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支教教师工作总结文章
推荐文章
支教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很充实。我将把这段经历永远地珍藏在心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无极限的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生命因为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支教教师工作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支教教师工作总结1
在自我的课余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是我上大学前对自我的期盼。正好所里有蒲公英中学支教活动,我就报名参加了。在3月14日与同学帅__、贾__还有一个学姐,我们四人一组去往蒲公英中学。
经过2个小时的颠簸,午时一点钟我们最终到达了蒲公英中学。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中学,致力于解决农民工子女上中学难、上好中学更难的问题。来到学校首先个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学校的环境很好,无论是学校周围和学校内的自然环境还是学校的文化氛围都让人耳目一新,教师带领这几个同学到门口迎之后我们,教师的热情,学生们真挚的眼神,都印在我们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那是一份质朴,那是一份纯真,那是一种让我们感动的真心。
我们这次担任的是九年级的做题答疑,四个学生一个辅导教师。先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学习情景,以及主要纠结的问题。对他们进行了一一解答。数学物理化学,每门课上他们都有一下自我的理解,把他们带入正确的解题思路上。然后又根据自我多年的做题经验,帮他们理清思路,学会归纳总结,学以致用。跟他们在一齐很开心,感觉时间很快,一转眼就要离开他们了。临别他们写了自我的愿望,梦想。回来路上,陷入沉思,想起我的初中,那时刚刚离开家,作为一名住宿生,半月回一次家,那时候的愿望就是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把父母接到城里来。那时候的自我充满了活力,有着无限的奋斗动力。记得第一次期中考试,在班级中属于中游偏下,自卑,苦恼,不想上学,各种思想纠结着,最终还是决定努力一把,闯一下,努力学习,进取回答教师的问题,上课多与教师互动。一步步的努力下,毕业的时候被提前录取了。
期间除了学习问题,他们还很详细的问了高中,大学的生活,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经过努力,相信他们必须能实现自我的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为梦想奋斗的动力。看着他们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一一解答他们的问题,告诉他们未来掌握在自我手里。必须要利用好此刻的资源,用成绩在证明自我。虽然都是农民子弟,可是相信他们经过努力必须能够实现自我的愿望,也必须会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支教教师工作总结2
2013,一个极其普通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我依然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2013,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我离开自己所在的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到渝东南地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彭水一中支教。
2013年3月,从永川到彭水,路程300公里;2014年1月,从彭水回永川,路程依然300公里。但坐在奔驰的车上,看着不断从眼前消逝的青山绿水,我的内心却充满着无比的眷恋:一点点真实的瞬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次深刻的反思……
一、支教:踌躇满志到彭水
2013年2月底,我到彭水支教的消息不胫而走,朋友们纷纷饯行告别:或言利用一年时间,了解彭水风情人情;或叮嘱走遍彭水,了解彭水教育现状;或勉励机会难得,好好珍惜;或告诫洁身自好,莫拈花惹草……
3月4日,阳光明媚、乍暖还寒。将手中的教学工作移交,将处室的德育工作移交,带着永川赴彭水支教队队长这个全新身份,我与永川中学黄兵,北山中学李中标,文理附中郑界才,永川九中张伦信、黄家莲,大安初中魏著,陈食初中杨清强,双石初中蒋生全,双竹初中邓益,离开熟悉的永川,离开熟悉的校园,告别家中的妻子和女儿,带着丰满的教育理想和十足的教育信念,来到了陌生的彭水县。
下午,我们参加了彭水教委组织的“彭水‘三区支教’工作启动大会”。永川十名支教教师,被安排在四所学校:杨清强一人在县城的汉葭镇中,蒋生全、邓益在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郁山镇中,魏著、张伦信、黄家莲在距县城不远实验中学,我与黄兵、李中标、郑界才在彭水一中。
我在脑海中想像着:支教学校的样子,新同事的表情,还有孩子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
二、乐教:沉下心去做教师
1.语文:深耕细养
我先后从事彭水一中高2012级(2015届)19班、27班,高2013级(2016届)15班语文教学工作。为熟悉年级基本情况,刚到的第一周(实际为第二周)我没有接手新课,而是听完了年级组所有语文教师的课,了解年级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基本做法和教师的基本情况,写出听课随感数篇,为自己后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定下了基本的教学原则。在听课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中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和生长点。正因如此,一年里虽然横跨两个年级,但我对语文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和基本做法没有改变,即坚持“立人:语文教育之本”的核心理念,坚持“深耕细养”的语文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教会学生思维、思考。具体地讲,我与年级组语文教师一起,突出五个“走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集体备课:从规范走向引领
年级语文组每周三进行集体备课,其基本模式为:第一节听课,第二节评课,第三节备课。由于教师们大多为新分配到校的年轻教师,大家的工作态度都积极主动、踏实肯干。但遗憾的是,在评课时不少教师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抓不住教育教学的重点,谈一些无关痛痒的伪问题,没有找到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为此,我与备课组长一起,制定了“定·备·议·引”的备课模式和“备·听·评·引”的听评课模式。
备课模式:“定”,一是定任务,即学期开始给每位教师定主备课文的篇目;二是定人员,明确每篇课文的责任人;三是定模块,对集体备课书写的模式进行严格规定。“备”,一是主备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任务查找资料进行备课,二是非主备老师要根据每周集体备课的篇目对课文进行熟悉,有自己的理解。“议”,即在集体备课时,大家根据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谈自己的看法、理解或困惑,大家集体商议、讲论。“引”,指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各单元、篇目在教材中的地位、价值等在集体讨论基础上对年轻教师进行引领。
听评课模式:“备”,即听课前,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做到有备而教,有备而听。“听”,即认真听执教者上课,认真笔记,深入思考。“评”,每次上课前指定三名年轻教师进行主评,其余教师进行副评。“引”即在年轻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点评,起到引领年轻教师的作用。
无论是备课、听课、评课,都重在从规范走向引领,使备课、听课、评课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备课组教师整体成长。一年来,我先后在集体备课会上进行了《说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材如何取舍》《长文如何短教》《浅文如何深教》等主题发言,到彭水郁山中学作“闲聊与浅谈”的讲座。听课60余节,在备课组评课达40余节。经过一年的努力,备课组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评课,大多能畅所欲言,且所谈皆有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课文理解显得深邃,评课显得有理论、有细节、有感悟。
(2)课堂教学:从无题走向主题
备课组教师语文教学,大多按照课文顺序,一篇一篇进行教学。对每一篇课文,教师们往往面面俱到,没有教学的侧重点,也没有具体的教学规划。为此,我带领备课组教师进行课文主题教学的尝试。
所谓“主题教学”,并不一定是主题思想,而是每篇课文的教学有一个侧重点。
在必修一教学时,针对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我与教师们一起确定了这样的教学主题:《沁园春·长沙》确定了“视野与胸襟--当代青年应何为”的主题,《雨巷》确定了“心境忧伤,前路茫茫”的主题,《再别康桥》确定了“寻觅心灵的栖息地”的主题。第二单元的古代记叙散文:《烛之武退秦师》确定了“多角度读文言”的主题,分别从音、义、句角度,从抓关键词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进行阅读。《荆轲刺秦王》确定了“梳理思路”和分析场面描写的主题。《鸿门宴》则确定了落实翻译和梳理故事情节的主题。第三单元的写人记事散文:《记念刘和珍君》确定了“说,还是不说”,突出圈点批注、名句点拨的.主题。《小狗包弟》突出“为学生弥补这一课”的主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则突出人物细节描写的主题。
在必修二教学时,针对第一单元的写景状物散文:《荷塘月色》确定了分别从地点变换、情感变化、荷塘月色梳理思路和赏析第4段文字的主题。《故都的秋》确定了让学生反复阅读全文,从文章结构、素材选取、手法运用、段落写作等角度看获得了哪些写作启示的教学主题。第三单元的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兰亭集序》确定了“生命的哲学思考”的主题。《赤壁赋》确定了“自省:心灵的对话”的主题。《游褒禅山记》确定了“成功需要哪些条件”的主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沁园春·长沙》《记念刘和珍君》《赤壁赋》《林黛玉进贾府》《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公开课,用自己对课文主题教学的方式带领教师们进行主题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努力,教师们的教学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主题更鲜明,线索更简约,效果更明显。
(3)作文教学:从随意走向系统
作文教学是彭水一中高中语文组的软肋。教师们在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十分明显。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是一空白,即使有作文教学的教师,也显得异常的随意、盲目。教师们说,不知道怎样讲作文。
针对这一情况,我与备课组教师一起对必修1-5册的“表达与交流”进行了梳理,找准了教材对写作教学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高一上期进行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分别从内容和方法两个角度),第二阶段为高一下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第三阶段为高二上期,主要从写作的更高要求训练:深刻、充实、文采、新颖等角度进行写作训练。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对目标进行了调整和分解,分“三阶六步”进行。
第一阶为记叙文写作,分高一上、下学期进行训练。上期主要进行写人的训练,分别写自己熟悉的一位老师、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亲人、学习中一位友好的同学、历史上一位崇敬的人物等;下期主要进行写事的训练,分别写自己与亲人中发生的一次刻骨铭心的事、与老师之间的一件事、与同学之间的一件事、写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等。
第二阶为议论文写作,分高二上、下学期进行。上期主要进行就一件事或一个人谈自己看法的训练,相当于杂文。下期主要对学生进行提出自己论点,并能运用论据,采用一定的论证方法进行立论、驳论等训练。
第三阶为深化写作,分高三上、下期进行。上期主要进行学生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个性化写作的训练,从而找到自己擅长的写作方式。下期主要针对高考进行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构思训练,力求写得深刻、充实、新颖、有文采。
通过“三阶六步”的规划及第一阶的实践,我们在学生随笔中贯穿各阶段的训练主题,使学生随笔不再随意、随性、随便,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真正达到了训练学生写作的目的,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4)考试评卷:从粗糙走向精细
考试、评卷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引领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而且引领着教师教学的价值取向。正因如此,考试试题的命制和评卷的标准显得异常重要。
然而,我所在的语文备课组,不够重视考试试题的命制和评卷标准的统一。从而导致不少教师在评卷和讲评时标准不清,不少学生也因此找不到自己丢分的原因,越考越糊涂。
为此,我主动向备课组长提出自己的建议。一是有考必有纲,即无论月考、期中考试等,备课组都必须仿照高考说明的样式制定考试说明,让每位学生明确考试范围、基本题型、分值分配、试题难度等,突出考服务于学(而不是学服从于考)。二是有评必有据,即评卷前备课组必须就命题人提供的的参考答案进行讨论,从学生答题的情况和得分点等角度重新审视答案,力求全面、简约、易懂。阅卷时做到给分有据、扣分有理,评卷时要给学生讲得明白:既明白考点,又明白方法;既明白失分原因,又懂得答题格式。
经过一年的规范和努力,备课组教师们养成了规范命题、评卷的习惯,教师们在命题、评卷时前少了一份随意,多了一份慎重;少了一份粗糙,多了一份精细。两个备课组都形成了“有问题先商量,有疑问先讨论”的教研风气。
(5)新闻点击:从课内走向课外
一中距离城区较远,学生信息相对闭塞,这对学生语文学习极为不利。学校阅览室虽有不少报刊杂志,但由于学生忙于课本学习和作业完成,少有学生进入阅览室。不少学生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死读书”。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将自己创设的“新闻点击”课搬上一中讲台。所谓“新闻点击”,就是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课,选取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图片作为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对新闻的人或事件进行评说。我先后为一中学生上新闻点击课30余节,从普通市民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环境问题到高考变革,从国内新闻到国外时事,都成了我语文课的重要内容。这一做法激发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大大改变了学生因“忙”于学习而无法了解社会的现状,拓展了学生的生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2012级彭军、吴波两位老师听课后,也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着这样的“新闻点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和实践,他们明显感受到:新闻点击课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变化,对事件或事物的认识逐渐变得深刻。这一变化让备课组内很多教师看到“新闻点击”课的价值,不少教师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开设“新闻点击”课,以改变当前学生语文学习内容过于狭窄的局面。
不仅如此,我还组织学生观看《美丽人生》《活着》等优秀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大型访谈节目《正青春》,我撰写的《青春话题与教育问题》观后感,发表在《今日教育》(2013年第12期)上。
2.德育:心在现场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我在彭水一中从事的“主业”,那么,德育工作就是我的“副业”。一年来,我被聘为彭水一中德育处顾问。主要与德育处一起制定德育规划,完善德育制度,优化德育考评,组织德育活动。虽然所做的事情不多,但每次活动我都做到身在其间、心在现场。我主要协助德育处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全程参与主题班会大赛。2013年春期,我担任彭水一中班主任主题班会大赛主评委,参与了18节主题班会的听课工作,并根据主题班会中存在的优点、问题及引发的思考,写成了七千多字的点评报告--“今天,孩子们需要怎样的班级生活”,报告真实、中肯,提出了给孩子“有规划、有情趣”的班级生活的呼吁,受到与会班主任教师赞同与好评。
二是指导教师参与班主任基本功大赛。2013年秋期,我担任彭水一中片区(彭水一中、实验中学、职教中心、郁山中学、连湖中学、保家中学、走马中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评委,用心参与每一项评价。活动结束,我作为评委代表,对基本功大赛进行现场点评。评价有理有据,受到教师们的认同。我对代表片区参赛的一中3名教师进行指导,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教育是一件需要用心、用情、用脑的事业,德育更是如此。它需要的不是口头的说教,而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简单地说,德育需要教育者的心在现场。
3.引领:播种希望
教育是播种的事业,是引领的事业。作为一名支教教师,不仅要引领所教的学生,还要引领身边的年轻教师。
行动是无声的引领。在彭水一中的一年里,我阅读文学、哲学、教育、历史等书籍50余本。这一行动无声地影响着所在备课组的教师和班上的学生。年轻好学、积极上进的彭军老师最有“心机”,他不仅坚持每天听我的课,而且还关注我所阅读的书籍。我通过对他进行推荐阅读,扩展了他的阅读领域,打开了他的关注视野,改变了他思维的方式。
要真正理解教育,必须跳出教育本身,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教育。我用自己的人文观点,教育理念,从更宏大的角度引领教师们认识教育,认识语文教学的责任与担当。时至今天,彭军、吴波、李日呷、陈帅、徐燕、文友根等年轻教师看待教育的眼光已有很大改变,他们解读教材的角度也与同龄教师有所不同,显得有深度、有厚度、有宽度。
这些年轻教师的变化是巨大的。诚然,这种变化并非我的功劳,而是源于他们的好学与努力。我的到来,只是为他们的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就像当年萱花中学周高辉老师为我打开一扇窗一样。或许,这才是我留给彭水一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才是语文的种子,这才是教育的希望。
三、受教:一年经历益终身
一年,365天。如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只是像树的年轮的一样,围着一个中心周而复始地画圈,那么,最终的结果往往让我们心生厌倦。2013,是我在彭水支教的一年,也是在彭水受教的一年。一年的经历,使我拥有更清楚的眼光看待教育,拥有更理性的方式认识自己。2013,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并将成为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段经历将让我受益终身。
1.从渝西到渝东,改变的不只是方向,更是看待教育的眼光。
(1)教育很复杂,需要少“管”多“理”。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中国的教育而言,不成功的教育都是相似的,成功的教育则各有不同。可惜的是,中国成功的教育太少太少。要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靠一场场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要实现重庆教育的均衡发展,仅靠领雁工程、“三区”支教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教育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只是说得头头是道,做得简单粗糙。正因如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在充分认识教育复杂性的基础上明白,教育不是今天一个模式,明天一个仿效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学校本身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在千头万绪的教育中抓住教育教学的牛鼻子,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少“管”多“理”。所谓“少管”,就是学校管理者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尽量少地指手画脚,避免不同部门对教师管得太多,管理太泛的现象发生。所谓“多理”,就是学校要理清教育教学的思路,理清各部门、各岗位的基本职责,理清教育教学的头绪,让管理的思路更简洁,让管理的线条更明晰。简单地讲,成功的学校管理应让复杂的教育变得简约、明了,而不是越搞越复杂。
(2)师资很关键,需要轻“训”重“养”。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这是国家和学校对教育的共识。正因如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极期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却收效不佳。彭水一中对年轻教师的培训是极其重视的,每学期派教师到北京崇文、重庆南开等地进行一月或一周的蹲点学习,暑期对年轻教育进行带薪培训等等。事实证明,效果并不明显。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教师“训”得太多,“养”得太少。我们派人参加各级培训或请人到校进行培训,这些都是一种外力对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入侵”,并非出自教师的需求和自愿。其实,在教师的心灵深处,更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关注、关心、关怀,受到学校领导到的重视和重用。管理者的肯定和激励,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年轻教师不断进取的催化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需要的不一定是一级又一级、一次又一次的培训,而是形成一种重视年轻教师、关心年轻教师培养的氛围。
(3)学生很重要,需要避“短”求“长”。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我相信,今天的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必将以同样的方式加倍回赠我们的社会。正因如此,教师要尽力避免在应试教育中的短视,尽能能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江北区教师进行学院李大对院长有个观点,虽然很俗,但却极有道理。她说,如果我们的教师用丈母娘或的婆婆妈的眼光培养学生, 那么,他(她)所实施的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当然,李教授的观点可能显得绝对,但言语的背后道出的正是当前我们对学生教育的短视,这与我们国家以前所做的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等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当我们把学生的生命路径看得长远一些,我们才可能真正意识到,在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们才可能变换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而影响这一切的,恰恰是学校具有价值导向评价方式,因此,我们的评价应该更看更远。
2.从任教到支教,改变的不只是身份,更是认识自己的方式。
(1)走近他人是为看清自己。
刚从永川到彭水时,我总是将彭水一中的一切与萱花中学对比。准确地讲,我是以萱中思维方式看待彭水一中的一切的,于是觉得一中问题颇多。这让我想起电视剧《毛泽东》中的一个情节。毛泽东和蔡和森在看了《胡文忠公文集》后,在谈及自己对当时中国革命的看法时发生了争执。毛泽东说,中国极贫极弱,经不起大风大浪,只能循序改良;蔡和森说,中国既然已病入膏肓,就应该下猛药,必须彻底革命。毛泽东向老师杨昌济寻求答案。杨昌济说,你们现在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是改良还是革命,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了解才知道,要实践了才有答案。在这里,我无意讨论当时中国社会是适合改良还是革命,但这场对话却告诉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换句话说,我用萱中思维方式看待彭水一中现象或问题是很不恰当。而这恰恰是我们很多时候不自觉便会犯下毛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重新定位自己支教的位置。我把自己看成刚分配到校的教师,知道了学校分段放假、排队疏散的原因。正是这种深入的了解,我从一中年轻教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惶恐与彷徨,从一中管理、教学、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萱中教育教学上的不足。所以说,与其说我是到彭水一中支教,还不如说是换了一种方式认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2)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一中有四分之三的教师为年轻教师。所谓的年轻教师,就是刚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教师。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仅为27岁左右。但实话实说,这些年轻教师,绝大多数都勤学好问、踏实肯干。但从他们的言语间明显感觉到他们对教育教学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把学生引向哪里,也不知道教材的内存联系,当然更不懂得应该在教学中给孩子讲些什么。于是,他们用大量的时间抄写“顶尖教案”,在百度文库是搜集课件。他们的教学时间往往显得充裕:简单的新授之后,从网络上搜罗的专题训练就摆在了学生的课桌上。在他们看来,教学就是如此,教师就该如此。因为,在他们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这样做,没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也没人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不少教师,几乎不讲教材,从高一起就开始高考专题训练。
教师们可谓勤勉,但努力的方向一旦出错,其结果往往南辕北辙。这一切,不能责怪一中教师。从某个角度讲,他们本身就是应试的受害者。今天,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似乎也只能进行应试教育的克隆。因为,不少备课组缺乏带领教师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这需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无论个人还是学校,在努力之前需要仔细考量前进方向的正确与否。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个人或集体才可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3)“走出去”比“请进来”更重要。
10岁的女儿告诉我,每个人都在坐井观天,只不过井口的大小不同罢了。的确,从永川到彭水,扩大了我人生井口的半径,也让我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了解到渝东南地区的教育现状。
2013年,我陪同彭水一中初三年级全体教师和学校部分处室领导,到萱花中学观摩学习,永川城区的发展,萱中教育的管理等都让不少教师感受到“走出去”的视野变化。因此,我觉得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在能够走出去,比请一个外来的专家好得多。因为,走出去,并不只是去听别人讲,更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大脑去思考。在此基础上,人才会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不断扩展自己生活的半径,增大自己看社会、看世界的“井口”,才能让我们所看到的“天”更大一点,见识更广一点。就教师来讲,才能让我们所看到的教育更真实,更清楚,更明白。
3.从2013到2014,改变的不只是时间,更是人生阅历的积累。
于我而言,从2013到2014,增加的不仅是时间的长度,更是生命的厚度。一年里,我看万人采花山表演,听彭水人唱地道的无弦苗家音;无墨的乌江画,清澈的阿依河;鞍子苗寨的糍粑,郁山古镇的故事;还有边城茶峒翠翠的原型,梵进山上书页般叠成的蘑菇石……都丰富着我一年中生活的乐趣。
站在彭水的关口,看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一年的生活使我懂得:我只是一个微弱的生命个体,是彭水一中发展史上的匆匆过客。郁江可以作证,一个消瘦的身影曾经来过,无悔此生……
支教教师工作总结3
2012年8月30号,根据局支教工作安排,我来到西顺河镇中心幼儿园报到,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担任中心园中一班的班主任。一年光阴,飞速疾逝,回顾支教工作与生活,收获颇多,感慨颇多,让我随心而叙吧。
九月初,接手中一班班主任和语言类教学工作之时,通过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发现本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各种能力几近空白,如美工、语言等方面,与机关幼儿园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各方面差距较大。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与园领导交流,共同制定出符合幼儿实际能力的各科教学计划、常规训练计划。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常规训练;课堂上,细致而耐心地教孩子们学习各种基本技能;利用各种节前、节后,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通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两个的期末教学工作测试中,我班孩子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且取得幼儿早操竞赛一等奖、艺术操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做好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不忘自己作为支教老师的`责任,经常与年轻教师促膝谈心,鼓励她们参加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培养她们提升专业成长的信心。与年轻的谢月老师师徒结对。指导张娟老师参加市级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从选课题到活动组织、教学方法、修改教案、全程陪同参赛等,对张老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2012年9月初,张老师在县级选拔赛上取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于10月23号代表洪泽县到淮安市参赛,取得淮安市二等奖的好成绩。对园内进行示范公开课两次:中班美术特色活动《线条想象画》、中班语言《春天的电话》。
我积极配合中心园的教科研工作安排,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4月对全园老师开设讲座两次:《如何写观察记录》、《如何撰写论文》,取得较好效果。在园内的各项教研活动中,我以身作则,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活动,起到了讲解、示范的作用。我园老师们的教科研意识逐渐养成,教科研活动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实际成效明显。
在中心园的各项竞赛活动中,我作为评委,秉着公正、公平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做好评委工作,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按时、按质完成备课、上课、听课的任务,在园领导的每次检查工作中,始终保持好评。
在做好支教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做好市级课题《以绘本阅读活动为径,提高幼儿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的主持人工作,该课题于2012年11月30日顺利结题,得到市级课题组专家的一致肯定。
我作为课题组成员的省级课题《幼小课程与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于2013年1月开题,现处实践研究中。课题组于2013年5月7号进行了“幼小课程与教学衔接的‘同课异构’展示活动”,本人撰写的论文《幼小衔接的初步思考》参会交流。
我设计的语言教案《鼠小弟的小背心》于2012年12月26日获得淮安市教研室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媒体ppt图片在绘本教学中运用的实例分析》于2012年12月26日获得淮安市教研室一等奖,并选送省教研室参赛,获省教研室二等奖。
在2012年年底的师德考核中,我得到中心园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肯定,考核成绩为“优秀”。
支教工作已近尾声,回首一年的工作,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为一方的同行姐妹们送去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可爱的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情感。于己,觉得虽然自己已过半百,但能克服身体有病,天天坐车,风雨无阻地坚持早到学校上班,已是一个完美,心态极其端正,为自己骄傲!
一年的支教工作让我更加认识到支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洪泽的教育事业,于教师的个人事业!
支教教师工作总结4
时间过得真快,想想我刚开始支教时,还是炎炎的夏日,现在已是初冬的季节,转瞬间支教工作已过去快半学期了。在这半学期的支教工作中,我体会了工作环境的调整与角色的转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我们也享受着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支持和集体的温暖,更领悟着支教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美好。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受益非浅!现将下乡支教的工作作一总结反思:
一、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从我踏进了威海七中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辛勤付出。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坚持集体办公,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之外,我还积极认真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虚心请教,与他们一起研讨新的课改模式,一起进行新课改方案的实验与实施。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扎实做好教学工作是我工作的重点内容。我在七中担任初一八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从接触学生几天后我就感觉到许多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差,知识面比较窄。根据调查我发现,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量不超过5%,上网率不超过1%。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学生家长接触电脑网络不多,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熟悉,虽然有一定的经济购买力,但由于害怕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所以不敢购买,即使个别家庭买了电脑,也不敢连网。学校虽然有电脑,但数量有限,部分购买较早的电脑还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重重矛盾,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我很快行动起来,向七中老师不断取经。
一切从零开始,在讲新课之前,先进行键盘指法的练习。打字速度的提高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家里没有电脑,网吧又万万进不得,所以要提高打字速度,就只能通过信息课来完成。为此,每节课,我都会让学生进行五六分钟的打字练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不要使用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因为这样一来,有些对键盘记忆不牢的学生为了提高击键速度,减少思考字母所在位置而耽误时间,而频繁出现低头看键盘的坏习惯,更有“二指禅”、“一指禅”在键盘上跳来跳去。久而久之,不仅恶习难改,也不利于学生后期打字水平的稳步提高。
经过三个月的补缺教学,我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慢慢得到了提高,逐渐赶上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进度。与此同时,我还非常注重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动手、敢于向未知的世界挑战。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总是避免填鸭似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千方百计启发学生或自己尝试、或集体讨论,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的协作意识更是得到了加强。学生普遍反映信息技术课鲜活有趣,能带动自己思考,许多原来胆小的学生都学会了举手发言、积极动脑解决问题。
农村的孩子虽然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只要我们做教师的能用心去为他们创设条件,想他们所想,多做一些实事,那么,在信息技术这个大潮中,他们同样也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半学期的支教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支教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会在这支教的一年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自己,为农村的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教教师工作总结5
为了教育事业这一方热土,带着领导的重托和厚望,我作为连南县的第一批下乡支教老师,于20__年_月来到涡水镇中心学校担任支教工作。在各级领导、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我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融入了涡水中心学校这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并积极投身于支教工作中。“风雨飘摇,日月如梳。”转眼间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即将结束,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有苦也有累,经历了风风雨雨,风雨之后我看到了亮丽的彩虹,看到了瑶区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收获着成功与希望。现就一年的支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来到涡水中心学校后,我更加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服从领导的分工安排,人际关系非常融洽,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敢于承担各种教学任务。时刻以集体利益为重,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建设之中,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二、工作方面
一年来,我认真履行支教职责,与学校领导共同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活动,通过上示范课、研讨课,举办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促进了该镇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我的教育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领导的好评。
(一)承担教学情况。
支教期间,我主要承担五年级的语文、品德课教学并兼任副教导主任。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创造开放而又有活动力的课堂环境,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知识、技能,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我把语文知识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亲自体验成功和快乐。通过一年的努力,我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上学期期末质检中,成绩名列全县瑶区前茅。
(二)开展教学研究情况。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山区教师教育能力教学水平为重点,以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的行列。我多次承担示范课、研讨课,多次指导上公开课的老师处理教材,设计教案,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平时,我充分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和老师们交流、研讨教书育人之道,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还与中心学校的领导、教研员将教研工作延伸到基层学校,把新理念带到基层学校,同他们一道奔赴全镇的每一所学校深入听课、课后评课、调查研究,分析当前的教育现状,努力探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与老师交谈研讨,分析了全镇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另外,我还与顺德小学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参与顺德小学申报的省级课题“教授类言语的审美化”研究,随时把顺德小学好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带进涡水学校。
三、学习方面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里,课余时间没什么娱乐,我就充分利用这宝贵时间研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刊,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并把它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把实践的体会和老师们一起分享。潜移默化中,这里的老师们更爱读书,更爱工作,更爱学生了。
四、收获和希望
一年来,我得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呵护和关爱,是他们给了我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纵有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心中的感恩!我体会到山区教师的艰辛,使我更加珍惜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工作,竭我所能地与同行们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我看到了涡水中心学校的校风正、学风浓;看到了这里的`领导班子有严谨的作风和明确的奋斗目标;看到了山区老师虽然环境差,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看到了山区孩子渴求知识的愿望和奋发向上积极性。我坚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有县城学校热忱的帮助,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涡水中心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实用的支教教师工作总结文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