽心灵》,数学家与精神分裂,不可思议的激烈碰撞。但他未曾屈从于现实,三十年,三十年对数学的热爱与往复的搏斗,他以自我无可匹敌的顽强与坚忍,战胜了所有喧嚣。

漫漫岁月,从个人到群体,从滔滔黄河之水到遥远深蓝的爱琴海之岸,浮于表层成为现象武装,当点到即止化为惯常思维,自我改变与自我追寻便显得稀缺,弥足珍贵。

去追,如霍金以病残之躯写成《时间简史》,靠《万物理论》;去发扬优长,如简·奥斯汀以细腻温和笔触力被封建屏障。

如大树,不仅是自我念想的实现,它的种子已在各个角落生根复蓬勃生长;如平凡又伟大的个人,柴静,纳什为梦想所贡献的,亦生长成人类社会的宝藏。

正如法国诗人兰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写,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有如泡沫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禁束,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

2021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2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且只生长于热带。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由于本土无法种植橡胶只能依赖进口,于是爱迪生提出:“能否从植物中提取类似的成分?”在这一设想提出后,美国研发出了人工合成橡胶。

《大学》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在当下,创新应被大力提倡。

创新往往源于现实的挫折与对未来的希冀。正如大树有对远方的向往但又无法移动,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其以新办法实现愿望。对国家强大的希望与邦联现实的混乱使美国弃邦联而采联邦。同样,有着对人民更好生活的向往,让中国选择改革开放而非固步自封。

所以欲先创新,要打破固有的“差不多”这类得过且过的思想,更要打破旧有的温床。人是有惰性的,而国人思维体系中又有保守、谨慎的一面。正如鲁迅先生所叹,“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身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创新的思想保证应是对更幸福生活的追求,有了对未来的追求才会有对现实的不满,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以跳出旧生活。而仅是主张有口饭吃,也就无从创新了。

创新以自我革命形式实现。大树的新办法并非仙人传授,果实也不是上帝为其所挂,而是自出心裁。当代社会竞争加剧,时代飞速发展,只有能创新者可以胜出。反观百年老店柯达,虽率先研发数码相机,但死守胶卷不放,最终黯然破产。究其根源,在于其公司以其成熟胶卷技术为傲,而不愿轻易改变。

这说明创新需要一个自我革新机制。这种机制外在动力是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内在动力是体制内部具备的发展认知,而后者更重要。要实现对旧有的突破和否定绝非易事,虽有外来压力,人们也可选择逃避,只有内在对发展趋势的认识,才可以促使人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推动革新,又反作用于这种创新思维。今日无数大型企业秉承创新理念,斥巨资于研发,而创新带来的成果又使企业焕发新生。

创新最终引向成功。大树以果实让鸟兽将种子带向远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在现实中,创新作用远不止此。创新一方面给创新者带来了物质效益,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努力后精神上的力量的增强。此外,一人的创新起到的带动作用可以激发全社会对创新的兴趣,从而引发万众创新,极大地带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进步。

“日新之谓盛德。”大树用新办法实现了对远方的探索,而智力足备的人类更有理由去开拓创新,打开新未来。

2021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3

黎明驱走了黑暗,日出带来了光芒,祖国的光辉好似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前程,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胜利走向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每逢国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式,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回首这70年,中华人民走得每一步都是步履蹒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牺牲。这70年,中华人民永远忘不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精神与钢铁的较量;忘不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悲愤与耻辱;忘不了,南沙群岛护我主权时对手的无耻与卑劣;这牺牲包含了所有的付出,既有先烈的浴血、也有我辈的拼搏,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奋进,离不开大家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但是如今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辉煌中国》之《圆梦工程》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领略五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建设的大网,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无论你的家乡在哪里?无论你最想去到哪个地方?祖国到处都是“诗和远方”。我们牢记着祖国的风风雨雨,也奋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021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4

沉沉的夜,圆圆的月。一切的记忆都被月光照耀得万般洗练,所有的往事都被月光淘洗得分外明显:花开时候的娇艳,花落之际的决绝,都在刹那间如同月上树梢头一般浮上了我心头。

花依然在飘。是啊,既然到了飘零的季节,又何必要沉吟“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既然失去了一段机缘,又何必一定要呆在原地慨叹“屈指西风几时来,不道流年暗中换”?

叹不尽流年无数,望不断芳草归路。就算真的只能“桃源望断无寻处”,又何需再去理会“锦瑟年华谁与度”?在心中存着“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曾经的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时空终会寂寞着万古,花月纵然烂漫也只能绮靡一途。

只要努力付出,失去一枝独秀,你会得到花团锦簇。

人,不怕糊涂,就怕执迷不悟。

既然错过了月亮,又何必要错过群星呢?

重要的是赶紧上路。

落花人独立,立一纸凭证证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写照;微雨燕双飞,飞一种理想想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好。

落花是个好,微雨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能够独立思考:得又何喜,失又何悲?人生最最重要的是要有所作为!

总有一片天地是属于你的。

总有一段辰光是属于你的。

总有一颗星星是属于你的。

小编推荐:唯美有深度的作文题目

42017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蛙鸣伴驼铃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如果你侧耳倾听,你是否听到了那田间蛙鸣和大漠中的驼铃?

俯瞰中国乡村的上空,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嬗变。中华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时,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朴画卷。

从微观层面上,无数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们成为时代的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轨道;三十年支教女教师以芳兰振蕙叶之姿,使“支月英”这个名字镌刻在两代人的记忆之中。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无数人与曾经的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分割的羁绊。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发展从未遗忘农村,从顶层设计再到基层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至今还在传播,三权分置体现的对农民的关怀也仍是人们感念的对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而后有静。

放眼宏观的国际,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阵阵驼铃,传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西方有谚云“独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说“水涨荷花高”,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是古老中国全球担当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国霸权睥睨一切,而是以开放的怀抱包容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治理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最勇敢的弄潮儿。当“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当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有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忧患之问。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对于中国治理方案的共同期待。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成责任担当,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养分之源,全新的发展理念又为其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向前迈步的脚步声应当更加铿锵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2021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5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2021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相关文章:

2021上海语文高三作文一模考试参考范文

2021学年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范文5篇

2021上海语文高三优秀作文范文高中

2021高三语文一模高分优秀作文高中

2021上海高三语文常考优秀作文范文

2021上海语文高三松江一模作文范文高中

2021届高三模拟优秀语文作文题选

2021年高三普陀区语文一模作文大全

上海语文高考优秀参考作文2021年范文大全

触摸话题2021作文高三5篇

2022上海长宁高三语文作文一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2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