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火把里的中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作文火把里的中秋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火把里的中秋1
我的家乡在合肥市长丰县。每逢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点火把、撂火把。我很好奇,于是便问爸爸为什么会流传这个习俗。爸爸耐心地给我解释:相传,古代人为了驱魔,也为了来年生活红红火火,庄家无虫灾虫害且全部获得大丰收,才要在中秋节这天撂火把的。
每年的中秋节这天,我们回到老家,爸爸首先要扎一个火把。可别小看扎火把,这可是件技术活儿。我和爸爸先在田间找来一些高粱秆和玉米秆,又抱来一些柴草,均匀地铺在高粱秆和玉米秆上,然后在外面用草绳扎几道。这时候既不能扎得太松,以防火把还没烧起来就松散了;但也不能扎得太紧,太紧了,里面卷的柴草进不去空气,火把就烧不旺。只有不松不紧,扎出来的火把才既美观又牢固。
村民们可重视这个习俗了呢!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天刚一擦黑,在村子里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就能看见燃起的火把了。只见大人们兴致勃勃地用力挥舞着火把,他们手中的火把就像一条条腾空而起、上窜下跳的金龙,而孩子们相对于大人,就显得小心翼翼得多了。他们生怕“调皮”的火星跳到她们的脸上、头上或衣服上。可是,当她们迎着风撂火把时,还是躲不过要和火星、草灰来个“亲密接触”。他们惊叫着四散开来,有的额前甚至还耷拉着一绺被烧焦的头发。他们彼此望着对方狼狈而又滑稽的样子,忍俊不禁。在火光中,我还看到虔诚的人们双手合十向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我猛地抬头,乍然与一个大月亮相遇。今晚的`月神有点特别,她又大、又圆、又亮,就像一朵白莲花盛开在夜的深潭里。周遭的一切已然陶醉在她的光华之中了。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虽然,此时我的脸上、手上、鼻子里也全都是灰尘,但当我在火光之中看到爸爸妈妈欣慰的笑容时,也在心中暗暗祈福,愿爸爸妈妈来年身体健康,愿我们家顺人和。火光中这温暖的画面,将永远是我心中弥足珍贵的回忆。
作文火把里的中秋2
我的家乡在杭州的一个小镇上。在这个小镇上最让人们喜欢的节就是火把节,火把节也是这个小镇上最特殊的节日。
在我们这里,火把节都是在最高最高的石头山上过的。
记得我第一次过火把节的时候,天是黑漆漆的,妈妈说:“张钰,我带你去一座山上,那里有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那时我非常喜欢过节,于是,我就说:“好啊好啊。”
等我和妈妈来到山脚下时,妈妈对我说:“哇,黑漆漆的,还是别去了吧。”我急得说妈妈是胆小鬼,等到爬到了半山时,我害怕得都发抖了,我发着抖对妈妈说:“妈妈,真的好怕哦!”
于是,妈妈说:“哼,开始你还说我胆小鬼,现在是谁变成真正的胆小鬼了。”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嘴里像塞了一团泥土在嘴里一样,说不出话来了。
啊,终于到了山顶了,真漂亮呀!这些姑娘都穿着各种的裙子,有的穿的是像公主裙一样白的,有的穿的是花裙,还有的穿的是苗族那种裙子,五彩缤纷,十分美丽,这些穿着裙子的姑娘们,有的围成一个大圈在转,手里拿着点燃的火把,真像一只只萤火虫在翩翩起舞,还有的是转成桃心形的,真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呀!
作文火把里的中秋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寒露过后,金桂飘香,明月悄悄丰腴,秋风习习送爽。每当中秋临至,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蔓延,记忆中又浮现出儿时过火把节的情景。
我的家乡,位于颍上南部,淮河北岸。这里气候宜人,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民风淳朴。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除种植麦子、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外,早些年还惯于种麻。七月盛夏时,人们将收割的麻浸于沟塘中进行发酵,待麻衣与麻秸分离后,将麻衣从麻秸上脱下,再经晒干。洁白干脆的麻秸,一捆捆,一排排,斜靠在墙边屋角,静静的,等待一场火的欢喜盛宴。
一轮圆月才刚上梢头,性子急的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一边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一边三口两口吞着月饼和零食,一颗雀跃的心早已飞出窗外。院子里,堂屋前,大人们已经把麻秸用绳子扎成火把。火把粗细不等,五六根是一把,十几、二十几根也是一把,皆随个人喜好。吃罢中秋团圆饭,家家户户无论老少,或扛、或举、或抱着火把,朝镇子主街的方向涌去。
这是一条横贯东西的街道,街很长,两头还带着弯儿。远望去,已有星星点点的火把燃起,趁着风势,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内敛含蓄,似夜晚长空中忽明忽暗的星。银色的月光倾泻而下,打火把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那“一点点”很快变成了“一簇簇”,“一簇簇”又迅速变成满街流动着的“火树银花”。燃烧的火把,映红了一张张微醉的笑脸,欢呼吆喝声,打趣逗乐声,追逐嬉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镇子东头的王二婶和镇子西头的李大娘,平日里各自忙碌,这会照了面,唠起了家常;学校院子南边的苏姐,遇见回家过节的钟同学,瞧她们那个亲热劲儿!丁家老大和张家老三,前天还因为耕地的事闹得不愉快,现在正在街角有说有笑,你一口我一口地吸着一个旱烟袋!卖菜的王大爷,儿子生病住院,家里积蓄快用光了,愁得好几日眉头不展,此刻竟也露出了笑颜……
火的温暖,褪去人们整个夏天辛勤劳作的`疲惫;火的活力,升腾起人们对秋天收获丰收的希望;火的气息,藏着醉人的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味道;火的存在,以它独有的姿态,给人以信心,把人们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夜深了,依依不舍的人们渐渐散去。整条街,进而整个镇子,都静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一阵一阵的,愈发浓郁。皎洁的月亮在孔雀蓝的夜空中,俯望这大地上的安宁与祥和,带着满足的微笑,缓缓躲进薄纱般的云里,也睡去了。
随着乡镇农业结构调整,麻从种植的舞台渐渐退出。火把节,这一沿袭了百年的传统,就这样从家乡的民俗文化中消失,成为我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每当遇到困惑和挫折,那一支支燃起的火把,就像一盏盏明灯,给予我温暖和勇气,照亮我的内心,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作文火把里的中秋4
今天是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在这一天人们要做各种事情,当然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在这一天要吃团圆饭,远在异乡的亲人,也都要回来。中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姑姑家,哥哥、嫂嫂、小侄子也都回来了。小侄子带来的鹦鹉还会说话呢!饭菜可丰盛了,有鱼,鸡翅,蔬菜,油糕,月饼,包子……好多呢!大家其乐融融地吃着团圆饭和蛋糕,今天也是我爸爸的生日,真是热闹极了!
晚上回到家后,你猜我们去干什么了?逛古城!
一到达古城,我就被好看的节目吸引住了眼球,踩高跷的·踩高跷,舞狮子的舞狮子、还有唱戏的、跳蒙古舞的、奏摇滚乐的、唱流行曲的、各种节目,看得人眼花缭乱。其中舞狮最为好看,快看,那狮子个个活灵活现,一会儿眨眨眼,一会儿又跳一跳,真是叫人赞不绝口。
逛了一会儿,肚子也饿了,正好去小吃一条街溜达溜达,有羊汤、臭豆腐、羊肉串、烤冷面、羊杂、糖人、糖画……各种美食,应有尽有,让人垂涎三尺。
饱餐一顿之后,我们到了秀容书院,这里是忻州第一所学府,建于大约三百年前。院内有六角亭、八角亭、四角亭,其中六角亭最高,长三米,高九米。登上后,可俯瞰全城,其建造寓意为:愿天下学子学业及事业有成,步步高升。
回家后我们去祭了月亮,摆上了石榴、西瓜、哈密瓜、苹果、梨、还有月饼,花糕。
我们度过了欢乐的一天——中秋节。
作文火把里的中秋5
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有许许多多的活动,有赏月、猜灯谜、舞龙等等。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猜灯谜了。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早早的吃完了团圆饭后,一起来到公园赏月。一进公园大门,我们便看见到处都挂满了灯笼,有许多人在猜灯谜。灯笼上写着各种各样的灯谜,有关于人名的、关于物品的,还有关于交通工具方面的……人们有的紧缩眉头,怎么也猜不出来;有的抓耳挠腮十分着急;有的则高兴地一边跳一边喊:“我猜中了!”公园里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我被眼前的喜庆所感染了,也情不自禁地挤进人群中看灯谜。只见灯谜上写着:“金树银树天上栽,红花紫花天上开。”看了灯谜后,我心想:“金树银树,红花紫花全在天上,不就是指焰火吗!”
我猜出了答案,心里美滋滋的,又看了下一题:“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有两只角。”刚开始我没猜出来,突然我看见天上的明月,便说:“哦,原来是月亮!”接着我又看了第三道灯谜,上面写着:“胖墩,胖墩,只怕热,不怕冷,不吃肉,只吃笋。”
我被难住了,心想:“这到底是什么呢?”这时,爸爸已经想出来了,便提示我说:“它可是我们的国宝哦!”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熊猫呀!大家有说有笑,欢呼声一直回荡在公园里……
这个中秋节,我们不但吃了月饼,欣赏了怡人的月色,还第一次猜灯谜,真让我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