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五篇精选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在高考,作文是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其分值也算比较高,因此,教学过程中也很重视作文的写作技巧,那关于作文有什么技巧吗?技巧是有的,但是技巧也是要通过练习强化才可以运用自如,与其纠结技巧,不如多积累一些素材才是王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让公众感受历史的魅力(人民论坛)

  ——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⑦

  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

  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领袖的“用典”,正是一个感受历史魅力的窗口。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领袖的讲话、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的确,割断了历史,“现在”就失去了纵深,成为一个单薄的平面。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能让年轻人觉得很燃很感动;为什么公众排起长队,只为一睹2000年前的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说,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不仅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也是回应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需要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翻看《史记》《汉书》,能听见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到兴衰之理、人生奥义。看看长征路上无言矗立的红军墓碑,走进戈壁荒漠中连接天地的发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壮、奋斗史的荡气回肠。我们其实“去古未远”,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国家史、地方史、行业史、家族史,都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间活泼地呈现着。进入这样的历史场景,使得历史可触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也需要让历史走进“生活的场景”。近年来,引发收视狂潮的历史正剧、开启大众阅读的大家小书、点燃观众热情的文化节目,这些作品赢得认可也正说明: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的。不论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时光博物馆”,或是深受网友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它们打动人心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历史的景深。

  领袖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历史要“活起来”,也正需要发现生活的历史场景、创造历史的生活场景。在“活化”的历史中,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定然能让更多人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进化的内在奥秘,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收获“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的启迪,得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滋养。

  历史学家说,往昔就是异乡。其实,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研究历史、学习历史,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还乡”。于汗青古籍中采撷智慧,在追昔抚今中神交千古,历史就一定能成为一道来自过去的强光,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

  2.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人民论坛)

  临近春节,思亲情感急剧升温,文化乡愁浓烈释放。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人回味无穷,越是深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引进来量能扩充的今天,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对过年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但不论文化表象怎么样,像亲情团聚、敬老慈幼这些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因子,牢牢占据着春节文化的中枢。一位学者说得好,“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格”。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人格,以至于亲情眷顾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胎记,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年复一年,亿万个家庭的团圆故事总会在春节集中上演,“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成为春节这股文化潮汐持久不衰的生动见证。

  “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那些传统的老理儿咱可不能丢。”首都文明办发出文明过大年倡议书,勾起不少人对“老理儿”和“老礼儿”的记忆。在春节这个文化丛里,其中写满了“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之类的节日仪式,“过年不许说不吉祥的字眼”之类的风俗讲究。“老理儿”不是因为古老才有价值,而是因为有价值才被人们铭记在心。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传统文化这部历史巨著里,散落着不少已遗失、被遗忘的美好元素。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我们都应努力做一个向历史学习的虚心学生。

  春节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礼物,但文化不会停留在昨日,正如崭新未来总是永不停歇奔涌前行。老家朋友发来一个视频链接,点开发现邻村自导自演的“村晚”好生热闹,节目有流行歌曲、广场舞、诗歌朗诵、魔术,也有豫剧选段、古筝演奏、武术表演、自编“三句半”。通过网络直播,外地游子同样分享到家乡的甜蜜幸福。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折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蓬勃希望,也为春节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事实上,春节文化一直在维新不已。改革开放40年来,从央视春晚开播到短信祝福、网络贺年,再到如今旅游、健身、读书等各式过年潮流,新的文化样态不断孕生蝶变,让春节这杯时间的佳酿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

  如果说传统性是春节的精髓,那么时代性就是春节的生命。守护好作为文化传统的春节,便能守住民族根和魂;发展好引领时代潮流的春节新文化,便能让传统之花永开不败,让文化自信挺立不倒。让我们相聚春节时光里,一起重温情感认同、夯实文化归属,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3.追梦路上再出发(人民论坛)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观看从1983年开始举办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民俗。30多年来,家家户户在电视机前共同守岁,喜迎美好农历新年,成就了一幅万众参与、家国一心的动人画卷。

  春晚,呈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根脉。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粤剧……精致的扮相,华美的服饰,悠扬的唱腔,利落的招式,让观众在感受戏曲美、奇、巧、趣的同时,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感到振奋。武术《少林魂》展现出少林武术的精气神;舞蹈《敦煌飞天》则以精妙的创意,上演了一场芭蕾与敦煌文化的精彩碰撞。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汇聚融合,春晚舞台新意迭出、生趣盎然。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个精致缩影。“文化提气,做中国人有底气”,正如网友留言所说,在世界大舞台上,我们平和大度、充满自信。

  中国人的底气源自不懈的奋斗。《和祖国在一起》高唱出“平凡如我,非凡是你,为了你,我要做更好的自己”,这是无数奋斗者的真情告白;《青春畅想》激励我们“乘风破浪,同心携手,实现梦想”,奔腾的“万千小溪”成就祖国发展的“浩浩长江”……

  中国人以这样的精神风貌,铸就了改革开放伟大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春晚以隆重热烈的仪式,为成就喝彩、为未来鼓劲。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元素引人注目,嫦娥四号、“复兴号”高铁、国产大飞机、港珠澳大桥一次次让观众热血沸腾。井冈山革命老区的蓬勃发展、长春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活力、深圳特区的开放姿态,呈现出多彩中国的发展图景。更闪亮的奋斗足迹、更优质的子女教育、更美好的老年生活……春晚舞台上一个个故事勾勒出幸福中国的美好画面。

  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欢乐喜庆的“中国年”多姿多彩。不论身处何方,不论是否能够一家团聚,人们都能打破空间限制,更加便捷流畅地共享这顿“春晚年夜饭”。不仅能观看,还能参与互动,新年祝福、发红包、送春联、致问候,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熟悉的年味儿在高速的移动网络上同样回味悠长。身处天涯,心在咫尺。今年春晚,通过在新媒体平台投放VR短视频,让人们仿佛置身晚会现场,获得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晚会还首次开展5G网络4K电视传输,以及5G网络VR实时传输……5G、VR、AR、AI将艺术与科技精彩融合,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为我国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感到由衷自豪。

  难忘今宵,神州万里同怀抱。又一个春天已经来到。追梦路上,让我们一起奔跑。

  4.领悟昨天奋斗今天 拥抱明天(人民论坛)

  一位友人致贺新春时说,追梦中的出彩人生,需善待“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成功与否,可为镜鉴;今天机不可失,须倍加珍惜;明天咬定目标,必达“诗与远方”。

  抚今追昔,最佳际遇就在当下。抓住机遇,尤应领悟昨天、奋斗今天、拥抱明天。

  领悟昨天,贵在总结谋新。人生是不可彩排的单程路,过去的每一天、每一次经历,或是顺风顺水的坦途,或有鲜花与掌声的光彩,甚或冷雨与失意的打击,标注着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但都在今天成为历史。我们既不能在昔日的辉煌中沉醉,也不能在过去的失败中消沉。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前,回望奋斗的初心与历程,于成败中体悟,在思考中升华,有助于谋划春华的愿景、坚定秋实的信念。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火炸药王”王泽山……他们皆有耀眼的成就,亦有难言的挫折,但当其走进新的一天时,都能及时总结得失,在省思中继续前行。实践表明,智者皆善于鉴往知来。感悟昔日,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来日。

  奋斗今天,矢志超越革新。哲人有言:“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作别新春的团圆时光,从时不我待的“现在”再出发,悠不得、松不得、慢不得。奔跑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追梦路上,惟其只争朝夕,以“又日新”的时间更新,方可御风奋进;行进在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征程上,惟其敢为人先,以“又日新”的作为创新,才能书写新篇;置身于百舸争流的竞争中,惟其奋楫争先,以“又日新”的自我革新,方能化茧成蝶。改革开放以来,一批优秀企业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世界500强”,就在于日拱一卒、革故鼎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次自我突破,就完成了一次不简单的超越。

  拥抱明天,勤于赋能迎新。有未来学家预言,当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时,一个人若无新观念、新知识、新能力的内存,“一不留神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学习是跟上时代、为己赋能的强大引擎。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奋进新时代,无论团队还是个人,都需要在学习赋能中更新自我、重塑自我、完善自我,以新知识新动能为羽翼,抵达“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佳境。红学家冯其庸不甘落后,于古稀之年学习电脑知识,借助信息技能理清了海量研究资料。有位著名企业家本是网络“门外汉”,潜心追寻“互联网+”的打开方式,终成当代电商的巨擘。将学习融入逐梦的年轮,在奋斗中学习、于学习中赋能,带着眼光、思维、知识、本领奔跑,才能拥抱明天的梦想。

  “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奋斗中收获了更多自信和勇气”。领袖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激励着奔跑在追梦路上的亿万人民。不忘昨天的初心、奋进今天的征程、奔向明天的憧憬,把团圆亲情化为奋斗激情,新的辉煌正等待着我们去创造。

  5.“年味”的时代表达(新语)

  春节假期,周围有人在谈论“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以前春节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而现在……”是时间的流动带走了传统年味吗?其实不然,仔细思量就会发现,喜庆、团圆的年味内核并没有变,变的只是表现形式和身处其中的“我们”。

  以前,年味是母亲亲手包的饺子,是一家人出动大扫除,是备好红纸请村里的老先生手写春联,也是拜年串门讨红包,一声恭喜,几句调侃。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提前到酒店预订年夜饭,辞旧迎新大扫除可以请家政公司,春联能直接到年货市场上挑,压岁钱更是变为手机上的发红包、抢红包。

  这是年味与时代结合催生出的新面貌,是传统年味的新表达。传统节日的形式不会永远停留在昨日,而会与时间一起奔涌前行,它的文化内涵会借助崭新的表现形式,演变成新的节庆习俗。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厚重的文化内涵是节日的精髓,鲜活的时代表达让节日充满生命力。

  以前,我们都盼望能早点过年,因为这样才能吃上丰盛的佳肴,穿上漂亮的新衣,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成长,角色也在改变,可能由过去收红包变为现在发红包,从以前回老家过年到现在带着父母旅游过节。过去的年味没有变,节日传统依然在,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变化在于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反之,我们又能以时代为擎,为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张张回家的车票,一声声年货的叫卖,一条条微信的祝福,都蕴含着浓浓的年味,不仅承载着人们对乡土的眷恋,更寄托着情感上的团圆。领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用传承留住文化记忆,配以“创新调料”,才能历久弥新,孕育出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时代韵味,为文化兴盛注入不竭动力。


相关文章:

1.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五篇

2.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精选七则

3.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精选

4.2020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素材

5.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精选

2020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五篇精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9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