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爱国演讲稿 >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建国70周年活动宣讲演讲稿范文19篇(5)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建国70周年活动宣讲演讲稿范文19篇(5)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建国70周年活动宣讲演讲稿范文19篇

  “零误差”,来自桥三代的坚守

  作者:中铁大桥局七公司工程师 张博君

  要说起与桥的渊源,那就得追溯到我的爷爷——新中国第一代大桥人。

  1955年,爷爷参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在第一代建桥人严谨的信念之下,武汉长江大桥至今仍然坚如磐石。我的父亲名叫张建桥,是一名桥梁工程师。父亲是爷爷参建南京长江大桥时出生的,爷爷希望他子承父业,所以取名“建桥”。

  2013年,带着爷爷一生对桥梁事业的挚爱和父亲曾经修建太原南中环桥时难忘的回忆,我也踏上了太原这块充满期待的土地。

  来到太原之后,我作为骨干参与修建了世界首座对称五拱反对称五跨非对称斜拉索桥——北中环桥和太原首座独塔空间扭索面斜拉桥——摄乐桥。

  在一次拱桥施工时,我发现有一个定位架预埋件偏差5毫米,而这个5毫米是符合设计误差要求的。正值盛夏,酷热难捱。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要求工人重调。作业队长当时就急眼了。等他冷静下来,我耐心解释说:我们修的是世界级桥梁,将来上面承载的是无数家庭和生命啊,我们必须保证百年品质。烈日下,我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最终实现了定位架安装零误差。

  工作上零误差,但对家庭却差太多。2013年刚到太原那年,父亲查出鼻咽癌。那时,我为了确保北中环桥项目能快速推进,一直坚守现场,没能回家陪伴父亲放化疗过一次。2016年1月,父亲去世,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成了我终身的遗憾。回老家送别父亲后,我擦干眼泪,又义无反顾地赶回了工地。

  现在,我们为二青会承建的十号线桥和迎宾桥已拔地而起,即将通车。闲暇时,我会坐在工地上,静静欣赏不远处父亲和自己的作品,一个一个地数,一条汾河21座桥,一直美到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华诞,我们家三代大桥人以及像我们一样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将奋斗接力,用热爱、赤诚和坚守,陪伴我们的祖国一起成长!

  奔跑吧,青春!

  作者: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 高思恩

  1994年7月一天的早晨,太原的天空阴沉沉的,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院中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人们闻声而来,发现纸箱中婴儿的左臂患有残疾。在一阵阵怜惜声中,一位六旬老人伸出温暖的双手将女婴抱回了家中。仅仅几分钟后天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如果不是那位老人,也许女婴会在大雨中失去生命。

  我就是当年那个躺在纸箱子里的女婴,是好心的奶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奶奶孤身一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生活已经不容易,为了养活我,她起早贪黑捡纸箱、拾废品,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

  初中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省车费,我就经常跑着去跑着回。不知不觉中我成为学校田径场上的短跑冠军,到中考时成了班上唯一一个体育考满分的人。我喜欢风雨中前进的自己,把树木、房屋甩在身后,向着阳光奔跑。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和奶奶的生活境况逐渐好转。在派出所、残联、民政部门等多方帮助下,我终于有了户口,政府还让我享受到了低保。那时,我和奶奶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进入高中后,我被推荐代表省市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每一次奔跑我都拼尽全力,90公斤的杠铃把脖子压出了肿块儿,反反复复的冲刺使脚底磨出了水泡。高二时,我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是那一年山西省达级赛测试中唯一一个残疾人运动员,随后又多次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奖牌。

  2013年我终于考上了山西大学。幸运的是我又得到了政府各相关部门、学校和慈善总会的帮助,使我顺利进入了大学校园。4年时间里,我过得十分充实——做公益活动的领跑员,拿下三次单项奖学金,成为学生会秘书长,照顾八旬的奶奶,完成不间断的训练和比赛。苦过累过,但只要想到奶奶,想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就会再一次动力满满!

  奶奶为我取名“思恩”,就是要我常思恩情,知恩图报。是奶奶让我活下来,是祖国让我长起来,我将在这青春年华里,用永不停息的奋斗回报这个伟大的时代!

  “焊”出精彩

  作者:太重集团电焊工人 樊志勤

  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发射,这座发射塔架上就有我的心血。

  那是2011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塔架翻板突然开裂,如不及时抢修飞船将无法正常发射。而此时距离“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的窗口期只剩下十几天,为此,要求我必须在3天内找到问题并处理好。

  为了抢时间,那几天我每天要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要蹲下,保持一个姿势十五六个小时。我记得,当时戈壁滩的最低温度已到0℃左右,塔架上的风速有六七级。3天后,当我走下塔架的那一刻,看到的是无数双赞许的眼神,而我想要笑的时候才发现,脸已经僵了。

  当年19岁的我第一次拿起送丝机和焊枪的时候,才发现和想象差距太大了。首先这套工具太沉了,而要焊的东西又太庞大了。为了保持操作的“稳定性”,我在家里练习“蹲”功,双腿保持不动,右手拿一个盛满水的杯子,模仿焊接时焊枪的动作,还不能让一滴水洒出来;为了送丝流畅自如,就连吃饭的时候我都拿着筷子练习送丝的手法……在单位,我一有空,就拿起焊枪,在废钢板上练习焊接技巧,一练又是好几个小时,几乎每天眼睛都是红的。飞溅的火星钻进衣服里,前胸后背、脖子手臂烫起了一个个的水泡,即使这样,我强忍着疼痛,继续埋头练习。

  没有哪一滴汗水会白流,2012年,樊志勤工作室正式成立,那一刻,我知道这意味着将迎接新的挑战,攻克更多的难关。

  太重研发生产的中国名牌产品,其中有一个部件,原生产工艺材料消耗严重,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这个瓶颈,我们工作室主动请缨,经过钻研探索,另辟蹊径创造了一套新的连接工艺法,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成本降低了56%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大家特别自豪,说我们焊出了自己的精彩,为民族工业争了一口气!

3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