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
每当我想到吃饭,就不知如何是好,因为这里面包括了酸、甜、苦、辣,可能你永远也不会想到,那场面有多乱。一起来看看关于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欢迎大家查阅!、
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范文1
在一个阳光晴好的早晨,妈妈、爸爸还有我正坐在餐桌前,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暖。突然,“叮叮叮,来电话了,来电话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妈妈的手机!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掏出手机,来到窗台前,滴滴咕咕地说了些什么,突然,妈妈脸色一沉,脸色苍白地望向远方,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过神来,僵硬地转过身子,向我们走来。我被妈妈吓坏了,以为妈妈生病了,眼泪开始像落线的珍珠,一滴、两滴,可是无论我怎么控制,眼泪就像一个不争气的孩子一般,使劲往下掉,不愿停止。妈妈好像也被吓着了,赶紧拍了几下脸,让自己看上去不是那么痛苦不堪,问道:“怎么啦,熙雅?”“妈妈,你是不是病了”说着,我擦干眼泪,“没有哦!是姥姥她……她去天上旅游了。”虽然,妈妈努力地使自己笑起来,可是听得出,妈妈的声音早已哽咽,我默默地坐回椅子上,眼泪已悄然流下,我拿起筷子,夹起几粒米饭。我发现,饭是酸的。
“吃饭了!”厨房里传来我最想听见的声音,我以不输猎狗追猎物的速度跑到了餐桌前,满脸期待地望向妈妈。“来了!”这时,从卧室里传来爸爸懒散的声音,“今天吃莲藕汤哦!”妈妈把碗放在桌子上,笑容满面地回答。爸爸入座后,我们开始吃饭了,我吃得正香,突然,一滴水滴到了我的太阳穴上。“呀”爸爸也尖叫起来,我们把目光一齐望向正在低头咬一小节莲藕的妈妈,“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我以崇拜的目光望向妈妈:“请问是何方女侠,使用暗器如此了得?”妈妈先是一怔,然后竟跟着老爸一起笑了起来。可真奇怪!我中了暗器他们还能笑得那么开心,我嘟起嘴,不高兴地说:“女侠,你到底是哪一方的?教教我怎么用我刚刚看见的暗器吧!”妈妈忍住笑,说:“好吧!”便拿起筷子,飞快地夹起一块莲藕,放入嘴里,吃了起来,我以期待的目光盯着妈妈的嘴,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漏掉了什么重要的细节。这时,妈妈用力地咬了一下嘴里的藕,“呀”,我又惊叫起来,用手胡乱擦了几下脸。在我擦脸时,发现手上有一股浓浓的莲藕味,电光火石间,我也知道了其中的奥秘,也跟着爸爸一起笑了起来,整个房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一次考试我考了个不理想的分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着急地等待着妈妈的回归。“吱呀”一声,门开了。我心虚地扯了扯裙子,用小得跟蚊子一样的声音对妈妈说道:“妈妈,我……我这一次的分数考得不理想。”妈妈默默地看了一眼试卷,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冰冷地说了一句:“回房间更正试卷,吃饭的时候我再叫你。”随后便丢给我一个怪异的眼神,手脚麻利地系上了围裙,走入厨房,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大厅里。我的心像是扎了一根刺一样,一向不喜欢哭的我,居然觉得鼻子酸酸的。我低着头,一言不发地走向房间,忍了好久没有哭出声音,一回到房间就爬到床上“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可是哭有什么用呢,照样要更正完试卷!如果不更正试卷的话,妈妈又要唠叨了。于是我重整旗鼓,开始消除试卷上的错误。“终于更正完了!”我开心地伸出手,伸了个大懒腰,这时,妈妈的头从门缝里探了出来。“吃饭了!”妈妈仍然顶着那一副冰山脸,面无表情地望着我,“哦”我急急地收拾好作业,坐到餐桌前,望着各种各样的菜,突然,我发现气氛不对劲,于是我夹了一根绿油油的青菜放入嘴中,惊奇地发现,这菜很苦。眼泪又落了下来。
“我出去玩了!”表妹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注意安全!”妈妈再三提醒表妹,可她就是不听,妈妈只得坐在沙发上连连叹气。一转眼一个早上过去了,妈妈还没看见表妹的身影,就着急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我再三请求妈妈让我出去找表妹。我拉上拉链,背上小包,出发!可令我惊讶的是,我出门没走多远,就看见了表妹,她正在一块大石头上呼呼大睡!我走了过去,摇了摇她的手。她睁开眼睛,站了起来,漫不经心地伸了个懒腰,问我“姐,几点了?你把作业写完了之后也出来玩了?”我跟她开玩笑道,“对呀,现在才下午一点!”“好早啊,等一下,你说的是下午一点!”表妹的嘴巴都变成了一个O 型。“是”我没好气地说,“那快回家吧!”表妹抓起我的手就跑,“我……我们回来了。”我和表妹喘着气,大声叫道,“快来吃饭!”妈妈皱着眉头,盯着表妹。表妹夹起她最爱吃的辣椒萝卜,往嘴里放,叫道:“好辣!”“全担心你去了,哪有心思好好管做饭!”妈妈调皮地做了个鬼脸。
你看吧!这就是变化多端的吃饭,这就是给我温暖的一顿饭,我爱吃饭。
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范文2
稀饭,在钱塘江以北地区又称为粥,相信每家每户一定都吃过。
夏天到了,稀饭成了最好的解暑食品。于是有闲工夫的时候,我们家一定会吃一顿清淡爽口的稀饭。捧着稀饭,看着上面的粥油一点一点的把米粒盖住,直到最后完全看不见了,满眼都是白汪汪的时候,用筷子在最上面的一层轻轻游动,再拿起来时,筷子上就多了一层白白的皮。妈妈说,这是稀饭里营养最好的了,是由一粒粒米里的营养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浮在了最上面。于是小时侯吃稀饭,我都会把稀饭的皮先吃掉,再进行搅拌,使稀饭尽快凉下来。
稀饭的皮下面,便是一层粥油。虽名字叫“粥油”,但并没有那类令人厌恶的油腻味,反而溢满了清清淡淡的爽口。它的颜色是那么纯净,仿佛容不得一丝的污垢。乳白色的温柔,这便如一名很清秀很纤细的少女,她的美不是那种文艺性的美,而是有些家常的,是在客堂间里供自己人欣赏的,是过日子的情调。她不是兴风作浪的美,是拘泥不开的美。她的美里缺少点诗意,确实忠诚老实的。她的美不是戏剧性的,而是生活化,是走在马路上有人注目,照相馆橱窗里的美。
稀饭的平平淡淡也是别的菜所没有的。它没有各种调料,没有油,纯粹只是水和米的完美结合。在阳光下,稀饭的表面波光粼粼,就像一碗没有受到污染的水一样。舀一口放在嘴里,从舌间轻轻滑过,含在嘴里,它的香甜顺滑让人不忍心下咽,舍不得破坏了此刻的幸福。
听妈妈说,在他们的那个年代,稀饭是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的。于是只要一念及稀饭,我的脑海里就会条件反射一般出现一个画面:外公和他的兄弟捧着一碗稀饭,看着明媚的太阳,嘴里念叨着:唉,如果将来能够稀饭吃个饱该有多好啊!
如今现代社会的进步,使大部分人都忘记了当年的饥寒交迫,忘记了稀饭对于当时的他们是多么美好。人们吃的越来越好,铺天盖地的食用油,铺天盖地的味精,使食物失去了他们最原始的味道。只有稀饭,依然不用各种调料,不用油,于是渐渐被淘汰,被大家所遗忘。可是稀饭的历史,稀饭的事迹,从不会因此而被埋没,被忽略。所以,稀饭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呢?
煎饺
煎饺,这是饺子的一种吃法,也许是最近几十年才发明出来的吧。将饺子煮至七分熟,把汤倒掉,转至油锅,炸至两面金黄。被油炸过的饺子早已耳目一新,原本白色的外衣变的金灿灿的,柔软的地方此刻也变的坚硬了,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里面越来越软的肉团。阳光照射在饺子上,原本金黄的地方变的更耀眼了,直逼人的眼球。
微风吹拂,肉的香味扩散开来,刺激着我的嗅觉神经末梢。它的香味是很豪放的,但却不飞扬妖冶。只要一闻到这个味道,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绳子一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它的身边。仔细观察,饺子上面的褶子被油一烫,更清楚了,一个个犹如雕塑一般,干净利落,好像容不得一点污垢。中间的肉多,把饺子撑得胀胀的,甚至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
饺子出锅了。将饺子捧至餐桌上,顿时飘香满屋。倒上点醋,用筷子夹起一只小巧玲珑的饺子,轻轻一蘸,塞入口中。仔细咀嚼,里面的肉香甜爽口,坚硬的外皮和着肉,又是一番风味。慢慢将饺子推向食道,柔柔地滑过喉咙,啊,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饺子师傅创造了他们,给予了他们生命,虽最后还是要被人吃掉,可是他们有骨气,至少他们为自己努力过。他们软软的身体怎么禁得起数百度高温的油的煎炸!可是,他们却变的越来越强。饺子就像一个人,原本很柔弱,可是经过生活挫折的磨练,变的越来越坚强,学会了保护自己。他不像胡萝卜,原本坚硬,用沸水一煮,却变的柔软无比;也不像咖啡粉,用水一泡,顿时变的无影无踪。他只是要保护自己。煎饺虽没有生命,可是他的生命意识却那么强烈。那么,在对生命的看法上,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呢?是饺子,胡萝卜,还是咖啡粉?
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范文3
中国人见面常常会寒暄一句“你吃饭了没?”而外国人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人见面问好一般爱问天气,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有句话,“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有着渊远的历史,发展的不仅仅有科学技术,还有吃文化也随之发展。古人对吃可算是十分讲究的了,像什么日子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都有定式: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等等。还有专门的餐桌礼仪之说。比如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动筷子。在旧社会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各个阶层人民的吃食也有一些差别。清朝时期皇帝一顿有着上百道山珍海味,皇帝想吃哪道菜,太监便夹哪道菜放进皇帝碗里,未动筷子的菜肴则纷纷发给各宫嫔妃大臣等。上述所说便是关于吃的礼仪。
中国式婚礼通常摆上个几十桌酒席邀请上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来喝喜酒。大家常常是坐在餐桌前吃着菜喝着酒来见证一对新人。而一些西式婚礼则往往选择教堂,让亲朋好友落座椅子上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中国式婚礼对吃食也是大有讲究,因为结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人们用吃食来予以美好的祝愿。像北方的婚礼新娘常常会吃子孙饽饽,有些人还喜欢将大枣,花生,桂圆,莲子放到喜床上面寓意着早生贵子。客人的桌子上也有一些特殊的菜肴,像印着喜字的馒头。不单单婚宴上有如此多的考究年夜饭亦是如此。相信大家年夜饭里都有鱼,做法各式各样但都寓意着年年有余。还有许多,好比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豆腐寓意着全家福等等。年夜饭是人们用来怀念先祖以及用来犒劳辛苦了一年的自己的,所以在吃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这便是吃中的福愿。
“吃”也随着时代不同而不断改变,不同地方的吃食往往有些差异。像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吃的普遍是米饭,因为北方种小麦南方种水稻。重庆人喜欢吃辣椒,顿顿都是无辣不欢。因为重庆天气十分潮湿人们用辣椒除湿。沿海地区的人则大多爱浓油赤酱,因为他们吃的海鲜居多,大多喜欢保持海鲜的原汁原味。不单单地方差异宗教信仰也影响着吃食。信仰佛教的人吃素。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吃猪肉。吃食中也存在多种禁忌。综上体现的“吃”的文化多样性。
“吃”发展到现代人便发生了一些改变。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低脂低卡少盐少油食品渐渐流行起来。
吃饭时也不再是食不言寝不语,人们常常用一顿饭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聊天。吵架了一顿饭解决了,想交朋友一顿饭解决了。吃饭往往能使人与人之间相处气氛融洽,使人心情愉悦更容易达成预期想要目的。吃饭中聊的话题也很广,学生们吃饭聊学习上的问题,大人们聊事业上工作上的问题,老一辈的人们聊一些关于后辈的事情。现代的吃文化,既是对古代的传承,也是发展。
“吃”文化紧紧跟随历史潮流的步伐,中国人对于吃也愈发重视,吃中也包含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说中国人见面问好往往会带一句“你吃饭了吗?”
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范文4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着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范文5
从古至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我的家乡在陇南。
陇南是甘肃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历史悠久,是秦王朝、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东晋、南北朝时期氐人在陇南境内前后建立了五个地方政权, 作为白马氐族后裔的文县白马人被誉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
我的故乡有很多的风俗,比如说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河乞巧节等风俗已被列为著名非物质遗产文化,但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池哥昼。
池哥昼又名“池哥蹈”“仇池舞”“鬼面子”“十二象”“跳曹盖”等,是一种传统舞蹈,其中“池哥”意为面具,“昼”意为舞动、跳舞,池哥昼即跳面具舞之意。池哥昼是一种古老的舞蹈种类,源自古代的原始祭祀舞蹈,与图腾崇拜关系密切。
一般而言,池哥昼的表演人员共九人,均为男性,分别扮演“池哥”“池母”“知玛”和“知玛淹摆”。
“池哥”共四人,分别扮演四位山神(依次为龙王、天王、金刚和门神),相传他们是白马人的祖先达马的四个儿子。
他们头插“马头”和两根锦鸡尾羽,身穿翻毛羊皮袄,脚穿长简毡靴,身后缀羊皮卷成的尾饰,身背一个侧铃,手持木剑和牛尾拂尘。
“池哥”外形粗犷,舞步劲道有力,舞姿主要是杀野猪、打老虎、剥野皮等动作。
“池母”为两人,分别扮演音姿和慈母两位菩萨,相传她们是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
“池母”身穿宽袖长衫,手持花手巾,扮姿优雅峨逸,内容以模仿种庄稼和做家务活为主。
“池哥”和“池母”在舞蹈中都要佩峨木质彩绘面具,这种面其选用质地细腻柔韧的俄木成者麻柳制成,其中“池哥”的面具多为国字脸、鹰钩异、提毛倒竖、怒目圆瞪、稼牙咧嘴、耳长下垂,眉心处有一纵目,色调以红、黄、蓝(绿)、黑、白五色为主,面目狰狞可怖。“他母”的面目呈申字形,丹凤眼、细长眉、嘴角上翅,色彩以黄色或粉色为主,显得圆润饱满,慈眉善目。
“知玛”两人为夫妻。其中丈夫身穿麻布长衫,身着普通民族服装。
“知玛淹摆”一人,身穿普通民族服装。“知玛”和“知玛淹摆”为丑角,脸抹锅底灰,不戴面具。
在三声土炮之后,随着锣鼓声起.三个丑角大呼三声登场,示意表演开始。“池哥”“池母”按照固定的舞步上场表演。围观的青年男女手挽手围成圆圈,跟随池哥昼的表演边唱边跳,场面热闹非凡。场地表演结束之后,表演队伍在一片鼓乐和鞭炮声中开始挨家挨户进行为期一到两天的表演。表演的线路要按照世俗的规定.轮流上门.不能随s改动。每到一家,炮手放三声“进门炮”,主人家放鞭炮迎接。舞队进院之后,先围绕饭桌跳一圈,然后主人将“池哥”“池母”迎人屋内,请其在正堂坐定,烧香唱歌敬酒,用最好的食物款待他们,“知玛”和“知玛淹摆”在院内做各种杂耍表演,对唱酒歌。随后舞者在屋内和院内进行表演并为主人家除疫祈祥。舞蹈队离开时炮手放“起身炮”,将美酒装在随身的木桶将菜和肉交给“知玛淹摆”。
4.活动时间
一般为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八左右。
正月十二,各村寨召开村民会议,商议部署池哥昼表演人选等相关事宜。
正月十三,全村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在表演场地集合看池哥昼表演。
正月十八左右,人们聚集在一起,祈祷来年的平安和丰收,将面具、服装和道具交由专人统一保管.待来年池哥昼时再次取出,期间不得随意走动,池哥昼活动结束。
家乡的风俗——池哥昼我已经介绍完毕,我想你应该已经大概了解了什么是池哥昼。如果你还想深入的了解我的故乡——陇南,那么你可以在百度、知乎、谷歌等搜索引擎上搜索——陇南市。
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相关文章:
中国餐桌礼仪初三作文1500字
上一篇:走亲访友的初三学生作文800字
下一篇:我是水作文600字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