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写清明风俗的作文
以前传统节日不被人们和国家重视,后来慢慢的人们和国家重视起来了。国家在传统节日是还放假,并举行有关活动。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写清明风俗的作文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年级写清明风俗的作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清明节又到了。今年的清明节很特别,阳光明媚,空气格外清鲜。
大清早的,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说:“起来了,你记不记得,今天要去扫墓。”说着,把我拉了起来。起床后,吃完早餐,我们便去奶奶家集合了。
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们便看见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爷爷正在烧柴,奶奶正在准备烧鹅、烧猪等祭品。不久,伯伯一家来了,祭品准备好了。爷爷拿着一个棍子,挑着两袋祭品,我们小孩拿着一袋袋大包小包的东西,我们一家便去扫墓了。
穿过小巷;经过一条马路,走上村后的小山上,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墓地附近人山人海。有的人正在烧祭品;有的人正在分祭品;还有的人正在交谈。村后的墓山,原来是一片荔枝林,现然还零零散散保留着荔枝树。荔枝花,争先恐后地开着。微风吹过,看!它们正在对着我们摇头呢!太阳当空照,虽然有树为我们遮阴,但火在旁边燃烧着,人们早已经汗流浃背了。
事不宜迟,我们也开始了扫墓。妈妈和伯母点香、烧蜡烛。我们几个孩子,正在为先人分祭品,祭品各式各样,有钱、车、手机等生活物品。我不禁问爸爸:“爸爸,祭品为什么还得分,直接倒下去就可以了呗?”爸爸微笑地回答:“祭品有男的,有女的,不分怎么行呢?”我点了点头。除了生活物品,我们还有食品。把食品摆在石台上,倒米酒,爷爷说:“今年让先人喝个够,用个够。”于是爷爷用火,把祭品烧给了在另一个世界的先人们。烧完后,我们又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把我吓的躲地远远的。鞭炮烧完了,我们去拜先人,我心里默默地念道:“先人们,请保佑我,今年考试能拿到好成绩。”
扫墓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左思右想:“每年的清明节,为什么清明节要去扫墓呢?”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讲了一个关于清明节的故事给我听,并对我说:“孩子清明节扫墓,就是为了怀念先人,感恩先人。”我听了,点了点头。
今年的清明,我明白了扫墓就是去祭拜祖先,感恩祖先。感谢祖先,让我们有那么好的生活。
四年级写清明风俗的作文2
回老家上祖坟,一进村门,就看见爷爷在拐弯处迎着。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个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这里。背后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时侯一放学就上山找笋子和各种果子,要么吃,要么卖,卖来的钱就买书。走在山上崎岖的红土小路上,一阵阵清新的风拂面而来。
爸爸成年后远离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现在,对他曾经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怀有一种感激之情?
可是——我生在异地,自然对这陌生的故乡没有太多情感,虽在电话中知道他们很爱我,但说实在的,我对他们的情感毕竟不怎么浓。
爸爸妈妈与爷爷在客厅谈话,我便去厨房看奶奶。那里的灶台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锅,下面有一个大洞,似一个房子。洞里的火正旺,只见奶奶用铲子在锅中炒。我走近一看,锅中的肉丝炒出油,“噼里吧啦”“噼里吧啦”地响。奶奶将切成丁的竹笋从热水中捞出,一同放进锅中。她一边用手熟练地将白白的面条放进煮沸的泉水中,等熟又用筷子捞起,就着些许面汤一同放入盘中,用炒好的肉丝、笋丁连卤做浇头,上面再撒些青葱,原本淡色无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生机。
奶奶笑着,眼角皱纹如刀痕一般明显。她端来刚刚煮好的面条,还有热气。
我问爸爸:“这面叫什么?”他边吃边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羞山面!”我连忙品尝,面条十分顺滑,口味与阳春面差不多,样子也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又对爸爸说“这里面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之处啊!”爸爸看着我说:“外面的面鲜是因为放很多味精,这可是一点味精都没放!”这样细相,还真是味道不错,于是我一口气吃完连汤都没剩下,盘子像被我洗过似的。
这碗面很真实,就像爷爷奶奶对我的爱一般。想到这儿,又牵起我对正踩着的这块地的情感。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本啊!这片土地,湖南,顿时变得那么熟悉。
林清玄一口饮习西江水,我现在一碗食透思乡愁啊!后来,妈妈也学会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后,称赞不绝于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觉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无穷。
又到一个清明,我想起《诗经唐风》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面汤,闻一下也行。
四年级写清明风俗的作文3
天空阴沉地下着小雨,似苍天哭泣的泪水,肆无忌惮地散落在幽深的田地里,泪光闪闪的树叶在阴冷的微风中颤抖着;坟前,那一堆堆青草,一丛丛野花泪眼婆娑。有人会说人死后会上天堂或下地狱,我宁愿相信只有天堂,而地狱一说纯属吓唬人的吧。
忙活了一上午,吃完中饭,一家人向太爷太婆和爷爷的庄园走去,在路上,乡里人都急急忙忙地奔向墓地,生怕老人等得太久,忙碌的人们或许只有今天才会想起自己的祖先,亦或者只有今天才会去墓地打打杂草,清理垃圾吧,而我却是属于后者,想想都有点心寒。从车上下来,看到庄园早已陈旧,杂草繁芜,而太爷太婆还有爷爷不知不觉地又居住了一年,尽管知道你们不会怪罪于我们这些不孝的子孙,但不免心中还是会有点自责。二爷爷,姑爷爷,爸爸,哥哥,当然还有我,几个大老爷们开始除草清理垃圾,终于在十几分钟后使庄园干干净净。然后就是摆好贡品和祭奠物,鞭炮响,父亲用火机将纸钱点燃,嘴里虔诚地念叨:“嗲嗲娭毑牙佬子,今天是20__年4月4号清明节,我们全家来看你们了,你们又有钱用了,在底下不要舍不得发钱,没钱了就拖个梦给我……。”后面又说了些望老人能够保佑我们这些年轻人之类的话。太爷和爷爷都喜欢抽烟,我从袋里拿出了一盒烟,每个墓前三根,自己也点上了一根(今天老爸是允许我抽那么一根烟的,呵呵),算是陪陪他们吧,坐在墓前,望着远方的河流,想起了原来的点滴。
太爷坐在我家门前抽烟谈笑,中午的时候总是会买点肉叫我跟哥哥俩去他家吃饭,吃饭间总是会说他的十八兄弟;太婆则是整理家务的能手,井井有条,每次去都会找东西给我吃;爷爷吃斋念佛,每次晚上到楼上,都是爷爷关灯开窗,一幕幕都呈现在眼前,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
烟尽人去心还在,火灭泪干痕永留。每年祭祖之后我总是会独自一人登高,回归于自然,享受那鸟语花香,尽情释放生活中带来的压力,借着汗水甩开心里的压抑,思绪潇潇洒洒的狂奔着,完全投入到我的个人世界,唯我在独舞!很愿意独自一个人如此的肆无忌惮,脱下所有的伪装,所有的不安,没有了任何的牵挂,为自己感到欣慰!
清明节即对老人的回顾,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
四年级写清明风俗的作文4
清明节那天,天蒙蒙亮,特地从杭州赶回来的爸爸叫上我们带着许多供品,去外公的坟前扫墓。随着扫墓的人流,我们很快来到山脚,抬头望去,一望无垠的青山一座座坟前摆满了各色花篮。
我们朝着外公的坟墓走去。快到外公的坟前,我好象看到外公笑呵呵地向我招手说:“你们来了,我的外孙女也来了,我好高兴啊!”我跑上去,嘴里不由自主地叫着:“外公,外公,我好想您呀!”可是,坟前空空的,哪有外公呀,只有墓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外婆轻轻地哭着,一边点上香,一边摆开满满一桌自祭品,然后,伏在外公的墓碑前伤心地痛哭起来。这时,阿姨也哭出了声。舅舅虽然没有哭,但是也很伤心,他红着眼圈走过去,劝外婆不要再哭了。我站在一边,想起外公在世时,那么疼爱我,对我呵护有加,眼泪止不住也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外公是个非常慈祥,善良的人。星期天,外公常常带我去野外钓虾。
他耐心地叫我钓龙虾的方法可,告诉我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当阳光照进窗子的时候,外公会拿出纸墨,戴上老花镜,教我写毛笔字。外公的手有时颤抖得厉害,他告诉我,他老恶劣,手已经不听使唤了。我没有认真地跟外公学过楔子,总把大张纸涂抹得乱七八糟,还放肆地给外公画个大花脸。外公不生气,他张开嘴呵呵地笑。遇到作业上的难题,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辅导我。天黑了,外公就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妖精来了,吓得大声哭喊,浑身发抖。这时,外公出现了,他坚定地对我说“清洁,别怕,有外公在!外公打跑了妖精。”从梦里醒来,外公正楼着我,我一头扎进外公的怀里,放心地睡去…… 外公的爱像我身边的空气,让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从来不知道珍惜。
年幼无知的我以为外公永远不会离开,永远是微笑的样子。我很爱外公,却从没告诉过他。我想,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买很多很多好东西,给省吃俭用,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外公吃。但是,还没等我长大,还没等我有机会报答外公,外公却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离开了我们。那是一个狂风暴雨的日子,我放学回家,发现外公的屋里挤满了人。望着永远都不会睁开眼的外公。拉着他冰冷的手,我放声大哭。然而,最疼爱我的外公,是永远不会再用慈爱的目光看我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可是,我的心里却下着雨。外公,你在天堂过得好吗?愿您永远安详快乐!
四年级写清明风俗的作文5
清明节一词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名称,有的称踏青节,有的又叫冷食节……总之,有地风俗不同自然叫法上各异。但不管人情风俗再怎么各异,清明节总要做两件事踏青、扫墓。也许,这两件事已多年未做了,但闭上眼,回味儿时的清明节涩涩的草清香扑鼻而来,温润的春风微微吹散。眼前的一切已没有那份萧条,新的力量似乎在不知不觉催生。一种喷薄而出的热在心头泛滥。瞪眼,那一瞬,应该成熟的我明白了,清明节告诉我的责任,鼓舞我,我的希望就在脚下。
情系清明,是带着希望履行责任的开始。
要说清明节,也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华传统佳节,所以也应从古说起。
穿梭于古人的街巷,四月的初旬,一个个风儒之士总会吟诵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携一壶酒,沐浴着初春的细雨,踩着松软的泥土。此刻也许这些儒士的心中有些愁绪。也有些茫然,大概那是因为他们失意了。也许有些亢奋有些欣喜,那是因为他们怀大志与于心,吟诗饮酒,踏着草微青的土地,放眼望去,也许没有缤纷花色点缀,没有鸟儿喜悦的鸣唱,但经冰雪洗礼的泥土又开始孕育新的生命。渐深渐浅的绿色,深呼吸口,那清新是如此沁透心脾,让人看了神情气爽。那是,不管你是失意的杜子美,是豪放的辛弃疾,是浪漫的李白,还是婉约的柳永,一种希望的热流会涌上心头。告诉你抛去吧!过去的悲喜。实现吧!心中的抱负。没错,这就是踏青的意义,渊源清明的力量。
论古,也应及今。说小,小至平民百姓家庭,每至四月五日,长辈总会携上一家大小给祖辈们献上一束鲜花,按祖规,烧些纸钱,然后稍上几句“叮嘱”。说大,大至党国领导人,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当连战,宋楚喻等领导人,跨越那道阻挡了海峡两岸五十余年的一条“沟”,踏上了炎黄子孙的故乡,祭拜炎黄二帝时,扶正花带,那一刻,都沉默了,静静,大家都在祈祷。再次回响一次那份“叮嘱”与祈祷,我们可以轻松的说一句,那只是祖辈留下的一个规矩而已,但深入想去,那是一份责任,为小是家庭的使命,长辈的希望;为大,是国家的使命,百姓的企盼。
回首,当那清明节渐渐转入淡忘之时,人们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也随之淡出……
难道,曾经奋起的民族情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吗?不,这不是沉沦的年代,我们应秉着不变的信仰,毅然前行。当又一年的青草吐芽,又一年的细雨飘落之时,情系清明,一个带着希望履行责任的心中的畅想,将是所有中国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