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节日演讲稿 > 2023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5篇

2023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5篇

若水1142 分享 时间:

2023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5篇

  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3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5篇

  2020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篇一】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讲述他们上世纪50年代,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扎根黄土地,开启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故事。收到信后,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重提轰轰烈烈的“西迁”壮举。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轻以待己、重以报国。”西迁的教授中,“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以花甲之年赴陕,满怀豪情带着学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陈学俊教授和夫人西迁前将上海价值不菲的房产捐出,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一生……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交大西迁的史册上,成为“西迁精神”不可磨灭的注脚。总书记仔细端详交大博物馆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并亲切会见了西迁老教授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骄子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异乡,奉献给了祖国。这一场中国高等教育负重前行的西迁,最终收获了累累硕果。它彻底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工业类院校的格局,为西部振兴奠定了深厚扎实的科研基础,更磨砺铸造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激励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要做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热血青春,永不凋零。这些西迁背后的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激励着当代青年奋斗前行,在新时代建功立业。今天,重新弘扬“西迁精神”,我们要心怀理想,心系家国,决不当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做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坚决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将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洪流,在实践理想中实现自身价值。

  伟大时代赋予伟大精神以新内涵。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让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大力弘扬“西迁精神”,用活力、魄力和创造力面对逆境和挑战,在奋斗中谱写出新的历史弦歌,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2020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篇二】

  交大西迁博物馆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笔者认为,这既是对交大师生的关心、关怀与鼓励,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怀与精神激励。

  传承“西迁精神”,高扬爱国主义。“西迁精神”孕育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交通大学,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西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的底色是为国家和民族担当、“西迁精神”的灵魂是忠诚党和人民、“西迁精神”的本质是爱国奉献。它以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的赤胆忠心、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表现出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构成西迁知识分子的深层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西迁精神”以其顾全大局、把握大势、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讲求奉献、艰苦创业、务实进取的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胸怀天下、忠心报国的优良品质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爱党、爱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生动写照。新时代传承“西迁精神”,就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服务国家、创新创造的伟大实践中砥砺爱国、奉献、奋斗的坚韧信念,在拼搏进取、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不懈斗争中锻造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

  弘扬“西迁精神”,融入育人体系。回首往事,交通大学西迁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新中国发展,通过教育布局、工业布局,拉动西部发展的战略部署。西安交通大学在60余年风雨兼程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为国家输送了27万名各类人才,其中40%留在西部工作,在西北大地书写了开发、建设、崛起、奋进的辉煌篇章,创造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西迁伟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更为重要和紧迫的是,我们要根据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历史使命和发展愿景,挖掘“西迁精神”新内涵,培育“西迁精神”新传人,在科教兴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从时代精神高度挖掘“西迁精神”的新内涵,使其与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更契合,通过综合教育改革,把“西迁精神”融入到育人体系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命职责,以此涵养和滋润育人工作,激活教书育人体制机制,盘活科技创新体制,着力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创造更多的一流成果。努力把“西迁精神”融入师生血脉,化作精神基因,不断从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实干的力量,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创造智慧与发展动力,就能撑起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宏伟大厦,使其展现新气象、开辟新境界、完成新使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卓越贡献。文化自信是对自己文化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国家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坚守自我、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精神定力与韧性所在。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在文化发展中就会丧失自我、迷失方向,缺乏文化前行的定力、激情、冲动、韧性与从容。“西迁精神”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新星,蕴涵着交大西迁人的价值自觉——胸怀大局、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时,它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靠劳动和创造实践实现自己的美好目标,创造出不平凡的人间奇迹,这种文化自信,是我们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矛盾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而尖锐,风险也要比任何时候都要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就是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越是艰难困苦,越能激发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只要我们善于发掘“西迁精神”中蕴藏的精神宝藏,从中汲取思想智慧与文化力量,自觉把它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嵌入我们的头脑中,转化为从国家和世界大局思考谋划问题的大视野、大境界、大智慧,就能攻坚克难。坚定文化自信,在迎接挑战中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开拓奋进,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就会获得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在新征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杰出功绩。

  2020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篇三】

  “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这是西迁人永恒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西迁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长远看,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脱贫攻坚战场,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将激发更多人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总书记来到西安交大,也是为莘莘学子指明奋斗方向。

  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是当代青年的共同责任。

  60余年后的今天,在西迁精神激励下,广大青年弘扬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扎根实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公而忘私、埋头深耕的奉献精神,奋斗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必将书写新的青春华章。

  2020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篇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安交通大学聚焦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主题教育同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同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弘扬践行西迁精神结合起来,以理论学习和真理力量以及整改落实的扎实成效教育党员干部许党许国,引导师生员工爱党爱国,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1.夯实思想之基

  主题教育启动后,学校领导班子不等不停,立即开展学习教育,为全校党员干部带好头。7月5日,首期“常委读书班”举行,校党委书记张迈曾以《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题作辅导报告。班子成员暑期无休,坚持每两周一次,通过“领读原文+重点发言+交流研讨”,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战略思维意识、战略规划水平和战略执行能力,现已连续举办12期,并进一步制定《关于建设“常委读书班”的实施意见》,推动集中学习研讨常态化制度化。

  抓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理论学习,集中三天学习研讨,院系领导班子结合实际集中两天以上时间开展“干部读书会”,把原原本本学作为武装思想的必修课。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教授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通过网络向全体二级党委中心组直播。倡导党支部开展“践行西迁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研讨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弘扬西迁精神,以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开通“新时代·新阅读”微信阅读平台,线上“打卡”学习党员超过6000人次。

  2.筑牢信仰之魂

  学校党委坚持把理想信念作为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结合主题教育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引导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西迁老同志潘季在学校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动情地说:“‘最美奋斗者’是属于所有西迁人的荣誉,所有交大人的荣誉,交大师生要传承好西迁精神,继续扎根西部,勇作新时代的奋斗者。”

  国庆前夕,学校214位教师荣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学校立即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纪念章里话初心”活动,邀请“纪念章”获得者走进师生党支部,分享自己的初心使命和奋斗历程。92岁的车锡平教授用质朴而坚定的话语给学生们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学医是为了建设祖国,这就是激励我一辈子埋首研究神经药理学的动力。”

  学校还集中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身在世界各地的交大师生录制发布《青春告白祖国》。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赴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中华之声”研究生歌咏比赛、“奋进新时代”教职工合唱比赛组织万名师生用歌声赞美祖国、祝福祖国。千名师生集体观看党史纪录电影《重生》,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28年间的光辉奋斗历程。百余名高层次人才、新任教师参加“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正确道路”研修营。优秀学生标兵开展“标兵谈”微论坛。丰富多样的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厚植为民之情

  主题教育伊始,学校立即围绕“初心使命是什么”“怎样做到守初心、担使命”等题目,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问卷调研,收集整理出党的政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干部作风能力等10个方面437项问题,为主题教育开展提供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在梳理问题的基础上,学校领导班子坚持问计于民,聚焦主题列出14个专题,主动深入师生开展调查研究36次,座谈、访谈1200余人次,深入课堂听讲思政课16次,“走网上群众路线”轮值领导信箱受理206件次师生群众来信,收集到建议100余条。同时,班子成员通过外出会议、学术活动、浅谈合作等活动,虚心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咨询经验做法,学习借鉴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务实举措,撰写调研报告并进行集中交流。

  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学校党委下决心在主题教育期间立行立改,用最快的响应速度、最有力的工作举措、最直接的服务效果向师生践诺。针对学生资助不精准问题,学工部门积极为贫困学生送爱心;组织部门从校管党费中拨付30万元帮扶慰问本人或家庭遭受重大病痛和困难的学生。针对创新港师生住宿和生活服务问题,后勤保障部党委为教职工提供1000余套临时客房,增加创新港到地铁口接驳车车次,开发班车“一键预约平台”,机关党委设立“职工温馨港湾”“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妈咪爱心小屋”,为教职工提供便捷服务。针对教职工生活上的困难,离退休党委主动与校医院、附属医院和养老机构联系,及时推动解决西迁老同志看病困难、照护等问题。

  4.力推改革发展

  西安交大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始终突出注重实际、注重实干、注重实效的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在我国西部为党和人民建设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积极推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26个研究院、1个联合设计学院、63个研究平台进驻创新港,4500余名师生常驻创新港,190余个国际国内企业确定在创新港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创新港科技资源“吞吐”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师生主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勇攻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主题教育期间,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彭宗仁教授团队及合作者攻克了世界首条穿江特高压电力大通道工程中特高压交流GIL输电绝缘和放电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打破了国外垄断;空天与力学研究院王铁军团队参与研制的国内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西安交大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以“西迁精神新传人”的昂扬姿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最新精选演讲稿【篇五】

  “交大迁到哪里,我就考到哪里!”62年前,他高中毕业,坚定地报考了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成为交大西迁后首批奔赴祖国西部报到的本科生。

  62年后,2019年8月10日,2019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已步入耄耋之年的陶文铨站在了舞台中央。虽已满头银丝,但他依然意气风发,在科研、教学岗位创新不竭,“要争取再为国家健康工作20年!”

  作为国际数值传热学著名科学家、我国计算传热学学科分支的奠基人之一,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依然坚守在他所热爱的一方讲台,以自己的人生历程诠释着“爱国、奋斗”的深刻内涵。

  潜心钻研,开创多个学科第一

  1957年,出生于江南水乡的陶文铨被交通大学毕业生钱学森的报国故事深深打动,即使知道交大要西迁,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交大。从那时起,“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烙印。

  1979年8月的一个午后,陶文铨在学校图书馆翻到一本英文版《计算方法》。两个星期的时间,他写下了两本自学笔记。正是这本书,开启了陶文铨研究数值计算的大门。改革开放初期,陶文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980年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他分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就像一块干海绵被放进了海洋里,拼命汲取知识的养分”。

  回国后,陶文铨一直潜心从事“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两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并开创了国内这一领域的多个“第一”:1986年,主办了我国第一个计算传热学讲习班,首次将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等领域研究引入国内;1996年,牵头组建热质传递数值预测科技创新团队,随后创建热流中心,开展复杂热质传递问题数值预测基础研究及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研究;根据国际上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动向,及时提出了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新课题,使我国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研究处于国际前沿……

  陶文铨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他所开发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实际,对我国气体换热器产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换热器,为企业新增产值20多亿元。

  近30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国家级荣誉;34项国家发明专利;30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一组组数字、一项项荣誉,是陶文铨一辈子奉献报国的最有力见证。

  “我们只想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使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而且有话语权,甚至处于领先地位。”陶文铨的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

  “老师上课,就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

  “不能耽误学生一堂课”是陶文铨从事教学的基本准则。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至今,53年来,他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

  陶文铨给研究生上课的阶梯教室,是一个能容纳367人的大教室,来听他讲课的学生却堂堂爆满。于是,陶文铨自己买来20个小马扎,每次上课都让学生摆放在教室走廊。坐着小马扎认真听讲的学生,成了陶文铨课堂上独有的风景。

  “老师上课,就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演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讲一遍有一遍的收获。”陶文铨说,台下有几百双眼睛盯着你,所以你的每一句话、每一段稿,都要对学生负责。

  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计算传热学这样的课程,即使已讲过无数遍,每次课前,陶文铨仍然会重写讲稿或者修改PPT,纳入新的体会和内容。他还特意引入一些有分歧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为满足留学生的修课需求,陶文铨在70多岁时,依然坚持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数值传热学》。

  从教53年,陶文铨教过的本科生有6000多名、研究生6000多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国内相关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工作,许多已成为学术带头人。这其中,包括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两位长江学者、5位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4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陶文铨也因此获得“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

  科技工作者要自主创新,为我国解决“卡脖子”问题

  一年365天,除了除夕给自己放个假,陶文铨几乎全年无休。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每天早起时,陶文铨也会深感“困难”,“特别是起床前那5分钟,简直不想动。可是一进办公室,马上就忘掉了”。

  交大西迁,扎根黄土仍然枝繁叶茂。在陶文铨看来,自己正是从交大的“西迁精神”中汲取了能量。“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西迁精神’是潜移默化的——那时候,看到很多老先生这么做,我们也就这样做。”

  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西迁教授先后退休,陶文铨所在的学科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最严重时,传热学方向的教师从原来的10人,锐减到只有3人。面对严峻形势,陶文铨带领同仁,一面努力吸引年轻博士留下任教,一面开展强化传热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20年过去,他们终于组建起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

  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经历,让陶文铨感到:要做好专业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所从事的专业,热爱所教授的课程,热爱自己的学生。在他看来,做基础研究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希望年轻人能够坐得住“冷板凳”。

  “得知被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我总感觉诚惶诚恐。”陶文铨说,“国家发展对科技工作者提出新要求,特别是需要自主创新,去解决我国科技发展中一些‘卡脖子’问题。”

  已是80岁高龄的陶文铨笑着告诉记者:“我的心态堪比18岁,要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争取再为国家健康工作20年。”


相关文章:

1.关于五四青年节的演讲稿

2.2020五四青年节励志演讲稿5篇精选

3.2020五四青年节演讲稿800

4.2020最新纪念五四运动演讲稿

5.2020五四青年节精神演讲稿

25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