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若水4063 分享 时间:

立有开始的意思,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季节,立春有春季开始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那么你知道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目录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春怎么调理身体

立春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返回目录

立春怎么调理身体

身体大扫除

中医师指出,立春后首先要进行“身体大扫除”。喝果汁、多吃蔬菜,可以清肠,两周内不摄入任何糖和咖啡因、禁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春天最好禁酒,饮食不要过量,七分饱即可,这样会让人的身体更有活力。

然后就可以进入春季调理。春季调理宜抓住“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原则。所谓“益气升发”,即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变慢,阳气下降,春暖花开之时,正好可以重新补充身体的阳气。

立春时节练习气功,可以缓和神经肌肉,平衡自律神经系统,还可选用药膳,在药物选用方面应避免大辛大热之品而过于生散,也要避免寒凉太过。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首乌、枸杞、山药等,还可以选用一些既是药物也是食物的中药,如韭叶、葱、生姜、大蒜、大枣、山药等。

养阴柔肝

第二是“养阴柔肝”。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

中医所说的“肝”,包括了肝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眼睛等,调养肝脏不仅在饮食、生活上必须有所节制,如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饭店吃饭,远离做菜使用的劣质油,每天吃1—2把坚果。最重要的是情绪要保持开朗,少发脾气,多微笑,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

疏泻条达

第三是“疏泻条达”。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以免造成寒邪伤肺,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老人外出时最好多加一件背心。

立春调养要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人体正气。建议人们在中医医生指导下,通过顺应自然,结合体质,应用中药。日常饮食方面,春季宜甜少酸,还要少吃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最后,春季是出游的好季节,中医师建议人们,春游时应多用五官体验新感受,让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复苏,或者在家中布置一个有春天感觉的小环境。

<<<返回目录

立春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1、斗柄指向法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象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的黄赤交角及其附近地域的气候、物候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北半球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的气候、物候变化特点。《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说卦传》指出了方位和后天八卦乃至《易经》的关系,也指出了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和时间的关系。干支纪元以斗柄指向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往复岁的周期。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

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始”,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摄提)。斗柄指向法”确立的节气,以斗柄指寅为起点,“斗指寅为立春,斗指壬为雨水,斗指丁为惊蛰,……斗指丑为大寒。”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历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星斗转星移制定的,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基本相符。

2、平均时间法

平均时间法(平气法)划分,与“斗柄指向”确定的“二十四节气”只分享同一个名字,确定方法和起始时间完全不同。汉至清初(1645年之前)以“平均时间法”将历年平均分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平均时间法”采用立杆测影(圭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测出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

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种确定方法被称为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先测出冬至日因为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由于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实际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将冬至排在“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3、定气法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西洋教士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西洋教士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之间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廿四节气,“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按黄经度数划分),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返回目录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29290