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英语资料 > 英语阅读 > 英语文摘 > 托福阅读新手常见2类扣分问题分析

托福阅读新手常见2类扣分问题分析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托福阅读新手常见2类扣分问题分析

托福考生在刚开始接触托福阅读题时,总是容易在一些看似很简单的地方出现错误,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托福阅读新手常见2类扣分问题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入门必看】托福阅读新手常见2类扣分问题分析

托福阅读新手常见扣分问题:选项陷阱

对于选项进行准确的分析,也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提分的一大关键点,尤其是针对细节题选项的分析。在考试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者同意替换无法准确识别的时候,很多考生都倾向于选择和原文定位相关长得比较像的选项为答案,而此时一般长得与原文很像的选项都是陷阱选项。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

托福阅读新手常见扣分问题:熟词僻义

词汇题在托福阅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每篇通常会考3-5题左右,三篇文章加在一起会出现大概10题,所占比例可见一斑。词汇题难度系数不是很大,但同样是很多考生的软肋。顾名思义,词汇题考察的就是考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并找出与之对应的同义词。大部分的词汇题通过分析文章并不会得出答案,换言之,背单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随着考试难度与日俱增,考查的单词会出现熟词僻意的问题,令很多考生失分。

所谓“熟词僻义”也就是词汇题中所考查的单词尽管考生比较熟悉,对其常用含义也了解,但恰恰题目中考查的是该单词在阅读文章中的意思,而该意思是考生所不熟的。而往往考生们受该单词常用含义的影响,导致选错答案。比如“calling”一词的常用含义为“呼喊、召唤”,而新托福阅读中则可能考到该词的“职业、天职”的含义。

想要规避此类错误,考生在复习托福考试单词的过程中,背诵中文释义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一词多义,并且可以在选择的过程中参考上下文,把不太熟悉的单词的选项带回原文进行验证。

托福阅读素材:星巴克在中国的经典运营方法

Starbucks is planning a massive expansion in China over the next couple years that will nearly double its locations in the country. It might seem risky for a coffee company to expand so aggressively in a culture of tea-drinkers. But Starbucks has altered its stores and products to adapt to local tastes and the strategy appears to be working.

星巴克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中国大规模的扩张,店面的数量将会是之前的两倍。在拥有饮茶文化的国家有如此大的扩张野心,对于一家咖啡公司而言似乎是在冒险。但是星巴克已经改变它的店面和饮品,用来迎合当地居民的口味,这个战略好像开始奏效。

The company’s same-store sales grew 7% in the region for the most recent quarter and it’s planning to open 500 new locations in China by the end of the year, which would make China Starbucks’ second largest market outside the U.S.

最近一个季度,在一个区域,公司的同等店面销售额上涨了7%。星巴克计划年底在中国新开500家店,这将使中国的星巴克店面数量是低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Here’s a few ways that Starbucks is doing things differently in China:

这里有几点事星巴克在中国的不同运营方法:

1.The stores are bigger with more seating space. “Unlike Americans, who can’t cope without a morning cup of joe, most Chinese customers don’t just grab and go,” writes Violet Law in the Global Post. “Instead, coffee shops here are a destination. People sit back and chat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Some come to meet with clients or do business.”

1.店面扩大有更多的座位。维奥莱特·劳在国际杂志上写道“大多数中国客人不需要急忙拿着咖啡然后离开,不像美国人不能早上没有一杯咖啡。”相反,咖啡店在中国是目的地。人们坐这里同朋友和家人聊天,一些人也会在这里跟客户见面或者处理商业事务。

While most Starbucks stores in the U.S. are hectic and bustling, Chinese consumers seek out Starbucks to “nurse their drinks and lose themselves in their laptops… enjoying tranquility that’s usually elusive in teeming China,” Law writes.

虽然美国大部分的星巴克店都是繁忙和熙熙攘攘的,而在中国顾客寻找星巴克是为了“在人数如织的中国这种安静通常是难以找到的,他们享受这种宁静,喝咖啡和沉浸在网络上…”劳写道。

2.The coffee is more expensive. Starbucks charges up to 20% more for its coffee products in China compared to other markets. The Chinese state media has attacked Starbucks for this practice, but the company says the prices are due to the higher costs of doing business in the country.

2.咖啡会更贵。星巴克在中国咖啡的收费相比于其它市场要高出20%。中国媒体曾攻击过星巴克的价格,但是星巴克公司却说价格归因于在中国开店的高成本。

3.Starbucks stores in China offer a menu of Chinese teas and treats like mooncakes. But one of the best-selling item in the region right now is actually a Strawberry Cheesecake Frappucino, which is topped with a cream cheese whipped cream, graham cracker crumbles, and strawberry syrup. The frappuccino “set instant records for the top-selling limited-time Frappuccino offering ever,” Starbucks chief operating office Troy Alstead said on a recent earnings call.

3.星巴克店在中国提供中国茶菜单和推出像月饼之类的甜点。但在这个地区,目前销量最好的产品实际上冰草莓乳酪刨冰,在刨冰的上面覆盖一层搅拌乳酪,碎薄饼还有草莓糖浆。刨冰“在有限的时间里,刨冰的销售量瞬间突破以往的纪录,”星巴克首席运营官特洛伊·奥尔斯得特在近期的收入来电说。

4. The food is labeled with the country where it was imported from to address Chinese consumers’ concerns about food safety.

4.出于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所有的食物都会贴上从哪个国家进口的标签。

5. Starbucks management makes an effort to get to know employees’ families.“Starbucks has … factored in family dynamics and expectations in China, where success can be judged by the title on one’s business card,” the company said in a statement. “Family forums have been held for parents of store partners to hear managers discuss gratifying career paths at Starbucks.”

5.星巴克的管理方式会努力知道员工的家庭。公司在一次声明中说“在中国,星巴克有家庭动态因素,一个人商务名片的头衔可以评判他的成功。”“家庭讨论已经为合作伙伴的家人举办了很多次,让他们去听经理们讨论感谢在星巴克的职业生涯。”

托福阅读素材:中英文的有趣差别

语言是相通的,但往往学得好中文的人,英语却不见得好。相比中文,英语逻辑几乎是“理科”式的。中文强调意合,也就是意思上的连接,在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而英文强调形合,也就是形式上首先遵循严格的规范,句子和句子要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所以,中国人学英文需兼顾其理科、文科属性;充分理解语法规则,大量阅读,两者缺一不可。

在教学中我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那些中文写作 (尤其是抒情类散文) 好的学生,往往在英文写作中犯逻辑不清的错误。他们写的文章常常句和句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和连接,文章的汉语化思维痕迹非常明显。

另外,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更乐于阅读英文和用英文写作,尤其是在理解具有复杂逻辑关系的问题时。相信这样的感觉很多英语熟练到一定程度的国人也有。上述的现象,反映出本文想讨论的第一个论点:相对中文,英文算是一门理科。

所谓理科,我们指某门学科内部存在自洽周全的逻辑体系。对于一门语言来说,这个逻辑体系首先是语法。就语法体系而言,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语言比中文与英文更不同的。

一个很有意思的证据是,李光耀先生在新加坡努力推行了中英文双语教育后发出慨叹:要把中英文都学到母语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在海外华人家庭里也很常见:美籍华人家庭的第二代孩子中,很少有能同时以母语的熟练程度掌握中英文的书面语言。

但同样有意思的是,一些来自欧洲的移民家庭,例如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法国人,孩子出生并成长在美国,这样的孩子往往能以母语的熟练程度掌握英语、法语和德语这三种不同的书面语言。这期间的原因值得玩味。

仔细思考中文的表述习惯,你会发现中文和英语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以前曾谈过英文中有动词时态和单复数的概念,名词有性的概念。但这实际上还不是中英语法最核心的差异。

中英文在语法上最大的差距在于:中文强调意合,也就是意思上的连接,而不强调形式的连接,因此在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肆意挥洒;而英文强调形合,也就是形式上首先遵循严格的规范,句子和句子要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我们试举一例来说明中文和英文在表述意群时的差异。

“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佣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懒而馋,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摘自鲁迅《祝福》)

原文只有一句话,但有两层意思,而且两层意思之间是因果关系。译者将原文拆成两句话,“四婶是唯一还提起祥林嫂的人, 是因为…”, 所以翻译成下文。

“My aunt was the only one who still spoke of Xianglin’s wife, because most of the maids hired afterwards turned out either lazy or greedy and none of them amounted to satisfaction.”

但翻译成这样,我们便会发现这个逻辑其实有问题:为什么其他的女工懒惰了就一定会导致只有四婶才会提到祥林嫂呢 ?是不是说其他的女工懒到不愿意提祥林嫂? 如果是那样,那馋嘴又是什么逻辑呢?

这样的文章,虽然是文学巨匠鲁迅所写,但给西方人看,他们必然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来。说实话,我也有同样的疑问。

再举一例,“他不干,我干”,就这没么一句话,至少可以有四种理解:

1、假设关系:(如果)他不干,(那么)我(来)干。

2、因果关系:(因为)他不干,(所以)我(才)干。

3、转折关系:他不干,(但是)我干。

4、让步关系:(即使)他不干,我(也)干。

在此我们大抵可以看得出,中文的表述隐去了许多逻辑关系,而且这些隐去的逻辑关系其实不太经得起推敲。上述两例都还是现代汉语。

要知道,现代汉语还是五四运动时一些接受了西学影响的先驱们将汉语进行了现代化并融入了西洋语系的很多特征后形成的语言。

所以,我们能想象我们祖先使用的古汉语,没有标点,不拘泥于有主谓,更别提连词,那种肆意挥洒、飘逸灵动的感觉了。

例如,《诗经·郑风·子衿》里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咱们先不说这个意境英文可否表述,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已经完全是超出英语语法的能力范畴了,因为这两句话中间压根就没啥明确的逻辑关联。

所以,我一直以为,中文是一门相当写意的语言。说得好听点,诗意、飘逸、灵动。说得难听点,随意、混乱,不够严谨。

例如,有这样一篇心灵鸡汤式文章:“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标题就是中文的拿手好戏。其中有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我对此琢磨了许久也没有弄明白转向的意思是什么。是从愚昧向启蒙转向?还是从功利向淡泊转向?从文章的内容看似乎都不是。

对于中西语言的差异,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

“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拼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西洋语法有很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一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语,而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如初系的目的语可兼次席的主语,又如相关的两件事可以硬凑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tive word。”

这样的评价,其中有没有民族主义意味和夜郎自大的心态,各位自行判断。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标记,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发展和演化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结果,但又反过来影响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中文的特点反映了华人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风骨、重玄虚的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影响,而英语的特点则反映出西方人重视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方式。

也许,这样的差异能否解释东西方文明在进入文艺复兴后南辕北辙的发展方向呢?

洋洋千言,旨在把中文和英文在行文组织这个最底层上的差异讲清讲透。在这一点上,中英文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学好英语必须要彻底抛弃汉语思维才可以。

但这一点对于德国人学法语和英语就不适用。因为整个西方语言都遵循大致相同的语法规则。这样,也许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马克思能学好那么多们语言了。对西洋人而言,学习一门外语无需太多思维的转换,因而难度也低了许多。

所以,我们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一定注意英语相对于汉语的数学属性。弄通弄透其中的语法规是必须的,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记住,对于母语是中文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有些类似计算机编程C语言:他们都遵循严格的形式逻辑。

那么,英语就等同于数学吗?当然不是。它还是一门语言。凡是语言都有约定俗成的灵活性,都遵循熟能生巧的规律。

所以,当我们开始学习英语时,我们需要借助理性来搞清某个语法或文法,但在熟练以后我们的人脑就自然具备了一种近似于直觉的处理能力去轻松应对这些规则。

就像我们的人脑可以迅速地判断某一张脸型是美还是丑,而不用去分析计算眼睛的间距和嘴巴大小之间的比例等问题。

从这个层面上说,语言相对于数学而言又是一门文科。学好它需要经历一个大量的操练应用并内化的过程。而完成这个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英文的语法和组织方式被反复地呈现和被解析,久而久之,这些规律就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直觉中了。

所以,中国人要学好英文,必须要兼顾其理科属性和文科属性。充分理解语法规则,大量阅读,两者缺一不可。至于他们之间的先后顺序,我们的经验是:因人而异。

但有一点肯定的:没有语法基础的大量阅读难以施行,基本无效。而这个语法体系如何建立呢?我们的经验是,按照中国学校教科书的语法体系无法做到高屋建瓴式的领悟,学生们往往是只能建立一些支离破碎的块状知识,并且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托福阅读新手常见2类扣分问题分析相关文章:

2020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范本五篇

37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