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世民高二作文五篇
作文是另一种方式的与人交流,在倾诉中宣泄情感,陶冶性情,平静心灵,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收获,写作能让作者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感受是作者写作中的收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我眼中的李世民高二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我眼中的李世民高二作文1
我不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也不爱去研究帝王之道,但是因为电视上播放着《随唐英雄传》,常常充斥于眼耳,于是,我便走进图书馆,借阅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便这样走进了我心中……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主,是唐代历史上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
他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他立志皇位,志在必得。小时便“善于骑马,好弄弓矢”,16岁那年,巧用疑兵,雁门解围,看到随朝天下大乱,天下需要治世之主,便开始树立平定天下、治理八荒的雄心壮志。他立下了目标之后就去实践。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网络能人志士,共同磋商天下大事。他劝父反随建唐,披褂上阵屡立战功,很多有识之士便把天下重新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年轻的李世民身上。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终于登上了帝位!
他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登上帝位了的李世民谨记天下苍生,推行贞观之治,大纳贤才,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从一个军事家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在位共二十四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几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就是来源于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借览和创新,李世民成长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
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既爱江山,又爱美人。他爱的也大都是极品女人:最贤慧的`长孙无垢、天才美女徐惠妃、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前朝公主大杨妃等。唐太宗有眼光、有能力,真的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吗?
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论情史,唐太宗也堪是最幸福的男人了!
我眼中的李世民,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
我眼中的李世民高二作文2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李世民,史称唐太宗,国号贞观,后人又叫它为贞观之治。在他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____苦苦为父亲打下了天下,他的哥哥和弟弟非常嫉妒他,怕他当上了皇帝,所以三番五次的设计谋害他,李世民被害关进大牢。可是他从不计较这些,后来他们得寸进尺,这下李世民的手下可看不惯了,最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终将受到了因有的惩罚,不幸糟害。李世民可是一代明君呀!他平易近人、开诚布公、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李世民爱惜人才,魏征是著名的谏臣,他原本是李建成的心腹,按理因当除斩,可他却没有杀他,反而给他升了官,让他留在身边多给自己提些好的意见。还对大臣们说:“我年轻时爱收藏许多弓箭,原以为没有人再比我收藏的弓箭再好的了。可是有一天我把弓箭拿给制作弓箭的人看,他却说做这个弓箭的不好,木头是歪的,自然__出的箭也并不会准。”停顿了一下,李世民又说:“我是用这弓箭取得天下的,却连弓箭的好坏都不知道,所以你们要多多提意见”一次唐太宗大发雷霆,众臣害怕都沉默不语,然而魏征却仍然上谏,陈述自己的意见。有一天魏征病了,太宗亲自去慰问,可不久魏征病死了,太宗悲痛的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失德,魏征一死,朕痛失一镜呀!”
他治理的是国太民安,百姓生活富裕,社会风气良好,真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呀!他也为以后的开元盛世做了铺垫。
李世民对百姓关心体贴,而对那些奸诈、巴结权贵的小人是毫不留情面。有一次李世民带着太监去后花园走了走,忽然看见了一棵参天大数。李世民说:“你看这大树多么高大!”立时太监宇文侍顺着唐太宗的话就说:“是呀,这象征着您,象征着咱大唐呀!”李世民把脸一绷说道:“魏征让我远离奸诈小人,我曾怀疑是你。”宇文侍连忙叩头饶命。李世民公正廉明、是非分明,只要是好的意见他都会去洗耳恭听,并去照做。
李世民统治期间__达到了鼎盛,一些周边的小国家多次来__学习,那时的唐朝是何等的繁荣与昌盛呀!
我眼中的李世民高二作文3
有这样一首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可我不明白,中华历史悠久,历代人物成千上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各有各的传奇。诗人为什么会对一代历史君王表示叹惜呢?特别有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我崇敬他、我佩服他、我欣赏他,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我崇敬他,因为他勇猛果敢、聪明睿智。他十六岁,智生妙计吓退包围隋炀帝的突厥人;十七岁,率领骑兵突破乱军,救出父亲;十八岁,看不过朝廷腐败,说服父亲发动军队推翻隋朝;十九岁,辅佐父亲成为开国皇帝唐高祖;二十四岁,帮助父亲平定各地乱事,统一国家;二十九岁,接过父亲的皇位,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赢得”天可汗”的威名,那时,他不过三十四岁!
如果没有他的智慧、果敢,突厥人的领土何时划入大唐的版图?中国又怎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强的国家?
我佩服他,因为他知人善用,虚心纳谏。纵使唐太宗是一位神射手,天生多么喜爱打猎,纵使他心爱的白鹞鹰被大臣魏征故意逼死,纵使他也曾一时怒火冲天、大发雷霆,但他还是及时接受批评与劝谏。他向唐俭道谢,并慎重宣布不再打猎冒险浪费时间,专心治理国家;他放过魏征,督促自己改正贪玩误事的错误。这样的君王,如何不令人佩服?大唐历史上有这样英明的君王,又怎能不强盛?
我欣赏他,因为他英雄年少,志存高远。一统中原后,唐太宗写下诗句“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一代君王,气吞长河!
这,就是我眼中的唐太宗。我崇敬、佩服、欣赏的盛唐君王唐太宗!
我眼中的李世民高二作文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犯错并不可怕,最怕不敢承认,不能担当。
承认自己错了,不是认输,而是成长。所谓的“认输”只是暂时,为的是用适时让步以便更进一步。纵观历史,遵义会议的召开,代表共产党人并不否认自己错了,转而是提出新的方针来解决,才走上正确的道路。成长就是承认意识到了问题,变得更加成熟了。
犯错不承认只会使自己越陷越深。项羽不听范增之言,错过杀刘邦的机会,最终乌江自刎;清政府不敢面对现实,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去面对新的世界格局,直至国家沉沦。犯错承认与不承认,往往前者发展会更好。李世民后宫玩鸟,魏征劝谏,李世民改正,最终出现“贞观之治”。承认自己的错误,让问题暴露的越彻底,能看出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不仅仅意味着错误浮出了水面,也是为我们解决它并提升自我创造了一个机会,不承认只会使漏洞越变越大。罗翔曾说过:“如果没有一个人愿意或敢于承认过错,承担责任,那么刑法和其他条例,就不能真正对人类进步起到作用。”因此,我们不能选择逃避、碍于情面,而放弃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承认过错说明已有一定自我认知,这种错往往是不易被意识到的。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魔鬼总是隐藏于细节中,美好往往浮于表面,不知错误早已埋藏其中。所以,要在认识的前提下把细节完善。“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不光是承认,要加以改正、及时修补,我相信这将会事半功倍。
勇于承认,加以改正,才能真正做到提升自我。
我眼中的李世民高二作文5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其父为大唐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那么,李世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从不同的文献中看到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李世民的评价。
老百姓眼中的李世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李世民经常引用《荀子·王制》中的这句话来告诫臣子们,要重视人民的力量,从而要维护他们的利益。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日子过得好,当政的皇帝就是好皇帝。老百姓才不计较什么“玄武门之变”,是否抢了哥哥和弟弟的媳妇之类的,在他们眼中,国富民强了,李世民就OK。
诗人眼中的李世民。李世民辅佐李渊重新统一中国,开拓疆土,开创“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哇塞,诗人们太开心了,李世民和他打造的强盛初唐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素材。诗人们纷纷歌诵“天可汗”、“千古一帝”。白居易的《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最具代表性。
臣子眼中的李世民。对于魏徵、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陈叔达这些股肱之臣来说,李世民肯定远远没有达到好皇帝的标准:他出游讲排场耗费民力、过于大兴土木兴建奢华宫殿、把玩鹞鹰耽搁政务(李世民曾征收到一只珍贵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徵前来,藏到怀中。魏徵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故意不停地上奏啊上奏啊上奏啊,结果可想而知,那只鹞鹰被闷死在李世民的怀中)……其实这些股肱之臣是对李世民“高标准严要求”,就像我妈妈对我一样,哈哈哈。
亲人眼中的李世民。对于父亲李渊来说,李世民肯定算不上好儿子——逼自己退位,又杀了自己的另两个儿子。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说,那他们可是倒大霉了,碰到了这么个“心狠手辣”的兄弟。对于他的妻子来说,李世民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丈夫,因为要和很多女人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