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
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人人有责。呼吁出门在外的中青年,无论打拼的再累再苦都不要忘了打电话问候家中盼着你们归家的两代人,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相关内容推荐↓↓↓
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1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的时候,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中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使学习与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暑假的临近,加强留守儿童安全和教育管理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在此我们向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发出倡议:
热诚欢迎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踊跃奉献爱心,共同携手帮助留守儿童,用我们自己的爱来为需要帮助的孩子点起一盏希望的灯,照亮他们的前程。我们倡议,献出您的爱,让留守儿童分享;献出您的爱,代外出的农民兄弟姐妹照管一下孩子。您可以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做孩子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您可以帮助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及时向他们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先进的家教知识和方法,使他们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您可以做特困留守儿童生活的资助者,帮助孩子们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也许您的点滴付出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也许您的一分关爱就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让我们大家都能牵手留守儿童,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志们,朋友们,赶快行动吧!有千万个留守儿童在期盼、在等待,等待您、等待我......
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2
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怎样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
敬老光荣,忤逆可耻。
家有老,是个宝。
若要好,问二老。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现在的老年人形体虽然日渐衰老,记忆力减退,但终究也为国家和社会做了不少事,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和环境与我们这一代是完全不同的,而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学历较低或对事物的判断力和价值观与我们的看法有差距,便不理他们,甚至对他们厌烦。我们应该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视他们如自己的父母。
对于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孤独,所以我们应该和他们多交流,给他们多找一些伙伴、朋友!走近老人,你会发现老人对我们是很喜爱的,甚至可以说痛爱,那么我们更应该帮助他们,其实帮助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开始。我相信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关于子女与老人的话题一直没间歇过。
在我国,最近10多年来空巢家庭一直呈增多之势。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2003年上升到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即1/5.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其中单身老年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的占11.38%。
空巢老人离世无人知,个中悲惨让人唏嘘不已,近年来类似“空巢之痛”、“独居之殇”的新闻频见,从某种程度来说,“空巢老人孤独离世无人知”已然不再是一家之悲,不再是一个个微观家庭的私有问题,而是一个现实而沉重的社会命题,是整个社会的共性问题。
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新养老方式,营造关心爱护老年人的氛围等 ;回到本质上,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我们不能无暇亲自照顾父母,由此试问,除了我们还能有谁来一解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与照顾呢?
我认为,作为子女应该自觉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孝,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上,更多地指的是给予老人精神上的赡养与慰藉。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对子女来说,应该把赡养父母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来完成,无论何时何地,尽量抽空回家陪爸妈“洗洗碗”,如果实在不能回去的也要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下父母。比如,在天气变化时,给一个电话,叮嘱他们记得增减衣物;在生活遇到烦恼时,和父母谈谈心,让父母知道他们永远是你最亲的人。
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长大,小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去回报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正是我们反哺父母的时候。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这时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关爱,他们对于物质要求并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财富。我们应该常常回家看看,别让自己爱得太迟,而抱憾终身!请记住,爱父母,趁岁月正好,别让你的父母成为空巢老人,别让他们的等待成为你明天的遗憾。
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4
一个孤苦伶仃的身影,一个傻乎乎的笑脸……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她经常拄着拐杖,在小区的垃圾桶里捡些废旧报纸,塑料瓶,颤巍巍地走着。她是谁?她的儿女呢?
她就是生活在我们小区里的一位老奶奶。听妈妈说,老奶奶的老伴早已去世,儿女不在身边。家里只剩下了她,因为身体不太好,需长年吃药,退休金不高的她只能靠捡些垃圾来贴补生活。每当我放学时,我都会笑着说上一句:“奶奶好!”接着她就冲着我傻乎乎地笑着。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在小区里散步。我常常见她坐在小区门口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这时,我会坐在她身旁,和她聊一聊我们的校园生活,发生在班级里的有趣的事情,学校开展的活动等。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跟她说话。而她回答我的总是一个傻乎乎的笑脸。
像老奶奶这样的老人,被称之为“空巢老人”。她只是成千上万空巢独居老人的一个缩影,空虚、苦闷、寂寞是他们的共同特点,除了健康的体魄,他们更加需要的或许就是陪伴、倾诉、心理慰藉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常回家看看,能够给他们更多的陪伴。而当今社会,这样的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了。一天,我翻开报纸,几个数据跳进我的眼帘: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预计“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关爱空巢老人,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就是孩子想孝敬亲人,可亲人早已不在。 有些事情是你想做也做不了的,而有些你现在能做的事情不去做的话,等你想去做了有可能就没机会做了。试想,很多的年轻人,远离父母,外出打拼挣钱,也许他们挣钱是为了让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可也许等你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以后,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也许你会后悔,没有陪同自己的父母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本该幸福的时光——晚年。我想,每一个人都要在情感上关注父母、理解父母,常回家看看。社会也应该给这些老人更多的关爱。
关爱空巢老人,让他们的晚年不再孤单,成为我们践行的中国梦。
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5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忙于追求金钱,对老人的关爱越来越淡薄,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引发了深思。借此机会,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心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
一次,因学校组织活动,我便和同学一起到了某敬老院,帮助老人们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一些老人十分感动,热泪盈眶,并向我们道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其中几个老人说,他们生活在那里,一点也不自由,有点像牢房一样,儿女们很少或不来看他们。我不禁心中感到有些寒,我想,作为养老机构,应该给予老人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每天能在空闲时间里,做他们想做的,做他们感兴趣的,比如:养养花,种.种菜,打打牌什么的,但这一切必须在安全范围内,也应该有必要的安全保障,不具任何危险性。让他们真正地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适应那里的一切,真正地融入到那里的生活当中去,每一天能够过得充实、愉快,而不是看到他们每天扳着手指头过日子,唉声叹气的。让他们在敬老院中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无微不至的关爱。
“百善孝为先”,作为子女,应该多多关爱老人,多陪陪老人,一些因工作繁忙而把自己家的老人送到敬老院的子女们,他们可能也是有些无奈,没有太多的时间,不过也应该在百忙之余抽出一点点时间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让他们感觉到更加温暖。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更加关注“养老、助老”问题,在此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关爱老人,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归,老有所乐;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是“一举两得”!
从良知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应该多多帮助老人,多给老人提供一些便利(俗话说“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把爱心传递,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正能量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晚年照样那么幸福。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关爱老人。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个“我”做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从心开始。
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