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论文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场“战役”关系国力、关乎民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至关重要。那如何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

  全面小康的路上需走得更加稳健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千年追寻,圆梦今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深知现有脱贫成果来之不易,脱贫硕果离不开扶贫干部和贫困户辛勤的汗水,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关键时刻,要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扶志与扶智结合,要输血更要造血,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

  未脱贫的贫困家庭,扶贫干部要迎难而上,与其一同努努力、加把劲。越是在最后关头,越是要如履薄冰,完成“小康路上一个不落”的庄严承诺。然而,脱贫只是起点,摘帽不是终点。已脱贫的贫困户、边缘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失业、患病、天灾等,都可能导致返贫。脱贫攻坚的胜利,不仅仅是收入超过现行标准,“扶上马送一程”,要让他们在小康的路上走得更加扎实、稳健,具备抵御各类返贫风险的保障。

  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因地制宜,严查自身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不足之处,补齐扶贫民生短板,保障每个贫户家庭都能学有所教、居有所安、病有所医。贫困户家庭以因病致贫者居多,贫困家庭用得最多也是医疗保障政策。扶贫干部不妨多些耐心,把医保政策给贫困户介绍清楚,多说一点、多说几遍,让贫困户少跑冤枉路。贫困地区的医疗工作者不妨问几句,问看病的病人是不是贫困户,如果是的话,就让其明晰就医的流程,多些绿色通道、多些人文关怀,让贫困户少花冤枉钱。仅靠扶贫干部、医疗工作者也是不够的,社会各界不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为减贫脱贫贡献力量,共同补齐短板,每个奋斗者的价值必将在脱贫攻坚中尽情展现。

  坚实打牢脱贫攻坚基础。不是脱贫摘帽,扶贫干部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抓好党支部建设,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脱贫质效,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选好领头雁,党员做示范,基层党支部每发挥一点战斗堡垒的作用,“贫困的堡垒”就会被攻克一点。村庄村民方便的生活离不开畅通的道路、硬化的广场、明亮的路灯等,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是村庄发展、村民脱贫的基础。集体经济就是贫困家庭的“造血干细胞”,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给特困的家庭“输血”,还可以为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贫困家庭的自身“造血”。农村脱贫基础方方面面的牢固,村庄发展的步伐才能走得铿锵有力,贫困家庭的日子也必将更加红火。

  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扶贫干部还需与村民一同以脱贫作为新奋斗的起点,在全面小康路上,一鼓作气、乘胜而上,以实干笃定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二

  补齐“三块短板”向全面小康发起冲刺

  伟大事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越是到最后越要精雕细琢。近日,《求是》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重要文章。文章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党员干部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不仅要明晰事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更要洞察自身建设的不足短处,用驰而不息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修炼推动事业发展中短板弱项的各个击破。

  补齐思想短板,让乘胜追击一鼓作气。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经过几代人的攻坚克难、接续奋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成绩举世瞩目。越是在这个时候,党员干部的思想越容易松动。少数党员干部长时间艰苦奋斗萌生倦意,歇一歇、等一等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有的认为主体工程已拿下,收尾工作可以轻轻松松;也有的已经在等着喝庆功酒、分蛋糕。行百里者半九十。党员干部要清楚地认识到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和难啃的硬骨头,绝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要摒弃歇下脚喘口气的思想误区,秉承一鼓作气的优良传统,用百分之百的精神状态迎战,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补齐落实短板,让动真碰硬一如既往。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对事业的担当、对民族的担当、对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担当,尤其是脱贫攻坚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更能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责任担当。要找准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弱项。明确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短在哪里、弱在何处,找准病根才能对症施药;要排查梳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盲区,不能大而化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补齐作风短板,让求真务实一以贯之。过硬作风才能锻造铁打队伍,铁打队伍才能扛起硬核任务。随着中央三申五令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整体面貌得到有效改观。然而,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账日期越来越近,少数干部又动起了歪脑筋。有的“心急如焚”搞“数字”脱贫、“指标”脱贫;有的“邀功请赏”搞“花架子”项目、“面子”工程;有的“快刀斩乱麻”搞“一刀切”政策、“上下一般粗”政令。凡此种.种,都是作风病作祟。党员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弱项,以求真务实态度,用扎实管用的举措对策,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把短板弱项补齐补牢固,让人民群众取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想补小康路上的短板,补齐党员干部自身短板是前提。各级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纪党风、岗位职责、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弱项,仔细认真地自我审视、自我排查,以不断的自我提升,推动事业发展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三

  拔重度贫困之根 植全面小康之树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我多次在文章中表达出对“情怀”的倚重,有情怀才有真情,用真力下真功取真效。当然,情怀不是“万能补丁”,也不是“一个筐”。既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情怀还要融入创造性思维、创新性办法,还要植根脱贫战场,体现在啃硬骨头的实践之中,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看来,重度贫困犹如太行山里的石头山,想漫山青绿、树木成林是难的。难的问题要解决,就要从思想、方法、行动“跟我上”,精读共产党员网身边的榜样《从61岁到96岁 她在太行山种下20万棵树》,不断汲取脱贫攻坚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欲让石山覆绿装,须坚韧不拔之志。在新思想、新观念没有形成之前,旧思想、旧观念不会“安静”走开。河南省淇县黄洞乡鱼泉村地处太行山脉,山石峭立、少土漏水,自古“种草草不长、栽树难乘凉”,1984年,作为老烈属、老党员、村妇女主任,时年61岁的靳月英决心在石头山上种树。“太行石板岩,山石横着长,自古不长树,栽树能栽得活?”这件事,家里人困惑不解,外面人背里嘲讽,都挡不住一颗向荒山进军的心,“山外的树真多,可家乡是秃的,太行还是荒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正是这份对家乡深沉的爱,正是这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战天斗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和愚公移山的意志,激发了靳月英内里的犟牛劲儿、摽劲儿,让花甲之年的她和满眼的石头山“杠上了”。在如今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也需要这份“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劲头,需要这份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志气,咬定精准脱贫不放松,一钉一铆夯下去,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在脱贫攻坚战中激昂青春的旋律,唱响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恢弘乐章。

  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干”中来。新办法时常是“油滑”得很,不会不请自至。不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艰难跋涉,怎会有“蓦然回首”的满腔喜悦?老办法换不来成功的保障,那就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扛镢头,挎箩筐,揣着干粮上山了”,靳月英以苦干实干为依托,以能干巧干为翅膀,揣着梦想迈向实践取真经。“靳月英树坑”历经一番“寒彻骨”,即使到今天,机械发达,太行山上种树还是她的“老太太标准”、她的鱼鳞坑,她“靳大娘的方法最管用”。实践出真知,今天的我们,也要转换思路,发扬战疫好经验,用好“中西医结合”这个好法子,植根本地脱贫工作实际,给传统农业注入现代科技,给传统产业融入互联网思维;把各级托底政策用足用好,给“老年人、患病者、残疾者”及早、充分提供托底保障;综合运用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项目、公益服务岗位等,体现微创新、妙心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点对点”“一对一”,扶贫和扶智扶志相结合,切实把重度贫困户搀起来、扶起来,“扶上马、送一程”;传递真心善意,用好“回头看”和考评机制,确保重度贫困之路“一去永不复返”。

  究竟“是骡子是马”?咱们“事”上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事”就是实事求是的“事”。创新创造唯有经风沐雨的实践、有力有为的行动过关了,才叫“是”。靳月英干成了前人未干成的事,打破了太行山上无法植树的旧认知,带动太行山绿化工程全面铺开,彻底改变了过去“土易失、水易流”的状况,极大改善了当地自然环境,“当年3%的绿化率,提高到今天的36.6%,山区更高达60%以上”,绿色太行正以崭新姿态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今天,我们尤其要发扬这种“愈是艰险愈向前”的可贵精神,誓要拔重度贫困之根、植全面小康之树,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把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之脉,开好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之方,下足祛除沉疴、强身健体之药,不畏难不惜力、不掉劲不泄气,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笃定态度,以百姓心为心的大爱情怀,帮扶重度贫困户定时按方用药,科学用药、精准施治,坚决拔除重度贫困之根,彻底甩掉这顶盘桓在“现有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551万贫困人口”头上的“穷”帽子,带领人们迈入全面小康,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四

  决胜2020 用“脱贫犁”耕好“小康田”

  2020年是收官之年,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农”工作成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为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擘画了蓝图、规划了前进路线。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表脱贫攻坚硬指标,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确保收官目标圆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挥动“脱贫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精力真正拔除穷根。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扶贫工作。截至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500多万,平均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770个贫困县已经或拟摘帽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已经吹响。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强化党建引领,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啃下最硬的致贫骨头。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深化扶志扶智,让真脱贫、脱真贫的成效落实到人,落脚于长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做好“三农”工作为抓手,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让致富活水涌流。

  耕好“小康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坚持因地制宜、靶向治理,从农村实际出发,把“三农”短板一项一项补齐。让“三农”更好走出去。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和网络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厚积“三农”发展的强劲动力。让“三农”更好引进来。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厕所革命和村民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构建优质发展环境。让“三农”更加强起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等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让城乡发展更平衡、农村发展更充分。

  播种“新希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用奋斗浇灌幸福果实。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划重点、提要求、明任务,是乡村振兴战略强力实施的重大机遇期和最好发展期,必须牢牢把握,乘势而上。农业强,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优先保障“三农”投入、解决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农村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留住乡愁和绿水青山,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农民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和稳定农民工就业,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追梦奋斗中实现美好生活向往。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在温暖美好的春天,和亿万农民一起向着圆满收官奔跑追梦。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五

  让村规民约绘就全面小康新画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部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选编了4篇重要论述,在《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扶贫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这也有利于减轻群众负担。”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好的村规民约,也会让一个村呈现新气象。村规民约是全体村民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自治性行为规范,它是一种集体契约,是一种集体意志的明文化、规范化,是推动协同共治的有力抓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规民约与产业扶贫等不同,它不能给村民带来直接的柴米油盐福利,但带来的却是细水长流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签订了军令状。作为脱贫攻坚的组织者,党政应指导基层组织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作用,吸引群众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村民意愿制定村规民约,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以村规民约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革除陋习、有效帮助村民改变观念,助力脱贫攻坚。

  要使村规民约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各地在制定村规民约时要充分考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俗、民意,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强化村民自治完善,促进农村发展自我良性循环更新,坚持“治贫先治愚”,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村风,从深层次上解决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加快从“被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速度,使得群众与干部在脱贫致富的路上齐努力,共使劲。

  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宣传与解读,不能让村规民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教条,要通过宣传、解读与考核保证较高的民众知晓率;建立约束、激励机制,树立脱贫致富的模范,评出好逸恶劳等行为的反面典型;严把执行关,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对“靠着墙根晒太阳,坐等政府送小康”的贫困户可以有限度实施必要的惩戒措施,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基层组织要真真正正发挥好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村民实现自我管理,主动参与到致富中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村规民约绘就全面小康新画卷。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论文5篇相关文章:

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论文5篇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作文范文5篇

2020年形式与政策论文全面小康为主题的文章5篇

2020关于不忘初心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心得体会5篇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作文征文5篇

2020“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议论文范文5篇

2020年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范文5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2020全面小康理论征文论文材料1500字范文5篇

2020全面小康全民行动作文六篇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论文5篇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场“战役”关系国力、关乎民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至关重要。那如何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