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以金钱为话题的议论文1200字5篇
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只为钱而活着,钱是生活的条件,但不是生活的惟一,在人类社会上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三以金钱为话题的议论文1200字5篇,希望大家喜欢!
众说纷纭话金钱
自从金钱诞生的那刻起,人们就对它评说纷纭,褒贬不一。从古至今,围绕着金钱,又上演了多少震撼人心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仇杀伐的悲喜剧啊。因此,对于这样的话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也是有话可说的。
但是,要想写好这一话题,而且要能够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那就非下一番工夫不可。从题目的材料和导语来看,话题的范围是非常宽泛而深刻的。材料中所引用的老百姓和哲人的论述,分别从两个极端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的金钱意义、作用以及弊端,而“无论”所领起的总括句,更是简洁深刻地阐明了金钱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不仅如此,材料和导语还联系人们的平常生活,让人们从历史的高度以及现实的层面去冷静思考、认真审视金钱的缘起、意义和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们常常把“农”与“商”、“义”和“利”对立起来,古人把农比作“本”,把商比作“末”,意思是农业象树的根,商业像树的梢。狭隘地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利国利民,而搞商业则是不务正业,有失根本。好像说农有理,谈商有罪。一谈到金钱,人们常常把“权”与“名”、“义”与“利”联系,认为一旦有权就必然谋利,一旦出名就一定重利。钱中没有“义”的成分,不含“义”的高贵,似乎有了钱就失了“义”。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金钱的力量,也更进一步认识了金钱对于人们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切不可忽略了新时代所涌现出的数不胜数的与金钱有关高尚行动,如希望工程、爱心赞助、慈善捐款等等。我们要正确认识金钱的“品性”,切不能片面地认为“为富”就会“不仁”。要懂得金钱是物质,它不是人类的唯一需求,只有精神的东西才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让金钱为我们所用,为人类造福。要了解金钱的历史,善于去发现、赞颂由金钱上演的感人故事。
自从金钱诞生的那刻起,人们就对它评说纷纭,褒贬不一。从古至今,围绕着金钱,又上演了多少震撼人心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仇杀伐的悲喜剧啊。因此,对于这样的话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也是有话可说的。
但是,要想写好这一话题,而且要能够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那就非下一番工夫不可。从题目的材料和导语来看,话题的范围是非常宽泛而深刻的。材料中所引用的老百姓和哲人的论述,分别从两个极端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的金钱意义、作用以及弊端,而“无论”所领起的总括句,更是简洁深刻地阐明了金钱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不仅如此,材料和导语还联系人们的平常生活,让人们从历史的高度以及现实的层面去冷静思考、认真审视金钱的缘起、意义和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们常常把“农”与“商”、“义”和“利”对立起来,古人把农比作“本”,把商比作“末”,意思是农业象树的根,商业像树的梢。狭隘地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利国利民,而搞商业则是不务正业,有失根本。好像说农有理,谈商有罪。一谈到金钱,人们常常把“权”与“名”、“义”与“利”联系,认为一旦有权就必然谋利,一旦出名就一定重利。钱中没有“义”的成分,不含“义”的高贵,似乎有了钱就失了“义”。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金钱的力量,也更进一步认识了金钱对于人们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切不可忽略了新时代所涌现出的数不胜数的与金钱有关高尚行动,如希望工程、爱心赞助、慈善捐款等等。我们要正确认识金钱的“品性”,切不能片面地认为“为富”就会“不仁”。要懂得金钱是物质,它不是人类的唯一需求,只有精神的东西才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让金钱为我们所用,为人类造福。要了解金钱的历史,善于去发现、赞颂由金钱上演的感人故事。
我的金钱观
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只为钱而活着,钱是生活的条件,但不是生活的惟一,在人类社会上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我曾经看过一篇名为《追逐金钱,使人入狱》的文章(一个爱财如命的追钱鬼——阿明的悔言):阿明很想用钱买社会地位,他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辞去公安的工作,去卖服装。他的生意很好,渐渐阔绰起来,他认为他的“价值”与钱一样与日俱增,他更崇拜金钱,除了钱,便目空一切。无休止的金钱欲望,成了他加速堕落的催化剂。为了弄更多的钱,他逐渐走上诈骗的犯罪道路。他骗走了家乡父老的147万元,骗了南方某单位的130万元,从此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他想出人头地,腰缠万贯,却被一副冰凉的手铐紧紧地铐住了他的双手。最后,他判坐牢15年,妻子离开了他,他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将要在牢里度过,他失去了家庭、亲人和自由。
阿明是一个怀有错误金钱观的典型例子,他虽有过很多钱,有过短暂的欢乐和享受,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如过眼云烟,他盲目和违法地追求金钱,不仅毁掉了他的前程,同时给不少人带来了痛苦,葬送了不少无辜者的幸福呢!这样值得吗?金钱当真那样重要?
不!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人生的追求是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固然重要,而崇高的理想、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知识和健康等,这是人生的追求,尽管其中不少内容和金钱有关,但却是金钱买不到的,并非与金钱同值的。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命是短暂的,眼前的名利和金钱终有一天会烟消云散。惟有好好把握机会,善用时间,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无私地奉献,有所发明和创造,为人类创造财富(精神和物质财富),为他人带来幸福,才能化短暂为永恒。
保尔?柯察金曾经这样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金钱不是生活和人生的全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给生命画出彩虹,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不断完善自己,创造光辉的业绩,造福子孙后代,让“生命”得以延续。?
在人类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挚的友谊、父母的亲情等,都是金钱“遥不可及”的。即使你家财万贯,没有亲人和朋友和你分享,那么,再多的钱又如何?众叛亲离的你尽管表面有很多东西(用钱买来的),但当你病了,或失意时,金钱能医治你,使你重新振作吗?独自享用山珍海味,又有何味?人的生活,要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我们的生活条件,而精神生活是支配人生的路标,比物质生活更重要。换句话说:有一颗真诚善良、光明磊落的心和高尚的情操,比金钱更重要。
欣颖的《昙花的启示》里有这样一段话:“昙花将它的全部生命浓缩成短短的两个小时,璀璨绮丽地盛开在人间,我想它绽放的时刻,已与永恒连为一体,成为永生的一部分了。于是我忽然醒悟到人的生命也不在乎岁月的长短,而在乎人的生命是否在短暂的时间中,吐露出人生的芳香,散发出人性的光辉,照耀千古,与宇宙并存,同日月争辉。我的金钱观是:幸福不是建筑在金钱悬崖上那样高不可攀的小花。金钱是渺小的,有意义的人生才是伟大,是值得我们去推崇的、攀登的高峰,惟有以高尚的品格为路标,才能攀上有意义的人生巅峰。
一角钱
雨在飘,风在呼啸。我的胃好痛。上学的路上,我骑着单车。如果有一杯热牛奶就好了,我的经验告诉我。很留意路边,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卖牛奶的小摊。我几乎就要放弃了。胃又一阵剧痛。却在一个拐角处,找到了它。
停下车,抓起一瓶浸在热水里的牛奶,缓缓地倒下去,留下了稍稍的舒适与醇香。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一张一百元,一张五角,一张一角,一个一角的硬币。“多少钱?”我一边数手里的零钱,一边问。“八角。”一个很苍老的声音。不会吧,这么巧!我不禁暗叹道。把一百元递给了那个苍老声音的主人,并注意打量她。
这是一个很老的老太太,头上裹着一块很旧的蓝布巾,身上套着很厚的破棉袄,满脸的寿斑和皱纹。眼睛很小,无神,眼底泛着混浊。出来接钱的手枯枝一般,干瘦,没有血色。
她用鸡爪似的手来接钱,看是一百元的,没有接,埋头从很深的衣襟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红布包裹,颤抖着打开,是几张十元的,她数了数,又摇了摇头。“找不开。”她说。“那……”我收回那张大票,又把七角钱给她:“剩下的一角下次给吧。”她抬头看了我一眼,深藏在皱纹里的小眼睛亮了一亮,随即又低下了头,收下了七角钱。
我刚跨上车,正准备走,忽然听见她说了一句:“我相信你。”我走了。可她那句喃喃自语似的话却回荡在耳边:“我相信你。”
我原本打算第二天就去把钱还给她,可惜,天不从人愿,单车坏了。我只能乘车上学,也就碰不上在半路上的牛奶摊了。
于是,我的心里总像缺了什么似的不安。父亲一直没空,坏了的单车也就一直没有修,我也就只能乘车上学。那早就准备好了的一角钱也在口袋里呆了许久了。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我心中的不安更重了。而那句“我相信你”,又一次在我耳边回响。
终于,第五天,我的单车修好了。我骑着单车向那个摊冲去,却发现没有雨的早晨,她的生意非常好,许多人围着她。我捏着一角钱犹豫了:还给她,会不会被别人笑话,说我傻,说我食古不化。于是,我的单车从她的眼前过去,告诉自己:一旦她单独时就还给她。在过去的一瞬间,我如芒在背。
一连几天,天气都很晴朗,我也一直没有机会。而我的心里,那种背叛、失信的感受却愈来愈强烈,那句“我相信你”如被三级管放大了似的愈发清晰,在我耳边回荡。眼里,她那亮了一亮的眼睛仿佛将我吞没。
那一天,大反常态。天居然狂风大作,雨点,夹带着雪珠,不断打在我的脸上,刺刺地痛。原本母亲不让我骑车的,我没有听。因为我相信,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路上几乎没有骑车的人和行人,也没有了牛奶摊。我疯了似的在附近绕了一圈,没有找到。第二天,天气依然恶劣。我同样骑车。路上几乎没有骑车的人和行人。却有了牛奶摊。物是旧物,人事已非。摊后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戴着袖箍,黑色的。我怀着最后一线希望,问他:“那位老太太呢?”
孩子用一种奇怪加警惕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继而又用一种悲凄的眼神望望袖箍。
“天!”我绝望了,“她相信我的!”我在心中嘶喊。“奶奶去了。”孩子说。“那你的爸爸妈妈呢?”“妈妈走啦,爸爸生病躺在床上。”孩子眼中的那抹悲哀更重了。我细细看了一眼这个孩子,乱乱的头发,黑瘦的脸,眼睛很大,却无神;眼底深处有和他奶奶一样的混浊。“你找她有什么事?”他问我。“噢,噢,没什么。”一想不对,“我上次欠了她十元钱,今天特地来还的。”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孩子眼中的警惕消失了,说:“你真是好人。”很天真的样子。
我赶紧把钱塞给他,跳上单车头也不回地走了。无法面对那天真的样子和那一句“你真是好人”,雨伴着雪珠还在飘,风还在呼啸。我的胃又痛了。
从此,我不再走这条路,我不知道我究竟在怕什么。一个月后,我无意地又拐进了这条路,却没再见到那个孩子,从此再也没有见到。那张原本很新,现在却很旧的一角钱被我夹在了心灵鸡汤的一页中,与一角钱在一起的还有一张纸片,上面有两句话:
“我相信你。”“你真是好人。”
座位
(一)
“启迪,从今天开始你就坐墙角那张桌子吧,文珍和你换一下。”班主任刚进教室就神采飞扬地说。
“老师,我……”我委屈极了。
“我的话你不听!”班主任粗暴地打断了我的话。
泪水不知不觉溢了出来,流过脸颊,凉冰冰的。“别太伤心了,反正文珍是自己的好朋友,为了朋友牺牲一下自己的利益也是光荣的。”我试着安慰自己,拭干泪水开始默默地搬书。
“对不起。”文珍说。
“别这样说,这是班主任的安排,你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呢?”我笑着回答,可谁知道我心里如针扎似的难受呢?
(二)
下午,我无精打采地骑着车子回家。田野里很美,稻浪一重绿过一重,偶尔还有燕子低低地掠过。可这美丽的景色,更增添了我的无聊。
“妈,我回来了。”人离门口还很远,声音就送了进去。
“小迪,来,吃个馒头,上了一天课,饿坏了吧!上午在学校里吃的什么?”
“唉呀,别问那么多,烦死了。”我边说边进了客厅。“咦,妈,桌上……”
“哦,那是你爸公司里的小李送来的,年底你爸公司里要提升一个车间主任,你爸这个部门经理可是个‘山海关’,看来这个小李挺聪明的。”妈妈喜滋滋地说。
“妈,你怎么能这样呢?老师说这样做不对,我们老师最痛恨这种人了。”
“去去去,小孩子家懂什么,老师不也是人吗?进房看书去。”妈妈不高兴了。
(三)
“哇,好美啊!”一进教室我就被文珍桌面上那本精美的日记本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我拿起来爱不释手地左摸右翻,心里怪痒痒的。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一则令我愤怒的日记:“我好内疚,小迪能原谅我吗?我为了自己,竟让妈妈给班主任送礼。我太自私了,一看到小迪诚挚的微笑,我惭愧得简直不敢再抬头看她了……”
天呐,我惊呆了,这是文珍的日记吗?没错,上面偌大的签名似乎把我推进了沼泽地,我使劲挣扎着,可越挣扎就陷得越深。这就是所谓的好朋友吗?文珍,你叫我怎么原谅你啊?我再也不会理你了,文珍啊文珍。
“启迪,我们去外面溜达溜达吧。”文珍对我说。我嘀咕着:假惺惺。回答得干脆利落:“不去。”
“启迪,来,吃点儿巧克力糖果吧。”文珍向我喊。我思量着:假慈悲。回答得斩钉截铁:“不吃。”
一看到文珍,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又如平静的江面掀起了大风浪。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思考着怎样惩罚她,对,我也要搬来自己的妈妈,抢回自己的座位。既然你不把我当朋友,我又何必当你是朋友呢?
“妈,你在哪儿?”一进家门我就扯开嗓子大喊。
“在这呢,大呼小叫干什么?”
“妈,明天帮我提点儿礼物给班主任送去,他因为我没送礼而把我调到角落里,委屈死了。”
“什么?你们班主任收学生礼?太不像话了,我们普通人家哪有什么礼品呀。”
“妈,那天小李……”
“瞎说什么。这班主任也太可气了。”
“妈,你还不是一个样吗?”
“才不一样呢,学生只是消费者呀。好了,好了,我就依了你,行了吧?”
我一蹦老高,但兴奋中夹杂着一股莫名的酸味。
(四)
第二天下午,班主任满面春风地叫我回到原来的位置。
当文珍听完班主任的话后,“嗖”地站起来,十分生气地问:“为什么要把我调到后排去?”
“文珍同学,怎么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什么地方坐都一样嘛。”班主任并不生气,反而笑眯眯极有风度地说。
文珍的脸刹时红得像那天边的晚霞。我捧起书走过去,洋洋得意地说:“快搬书吧。还有,今后你我一刀两断,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文珍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助。“为什么会这样?”声音苍白无力。
“那得问你自己,一切都是你自己酿成的呀。”我感觉自己说得很绝情也很潇洒。
晚上在家里,我怎么也睡不着。凄冷月光洒在床前,稀疏的星星疲倦地眨着眼睛,还有蛐蛐那绵长悠远的鸣叫声,让我感觉好冷好冷。白天的一幕幕又重现在眼前,我的良心备受煎熬。对,明天,我一定向文珍道歉。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学校,等待着文珍,可一天都未见到她的身影。第三天,文珍也没来。一个星期过去了,还是不见文珍。后来听班主任讲,文珍转学了,转到了一个很远很幽静很美丽的山村小学校……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
一、人民币的单位名称
我国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同其他国家一样,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构成人民币的价格标准,它标明人民币所代表的价值。1948年12月1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时,票面金额较大,只发行了主币,没有发行辅币,最小的票面金额为1元,较大的有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12种面额。这是因为当时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但接着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得到根本好转,物价稳定,币值稳定,这就逐步暴露了货币价格标准上的问题:一是货币票面金额大,计价与流通都很不方便;二是仍留有旧中国通货膨胀的残迹,给人民群众以“钱毛”的错觉;三是只有主币,没有辅币,不能完整体现我国货币单位的概念。因此,1955年3月1日起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同时发行了辅币。第一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的兑换比价是1:10000,这就是人民币价格标准的改革。这种改革,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来说没有变化,并不是人民币的贬值,而是把票面金额降低了,商品价格也随着降低了,是在人民币所代表的价值上抹掉了四个“0”而已。以后两套人民币的价格标准均未改革。
二、人民币单位名称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的纸币单位十分复杂,有文、贯、串、吊、枚等等。“文”,每一制钱称一文,明清多通用制钱,因此在纸币上常用“文”作单位,如大清宝钞有伍佰、壹仟、百仟文不等。“贯”,始于唐代,在元、明两代纸币上均用贯作单位,每一贯值1000文,如大明通行宝钞壹贯。“串”,同贯,即一串也相当于1000文,清末和民国时期有些官银号所发制钱票也用“串”作单位;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一些银行发行的人民货币如鄂东南工农银行发行的纸币也用“串”作单位。“吊”,也相当于制钱1000文,旧时东北地区的纸币如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黑龙江广信公司的官帖均以“吊”作单位。“枚”,是铜元的单位,单铜元相当于10文,双铜元相当于20文,民国初其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及一些省地方银行发行的铜元票均以“枚”作单位。那么,新中国人民币为什么采用“元”作单位呢?现在有两种较流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从我国的货币单位名称发展中演变而来。我国货币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货币的单位先后经历过实物单位、重量单位等,最后发展到以“元”作单位。货币出现“元”是从唐初开始的。唐朝以前,铜钱都是以重量为单位名称,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为了整顿币制,废五铢,改为“开元通宝”。“开元”是开辟新纪元的意思,改为两、钱、分、厘的十进制计算。当时的“元”字虽然并不代表货币单位,但从此货币的重量就和货币的名称发生了分离。到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铸造银元的同时,广东开始制造机制铜元,由于铜元样式新颖,其精巧、整齐程度是以前任何钱币无法比拟的。清朝铜元分两大类,一类是“光绪元宝”,一类是“大清铜币”,清朝铜元的发行为今天的货币名称“元”打下了基础。清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银元传入中国,银元质地、形状的整齐划一,使它广泛流通。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交换的扩大,人们迫切需要更轻便的货币来代替银元、铜元,这时银元、铜元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因此,银行就印制了一种银元、铜元的兑换券,这种兑换券的名义价值和实际的银元、铜元一样,逐渐兑换券演变成了纸币。我国人民币的名称“元”就是这样演变来的。
至于元以下的辅币单位“角”和“分”,也是习惯继承下来的。“角”本义为兽角,《说文》载:“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本义为分别,分开,后引伸亦指被分开后的部分。所以,就长度而言,一两的百分之一称分;就地亩而言,一亩的十分之一称分。引用到货币单位,一元的百分之一亦被称分。人民币的“分”自然产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